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雄英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悍匪皇孙,朱元璋人麻了》,由网络作家“春光不外泄”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大明:悍匪皇孙,朱元璋人麻了》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朱元璋朱雄英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春光不外泄”,喜欢古代言情文的网友闭眼入:穿越大明,成为了街头的第一奸商,而且生意火爆异常。开局,朱元璋直接找上门,身世意外曝光。回家认祖归宗吧?不不不,当皇孙哪有经商逍遥?烧玻璃,制精盐,开海运进行海上贸易,发展商业……办军校,炼钢铁,拿出火枪大炮……这些多值钱!“日月山河常在,大明王朝永昌!”...
《大明:悍匪皇孙,朱元璋人麻了》精彩片段
没想到,有一天,吕刚居然会连累自己的母亲,不会因为他推荐的吕刚,也会被皇爷爷怪罪把?
……
当天,天还没完全黑,锦衣卫千户就带着人来到了吕刚家里。
“张下锦衣卫千户杨安……”
然后就是吕家内的一片哀嚎,响彻邻里。
当夜,白天的消息就如春风野火一般,在内城贵圈传开了,倒也没什么,就是茶余饭后的小谈罢了。
可是,很快的,吕刚被锦衣卫打的半死不活,吕家人连夜敲开药店,全金陵找最好的大夫去吕家的事,也都传了出去。
贵圈众人都是一脸凝重,这个事情,就不是八卦的小谈资了,而是真正的权贵大佬都会关注的事情。
毕竟一个平头老百姓,被吕刚骂了也就骂了,关键也就骂了几句,甚至还是互骂,也没动手,没想到陛下居然会让锦衣卫,把吕刚打成这个样子,实在是令人费解。
难道,吕家哪里得罪陛下了,正好吕刚给了个机会给陛下发难?
“这朱英为人有点傲慢了。”
徐膺绪跟大哥徐辉祖一边吃饭,一遍说着今天发生的事情,又道:“听说,吕刚被锦衣卫打残了……住在旁边的人都听到了那惨叫之声,现在吕家的人正满城找大夫呢。”
“没想到,消息还是传到陛下那里去了,可为何陛下会……”
徐膺绪还想说些什么,就被徐辉祖打断了,提醒道:“这些不关我们的事,你跟朱英打好关系就行了。”
“你也别多问,时候到了,你自然就知道了。”
看出来弟弟有疑问,他直接打断,朱雄英常年住在宫里,外面的人很少有认识的,也只有一些经常进出东宫的近臣,才认得出来。
可五年时间过去了,很多人都淡忘了,既然陛下没打算现在公开身份,那他自然不敢乱说。
“你们两个感觉朱英怎么样?”
徐辉祖突然将话题转到两位妹妹身上,见两女心事重重的样子,笑道:“怎么,有什么心事?”
“没有啊。”
徐妙清摇摇头,笑着道:“那朱英挺有趣的。”
“你喜欢?”
徐辉祖笑道。
“哪有……”
徐妙清俏脸微红,连忙否认道:“不是大哥你问我,对他有什么看法嘛。”
“一般般,有点油腔滑调的。”
徐妙锦见大哥目光看向自己,就嫌弃的评价了一句。
“那妙清你多接触一下他把。”
徐辉祖没多想,反正这个联姻,在他看来是值得的,要是别的皇子皇孙,可能一般,但是朱雄英就不一样了。
他徐家虽然不想站队,也不想支持谁,但也会为未来考虑。
“哦。”
徐妙清闻言,红着脸低下头扒拉着碗里的饭。
徐妙锦闻言,有点心不在焉,吃两口就放下碗筷离开了。
西厢。
回到房间的徐妙锦再次拿出那首词看了起来,她很喜欢这词,她没见过皇孙朱允炆,但此刻却也被对方的才华所吸引。
收起纸张,她又拿出那根棒棒糖,脑海中不由自主的的回忆着,白天所发生的事,盯着手中的棒棒糖许久,在犹豫要不要吃。
吃了,岂不是如那登徒子所言,要永远记住今天那一刻了?
