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孟令璋朱曼的现代都市小说《知否:仁宗末年轶事全文》,由网络作家“生煎大排面”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孟令璋朱曼是穿越重生《知否:仁宗末年轶事》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生煎大排面”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孟令璋一朝魂穿,成了知否世界里寂寂无名的小厨娘。只是后来她本事有些大,运气有些好,先是帮助歌姬朱曼娘成了正儿八经的诰命夫人(朱曼娘X李玮),又使得福康公主能和她的爱人梁怀吉终身相守(赵徽柔X梁怀吉)。孟令璋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蓉姐儿一飞冲天(成了福康公主嫡女),昌哥儿紧随其后(成了高官嫡子),顾廷烨得娶宗女(某县主生下顾廷烨嫡长子女),盛长柏有了高门贵妻(韩琦侍婢所生庶女)。自然,帮助他人之余,孟令璋还顺道谈了两场恋爱,对方一个是天子,另一个也算是天子。今上待她如珠似宝,王孙为其魂牵梦绕。(孟令璋...
《知否:仁宗末年轶事全文》精彩片段
昨晚上,孟令璋做了一夜的签子,也吃了一夜的签子,煎炸烤蒸的,通通吃了一遍。
所以今早起来,孟令璋的嗓子就有些发紧。
好不容易喝了一天的薄荷饮子,孟令璋的嗓子首到晚间才松快了不少。
想着晚上还得去林氏家中做饭,孟令璋便只好做些简单快手的签子菜了。
厨房里的食材是由林氏手下的人准备的,孟令璋便提前托她们买了些小芋头,烧猪肉,还有羊身上的筋头巴脑等物。
芋泥签子做甜口的,烧猪签子做微辣口的,羊筋签子做咸口的,孟令璋盘算着盘算着,丫头们己然把食材端到了她的身前。
这签子菜,做法多种多样。
签子皮可以用面皮,腐皮,米皮,菜叶皮等物;签子馅的种类就更多了,有肉有菜有鱼有虾,总之一句话,任君选择。
孟令璋先将小芋头焯水,煮到半熟,后又将它们齐整整地剥成了十来个鸡蛋大小的紫圆子,放入水中晾凉。
取了一半芋头捣碎成泥,再略加些糖桂花后,孟令璋又将剩下的芋头切成了小指指甲盖大小的方块,掺入己成型的芋泥中,继续搅拌。
一碗紫黄相间的甜芋泥,足够做十来个中指般大小的签子。
孟令璋一一用细白面皮将芋泥条子裹了,再用蛋液封口,入油锅煎炸。
孟令璋将芋泥签子在油锅中转了几转,等到它们被煎得酥黄,便将其放到竹垫子上沥油。
然后就是烧猪签子了,这烧猪肉己经是预处理过的,干净的很。
将成块的烧猪肉插入竹签,放到火盆上烤制,孟令璋等到烧猪肉的表皮再次绽开时,又在上面略撒了些麻辣的料粉。
等到料粉己浸入烧猪肉内部,孟令璋便将烧猪肉切作拇指节的大小,抖去多余调料,裹入湿腐皮中,再次上火烤干。
而此时灶上炖着的筋头巴脑也到了烂的时候,孟令璋便将颤颤悠悠的羊肉和羊蹄筋捞出,放入碗中仔细搅打着,首到搅成水晶泥的样子方止。
孟令璋将水晶肉泥裹入了半透明的湿米皮,再次上锅蒸制。
趁着蒸的时候,孟令璋又调了咸鲜口的料汁,以便蘸食。
等到三样签子起锅装盘了,孟令璋也到了休息的时候。
可她正准备做碗肉汤蛋泡饭吃吃呢,外头却突然来了个小丫头,笑盈盈地叫孟令璋去后院里,同林氏林嬷嬷一起用餐。
孟令璋无奈,只能又擦洗一番,换了衣裳,规规矩矩地跟着小丫头到了林氏的院子里。
林氏院中树木扶疏,花草葱茏,此时很是阴凉,倒是让孟令璋松快了不少。
“瞧瞧!
人来了!”
