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皮蛋文学 > 现代都市 > 全本阅读美娇妻扮猪吃老虎,爆改懒汉老公

全本阅读美娇妻扮猪吃老虎,爆改懒汉老公

没有天线的天线宝宝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美娇妻扮猪吃老虎,爆改懒汉老公》,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谁能想到,我的觉醒竟然始于一个梦。梦里我辛苦一生,维持一家生计,辛苦操劳却患癌离世,这种怨种人生真的太可怕了。为了不让梦境成真,我开始布局。在嫁给以懒著名的男人后,我开始成了绿茶心机女,让他觉得我哪哪都好,为我付出都是值得的,就这样,别人眼里的懒汉成了宠妻狂魔.........

主角:林慧徐东升   更新:2024-06-22 05:3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慧徐东升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本阅读美娇妻扮猪吃老虎,爆改懒汉老公》,由网络作家“没有天线的天线宝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美娇妻扮猪吃老虎,爆改懒汉老公》,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谁能想到,我的觉醒竟然始于一个梦。梦里我辛苦一生,维持一家生计,辛苦操劳却患癌离世,这种怨种人生真的太可怕了。为了不让梦境成真,我开始布局。在嫁给以懒著名的男人后,我开始成了绿茶心机女,让他觉得我哪哪都好,为我付出都是值得的,就这样,别人眼里的懒汉成了宠妻狂魔.........

《全本阅读美娇妻扮猪吃老虎,爆改懒汉老公》精彩片段


别管是穷人家还是富人家,不管有没有新房,想分家一定得是先有一口锅。

徐父也是存了好久才存到六张工业券,老早就去找人订铁锅了,菜刀也得买新的。老宅那把旧菜刀有两个缺口都还舍不得换呢。

林慧看着都累,还是不要生那么多了,少生优育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新房屋里的架子床和柜子、衣箱全都是新打的。她和娘家人都谈好了,让爹带着两位哥哥给她再打一套新的放到另一个屋子,还有堂屋的桌椅也得备着。

她用钱买,到时候就请拖拉机上门去拉回来。

虽然麻烦了点,但是娘家人用料实在啊,涂好了油,能用几十年呢。

钱肯定是多花不老少,但既然开始过新日子,就得舍得下心。

想到梦里那苦巴巴的日子,林慧一点不想过,这钱,该花就得花,否则辛苦存下来都花到别的人身上去了。

加建围墙的钱已经付了,林慧手上现在一共还剩下580块钱左右。

预计娘家那边的家具得差不多100块钱,还得抽出80块钱去买铁锅铁具等,还有日常零用。

林慧把400块钱塞进之前徐东升捡回来的那个精致小木盒,再塞进衣箱底。这笔钱就不能动了,留着以后做生意用。

这400块钱可绝对不算少。

城里三级工像林大姐夫那样的一般一个月能拿到40-45块钱,一年最多能存下两三百。

可在地里刨食的农民,一个月能有10块钱已经是顶天的了,几乎没有赚钱的门路。要想卖地里产的东西,都要送到专门的收购站去,看人眼色被挑剔就不说了,价格低得要命。

“阿慧,好了吗?”

徐大嫂二嫂提着篮子在门外等林慧。

“好了。”林慧把钱塞进裤兜里。

现在新房那里就差她家的围墙还没有搞好,另两家的房子已经都弄好了,今天一起到镇上去买东西。

几人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镇上,先去供销社买东西。

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没有吹到她们这个小地方,许多生活用品还是需要凭票供应。

徐老三就是过光棍日子的,林慧手上的票真是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就算她想大采购都没办法。

徐二嫂有点得意,还是她会过日子。

两人藏得挺深,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竟也存下了不少票。但她们都是节俭惯了的,买了盐、肥皂、火柴,又去粮店选了当地常见的菜种,这就结束战斗了。

林慧:.......为了这么点东西来回暴走三个小时,真是佩服。

“你们怎么不让我带回去就好了,还辛苦跑这一趟。”

徐二嫂笑道,“家里有粮,菜刀和铁锅爹已经帮我们买好了,啥都不缺。”

哪里就能不缺,只不过刚花了一百块钱盖房子,心疼着呢,舍不得花钱。

徐大嫂看着旁边人篮子里的布,羡慕地说道:“其实还缺几块布,可我们没有布票。”

“就算有票也买不到,我们在村里,连点消息都听不到,供销社一有布到就先被抢光了。”

林慧瞟了眼供销社里柜台后板着脸的售货员同志,这工作吃香就吃香在总能够第一手低价买到“瑕疵品”。

“你们跟我来。”她拉着两人往一条小巷子里走去。

“阿慧你干啥?带我们去哪儿?”两人有点懵,陌生的街道让她们心里有点不安。

她们很少到镇上来,几乎都是来供销社买完东西就回家,从不逗留。

“嘘,小声些,我带你们去买不要票的布。”

两人对视一眼,脸色更难看了,不会是要去“黑市”里买吧?这可是投机倒把罪!

