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全文版中华对韵

第3章 腊到小年先祭灶,雪催游子早归家

发表时间: 2024-05-19
:腊到小年先祭灶,雪催游子早归家苗对穗,果对花(1)。

主干对枝丫(2)。

三春对九夏,凋谢对萌芽(3)。

消愁酒,破睡茶(4)。

糯粽对糍粑(5)。

己折天上桂,不弃道旁麻(6)。

江分九派,险在三峡(7)。

吴头楚尾,海角天涯(8)。

落日秋天鸿雁,长洲烟水蒹葭(9)。

合浦珠如露,和田玉是砂(10)。

腊到小年先祭灶,雪催游子早归家(11)。

遁世幽居,栗里惟栽陶令柳;韬光养晦,青门来种邵平瓜(12)。

把酒诗仙嗟蜀道,腾云神女降巫峡(13)。

-注解(1)苗对穗,果对花。

苗:初生的植物,如幼苗。

穗(suì):禾本科植物聚生在茎顶端的花和果实,如稻穗、麦穗。

果:植物花落后含有种子的部分,即果实。

花: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通常色艳味香。

古文中“花”与“华”常相通。

(2)主干对枝丫。

主干(gàn):植物的主茎。

枝丫:树木的枝杈。

(3)三春对九夏,凋谢对萌芽。

三春:一是指春季孟春、仲春、季春三个月。

二是指春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三月。

三是指三年。

九夏:夏季九十日,指夏季、夏天。

凋谢:草木花叶枯萎脱落,也用来比喻事物的衰败。

萌芽:草木开始发芽,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初步发生或发展。

(4)消愁酒,破睡茶。

消愁酒:用来排遣忧愁的酒。

破睡茶:用来破睡提神的茶叶。

诗曰: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唐·白居易)。

又:欲酌消愁酒,先浇破睡茶(宋·张耒)。

(5)糯粽对糍粑。

糯粽:用苇叶或竹叶把糯米包成的粽子,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

糍粑:用熟糯米饭放到石槽里,用木锤捣成泥状制作而成。

(6)己折天上桂,不弃道旁麻。

“己折天上桂”指取得巨大成功,如同在月宫中折下桂枝,源自“蟾宫折桂”的典故。

“不弃道旁麻”意味着即使取得了高成就,也不应轻视或忘记身边那些看似平凡的人或事。

“道旁麻”在这里象征普通或不起眼的事物或人。

诗曰:己攀天上桂,不弃道旁麻(宋·元肇)。

(7)江分九派,险在三峡。

江分九派:指长江众多支流。

诗曰:江分九派水,海石一方天(唐·张祜)。

险在三峡:指长江三峡地势险峻,自古为天险。

诗曰:万里溯天险,三峡为坤门(南宋·洪咨夔)。

“坤门”在风水学中有特定含义,此处可省略。

(8)吴头楚尾,海角天涯。

吴头楚尾:指江西地处吴地上游、楚地下游,如同首尾相接,因此得名。

常用来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也作为江西的别称。

海角天涯:形容极为偏远、僻静的地方。

有诗云:“海角天涯心未稳,吴头楚尾信难通”(宋·姚宽)。

(9)落日秋天鸿雁,长洲烟水蒹葭。

此两句诗摘自明·叶子奇的《岳阳晚兴西首其一》,通过“落日秋天鸿雁”和“长洲烟水蒹葭”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秋日傍晚的宁静与悠远氛围。

落日秋天鸿雁:描绘秋天日落时分,大雁飞翔的景象。

鸿雁,即大雁。

长洲烟水蒹葭:描绘水中长形陆地上,烟雾缭绕中的芦苇荡。

长洲,指水中的长条形陆地;蒹葭,古诗词中常用来指代飘荡的芦苇,如《诗经·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0)合浦珠如露,蓝田玉是砂。

“合浦珠如露”指的是广西合浦出产的珍珠,其晶莹剔透如同露水;“蓝田玉是砂”则形容长安蓝田所产的玉石,虽宝贵却看似普通的砂砾。

两句通过比喻,展现了珍宝的低调与内在价值。

其中,“合浦珠”和“蓝田玉”分别是中国著名的珍珠和玉石产地。

成语“合浦还珠”指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蓝田生玉”则比喻名门出贤子弟。

(11)腊到小年先祭灶,雪催游子早归家。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西)过小年,民间有祭灶的传统习俗。

大雪纷飞,是老天催着在外打工者早点归家过年。

(12)遁世幽居,栗里惟栽陶令柳;韬光养晦,青门孰种邵平瓜。

遁世幽居:避世而深居不仕。

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栗里: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晋代陶潜(陶渊明)曾隐居于此。

陶令柳:陶渊明归隐之后,门前种五株柳树,并以五柳先生自称。

青门:汉长安城东南门(霸城门),因其门色青﹐故称青门。

邵平瓜:邵侯(邵平),秦朝时期被封为东陵侯,秦为汉灭,沦为布衣,于长安城东南霸城门外种瓜,瓜味鲜美,皮有五色,人称之“东陵瓜”、“邵平瓜”、“故侯瓜”、“五色瓜”等。

诗曰:栗里惟栽陶令柳,青门孰种邵平瓜(清·范承烈)。

(13)只见诗仙嗟蜀道,定知神女降巫峡。

唐·李白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句。

传说中巫山神女降临巫峡,为人间耕云播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