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皮蛋文学 > 其他类型 > 被休后,我成太子的掌中娇姜浓周玄绎

被休后,我成太子的掌中娇姜浓周玄绎

鹭十里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姜家。隔着老远,就能听到尚书夫张玉梅哭嚷的声音。“是为娘的对不起你,若是你当初同我说时,我早下决断,为你撑腰,去忠义伯府讨说法,也不会让你受这种折辱苦楚,如今还生下了个来路不明的孩子,可叫你今后如何是好啊……”“是娘想错了,是娘的错,都是娘的错。”姜浓由着母亲抱着搂着,也没说半句话。全是尚书夫人在说。“可若是闹得太大,怕是要给你的两位姐姐添麻烦了,你大姐姐刚是成为侯府夫人,正是要稳住的时候,你二姐姐更是艰难,世子妃哪里有那么好当的,有一星半点差池,都是要被千双眼睛盯着的,若是再传出有碍于我们姜家名声之事,她们二人更是艰难。”“娘不能只顾及你一人啊……”姜浓听了一耳朵的话,由着母亲张玉梅说着,低头仔细看着满是泪的母亲。她听过许多这样相...

主角:姜浓周玄绎   更新:2024-12-11 10:3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姜浓周玄绎的其他类型小说《被休后,我成太子的掌中娇姜浓周玄绎》,由网络作家“鹭十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姜家。隔着老远,就能听到尚书夫张玉梅哭嚷的声音。“是为娘的对不起你,若是你当初同我说时,我早下决断,为你撑腰,去忠义伯府讨说法,也不会让你受这种折辱苦楚,如今还生下了个来路不明的孩子,可叫你今后如何是好啊……”“是娘想错了,是娘的错,都是娘的错。”姜浓由着母亲抱着搂着,也没说半句话。全是尚书夫人在说。“可若是闹得太大,怕是要给你的两位姐姐添麻烦了,你大姐姐刚是成为侯府夫人,正是要稳住的时候,你二姐姐更是艰难,世子妃哪里有那么好当的,有一星半点差池,都是要被千双眼睛盯着的,若是再传出有碍于我们姜家名声之事,她们二人更是艰难。”“娘不能只顾及你一人啊……”姜浓听了一耳朵的话,由着母亲张玉梅说着,低头仔细看着满是泪的母亲。她听过许多这样相...

《被休后,我成太子的掌中娇姜浓周玄绎》精彩片段


姜家。

隔着老远,就能听到尚书夫张玉梅哭嚷的声音。

“是为娘的对不起你,若是你当初同我说时,我早下决断,为你撑腰,去忠义伯府讨说法,也不会让你受这种折辱苦楚,如今还生下了个来路不明的孩子,可叫你今后如何是好啊……”

“是娘想错了,是娘的错,都是娘的错。”

姜浓由着母亲抱着搂着,也没说半句话。

全是尚书夫人在说。

“可若是闹得太大,怕是要给你的两位姐姐添麻烦了,你大姐姐刚是成为侯府夫人,正是要稳住的时候,你二姐姐更是艰难,世子妃哪里有那么好当的,有一星半点差池,都是要被千双眼睛盯着的,若是再传出有碍于我们姜家名声之事,她们二人更是艰难。”

“娘不能只顾及你一人啊……”

姜浓听了一耳朵的话,由着母亲张玉梅说着,低头仔细看着满是泪的母亲。

她听过许多这样相似的话。

从前她瞧着母亲是极疼她的,可听久了,发现却不是。

真的,疼爱吗?

母亲还在她耳边述说着委屈。

“做娘的怎么忍心看你受这些苦,可到底是发生了,如何也回不去了。”

“你心中若是难受,就在娘怀中哭一哭,你从小就不爱哭,又是个蠢的,好些事情都不如你两位姐姐……”

“也幸好,你没去太子府,侯府那种虎狼之地,若是去了,怕是不能全乎地回来了。”

“你祖母,总归是将你养得太过蠢了。”

姜浓自小是由祖母养大的,姜家祖母在姜浓十岁就去了,之后姜浓便回到了母亲房中。

张玉梅有三女一儿,最小的孩子就是姜浓,照顾得也最少。

母亲张玉梅的话滔滔不绝。

“……娘往后再给你寻个好的,肯要你疼你的,我们不求什么富贵,能同你过日子的,就好。”

“……那孩子,暂且养着吧。”

