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皮蛋文学 > 现代都市 > 丹娘全章节阅读

丹娘全章节阅读

柔心糖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丹娘》中的人物顾梓卿君墨尘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古代言情,“柔心糖”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丹娘》内容概括:横扫末世的绝顶高手穿进了不知名古代,成了全家最看不上的小傻子七小姐,被配给另外一个又瞎又瘸的男人做媳妇。丹娘没有放弃,她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步步高升,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时,她却发现自己的夫君沈寒天似乎不瞎也不瘸了,他怎么还成了当今圣上身边的一品丞相?!...

主角:顾梓卿君墨尘   更新:2024-07-16 06:5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顾梓卿君墨尘的现代都市小说《丹娘全章节阅读》,由网络作家“柔心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丹娘》中的人物顾梓卿君墨尘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古代言情,“柔心糖”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丹娘》内容概括:横扫末世的绝顶高手穿进了不知名古代,成了全家最看不上的小傻子七小姐,被配给另外一个又瞎又瘸的男人做媳妇。丹娘没有放弃,她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步步高升,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时,她却发现自己的夫君沈寒天似乎不瞎也不瘸了,他怎么还成了当今圣上身边的一品丞相?!...

《丹娘全章节阅读》精彩片段


屋子里只剩下老太太和宋恪松。

老太太苍老的声音颇有厚度:“这事儿由你而起,你说怎么办?”

宋恪松本就嫌赵氏脾气大,又爱算计,加上本来就不觉得这是个大事,他拱了拱手开口:“二两银子的布钱就从儿子的私账上走吧,”

“这不是银钱的事,太太她虽脾气暴了点,但说的话却言之有理。”老太太叹了一声,“你也是曾经位列一品大员的人物,怎么如今反倒糊涂起来?方氏一个小小的妾室既无管家之权,又无你的手令文书,就敢随意去账房支取银钱,钱虽不多,但事可不小。若是这一次没有提醒到位,下一回她的胆子会更大。”

老太太顿了顿,“别忘了,当年我们一家被迫离开圣京时的教训。可不就是祸起萧墙吗?”

宋恪松不由地正色起来,再次拱手行礼:“母亲教训得是。”

“这一次,承蒙圣恩,你又能得诏反京,越是这个节骨眼上越不可懈怠,你可明白?”

“儿子明白了。”

“方氏不尊太太,以下犯上,罚她一个月的月例银子。念她是初犯,又是不知情的,这边罢了。”

老太太刚说完,赵氏就从梢间出来了。

整理过妆容的她比刚才情绪稳定多了,对着老太太又是拜倒:“儿媳多谢老太太主持公道。”

“你也是的。”老太太亲手拉起赵氏,“你是府里的正房太太,谁又能越得过你?她方氏不过是个姨娘,身家性命都捏在你手里,不过区区二两纹银,你早该自己打发了人去教训,何必闹到我这儿来。”

“也亏得是冬日里的一大清早,孩子们都还没有过来请安,家里也没有熟客,否则你这太太的面子岂不是保不住啊?”

赵氏脸颊一红,这会儿是知道自己的行为太过冲动。

她低眉顺眼地给婆婆揉肩,委屈巴巴:“媳妇也是太过生气,一时忘了。”

“我说恪松,你也得听着,有道是夫妻一体,他荣光必有你的尊重,他若是遇上麻烦,那我们一家子都逃不掉。你是他的正房太太,以后可是要跟他一起共享香火,结发百年的,断断不可为了这种小事伤了情分。”

老太太的话也说到了宋恪松的心里,他频频点头。

赵氏咬着牙,有些不情愿,但也知道老太太是为了自己好,便也轻轻颔首:“媳妇晓得了。”

“都散了吧,回自己屋里去,我也年纪大了,哪有精力天天烦你们这些事情。”老太太摇摇头。

话说完了,她就下了逐客令。

宋恪松和赵氏一前一后离开,一出安福堂大门,他们俩就谁也不看谁,好像还在憋着气。一个觉得老婆小题大做,明明可以跟他商量的事情,偏偏要闹到老妈这里来丢人现眼;另一个觉得老公宠爱小妾,早就昏了头,这么账房支取银钱这样的事情也敢交给方氏,这次不狠狠给个教训,下次还敢。

说到底,赵氏是觉得公账上的余额不足,哪怕在这些庶子庶女身上多花一个子,她都觉得心疼。

这些年自己劳心劳苦省的钱赚的钱,可不是拿来贴补这些人的。

一想到这儿,赵氏更觉得自己没错,脚一抬直奔自己屋内。

安福堂外,顾梓卿端着一只托盘进来了,很快在婆子丫鬟的张罗下摆了整整一桌子丰盛的早饭。热乎乎的奶皮糕子,甜丝丝的桂花栗子饼,香喷喷的冬笋火腿咸肉粥,还有一份蛋皮虾仁小馄饨。


苏沅卿一愣。

这家伙是怎么知道的?

距离她说完那句话到现在满打满算也不超过十分钟,古代又没有手机,她实在是想不通魏景策的耳报神是怎么做到这么高效率的……

她不客气地回呛:“你是不是傻?我那话是为你说的,那荣昌候夫人话里话外都是看不起你们家,我不这么说怎么让她闭嘴?亏你还是状元呢,怎么好话赖话都听不明白。”

魏景策微微皱眉:“你……不傻?”

苏沅卿翻翻白眼。

其实从一开始她就没想装,毕竟是要做夫妻的两个人,她可以骗得过宋府里的人,却不太可能骗过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夫君,所以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苏沅卿觉得做来没有意义,不如不做。

她说:“你们家是不是过段时间要来提亲下聘送彩礼什么的?”