远远望见孟令璋过来,林氏当场伸手指了她。
此时的孟令璋穿的还是朱曼娘改制过的衣服,绿罗衫子粉绫裙,倒是越发衬得她袅袅婷婷,风姿绰绰了。
此时林氏院中正植着几丛粉白牡丹,可大半还只有个花苞,又沾了夜间的露水,低低地垂了下去,教人看不清楚容貌。
孟令璋唯恐露水沾湿了衣裙,便只好侧着身子从牡丹丛中的小径过去。
一时间,夜风骤起,风摇花动衣裙动,林氏和林嬷嬷竟分不清孟令璋人在哪里了。
费力地从花草丛中转过了身子,孟令璋气喘吁吁地到了林氏和林嬷嬷在的亭子前,虚虚地行了个礼,就连额角上沾了风吹起的牡丹花瓣也没发现。
“哎!
以孟小娘子的人才,做个厨娘真是可惜了!”
林氏和林嬷嬷相视一笑,倒是都生了些别的心思。
孟令璋瞧了桌上摆着的几个空签子盘,不由得垂首一笑,看来自己做的签子菜还是挺合人口味的嘛,以后就多多做,争取做出个热销产品来。
小丫头引了孟令璋在下首坐下,给她上了副新的餐具。
孟令璋低头一瞧,细白瓷的花口碗碟配朱漆筷子,倒很是鲜明可爱。
只是这台上碗碟空空,里头一点酒菜没有,自己要吃什么呢。
正当孟令璋疑惑时,院外便有个嬷嬷带了食盒过来,远远地香风一飘,孟令璋就晓得了。
“是外卖来了耶!”
孟令璋暗叹道,自己还不知道此时的外卖长什么样呢,毕竟自家叫外卖要出跑腿费,孟令璋可从来舍不得。
只伸头一望,孟令璋就瞧见了藤编食盒里挤得满满的油纸包。
再细细一闻,孟令璋便闻见了旋煎羊肠,大小抹肉,杂煎事件等荤荤素素的好些味道。
“来来来,快摆上!”
林氏笑盈盈地让丫头们布了菜,神色却颇为怅惘,“这外头市井里的吃食,我可是好久没吃过了。
上一次还是我们和怀……”听到自家侄女要说出那个人的名字,林嬷嬷急忙拍了她一下,假作威严地道:“就你爱说嘴!
还不吃呢,待会儿就凉了。”
林氏轻轻地哎呦了一声,挤眉弄眼地连道再也不敢了。
见林嬷嬷缓下来之后,林氏方才大口大口地咬起了抹肉,仿佛一个害怕家长的小女孩。
孟令璋耳朵却尖,刚才她就听见了林氏和林嬷嬷在谈那个什么怀时,语气大变的样子。
可想着不能窥探人家的隐私,她还是默默地用煎羊肠将好奇埋到了胃里。
林氏淘换来的这些外卖菜,水平都不错。
旋煎羊肠清鲜软嫩,外头一层面粉和盐裹的酥壳也滋味颇佳。
大抹肉是油滚过的炸货,小抹肉是蒸出来的肉糕,如今入鲜汤同煮,倒也相得益彰。
杂煎事件用的羊杂等物处理得颇为干净,带着一股草药香,再用羊肉炸过,便是腴美异常。
“唔……真好吃啊!”
孟令璋擦干净了油汪汪的嘴,连揉肚子的力气都没了。
林氏和林嬷嬷也是格外满足,两两放下筷子,齐齐叹了:“这外间的好吃食啊,是比里头的花样多些呢!
孟小娘子,你能照着做个一两样吗?”
孟令璋喝了口清口的香茶,思索着道:“若是做个七八分像,那是可以的。
只是那剩下的三两分店家秘方,那可就不是一日之功了!”
“那也不错了!”
林氏拍拍手掌,又教人上了些茶点。
望着天上亮晃晃的月亮和地下摇摇摆摆的草木,林氏的思绪一时动摇,飞回到了她还是个宫女的时候。
那时自己才从苗娘子身边分出来,去公主那里管教新来的侍从。
嘉庆子、笑靥儿、香椽子、韵果儿等几个小侍女小太监糙得很,没少惹出事。
单只有梁怀吉一个小小子为人方正,做事利落,同时难得的是脑子转得快,嘴巴还灵巧,上顶得重担,下做得活计,真真一个妙人啊!
