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怀才吴军的现代都市小说《全章节阅读那年那月1》,由网络作家“杨怀才吴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现代言情《那年那月1》是由作者“杨怀才吴军”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那年那月6666,其中内容简介:讲述发生在那年那月的故事,特殊年代的爱恨情仇,同时,那年那月是六十年代知青所生的龙凤胎兄妹,记录了坎坷人生成长历程和岁月的遗留痕迹。...
《全章节阅读那年那月1》精彩片段
星期五的中午,在上学的路上,许多孩子都往大队部里跑,难道村里来了大干部?
孩子们跑得气喘吁吁,来到大队部大门旁,透过紧闭的两扇木栅栏门,看到里面有一辆地排车,帆布下鼓鼓囊囊,孩子们瞪大双眼向里望,过了一会,“小喇叭”打着饱嗝,出现排车旁,转了一圈,抬头看到门口围满了孩子,快步跑着隔着栅栏嚷道:“还不快去上学吗,今天晚上有电影放,就在学校旁的空地上,快走快走”。
酒足饭饱的“小喇叭”神气活现的,和打了鸡血一样,两腮和猴腚一样,就连鼻梁上的瘤子都泛着亮光。
家近的赶紧回家去报信,瞬间走了个精光,头一回在雀武村村里放电影,听说以前只有县城的电影院里才能看上。
下午一共上了三节课,同学们感觉就和一天的时间一样长,不时的看西落的太阳,盼着夕阳最快坠入山下,看看电影是个啥模样;最后的下课铃刚刚响过,孩子们就和蜜蜂出笼一个样,乱哄哄地挤出教室,大小板凳全扛上,都想尽快把看电影的好地势占上,恐怕错过放映最佳时间,大部分孩子都没顾不上吃晚饭。
大队院后是一大片空地,东侧紧邻学校的地方,一大面白底黑边的幕布早己挂在刚立好的木架上,孩子们早己占据了观影中央。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村里的男女老少陆续来到幕布前,把放映机团团围在正中央;“突突、突突突…….”放在大队电锅(柴油发电机)刚一响响起,放映机周围一片亮光,嘈杂的人群瞬间静了下来。
几乎所有人都抬起头,伸长脖子,目不转睛地张望。
放映员熟练的一扭开关,一束白光射向银幕,左右移动,调到银幕的居中,慢慢放大,占满了整个幕布,也不知是谁,在机器前伸出一双手,映到了幕布上,“哇哇…”观众中一片嘘声;学事地还真多,银幕上无数的手影在晃动,这时喇叭里传来一阵刺耳的啸叫声。
西周的人们瞪大了眼睛,注目着两位放映员从不大的铁盒子里拿出个圆盘,挂在机器前上方的支臂上,找出胶带的出头,上下缠绕,绕道后下方的圆盘中,关闭电源,完全没有放电影的样,还得继续等待,期盼中的人们,又“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过了很久,人群里传来一阵躁动,一个人挤到电影机旁,原来是本村的主任兼民兵连长杨怀才来把话讲,也不知他喝了多少酒,脸和脖子就和蒙上了大红布一个样,酒壮怂人胆,伸手拿起用红绸布包的话筒,“呼呼”吹了俩下,不紧不慢开了腔,这个不识字的文盲主任语无伦次,驴唇不对马嘴吆喝上了;大讲阶级斗争,地主、反革命还有狗特务贼心不死……,最后还号召群众把歌曲唱起来了。
不唱就不开演吗,无奈的群众低沉和唱着:“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贫下中农开大会,批斗新典型……贫下中农最爱穷,越穷越光荣”。
“小喇叭”也接耐不住了,提醒他爹道:“别白话了,该放电影了”。
年龄大的放映员也喝多啦,靠着椅子眯上了眼睛,进入了梦乡。
“我讲话是老太太的裹脚又臭又长哈,木有文化贫农都能掌权,就要把一切坏分子斗倒,斗臭,再踏上一脚,让这些坏蛋永世不得翻身…大家一定要把阶级斗争放在心上…今晚全体民兵都给我值班,严防阶级敌人搞破坏。
好了,我宣布:“阶级斗争电影现场放映会现在开始”,人群这才纷纷鼓掌。
伴随着雄壮的音乐,幕布上出现彩色工农兵雕像,由远及近,旋转着呈现在中央,八一电影制片厂几个字出现在银幕上下方,今晚电影是《红湖水赤卫队》,游击队…韩英、南霸天……看电影的乡亲入了迷一样。
“红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自从来了共产党,天下的穷人都解放……”。
人们都在专心致志地看革命电影,在东南边的角落里,有两个黑影贴着墙靠在一起,窃窃私语。
“海军哥,我爸非要把我嫁给那个放电影的,怎么办呀,都愁死我了”。
孙小梅问道。
“我今天下午专门看了一下,还是个独眼瘸子,只要你不愿意,有权的人也不能强抢吧,那和南霸天还有什么区别,有我在别害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