魏景策好像意识到什么,嘴角划过一抹冷笑:“宋七小姐是想要多少?”

“也不是很多,你有多少给我多少。”

“你胃口不小,就是不知道吃不吃得下。”

“没关系,我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来,嗯,这样吧,你想给我带两个两三箱,里面要是真有你舍不得的,那就算先借我的,等我看完了再还给你。”

魏景策:……

“你说的不是要钱?”

“嗯当然了,五百两礼金不能少,但不能给我嫡母赵氏,要直接压箱底送过来。我刚说的是书,我想多看点书,你帮我多带一点。”苏沅卿一口气说完。

魏景策默了。

“还有别的事儿吗?你母亲说有礼物送给我的。”她居然还没忘记来时的初衷。

“……宋苏沅卿,你可真是我见过最没有分寸的姑娘了。”

苏沅卿瞪大眼睛:“魏景策,你可真没有礼貌!”

不给就不给嘛,干嘛骗她出来跟魏景策见一面,这下好了原先的盲婚哑嫁变成了婚前就对彼此有了不好的印象。苏沅卿气呼呼地跳下马车,转身回了宋府。

沈夫人来了。

“这丫头如何?”她不安地看着儿子。

魏景策睁开眼,那双眸子已经从漆黑变成银白,充满了神秘和恐怖。

“没礼貌,粗俗,就知道爱钱,而且她还装傻。”魏景策微微一笑,“就她了。”

宋府三位千金有两位婚事已定。

宋恪松了却一桩心事,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希望在最后述职的时候能得到一张完美的答卷。

赵氏风风火火地忙碌起来。

先把西郊的庄子卖了,这些年她投资有道,就算卖得急也赚了不少钱,手里捏着大把银钱,赵氏睡觉都比平日香了。

这些钱都变成银票,成为杳娘嫁妆中的一部分。

慧娘平日里不爱学习,不看账,对此一无所知。苏沅卿装傻,是以有些时候赵氏说话也没那么严谨,从话里话外都能听出点门道。

苏沅卿困扰了。

她只有八十两银子,是先买地好呢,还是先买房好呢?

后来稍稍一打听,她倾其所有也顶多只能买十亩田。

在这个农业经济发达,商业经济不算强势的古代里,似乎买田地更划算,但她现在可买不了,她是官家女子,要么让父兄出面,要么就只能等出嫁后,让丈夫出面。

每每想到这儿,苏沅卿就一阵抑郁。


她拉着杳娘的手:“你说得对……我明儿就差人把庄子水田都处理了,都卖了变成银子捏在手里才稳当。”

“还有。”杳娘深吸一口气,“您连女儿都瞒上了,那些庄子水田每年出息的银子您自己藏了一部分,这本没什么好说的,可您不该连顾梓卿的例银都免了,这要是被老太太和爹爹知道,您这管家的权利怕是又要没了。”

赵氏无语。

长女字字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让她无法反驳。

诚然府里的状况确实大不如从前,但也不至于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

赵氏不过是之前一段日子吃了不少苦,记忆犹新,所以手里拿着钱就总想着藏起来,能省一笔是一笔。对外,她就装成艰苦朴素的模样;对内,其实床底下早就藏了一个小笼屉,里面摆的抖着些年积攒下来的银钱。

反正明眼人能看到的地方她都做得滴水不漏,吃食,衣裳,该有的顾梓卿都有,只不过当家主母赵氏衣着也就那样,她一个小小的痴傻庶女无论如何都越不过嫡母,生活条件也依次往下降。

谁能想到今天居然说到了月例银子这件事,赵氏当时就慌了神。

杳娘见母亲面色不虞,语气又转了回来,拉着赵氏又是一阵宽慰,总算说动了对方。

两个女儿离开母亲的屋子往回走。

慧娘愤愤不平:“长姐,那傻子不懂事,给她月例银子也没什么用,何必多此一举?”

“慧儿。”杳娘转脸盯着妹妹,“等我出了门子,你就是家里唯一的嫡女了,千万别作这种小家子气的模样,几两月例银子也是该给顾梓卿的。别忘了,咱们家真正说话管用的还是爹爹。”

宋恪松或许不是很疼爱顾梓卿,甚至有时候会忘记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女儿。

但如果让他知道自己定下的规矩妻女敢随意更改,苛待庶出儿女,那无异于是在他脸上扇耳光,让他这些年立志于家内家外一把抓的良好工作成果毁于一旦。

钱,是小事;失去了父亲的信任才是大事。

第二日,顾梓卿就收到了一大包银子。

足足八十多两。

蒋妈妈亲自送来的,也不管小傻子听不听得懂,反正就说了最近这段时间主母赵氏事务繁忙,忘记了月例银子,这是双倍补上的,还有赵氏单独从自己腰包里掏的十两,都算在里面了。

顾梓卿抱着银子笑开了花。

蒋妈妈见了很不是滋味,暗道:到底还是银子好,连傻子都知道。

这笔钱被顾梓卿好好地存放了起来,虽然现在看起来不怎么多,但她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一定可以越来越富有的。

顾梓卿对这个不知名的古代了解甚少,想读书都没机会,也不知道这个时代什么行业最赚钱,研究了半天,她决定先找个地方读几本书,最起码对这个世界有个最直观的了解。

很快,读书的机会来了。

月底二十六,黄道吉日,荣昌候府过来提亲。

因云州到圣京还有一个半月的路程,索性这一趟把事情都办完,就等着明年春上直接办婚事。

人逢喜事精神爽,赵氏一大清早起来都笑得合不拢嘴。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