不行,她坚决的摇了摇头,收起了棒棒糖。
另一边。
徐妙清小心翼翼的拨开棒棒糖上的透明保护膜,然后收好。
“呀,这棒棒糖真好吃啊……”
棒棒糖的味道让她惊异,这味道从未尝过的美味。
一个上午的时间,朱英就带着人把内城的店铺从新装潢了一下,然后就在城外勘查了一下那片土地,这一快地还是蛮大的,足足有两个足球场的大小,两面环山,不远处还有一条小河。
小说《大明:悍匪皇孙,朱元璋人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朱元璋和朱标坐在大殿内,他打算叫朱允炆过来考校考校,虽然他没有多说朱允炆的事情,但是内心里也是关心的,最近由于雄英的出现,导致他疏忽了允炆。
而刚才,雄英说出那句,朱允炆一上台,大明必定乱套,因为朱允炆没能力掌控大局这句话,虽然当时没说,但却记在了心里。
因为,朱允炆在宫里确实是最优秀的小辈,所有学士都对其赞不绝口,他自然很在意,他想看看允炆是不是如那臭小子所说。
“今日见了雄英,你觉得如何?”
朱元璋看向朱标,今儿他心里高兴,非常高兴,他们三人相处的不错,很融洽,这是相认前的好征兆。
“儿子失而复得,我心里自然是极为高兴的。”
朱标微微颔首,又继续道:“这小子在外五年,经历得多,也成长的多,见识才华方面也是见长很多,可整个人流里流气的,像个小混混。”
“哈哈,咱喜欢这一股小混混的气质,当初老子不也是个小混混,现在怎么样,还不是大明皇帝。”
朱元璋倒是毫不在意的笑道:“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能力,有能力随你小混混气质,还是书卷气质,都可以。”
“可要是没能力,就是再有书生气质都没用。”
“父皇所言不错。”
朱标总体来说,对雄英还是很满意的,心里也是喜悦的。
……
东宫。
朱允炆拿着一卷书,一边看一边跟她母亲,聊天,聊着聊天,就聊到了朱元璋身上。
“对了,最近这几天,皇爷爷经常出宫,今日就连父亲都跟着去了。”
朱允炆说着,又道:“就算是微服私访,也不应该天天去把,想来是有什么事情。”
吕氏闻言,笑道:“你皇爷爷以前也经常出宫,特别是朱雄英和你皇奶奶去世之后,你父亲跟着去,也许就是照看一下而已,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朱允炆沉思一会,道:“要不要打听一下,皇爷爷去了哪……”
“千万别。”
吕氏立刻打断对方,严肃道:“这种小聪明就别干了,你当锦衣卫是吃干饭的,你要真敢这么做,必定会被你皇爷爷发现,到时候你会减分的。”
“你现在在宫里的表现,评价都是最好的,朱雄英已经死了,而朱允熥已经废了,没人可以撼动你的地位,千万不能因为这点小事而影响了你的形象。”
“孩儿明白了。”
朱允炆微微颔首。
王景弘来到东宫外,表明来意,就直接走进东宫,他上台阶之时,一张纸从他袖口里掉落下来,无人注意。
“允炆小殿下在吗?”
很快他就站在殿外轻声喊了一声,立刻让吕氏和朱允炆走了出来,亲自迎接,毕竟是陛下身边的太监,自然不能太过轻视。
“王公公,可是皇爷爷找我?”
朱允炆猜到一些。
“不错,殿下聪慧,陛下请您去谨身殿一趟,太子殿下也在。”
王景弘弯腰笑道。
吕氏一听这话,立刻将朱允炆拉到一边,小声问道:“最近没做错什么事把?”
“绝对没有,孩儿整日除了去大本堂,就是在东宫,就连见皇爷爷的机会都少了,怎么可能会犯错。”
朱允炆道。
“那就好,好好应对,这可能是对你有所考校,能不能过关就看你了。”
吕氏整理着朱允炆的衣服,然后拍拍他的脸庞,笑着目送几人离开。
朱允炆跟着王公公来到谨身殿外,听到里面的话,再次整理了一下着装,轻声走了进去,只见皇爷爷端坐在龙椅上,父亲朱标坐在下侧,目不转睛的盯着他。
这场面有点严肃,一下子就让朱允炆有点紧张,但是基本礼仪还是没忘,便立刻行礼道:“孙儿见过皇爷爷,孩儿见过父亲。”
“叫你过来,是有政事上的问题,想考考你。”
朱元璋指了指一旁的椅子,示意朱允炆坐下。
“是。”
朱允炆内心一震,这还是皇爷爷第一次要问他政事上的事,问国事,是不是代表着,他皇太孙的位置稳了?