听了这些话,姜浓没几句听进耳朵里的。

母亲常爱说些她比旁人蠢笨的话。

她也的确不如大姐二姐讨人喜欢,聪慧伶俐。

长久了,她也就学会了,不爱听的少听。

自然也明白了,争不到的不要费力争,倘若说出的话没有用,改变不了什么,就少说些,也少费些口舌,少起一番无故的争执。

就像是现在,母亲说话的时候,她依顺着应承几句,才能合乎母亲的心意。

才能母女一条心。

“你啊,怎就是这个命,当初我到底也不该把你放到你祖母房内养育……”

许是母亲说累了,也哭累了,说了最后一句,用帕子擦了擦脸上的泪痕,就站起了身,吩咐着房内丫头婆子们好生伺候,便是走了。

姜浓看着母亲的身影,觉得胸口一阵酸胀。

是要给小团儿喂奶了。

原来,母亲不过来了半个时辰。

而刚离开小女儿院子的姜母回头望了一眼那院子,哀叹了一口气,眸中神情叫人瞧不清。

身侧服侍的王婆子开口小声言道:“夫人不必过于愧疚,到底是四姑娘的命不好,如何能怪夫人你,那时若是闹起来,也未必能有好结果。”

张玉梅:“到底是我的女儿,是我身上的一块肉,这亲事还是我应下的……”

王婆子低声继续宽慰道:“夫人不是只有一个女儿,还有大姑娘和二姑娘,她们二人身在内宅,许多事身不由己,要夫人你来打点。”

“三姑娘,她,她到底是老夫人养大的,与夫人也不甚亲近,到底是要想开些的好,多想想咱出息的大姑娘和二姑娘。”

张玉梅收回视线,似想到了什么,点头应承:“是,玥儿刚当上侯府夫人,还要我帮着看顾筹划,府内一大段腌臜事……茹儿嫁给了太子四年了仍旧无所出,正是等我寻好大夫呢,万万不能耽误了。”

王婆子脸上一松:“夫人想通了就好……”

自小伺候姜浓的七婆婆早就在一侧候着,见尚书夫人离开了,她抱着孩子匆匆过来。

命人关上了门窗,把孩子递给了伸出手了的姜浓。

弯腰帮着姜浓解开了一排琵琶扣,看到了一片雪白如玉般细腻光洁的肌肤,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低着声音说道:“如今也回到了姜府,不然老奴明日就和夫人说说,寻个娘奶过来,姑娘你也不用受这份罪了。”

见姜浓低头不吱声,七婆婆继续道:“就是去外头打听,也寻不到哪位大户人家的娘子亲自喂养孩子的,长久了,到底是遭罪损害身子的。”

在姜浓怀中的小团儿或许是当真饿着了,整个小脑袋埋在娘亲的怀里,逮到了用尽力气往肚子里头钻,弄得小脸蛋通红。

姜浓捏着他的小手,不让他乱动,见他老实得很,才抬头看向了七婆婆。

七婆婆是祖母生前给她的。

自小伺候她。

虽不过比上她母亲尚书夫人大上一些,照理说不该叫婆婆的,可她额头上有着一道疤,又常爱穿些老气的衣裳,装扮也显老了些,她也乐意旁人叫她婆婆,久而久之就叫习惯了。

她也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最是懂得女子修养之道,祖母还悄悄同她讲过七婆婆的身世,从前七婆婆是教习过扬州瘦马的,更是懂些药理,在内宅中最是有用。

她还曾问过祖母有何用处。

祖母只是说,待到她嫁人了自然就是懂了。

可她嫁人了许久,还是不懂七婆婆的好处。

待到在锦绣楼被沈世轩算计了,被那个凶恶粗鲁的男人碰了,她才是知晓到底是何种好处。

她怀上孩子前后,七婆婆更是日日帮她按摩,用配置好的膏药涂抹。

如今还要日日在睡前做一些羞人的动作。

她是爱美的,七婆婆只是说了一句能变美,她就不会偷懒。

如今这些日子做下来,她更是知道了七婆婆的好处。

腹部隐约地紧实,如今已变得和从前没生小团儿一样了。

当初若不是七婆婆有所察觉,详细问了她沈世轩床榻上是如何行事的,她怕不是还被沈世轩蒙在鼓里。

“姑娘,我的好姑娘,可听到了,这事也是紧要的。”七婆婆焦急地又询问了一句。

姜浓点头,拉着七婆婆的手让她心安,道:“再过些日子。”

