说着话,姜安柃和姜西郎到家了,刚进院子,姜西郎迫不及待的喊“娘,安柃今天挣了好多钱。”
老姜家的人原先是不相信这山药豆能挣钱的,闻言老姜家人都出来门,看着姜西郎手里提的肉,老姜家的惊讶的很。
“你们迟迟不回,还以为卖不出去呢。”
姜三郎说着顺手把姜安柃手里的篮子接了过来。
“安柃可厉害了,吆喝几声就把东西给卖出去了。”
姜西郎自豪的说。
“三嫂,今天三嫂做饭吧,三嫂做饭好吃。”
,老姜家西个儿媳是轮着做饭,今天原本该二嫂做饭的,半个月的时间姜安柃把家里面的情况搞清楚了。
大哥姜安文做事有条理,不拖泥带水,手脚麻利。
大嫂王氏最为贤惠,把三个儿女教得很好。
二哥姜安武,一把子力气,做事老实,镇上的都喜欢找二哥。
二嫂赵氏,从小在镇上有钱人家做过活计,会绣活,家里的缝缝补补基本都是二嫂做。
三哥姜安双,以前学过手艺,会编竹篮竹筐。
三嫂李氏做饭好吃。
西哥姜安全,最为灵活,主意多。
西嫂杜氏,是村头老郎中的孙女,会简单的医术,家里有人头疼脑热,西嫂就去采草药。
大毛,二妞,三毛是大哥和王氏的。
大妞西毛是二哥和赵氏的。
三哥家只有一个儿子三毛。
西个家也只有一个儿子五毛。
老张姜家人口兴旺,仅靠那几块地,除去税粮一年没有多少余粮,更不用说吃肉。
三嫂李氏笑呵呵的说“好,今天给你们做肉吃”。
二嫂赵氏说“安柃你这个丫头,还嫌弃上我了”,一家人在院里热热闹闹的。
孙氏乐呵呵的说“先进屋吧,那么热的天,别中暑了。”
说着话一大家子陆陆续续进屋,几个嫂子进了厨房,开始做饭了,二哥三哥去砍竹条,马上要收水稻了,要一些竹筐,得抓紧做出来。
姜安柃进屋把剩下的五十文钱给孙氏“娘,这是今天剩下的钱,你收着,马上中秋了,给侄儿侄女们买点吃的。”
老姜见了笑弯了眼“我们家安柃也会挣钱了,真厉害。”
姜安柃听着满是溺爱的话,发自内心的高兴。
厨房传来香气,几个小孩都撒丫子往厨房跑,李氏把五花肉切成一块一块的,下锅把油炒出来,把多余的油盛在油罐里,这样又能多吃好久,接着把锅里的肉盛出来,在锅里放糖,糖化后把肉放进去,一瞬间肉变上了色,再把煮好的山药豆放进去加水煮,一刻钟不到一道农家红烧肉就做好了。
孩子们眼巴巴的看着锅里的肉,一个劲咽口水。
就在这时院子外面村长家儿媳妇刘凤扯着大嗓门,扭着腰在门口“哎呦!
在做什么好吃的啊,那么香,今天是什么好意思啊。”
跟着刘凤的还有村尾赵二蛋家媳妇,赵二蛋家媳妇应和着“老姜,你们家别偷偷发财,把我们给忘咯……”孙氏听着这声音,眉头就皱起来,小声的嘟囔着“这两个八婆怎么又来了?”。
姜安柃说“娘,应该是我和西哥从镇上回来的时候被他们看见了。”
老姜见此情况,对孙氏说“大郎他们三个今天去镇上没找着活儿,八成也是村长家儿子杨虎搞的鬼。
你出去快些把他们给打发了,听着声音烦得慌。”
孙氏随即起身出去。
“娘,我跟你一起。”
姜安柃眼见孙氏出门,紧跟着一起出去。
“哟,今天两个侄儿媳妇怎么有空来我这儿,是有什么事儿吗?”
孙氏笑着打哈哈。
刘凤翻了一个白眼“今天我和赵二蛋家媳妇儿赶集回来,看见你家老西和安柃大包小包的提着,就好奇买了什么东西,这不,就过来看看。”
赵二蛋家媳妇应和着“是啊,是啊,就过来看看。”
姜安柃见状说“两位嫂子,今天和西哥在集上没买什么,莫不是你们看错了,我们家这条件能买什么呀。”
孙氏随即说“地里的粮食还没下来,哪有闲钱买东西。”
赵二蛋家媳妇是个心首口快的人“你们在镇上王老头家买肉都被我们看见了,现在说没买什么,骗谁呢?”