越想就越激动,以至于,脸上的紧张都转化为兴奋,虽然他极力掩饰,可嘴角那一丝弧度还是难逃朱元璋和朱标的眼睛。
“胡惟庸,空印案,郭恒案的处理方式,你说一个你自己的理解。”
朱标看着朱允炆,问出了同样的问题,雄英的答案他们都知道了,既然对方说朱允炆能力不行,那么一问便知。
显然雄英回来了,朱允炆多半在老爷子心里的地位就下降了。
“这三个案子,孩儿也有所闻。”
朱允炆沉思一会,便站起身来,开口道:“孩儿认为,应当恩威并施,诛恶首,收服人心,展现为君者的仁德宽恕之心。”
“这样既惩治了那些贪官污吏,也不会伤了君臣之间的和气,皇爷爷经常说,为君者,要仁,明,勤,断,孙儿谨记于心。”
朱允炆说完,又加了一句拍马屁的话,道:“但孩儿更加佩服皇爷爷的处理。”
“哦?”
朱元璋一愣,便笑道:“你且说说看。”
“孙儿刚才说的处理,也只做到了仁,明,勤而已,只有皇爷爷才做到的断,那种果决刚断让人望尘莫及。”
“此等手段,古往今来,少有帝王能做到,也只有有皇爷爷这种能力着,才能办到。”
朱允炆说完,就弯着腰,低着头,等待着皇爷爷和父亲的夸赞之词,以往都是这么过来的,每次考校,他都必定能回答自如,也都必定会得到赞赏。
可这次,却是等了一会,都没有回应,过了一会,才听到朱元璋的声音,不过不是夸赞的话,而是让他回去的话。
等朱允炆离开大殿之后,朱元璋才看向朱标,笑道:“这就是教的好儿子。”
“除了后面那两句拍马屁的话,全他妈都是酸儒那一套,你随便找个大官,大学士来,给出的答案都一样。”
“你看他多会说话,好像跟那些文人一个吊样。”
听了雄英的观点,在听允炆的观点,简直是天差地别,他突然觉得自己思想都开阔了不少,一瞬间就觉得,那些大学士都是酸儒,教出来的人都太统一了。
凡事有了对比,就有差距,本来以前还觉得允炆很优秀,现在一对比就发现问题所在了,凡事都要向着那些文人!
朱标是这样,朱允炆也是这样,全都是那群翰林学士教出来的。
“父皇你说得对,儿臣无话可说。”
朱标这次倒是没有跟老爷子唱反调,因为他自己也受到了雄英的影响,在想法上已经有了一丝改变。
“不过,您老也变得太快了,前几天还夸允炆好,夸那些老师教的好,怎么这会……”
“滚粗,别在这碍老子的眼……”
“对了,明儿,你带雄英去一趟徐家,说个亲,顺便把他家内城里的商铺,和城外那块空地要过来给雄英。”
……
朱允炆满怀心事的回到东宫,就发现黄子澄正在跟母亲说着什么,手中还拿着一张纸,走进去近看就发现是一首词,而且写的很绝。
“允炆殿下,这是你写的词,很不错,非常不错!”
黄子澄见朱允炆回来,便立刻毫不掩饰的夸赞起来,拿着手上的纸张,赞不绝口。
“这……”
朱允炆刚想说话,就被吕氏给打断了。
“这是允炆写完了,掉在门口的。”
吕氏在自家门口捡的东西,而且还是这么好的词,当然认为是自家儿子写的,同龄之中,还有谁有这等才华。
“既然太子殿下不在,那臣就告退了。”
黄子澄临走时,还特意抄写了一份拿走。
朱允炆心事重重,这种小事都不会放在心上,满脑子都是刚才考校的事情,虽然皇爷爷没有夸赞也没有批评,但是他总感觉怪怪的。
这几天皇爷爷都很怪。
但他又不知道,哪里怪。
精选一篇大明:悍匪皇孙,朱元璋人麻了穿越、魂穿、历史、佚名穿越、魂穿、历史、小说《大明:悍匪皇孙,朱元璋人麻了》送给各位书友,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佚名,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小说作者是春光不外泄,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大明:悍匪皇孙,朱元璋人麻了目前已写395996字,小说最新章节第166章 你竟然敢杀我的人!!,小说状态连载中,喜欢连载中小说的书虫们快入啦~
书友评论
看评论区还被骗了,说爽的读者们是没看过真正的爽文吗?