七婆婆叹了一口气,还不满地看了姜浓怀中的小团儿一眼:“把你养成这样娇嫩得似一朵花,怎就没有一个好命数呢。”

“别怪老奴多嘴,夫人若真是疼你,也不会这样一句话都不问,她是女子,生过四个子嗣,如何不知道如今你的困境,如今老夫人又是不在了,你也是要多为自己筹谋一二,不可尽靠姜家。”

姜浓双目清明地看了七婆婆一眼,轻轻嗯了一声,表示自己知晓了。

小半月过去了。

姜浓在府内待得也算安稳。

总之是吃喝不愁的。

也不见客。

先前的几日,家中的父亲母亲倒是能来探望片刻,久了,也就不常来了。

母亲见她能时不时地哭上两回,父亲本就话少,与子女的话更少,只是探望着看了姜浓两眼,就是离开了。

总之除了父亲母亲,姜浓是不曾见过谁的。

连着经过她院子的人都变得稀少。

自然,不论是哭诉着口口声声心疼她的母亲,还是父亲,都不曾问过一句她生的孩子。

连看都不曾看过一眼。

他们不爱看,姜浓自然也不乐意给他们看。

小团儿小,从前怀上的时候,姜浓的确复杂极了,孩子的亲生父亲是谁,她的糊涂不清。

到底是不明不白的。

可沈世轩却是想尽办法让她生。

她生他时,受了大罪。

本是暗下毒心,要做了恶毒母亲。

可真的见到小团儿的那一刻。

她便是心软得一塌糊涂。

只想疼惜。

糊里糊涂疼起了他。

想起曾经受过的苦,姜浓就恨铁不成钢,报复般不给他吃食。

可每回,他倒是不哭不闹,睁着圆滚滚的大眼睛,对着她咿呀地叫。

还挥舞着嫩生生的小手小胳膊。

若是她再不理,再心硬。

他便是会开始红眼的。

那双眼,跟藏了天上的星星般,让她心软一地,捡不起来。

每回,她也是要安慰一番自己。

小团儿他父亲是个混账,可小团儿却是像她的,生得软糯好看。

总是她的儿子,是她一人的儿子。

他没有爹爹,若是她不疼他,这世上就没人疼他了。


沈世轩双目一怔,透露出了一丝怪异和躲避,还有满目的恨意。

“不论是谁,你所生的孩子只会是我沈世轩的!我才是他的父亲!”

姜浓秀美的眉眼不加掩饰地露出了烦闷,站起身,仔细整理了一番衣角。

妥当了她才抬眸望向沈世轩,这位名义上的夫君。

被京都众人称赞才貌双绝,有经世之才,品性更是上上乘,不纳妾不好色,不逛烟花柳巷的正经好夫君。

可唯独她知,沈世轩做梦都想如同旁的男子一样逛花楼,纳妻妾,却成不了事。

姜浓垂眸望他,还是那双盯久了仍让人觉得毫无杂念的眸,软糯毫无攻击力的声音开口。

“你求过我许多次,从前我都应了你,可这次,应不应你,我说得算。”

“况且,小团儿是不是你的儿子,你难道不知吗?”

“他不会是你的儿子,你也生不出来儿子。”

沈世轩瞳孔紧缩,猛地要使劲抬起身子,却被弄得惨白的脸色涨红,不过才把脊梁从床上抬起三寸,就重重跌了下去。

猛地咳了起来。

或许是咳得太大声,也或许是外头伯夫人时刻关注着。

当即,门就被从外头推开。

伯夫人急匆匆赶了过来,哭嚷着,叫着儿。

或许是因着担心儿子,她也没顾念姜浓。

只是让外头的大夫过来把脉诊治。

想与老天争命,能争一刻是一刻。

伯夫人紧紧地拉着沈世轩的手,哭得可怜惊恐。

周围人手忙脚乱的。

之后沈世轩才止了咳意。

由着伺候的人灌着吊着性命的药,好歹止住了些。

伯夫人这才想起了姜浓来,站起身,就要给姜浓一顿教训。

“我儿已然病成这样了,你身为妻子还不关切伺候,如今还摆着这样的一张脸,天底下哪有你这样冷心冷面的妻子!”

“自从我儿病重,你可伺候过一次汤药?可有帮她擦过一次身子?你,你简直恶毒至极!”

