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皮蛋文学 > 现代都市 > 全家穿六零,我开启了步步逆袭畅销巨作

全家穿六零,我开启了步步逆袭畅销巨作

红薯藤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全家穿六零,我开启了步步逆袭》,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六十年代的深山里,某学霸的一家三口,全都穿越过来了。原主一家性子懦弱,常被欺负,吃不饱又穿不暖。想要逆转局面,硬气翻身,首先他们家就不能再包子了!哼哧哼哧劳作,提高产量、熬过饥荒年!全家目标是:发家致富,一起走上人生巅峰!...

主角:孙凤琴李如歌   更新:2024-08-18 05: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孙凤琴李如歌的现代都市小说《全家穿六零,我开启了步步逆袭畅销巨作》,由网络作家“红薯藤”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全家穿六零,我开启了步步逆袭》,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六十年代的深山里,某学霸的一家三口,全都穿越过来了。原主一家性子懦弱,常被欺负,吃不饱又穿不暖。想要逆转局面,硬气翻身,首先他们家就不能再包子了!哼哧哼哧劳作,提高产量、熬过饥荒年!全家目标是:发家致富,一起走上人生巅峰!...

《全家穿六零,我开启了步步逆袭畅销巨作》精彩片段


“同志,我们是来换东西的。”李富斌见状,忙有些讨好的走过去,堆着笑说道。

“换啥?你们农民现在还能拿出来啥?鸡蛋不是都要留着交任务,不允许私自拿来收购站了,这事你们村长没告诉你们吗?”

有个耳朵上夹着一根烟的小伙子,一边摸着扑克,一边还算好心的回着李富斌的话。

几个人根本就没正眼瞧这一家三口,更不会注意到,孙凤琴一直拖着的那只傻狍子。

难怪外面一个人都没有,收购站也没有来换东西的人,原来上面又来新规定了,鸡蛋也不允许私自拿来换东西了?

这是不是意味着,城里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别是城里的供应也断了吧?

几口人似是都想到了这一点,互相看了看,心里多少也有了一些数。

“我们拿来的不是鸡蛋,是……肉。”

见多识广的李富斌咋可能被几个土包子唬住,故意拖着长音,成功看到已经抓完牌的几个人,又把扑克给扔了,他这心里才稍稍舒服了一些。

妈的,老子当年几百万的生意都不放在眼里,现在还要看你们几个小子的脸色。

李富斌这边心里那个嘚瑟啊,差点把腿抖起来。

收购站虽然没有供销社那样的玻璃柜台,但也有一溜木制的柜台,挡在买卖双方前面。

几个人争先恐后的站起身,连旁边几尺远的木门都觉得有点远,都急不可耐的从半人高的柜台后面跳了出来。

这时李富斌已经闪开身,露出了那只被孙凤琴放在地下的傻狍子,指给几个人看,“傻狍子,咱们这收不?”

“废话,当然收了。”还是那个夹着烟的小伙子,回完李富斌的话,又问道:“你们是哪个村的?这狍子是你们自己猎到的?”

来之前,还是徐顺利主动提出,给他们一家开一张介绍信,不然几口人今天说不定就要吃点亏。

几口人的原身都是没见过啥世面的,所以他们几口人现在就算接收了这一世的记忆,感觉依旧跟个傻子差不多。

最起码出门身上就要带介绍信这种事,几口人居然谁都没有想到。

要是只拿几个鸡蛋来,他们又都是青山公社的人,说一声就行,也不用啥介绍信。

可这,这可是几十斤的肉啊,在这个物资匮乏,肉量供应按两的时代,这几十斤肉意味着啥,几口人居然都没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

和爹娘比起来,李如歌对这个时代了解的更少,所以就选择了躲在爹娘身后。

因为李如歌长的小,也没人注意到她,这样就给了她机会打量几个人。

从柜台后面跳出来的几个人,当瞧见傻狍子时,眼睛里迸发出来的贪婪之色自然没能逃过李如歌的眼睛。

这她才意识到,自家今天又欠了徐顺利一个大人情。

担心这些人为了贪下这只傻狍子,给他们一家乱扣帽子,李如歌故意拉了拉李富斌,声音不小的提醒道:

“爹,这些人不会抢咱家的肉吧?咱们一家可就指望这只狍子换粮食活命哩。”


貌似现在粮店别说细粮,粗粮都快供应不上了吧?

要不然刘成这种精明人,也不会出这样的大价钱买他们家这两把挂面。

李富斌这会儿的脑子,就似开了闸一样,记起了很多事。

比如用不了几年,城里就会因为人口压力过大,从开始的劝说,到最后的强硬执行,适龄青年上山下乡就要开始了。

然后就是那场长达十年的拉锯战。

所以就算今年是最后一年灾荒年,未来这几年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现在缺粮食缺的这么严重,像刘成这种在乡镇工作的,一个月也就二十几块,想淘弄点细粮回来,还真是不容易。

尤其这种精细的挂面,和他们家以前吃的可不一样,这东西给产妇吃,保准能下来奶。

刘老太太张嘴就是两块钱,的确是没少给,李富斌这会儿也想明白了,冲闺女点了点头。

后悔没再多拿出来几斤挂面,就两块五毛钱,貌似也不够买两个盆的?

而且现在买盆好像还要工业票?

那东西都是城里的工人才会发,他们家可没地方弄去。

细节李如歌不懂,可这事她却是知道的,因为小原主一直梦想着能有张工业票,好偷偷攒几毛钱,给家里买个搪瓷盆回来。

他们家几口人一直用一块破缸碴子洗脸,这次分家,就连那块半瓢水都装不下的破缸碴子,李老太太都没让他们拿。

唉,他们家现在还真是啥啥都缺。

想起这些,李如歌看向刘成,说道:“不是钱多少的问题,我们家就想换两个搪瓷盆,要不,你们再给我们几张工业票?”

还几张工业票,这小丫头还真敢开口。

刘成苦笑着说道:“工业票那东西我们也缺,要不这样,我领你们一家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处理品。”

“行。”处理品好,这年月处理品不要票,还便宜。

几口人异口同声的应下,把挂面鸡蛋留下,拿了刘老太太给的两块五毛钱,就跟着刘成去了供销社。

谁家没几门亲戚,尤其乡下,所以供销社的处理品很少有拿到市面上卖的,因为都不够他们内部人消化的。

刘成貌似还挺吃得开,过来供销社这边,和主任说了一下,就领着几个人去了库房。

手里就两块五毛钱,必须得好好把这点钱利用上。

实际他们家车里成捆的现金都有,只可惜,那些都是新版的,这个时候拿出来花,人家非得把你当成花假钞的。

库房里堆着的东西很乱,李如歌一眼就相中一个大洗脸盆,一问,这个洗脸盆正好两块五一个,但因为盆口的地方掉了一大块漆,就折了一半价给他们。

搪瓷盆掉漆后很容易漏,好在这个掉漆的位置是盆沿的位置,并不影响使用。

然后他们一家三口又挑了一个小一点的盆,依旧是盆沿的地方掉了一些漆,这个折半后,正好七毛五分钱。

这样两块钱就花出去了,剩下的五毛钱,几口人又买了一带盖的大搪瓷缸子。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