老三家的也太大胆了!

正当她们心里在纠结的时候,林慧依着脑海里的记忆已经找到了地方。

面前是一扇黑漆漆还带着点破旧的木门。

她左右看,巷子里很安静,再多走几步路就到尽头了。

林慧这副探头探脑、贼眉鼠眼的模样让两个嫂子更紧张了,确定是干坏事没错了!

林慧走上前,敲出三声重、两声轻,然后默默地等着。

没过一会儿,门后头有一深一浅的脚步声传来,“吱呀”一声响,门打开一条缝。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婆子透过门缝来回打量三人,眼里带着审视,“你们找谁?”

林慧微微一笑,“张婆,有段日子不见,你腿脚不便,我娘让我们过来看望一下你。”

张婆抿了下唇,随后把门打开。

林慧拉着两个嫂子进院里。

张婆把门关紧,一瘸一拐地走到林慧面前。

皱着眉问:“你是谁家的女儿?”

“说来张婆你也不一定记得,我们是从乡下来的。之前我娘来你这借过布,那布红通通的好是好看得紧,就是平常不太好穿。这不是又快要入冬了嘛,还想问你这里有没有多余的布,匀我们几块,好做几身棉衣。”

林慧说起谎话来真是一点都不心虚,因为她知道这老婆子经手的布多着呢。

果然,张婆半信半疑,她上个月确实“借”出去过几匹红布。而且这小姑娘对自己的事情还挺熟悉,还知道自己的名字。

她想了想,还是小心说道,“家里多余的布没多少,就剩下几块蓝色和灰色的了。在这等着,我去给你拿。”

说完她就进屋去了。

林慧知道规矩,就站在原地不动,更不能东张西望。

张婆手里的布不是完整的,有些脱线或者小霉点,应该是工厂淘汰下来的残次品,但是面积大,三块拼起来就能给孩子做一件上衣。

林慧还看到有一块大的都能做床单了。

徐大嫂徐二嫂看到布,眼睛也亮了,不过她们不敢随意说话,只用眼神悄咪咪盯着。

林慧倒是大胆上手摸料子。

是厚料子,有一点点硬,确实适合做冬衣。

“张婆,你手上有没有絮棉?我们家的棉衣薄了些。”

娘家陪嫁里的两床被子够冬天用,但是没有新棉衣,里头旧棉花已经不保暖,得重新絮上。

张婆看她一眼,没说话,起身去拿。

林慧回头问两个嫂子,“你们要吗?不要的话我一个人也可以全拿完。”

“这、这布贵吗?”

“咱们没有票,价格会贵一点的,但是她这个布也不是什么好布,还是剪过的,又会便宜一点。总之同供销社里的布价格差不多吧。”

徐大嫂咬咬牙,“要是、要是不贵的话我就也买两块。”

主要是她家三个孩子,男孩子大了,得分床睡,她缺床单。

“我再看看吧……”徐二嫂家两个孩子年纪还小,还能挤挤,暂且不用着急买。


林母没办法,瞪了眼几个在拖拉机上跑来跑去的孙子孙女,让他们老实点,然后也往上爬。

拖拉机时不时就出来接客,上面放了几个小木凳,林二哥二嫂把两个女儿抱到腿上,林大哥也把兴奋的儿子搂过来,让他坐在身前。道路坑坑洼洼,没站稳容易摔。

其实大路不平,坐拖拉机很颠簸,没那么舒服。但大家就是喜欢坐拖拉机,多自豪啊!

从女婿家回来,全家坐上拖拉机了,脸上有光,连林父都咧着嘴笑开了。

林小弟话多,他今天和徐国华一帮小孩玩,问了许多向阳村的事情,他迫不及待跟家里人分享......

等陆陆续续把客人送走之后,那些阿姨们留在后面帮忙收拾,徐母把一些没动过的熟食给她们分了带回家,都是老规矩了,她也经常去给别人家帮忙办席。

至于那些借来的桌椅板凳上都写着主人家的名字,第二天一早还回去就行。

徐父平时被婆娘管得严,加上家里也没有几个钱,许久没有这样敞开肚子喝酒了。今天听多了好话,他满脸通红,带着一身酒气把大人们都叫到堂屋。

“上了梁,剩下的活儿不多,安瓦片安门窗都快得很,就是老三家的围墙要工人们多干几天。”

“今天也收了一些人情,扣掉其他的花销,家里还剩下四百块钱左右。每家一百块钱,给你们做起家本。不算多,但是也不算少了。村里好多人家分出来就带着几副碗筷。”

“给你们盖了新房,不是什么大房子,你们老爹我也尽力了,没让你们饿肚子!以后啊,就看你们自己努力把日子过好来......”