这玩意你们还奉上神坛了,有些人说自己多少年的看书时长,嗯,十年你看哪个寂寞吗?这玩意你还看的舒服
后面全部看到最新章节,主角到哪总有矛盾,总是能跟别人争吵的面红耳赤,拜托,能不能冷静一下,穿越到小孩子身上真当自己小孩子了
很好看的一部书,杀伐果断!一直看到最新,不圣母、不种马、逻辑清晰、值得拥有!持续追更中。[赞]
听完了!为什么不先搞福 江?也不搞建设?更不搞工厂!还写事事亲为!市院就那么香?真无语……
而且家族培养你,你连为家族联姻换取利益都不要,还明着反抗太子。男主失忆了有小混混气质理解,但名门闺秀让你写的[委屈]
我想知道作者有存货没有 有的话吱个声
他喵的能不能更新快点,别逼我养书,给的赏钱也给了,自觉点快点更新
上当了开局几张还不错,后面就开始罗里吧嗦一件小事能给你死讲,我撤退了
朱标闻言,脸色异常难看,扶正吕氏,并不是他有多喜欢她,而是东宫几个妃子当中,就吕氏位份最高,为人最贤淑。
没想到,她居然这么会装。
“现在就赐死?”
朱标说着,又道:“还是秘密处理掉?”
要是放在以前,他可能还会为吕氏犯错,而说说好话,毕竟是允炆的生母。
但是现在,他朱标的嫡长子受上天眷顾,能活过来,那么雄英自然在他心中是最重要的,吕氏这种行为不止是触了老爷子的逆鳞,更加让他动了杀意。
“暂时不用。”
章节推荐
第94章 94:难道是皇太孙?
第95章 你现在是不是不妥我金陵大少?
第96章 我是讲道理的人,你是不是对我不妥!
第97章 你这叫行贿?你这叫求我办事?
第98章 礼我可以不收,但不能不送!
作品阅读
所以,朱英念出这一首词,那种孤独惆怅的心情,朱元璋是最能体会的。
“孩子,这几年在外面,苦了你了……”
转而,他突然眼睛酸酸的,想到自己的好圣孙在外面吃苦受累五年之久,还撞伤了脑袋失忆,还好人没变傻子,依旧聪明伶俐,而且这几年也没有把学业给落下,甚至还更加博学。
朱标也是心痛的摸了摸朱英的脸,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他内心实在太震撼了,这么离奇曲折的事情,在加上现在雄英失忆,都不记得家人,他不想太突然相认,要给雄英一点心里准备。
“好词,好词啊!”
王景弘见陛下和太子也的情绪有点伤感,就立马出来缓和一下,当然这不是拍马屁,而是真心的夸赞,这词确实是很绝。
“孩子,这词是你自个儿做的?”
朱元璋当然也听的出来这词的质量,他敢说,当朝那些大臣都不一定能做的出来这种绝句,相比起之前,雄英更加的成才了,吃苦还是有效果的。
都说苦其心志,不经历怎么成长。
朱标也是欣慰的点点头,在心里跟允炆对比了一下,允炆没有这个才华,他读书确实可以,为人谦逊有礼,那些老师也都赞不绝口。
但是总感觉太中规中矩了,而且刚才他给雄英出了那么多题目,也回答的很好,可见这几年雄英在外面确实是很用功的,甚至比在皇宫里有大学士大儒教的允炆更好。
“生活所累而做,见笑了。”
朱英淡淡一笑,然后就回房间拿出一坛酒,这是他前段时间搞出来的蒸馏酒,用大麦和一些谷物弄出来的,今天刚刚好,那个工作坊里的工具还是挺齐全的,他特意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做出来的。
当然了,很多工具都只有一套,自己做做零碎的商品去买还可以,目前还无法量产,蒸馏工具自然也有。
“尝尝,我自己酿的酒。”
朱英说着,就拿出三个公鸡碗,给两人到上蒸馏酒,而他自己却是喝的红酒。
紧接着,在拿出三根雪茄,然后点上,递给对面二人,笑道:“有酒有烟,快乐无边。”
“哈哈,咱喜欢。”
朱元璋轻车熟路的接过雪茄叼在嘴里,开始吞云吐雾起来,那股大佬气质显得更加外显。
朱标则是纠结了一下,才开始跟着自个老爹学了起来,在喝着雄英酿的酒,那滋味:“嗯?不错。”
“好酒!”
“烈纯香熏,四品皆全!”
朱元璋惊讶的看着手中的白酒,相比起之前他喝的酒,好的太多了。
朱英笑眯眯的看着两人,虽然心中有点自己的小算盘,但是老爷子人确实也很好,他有亲切感,搞不好还真是他爷爷也说不定。
古代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刚才的考试他是对答如流,全靠他的文武天赋,到时候某个一官半职,应该是比较容易的。
“孩子,咱问你个问题。”
朱元璋突然收起笑脸,有点严肃的道:“你也知道咱是武将,满朝文物都在暗地里说当今圣上残暴不仁,滥杀功臣,你觉得咱该如何,你又觉得圣上如何?”
