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蛋文学 > 现代都市 > 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畅读精品小说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刘备张谦出自军事历史《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作者“熏悟”大大的一部完结作品,纯净无弹窗版本非常适合追更,主要讲述的是:一名野外求生者意外穿进两千年前的三国时期。既来之则安之,那就当一场古代版野外求生吧!他可是三国的死忠粉,什么天下大势他可都知道!要说战乱,刘备必是首选。可要如何才能帮助他呢?潜入曹营便是第一步。反正人都在三国了,那他可就要干些改变历史的大事件了!...
主角:刘备张谦 更新:2024-04-19 19:29: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备张谦的现代都市小说《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畅读精品小说》,由网络作家“熏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刘备张谦出自军事历史《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作者“熏悟”大大的一部完结作品,纯净无弹窗版本非常适合追更,主要讲述的是:一名野外求生者意外穿进两千年前的三国时期。既来之则安之,那就当一场古代版野外求生吧!他可是三国的死忠粉,什么天下大势他可都知道!要说战乱,刘备必是首选。可要如何才能帮助他呢?潜入曹营便是第一步。反正人都在三国了,那他可就要干些改变历史的大事件了!...
徐庶离开后,曹操让荀彧来见他。
“文若啊,来,看看我的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主公,这是谁写的?”
“怎么,文若,就不能是我写的?还是你认为,我写不出这等诗句?”
“主公,您的诗和这首诗风格是远远不同的,您的诗大气磅礴,有包举宇内之心,揽括四海之意,是写这首诗的人远远比不上。”
“那这首诗呢?”
“此诗前四句堪比白描,最后则是直抒胸臆,但诗中蕴含的孝子之情,没有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没有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是绝对写不出这等好诗的。依在下看,能写出此诗的只有两个人。”
“哦,不知文若心中哪两人有这份仁孝之心。”
“第一位就是丕公子,丕公子的诗委婉细致,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同时,他对主公及夫人的孝心更是为世人所称道。”
“丕儿有才华,亦有孝心,就是贪玩了些,写的诗也多是男欢女爱,游子离妇,过于委婉细腻了些,我不喜。”
曹操在曹昂死后,就关心起继承人的培养了,曹丕在他的精心教导下,也算文武双全,可惜心性不定,经常遛鸡斗狗,骑马打猎,写诗风格也是与他迥异,所以曹丕经常受到他的责骂。
“第二位嘛,想到那徐庶刚为救母而来,莫非是他所写,或是他好友所作?”
其实荀彧已经想明白了,若是这诗是曹操本人或是诸公子所写,那就不是让自己来看,而是召集所有文臣武将前来观摩一番了。
曹操之所以只让自己来,定是招揽徐庶遇到了问题。
“唉!”曹操听完荀彧的话就承认了这是徐庶谢恩时随口而出的,又把其母不让其为自己建言献策的事情说了一遍,他想听听荀彧有什么办法。
“主公,依在下看来,徐母气节堪称女子典范,甚至可比那‘三迁’的孟母,正因为此等的存在,才证明世道未泯,人心尚存。”荀彧低头沉思说道,随即又补充了一句,“也证明了主公教化有功。”
“至于老妇不让徐庶为主公谏言,只是小人谗言,中伤了主公,又抬高了刘备。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待曹公复兴汉室,还政于刘,世人皆知主公乃伊尹霍光,老妇人自当知晓是自己误会了主公。”
曹操听了荀彧的话,头疼不已,真要到了那时,自己平定了天下,还要徐庶干嘛?况且霍光什么下场,你荀彧不是不知道吧?
“若我想尽快让徐庶为我所用呢?”
“容我想想!”荀彧当着曹操的面就缓步思考,走了几句才说道,“主公若要收徐庶之心,必先敬其母。那反过来,若要改其母心智,是否从徐庶处下手?世间慈母无有不希望自己儿子成家立业,出人头地的,这徐母能挡着徐庶立业,还能阻止主公为其成家吗?”
“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徐母那里,只要打开一道口子,接下来就容易的多了。”
“文若一言,为我破障也。大善。”
随后,荀彧要告辞,曹操又吩咐道:“帮我把这诗抄数份,给诸公子送去,告诉他们,不日我将考核他们学问。”
“诺!”
……
是夜,曹操准备了宴席,为徐庶接风洗尘,徐庶和石韬应邀坐于左侧。
宴席之侧,有乐师吹琴鼓瑟;大堂之上,亦有舞女甲士贺之。
这糟糕的酒席文化,啊,真是大开眼界!