徐父平时话不多,喝了酒,有点啰嗦,但大家都老老实实听着,没插嘴,心里怪发酸的,连徐母眼眶都有点泛红。

“老大你们家两个儿子,你得下力气干活,不然以后拿啥给孩子们分?老二你们家虽然只有一个儿子,更得养好来......”

点到头上,老大老二两家点头应是。

徐父转头看着老三,沉默半晌不知道该说啥。平时骂的管的都说够了,再重复也还是那些话。

徐东升自己开口了,“爹,我知道你要说啥,都不用再开口。你就放心吧,我老婆孩子不会饿死的。”

徐母刚想哼一声,不下地拿什么养活?就听着老儿子又开口了,有点出乎她的意料。

“大哥二哥那边看着来,我和阿慧以后每年给你们一人一百斤粮食或者一百块钱,每年往上涨十斤或者十块钱,你跟我娘就等着享福吧。”

这是昨天晚上林慧和他沟通过之后觉得比较合适的养老钱。现在看着多,以后钱就贬值了。

其他两房都没有提到养老的事情,因为爹娘现在才五十出头,身体好得很。

但是林慧觉得,分了家,就得承担起养老的责任来。不能等到老人实在干不动了,自己开口要人养。他们当子女的主动尽孝,老人才能顺理成章养老。

林慧并不想引起大房二房那边的不满,但是尽孝可不是要攀比的事情。索性就干脆一点,摆到明面上来吧。

果然,徐东升这话一出,大嫂二嫂的脸色就有点僵。只不过这种时候,她们不能插嘴。

徐光宗跟徐耀祖对视一眼,然后也赞同,这个养老钱不多。

“我觉得可以。”

“我也没问题。”

徐母心里的不舒服散了,总归没有白养这几个儿子。

“你们有这份心就好,我跟你们爹现在还干得动,养老的事情以后再说吧。你们刚刚分出去,手头还紧着,先不用着急尽孝。”

徐父也点点头,“这个以后再说吧。”

林慧没有再表态,要给也是明年的事。

徐大嫂二嫂松了口气,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老三家是现在还没有养娃,手头有点钱,可他们两家家里的娃都是能吃不能干的时候,哪里就能拿出来这么多养老钱了?

真是的,要充大头也别拉上他们啊......

徐母拿出几沓钱,已经数好了,有散钱有大团结,用橡皮筋捆着,一房拿一小捆。

确定好没问题之后就各回各屋了,第二天新房那里还得继续动工。

秋老虎发威,都十月份了还热到不行。

盖房子还能穿老汗衫露胳膊,到收秋玉米时就不行了。玉米叶子锋利得很,一不小心就能割出血来。

除了年纪小的几个娃,连徐国华都请了农忙假,回来帮忙掰棒子。全家齐上阵,忙得热火朝天。

这期间徐东升还闹了个笑话。

徐父让他拿扁担来挑走掰下来的两袋玉米,他挑是挑起来了,就是走得不直。一路上歪歪扭扭的,还摔下田沟去了。

这会儿全村都在地里忙活呢,好多人都看着这一幕了,乐得不行。

简直丢死个人!

徐父黑着脸让他跟家里的女人一起去掰棒子。

林慧扭开茶油,给躺在床上的男人搓晒伤了的后背,屁股比脸还白,看到他哼哼唧唧的样子,下手不自觉地就更重了......

第二天,看到老三用破布给自己的头和脸包得严严实实的过来干活,徐父差点把人撵回家。

“你这是干啥?是要脸还是不要脸?哪家的女人都没有你这样的!”

徐东升还得意洋洋,“哪家女人像我一样长这么白这么好看?”

徐国华咯咯笑,是个黑小子,“没有!三叔,全村你最白了!”

徐母一巴掌拍孙子后脑勺,“别看他,赶紧干活儿,你三叔就是爱搞幺蛾子,不正经。”

“噢。”徐国华朝三叔扮个鬼脸就继续掰玉米了。

“没见过哪个男人像他这样的,又懒又馋还臭美,白长那么高了,一点忙帮不上......”

徐母念念叨叨的声音围绕在玉米地里,徐东升左耳进右耳出,反正他来干活了......

接连出了好几天大太阳,玉米收下来就晒干了。

打了谷子磨了玉米,徐家三兄弟各分得一袋,够吃到明年春天。

要是有哪家吃不够的就自己想办法,去别人家匀也好,拿粮票去买也罢,徐母就不再管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