他还是很在乎这个孙子怎么自己的,毕竟这五年间确实杀了很多大臣,而雄英失忆,那么可能对当今天子的看法会发生改变。
朱元璋不想他们相认,却有隔阂。
朱标听到这话,顿时瞪大了眼睛,这话没想到能从自个老爹口中说出来,原来他自个也知道自己很滥杀?
“啊?”
朱英听到这话,顿时手中雪茄听在半空中,评价当朝天子?
那可是洪武大帝朱元璋啊,要是传到他老人家耳朵里,怕是有点危险哦,就算老爷子是徐达亲家也太大胆了点。
“不用担心,这就是咱自家人关起门来聊聊天而已。”
朱元璋看出来雄英的顾忌,便又笑道:“其实,就算那个玉佩还没鉴定出来,但是咱感觉你就是咱的孙子,跑不了的,嘿嘿。”
其身后的蒋瓛和王景弘自觉的往后退,退到了院子门口才止步。
“您说的这个嘛,不止满朝文武,整个金陵的百姓都知道。”
朱英突出一圈白烟,老爷子都这么说了,那随便聊聊天也无所谓,便继续道:“我只能说,咱们洪武朝没有冤案。”
“哦?”
“和解?”
朱标问道。
朱元璋也是竖起耳朵仔细的听了起来,他很想听听雄英对他的看法。
“有人非议说洪武帝杀人多,无非就是那三个案子,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恒案,此三案牵连人数众多。”
朱英侃侃而谈,淡笑道:“看似杀的人多,但是咱们仔细想一下,胡惟庸结党营私,欺上瞒下,贪赃枉法,挟势弄权,他得此下场是应该的。”
“你们想想,那个皇帝能容忍面有一个把自己排除在外的小圈子,还是那种满朝大臣差不都联合起来的小圈子?”
“用你们自己打比方,你家里的家丁仆人,都搞个小圈子,背着你搞事情,到底你是主子,还是他们是主子?”
朱英看着两人道:“你们代入一下。”
朱元璋和朱标听完,立刻内心震惊不已,这确实是核心问题,结党这个罪名其实是很笼统,所以需要一个比较具体的重罪来处理胡惟庸那群人,所以对外就是某逆。
其实朱元璋对那些功臣已经很容忍了,十几年的时间,却没让那些人收敛,反而更加肆无忌惮,甚至想要架空皇权,这已经触摸到他的底线了。
“至于空印案,大家众说纷纭,说空印也是为了方便快捷,说陛下大动干戈,太过较真,但是……”
朱英说到这里,翘起二郎腿,谈了谈烟灰,喝了口红酒润利润嗓子。
而朱元璋两人确实神色认真,这个说法确实是朝中大臣们议论最多的,也是不满最多的点,因为前朝他们就是这么干的,而元廷也算是默认了。
但是确实有很多人利用空印来贪赃枉法,可是在朱元璋的视角里,还有另一层意思在里面,不单单是处理贪赃之辈。
不过,这个案子确实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大家都是为了方便,快速完成对接,江浙的官员还好,但是云,广,贵,陕等离金陵较远的官员,就容不得一丝错误,不然就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人手,而就因为这样,陛下就大开杀戒,实属有点不通人情,被说成是暴君,嗜杀也是正常的。
可他们毕竟不是皇帝,有一些点看不透。
朱英继续道:“其实官员空印,从洪武九年被皇帝发现,一直持续到洪武十三年,其实这中间,是有机会改正的,但是那些官员们结党不悔,依旧我行我素。”
“这一刻,已经不是空不空印的事了,而是那些文官在挑战皇权,想通过人数上的优势,让皇权低头妥协,试图从皇帝手中夺得更多的权力和利益。”
“为何发生了九年,才被皇帝发现,就能想明白,其实陛下已经被孤立了。”
朱英笑了笑,吐了口白烟,接着道:“这些官员能如此不满足,这其实跟宋元两代也有一些关系,毕竟前面的朝廷给的特权太大,太多了,到了咱大明,自然不甘心丢失掉那些特权,所以就有了结党营私,试探皇权底线的想法。”
“所以,被发现之后,依旧我行我素的那些人,死的不冤。”
话说完,朱标突然说话了。
小说《大明:悍匪皇孙,朱元璋人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