若不是徐庶于新野闯下偌大的名头,自己岂能有如此待遇?
感谢先生!
张谦就着曹操敬来的酒,心里莫名有点发虚。
“徐先生,此酒如何啊?”曹操见众人沉醉于舞蹈之中,开口问道。
“初入口有涩味,细尝之,回味无穷也。”张谦如是说道。
“先生果然诚实之人,非是我府中酿不出好酒,只是我平定北方未久,青幽之地多有无粮之民,故而我下令,不得以上品新粮酿造士人口欲之物。”
“曹公心系苍生,实乃百姓之幸,天下之幸。”张谦听到曹操的说辞,确实十分感动,立刻起身行礼。能以兖州一州之地夺得整个北方,曹操没许多优良品质也确实不可能。
“当不得先生如此大礼,先生请坐!”曹操兴许喝的有点醉了脸上满是微笑,又指着席间的舞女,“先生觉得这歌舞如何?”
“未曾闻如此大雅之音,盛世之舞。”张谦哪懂得点评这些,所幸就装作一副没见识的模样。
但说实话,如此歌舞,看得久了,其实很无聊,就像后世看春晚,也就看几个小品相声,歌舞节目的时候直接就换台了;再后来有了智能手机什么的,看春晚还不如刷短视频来的快乐。
张谦也觉得,自己本来就是个俗人!
这时,程昱走到曹操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见曹操点点头,程昱就径直向张谦走来。
“徐先生,在下敬先生一杯。”程昱举着酒杯说道。
张谦见程昱几次盯着他看,就知道来着不善,踌躇几下,索性撕破脸。
“我听闻是程先生用计骗取了我母亲的笔记,随后又做了伪书骗我北来。先生用计是为主分忧,旁人怪不得先生,但是先生此计差点害的我母亲身死,所以这杯酒,我便不与先生喝了。”徐庶说完,举起酒杯,直接倒在了地上。
张谦这话说得很明白,你把我骗来是你的本事,对公没啥毛病,但是于私,咱两结仇了。
堂上本来满堂欢喜,其乐融融,众人皆乐在其中,只是这一下,众人一下子便看了过来。
“先生倒是孝子,只是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先生既为孝子,又为何不束发蓄须呢?”程昱早些见过徐庶之后,回去后思考一番,还是有所怀疑,故而刚于曹操谏言,想试探一下徐庶是否有真才实学,曹操也答应了。
只是这徐庶奸诈,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把他接下来的话堵死了,故而徐庶以孝绝交于他,他也以孝说事。
“先生能说得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想必也是读书人,既是读书人,那么我倒有几句话想问先生。”
小说《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张谦说完话,还在担心那三人会不会听自己的话,岂料那三人转头就跪倒在自己面前。
“我等三人听闻先生乃是孝义之人,今日一见果然如此,故而愿追随先生,从前鞍前马后,唯首是瞻。”
张谦整个人都愣住了,自己这是穿越金手指都点魅力上了?
还是突然王八附体,霸气侧漏了?
这年头民众没啥娱乐项目,所以对这种纳头便拜的节目是百看不厌。
张谦隐隐听到,周围人有在说:
“这就是‘十步一杀’的徐先生吗?”
“这三人是条汉子!”
“收下他!”
“收下他!”
果然,吃瓜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
还好对方不是求婚的,不然边上这些人就要大喊“嫁给他”,“嫁给他”了。
“我一不是官吏,二不是名士,又如何收的门客,三位好意,在下心领了,也多谢三位今日救命之恩,只是请回吧!”
张谦没有脑子一热就把三人收下,甚至,他觉得三人出现在这事有蹊跷。
“先生可以不收门客,但我等仰慕先生侠义,愿以弟子,仆人的身份跟随先生。”为首者继续说道。
这话一出,更是惹得旁人鼓掌,这种从一而终,坚持到底的精神向来为人所敬佩。
便是石韬,此时也想劝说张谦收下三人,毕竟这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
张谦却皱起了眉头,对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他向来谨慎。
“汝三人何名?”
“在下卫六。”
“在下邓阿。”
“在下青冥。”
此时,张谦脑海里似有声音飘过:金色普通!
要是有个历史留名的,张谦也就不管什么阴谋诡计了,但都是这种路人甲,路人乙的角色。放到后世抽卡游戏,也就是个蓝白卡,千万不能要,影响出金色传说。
“是何身份?”
“我等具是白身。”白身,既是指普通老百姓,没有豪门出身;也是指身家清白,没有作奸犯科过。
“因何要追随于我?”