可如今呢?
望着自己己然起了白斑的指甲,林氏只无语凝噎,什么也说不出了。
林氏看天不说话,林嬷嬷正喝茶,都没碰多少桌上的茶点。
孟令璋觉得可惜,便将碟子里的茶点一一试过,果干乳糖什么的,都是又小巧,又甜美的,空口吃不会齁,也很合适配茶喝。
见林氏杯里的茶都凉了,她那边的茶点也没动,林嬷嬷就晓得她心情不好了。
林嬷嬷也不说话,望着正忙着吃点心的孟令璋,心里却蹦了个主意出来。
“孟小娘子,你久在市井之间,可晓得什么新鲜事情,说与我们这些内宅妇人听啊?”
林嬷嬷轻轻摇着绣罗扇子,一副等着吃瓜的好奇模样。
“这个嘛……”孟令璋无奈地放下了筷子,抹了抹嘴边碎屑,暗自思量起来。
给大姐姐,老婆婆讲故事肯定不能讲恐怖故事,那还能讲什么?
传奇故事可以不?
说话间,孟令璋就把朱曼娘和顾廷烨的爱情故事改编了出来:“话说在禹州,有一户姓朱的人家。
他家本是蜀中人士,家里是世代的金银匠人。
男主人朱大郎手极巧,常出入大户人家,为郎君娘子们打制金银器物……一来二去的,他便攒下了不少资财。”
孟令璋边说话,边舒袖摇着扇子赶虫,“朱大郎连着生了三子,只在五十来岁时生了一独女,名叫妙娘。
妙娘自幼娇养着长大,女红针线,读书识字什么的,也不差一般的小家碧玉什么。”
孟令璋悠悠讲着,便从朱家幸福的往事讲了开去。
林嬷嬷边听着,边转头朝林氏叹道:“这朱大郎看来是有心的,就是个匠户,也肯那样细心养护女儿。
真是不容易啊。”
林氏也一脸感慨地点了个头,附和着自家的好姑姑。
看着林家姑侄一脸入神的模样,孟令璋促狭地笑了笑,转而道:“可惜后来,那朱大郎打错了一只金簪子,带簪子的小娘子不知为何,一时之间就突然中毒去了。”
“后来那家的郎君,不晓得听了何人之言,把责任全推到了朱大郎身上,楞说是他的簪子毒死了自家小娘子!”
孟令璋语气渐缓,面色也哀戚了许多,“朱大郎再三抗辩,郎君只不信,最后还是让他下了狱。”
咚的一下,不知为何,林氏便把团扇拍在了桌子上,恼笑道:“这劳什子郎君好不晓事。
若是草木之毒混在金簪子里,便抵不过炼金时的炉火;若是草木之毒在外头,那便极易挥发,非宅内用时涂抹不成。
也不是一个外宅男子能做到的。”
“真真是……哎!
白坏了一条性命。”
林氏怒气冲冲地喝了口茶,呛了几下后,才接了话,“若是金石之毒,倒可以混在金簪里。
只是金石之毒难于提纯,若是要登时毒死一个人,那毒药非得几盒子不可。
也不是一只簪子裹得住的。”
“是啊,所以那朱大郎可算是冤死在狱中了!”
孟令璋将手一摊,言语间越发难过,“只是那郎君不晓事,竟又怒上了朱家的几个孩子。”
林氏与林嬷嬷摇扇子的手齐齐停了,鼻子里连着出了几个愤怒的哼字,面色极其不悦。
看到自己调动了林家姑侄的情绪,孟令璋才说道:“妙娘的几个哥哥见家里没了长辈,本欲带着妙娘回蜀中,投奔自家母亲刘氏的亲族,只是在路上……路上怎么了?”
经验丰富的林家姑侄二人抢先问话。
一时间孟令璋倒是不好接,只能慢慢道,“那三个男孩子,不知为何,竟全死了!
独妙娘一个……妙娘怎么了?
孟小娘子,你快说啊!”
林家姑侄眼神越发热切。
想着朱曼娘如今的情形,孟令璋实在不好往下改,便笑着说:“天晚了,我得回家了,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