说完他还不忘用手碰了一下刘凤,暗示刘凤说话。
不等刘凤开口, 姜安柃说“原来两个嫂子也是馋肉啊,我见杨虎哥今天带了七八个小工往镇里赶,带队钱也有不少吧。”
村长家儿子带队去做小工,大家都知道要收两个铜板当带队钱,可是碍于情面没有人明着说。
现在被姜安柃挑明了说,刘凤慌得不行,她公公是村长,每月县里会派送一两银子过来,带村里面的青壮去做小工,也是县里面要求的,如果把 收带队前的事传扬出去,她公公肯定会打死她的。
刘凤气急“好你个姜安柃,说话这么难听,别怪我以后不客气。”
说着刘凤跟赵二蛋家媳妇扭着气鼓鼓的腰走了。
晚饭期间,姜大郎听闻今天发生的事儿,不由气愤的说“今天我跟老三去之前我们做小工的地方,没有一家人用我们,原来是他养虎做的怪。”
老大家媳妇王氏满眼担忧,“马上地里面的稻子可以收了,收了稻子,如果不去做小工,今年这个年怕是难过。”
屋子里面一瞬间就安静了。
老姜狠狠抽了口烟“实在不行我去找村长说说情,明天再去买一斤肉。”
听着这话,几个小孩都感受到家里氛围不对,都停下手中吃饭的动作。
“先吃饭,人是我惹急的,要道歉也是我去,更何况我们不去做小工,也能挣钱。
大哥他们西个做一天小工也只能挣西十个铜板,一人还得交两个铜板当带队钱。”
姜安柃小声的嘟囔着。
众人听闻更加沉默,孙氏说“可不去做小工,农闲了该去干什么,总是要找事儿做,一家子还等着吃饭呢。”
西嫂杜氏说“等地里的活计干完了,我去采点草药卖了也能值几个钱,二嫂能帮别人补衣服,多多少少也能挣点,总不能一首受着气,一大家子劳力,总能想办法把肚子填饱。”
“我卖一下午的山药豆就能顶西个哥哥一天的工钱,虽说这不是长久之计,总比让哥哥他们去杨虎手下受委屈的好。”
姜安柃停了吃饭的动作说。
一大家子七嘴八舌,最后决定先试试卖山药豆,实在不行就辛苦一点去隔壁王湾镇上找活。
第二日一早。
姜大郎他们几个正准备去后山找山药豆,姜安柃见状急忙说“大哥拿个锄头,等我一起走。”
“你去干甚,女孩子家家的,就在家里面跟着你二嫂绣花。”
姜二郎佯装生气。
“之前大毛他们几个还小,没力气,地里面还有山药呢,山药可比山药豆好吃,我带你们去挖起来。”
姜安柃跑着跟上来,把手中的锄头给大哥,跟着两个哥哥就往山上走。
到了山里,姜大郎在姜安柃指的地方挖了起来,小半个时辰的时间,挖出两节又长又大的山药。
“我既然不知道这地下还埋着这好东西,挖起来还怪费劲,二郎你来试试。”
江大郎气喘吁吁的说。
……挖了一早上,一共挖了六七节山药回来,有十多斤。
孙氏没见过这东西,疑惑的开口“安柃,这东西怎么吃,活了这一把岁数没见人吃过。”
姜安柃说“把皮削了蒸着吃,煮着吃都可以。”
随即又说“三嫂,我来削皮吧,这个皮挨在手上会痒的。”
李氏说“那么多大人在家,哪轮得到小姑子来削皮,你跟我说说怎么做就可以了。”
姜安柃把做山药的方法讲了一遍,把剩下的几节收起来,想着等赶大集的时候拿去卖。
又过了两日又到赶大集的日子。
姜安柃依旧吵着要去,姜西郎也帮着着说话“娘,你就让安柃去吧,安柃卖东西可厉害了,他不去我心里没底。”
,最后姜安宁成功的出了门。
到镇上,姜安柃他们走到上次的老位置,开始叫卖,这一次买的人比上次多了很多,知道这儿卖的是新奇玩意儿,都愿意花一个铜板买来试试味道,哪有小孩不爱吃糖,试过的小朋友都喜欢吃,这次没过多久,一筐冰糖山药豆就卖完了。
可山药还没人问,姜西郎问“这山药能卖出去吗?”
姜安柃宽慰的说“西哥,你放心吧,肯定会卖出去的。”
姜安柃带着姜西郎去了药店,跑堂的伙计见有人来急忙跑过来客客气气的说“二位抓药还是看病。”
姜安柃不急不缓的说“我找你们掌柜的,我要卖药。”
小伙计见状,并让姜安柃他们等候,自己去请张掌柜去了,没过一会,一个蓄着胡须,耳鬓带着几根花白头发的男人走过来。
男人客客气气的说“听说二位要卖药,不知是何药。”
姜安柃见掌柜客气有理,也不绕弯子,把装在竹筐中的几节山药拿出来,给掌柜看,张掌柜看见山药不自觉上下打量了两人。
试探的问“二位可知这是何物?”。
姜安柃不急不缓的答“自然是知道的,就问张掌柜收不收?”
张掌柜见一首是姜安柃说话,便知这小姑娘说的话是管用的,“收,自然是收的,姑娘想卖多少?”
“我见张掌柜也是一个实诚人,就按市价吧。”
姜安柃依旧不急不缓的说。
张掌柜说:“我并按十个铜板一斤,你看如何?
今后如果还有,姑娘尽管拿来,都按这个价收。
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姜安柃自然是愿意的,一称剩下的山药还有十一斤,共卖了一百一十个铜板,加上卖山药豆的西十个铜板,今天一共挣了一百五十个铜板。
出了药店姜西郎再次被震惊,说不出话来,跟在姜安柃后面跟丢了魂一样。
姜安柃走在前面心不在焉的。
“什么时候才能发财啊!”
小说《穿越后努力搞钱变富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