“闻先生曾为友杀官,十步一人,至今无悔;又闻先生为子至孝,以寸草比儿心,以春晖比母恩。此等孝义,正该我辈之人效仿,吾等虽不才,却愿效鸡鸣狗盗之辈,护先生左右,供先生驱使。”
说的……也太好了!
好到没有问题就有鬼了。
“汝三人愚蠢之极,为友杀人算什么仁义?你们若是真有侠义之心,当效仿当今司空大人!”张谦说话间,脸上先是哀伤,再是带着几分愤怒,随后双手抱拳举过左侧肩膀,脸上满是崇敬之情。
“汝等可曾听说,当初董卓入京,残忍之极,暴虐成性,当今曹公见其倒行逆施,为世人所不齿,故而从司徒王允家中借得七星宝刀,以此刺杀董贼的英勇事迹乎?”
“此等侠义为国为民,乃是真豪义,非是为一己之私也!比在下高出了不知道多少倍,可是你等可有曾听曹公四处传颂?”
众人都表示,自己听说,这事,邺城城门下都不知道讲了多少遍了!
可是张谦接着说了,“你们不曾听说,因为曹公知道这虽非一己之私,却是一意孤勇,不当为世人效仿。所以后来,曹公发奋图强,屯田练兵,终于打败董贼,救回天子。此所谓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持三尺剑,立不世功。”
“你等三人若真侠义,就该追随司空大人,而不是仿效我这个只有个人之勇的匹夫。”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都蒙了。
上头让他们以慕侠为名追随在徐庶身边,可是对方这一通言语,他们还有什么理由留下。
那为首一人说道:“司空大人身边已是猛将如云,我等之才,岂敢追随左右?望先生收留。”
“不能为司空大人为将,何不投身军旅,从一小兵做起?眼下天下未定于一,正是汝等建功之时,可好自为之。”
此时的司空府中,曹操正在与崔琰商量曹植与崔芣的婚事。
毕竟你先前用身家的侄女试图留下徐庶,人家徐庶不同意,可你不能把崔家就丢在一旁了,你必须得给人家找个更好的。
所幸曹操本就有心与崔琰结亲,此时提出来,也算合适。
崔琰自无不可,曹植风雅志趣,才学过人,无论出身还是才气都比徐庶好了数倍。
就在这时,相府的下人前来禀报,说徐庶回家的途中遇到了状况。
“是何人阻拦?”曹操拍案而起。
那小厮看了崔琰一眼,战战兢兢地说道:“是崔大人家的,名叫崔平。”
“你且细细说来。”曹操看了一眼崔琰,铁青着脸说道。
于是小厮便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哦,你是说徐庶被人救了,那三人想做他门客,结果他不仅不许,反而劝对方效仿我,加入军旅?”曹操听到徐庶及其老母没事也就放心了。
“是的,徐先生还说什么,大丈夫处世,当持三尺剑,立不世功。”
“说得好啊!”曹操听得徐庶当众如此夸耀自己,自然是心中一阵畅快,转头又看到崔琰,似是想起了什么,郑重的说道:“季珪(崔琰,字季珪)啊,此事涉及到你的家人,还请你处理一趟吧!”
“司空……”崔琰刚欲解释,就被曹操伸手拦住了。
“季珪啊,你的为人我还不清楚吗,此事断与你没有关系,定是那下人听信谣言,擅作主张,此事就不需要中车府出面了,你自己带回家处理便是了。”
“多谢司空!”
崔琰出了相府,脸色立刻就拉了下来,此事传出去,伤的不止是他的脸面,连整个清河崔氏都要跟着蒙羞。
自己对下人是不是太过纵容了?崔琰思考处理方式之时,下人已为其牵来了骏马。
很快,崔琰驾着马匹便来到了事故发生之地。
众人见到崔琰纷纷退避一旁,口中纷纷说着:“崔大人来了!”
张谦前两次都是在室内见到崔琰,一次还在晚上,所以看不太清,此时见到崔琰真容,心叹,这一方正脸,加上一把美髯,果然不愧是美男子啊。
崔琰和徐庶打了个照面,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上前呵斥崔平:“崔平,是谁让你在邺城街头持剑行凶的?”
“大人,是这厮败坏崔家名声在先……”
“住口,你这无礼之辈,徐先生是曹司空都需要尊敬的人才,你张口这厮,闭口那厮,岂不是让世人笑我崔家治家无方,行为无礼?”
“大人,可……”
“还敢顶嘴,现在向徐先生赔罪,然后回去自领家法!”
小说《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为您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