姜浓抬头盯着婆母,不急不缓地回答:“夫君病时,我有了身子,是母亲叫我好生休养,如今我也不过刚出了月子,府内不曾给我儿寻奶娘,故而媳妇要亲自喂养,时刻照顾他的。”

伯夫人气得身子发颤,指着姜浓的鼻子,似时刻要扇一巴掌过去。

“那孩子,那孩子……”

“母亲!”一道从喉咙中挤出来的惊恐嗓音。

随后,伯夫人就急匆匆来到了床榻旁。

流着泪,喊着:“母亲在呢,轩儿,母亲在,你可要好好的,要好好的……”

床榻上的声音越发的微弱。

只见沈世轩紧地拉着伯夫人的手,那狰狞的双目却死死地盯着旁处,落到了姜浓的身上,声音带着祈求。

“儿,儿求母亲,善待,善待浓儿和,和孩子。”

“那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求母亲,不可,不可……”

话没说完。

沈世轩就不曾再开口。

屋内是呜咽的哭泣声。

或高或低。

或沉闷或剧烈。

总之,沈世轩死了。

姜浓松了一口气。

也觉得解脱。

沈世轩英年早逝,可怜吗?

姜浓却更怜惜自己。

沈世轩不能人事的病是早先就有的,就算如此,他还学着旁人娶妻,待她及笄就急匆匆把她娶入府,妄想学着旁人生子。

嫁给了沈世轩两年,他最会的就是诓她,夜里头灭了灯掐她,让她叫唤……骗她说他们二人已经做了夫妻事,没有子嗣,全是她身子早先没养好。

连着她身边伺候的婆子见了她身上的伤痕都被欺骗了去,觉得他们夫妻二人是成事了。

若不是她身子迟迟没动静,见了大夫,婆子详细问她闺房之事,恐怕现如今她还被蒙在鼓里。

见她明白了真相,质问,沈世轩只是跪在地上求她。

只说他的病症是一时的,是能治的。

木已成舟,她成了沈家媳,也就认了。

可谁曾想,他竟是带她去了锦绣楼,喂了药给她,随意寻了个壮汉狂徒,浑身是劲粗鲁男子……不久后,她就怀上了。

自她怀上,沈世轩就躲着她,避着她,身子一日比一日差。

他郁结于心生了重病,总是不怪她的。

如今他死了,她和小团儿自然是如何舒坦如何行事的,谁都不可欺负她母子二人。

*

忠义伯府家大郎的白事办得盛大。

可丧事的那一日,却发生了一件要紧的大事。

众人没想到,姜浓也没料到。

沈世轩的母亲,伯夫人疯了似的,摔了烧引路纸的纸盆。

来到了身穿素衣抱着孩子的姜浓跟前,当着众多宾客的面,狠狠地给了姜浓一巴掌。

“从今往后,你与我沈家再无干系。”

待到有人反应过来后,前来阻拦,好说歹说。

“伯夫人,可不好说胡话。”

“你家大郎虽是死了,可与这姜小娘子到底是结发夫妻,还给沈家诞下了子嗣,若是如此苛待遗孀,如何能告慰大郎的在天之灵。”

“姜小娘子刚是没了夫君,也是个可怜的妇人。”

然而,这些劝说的话丝毫没能拦住伯夫人,反倒是惹得伯夫人火气越发的旺了,赤红着脸,把话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什么好新妇!这个狐媚子对不起我儿!”

“是她与奸夫勾结,生下了孽障!我今日必要替我儿讨回公道!”

此话一出,院子里来悼念的众人哗然一片。

难以置信地望着抱着孩子,一侧脸颊通红肿胀,低头不作声的娇俏美人儿。

这沈家大郎娶的,是尚书府姜家嫡出四姑娘,京都城数一数二的好女娘,见过的都说生得天仙似的,比起嫁到侯府的大姐,和嫁到太子府的二姐,样貌品性毫不逊色。

她嫁到这忠义伯府,也是门当户对,虽是先前出过些不能孕育子嗣的流言蜚语,可不过一年就不攻自破了。

在沈家大郎死前为其生下了子嗣。

细说也是有功的。

如今竟传出这等流言蜚语。

不知是真是假。

众人忍不住看着那身子纤弱,穿着素衣不施粉黛,抱着孩子的女子,侧着耳朵想听小娘子辩解。

可没等众人听到了小娘子开口,那伯夫人就扔出了一张事先就写好的放妻书,满面厌弃,大声呵斥道。

“我今日就当着全宗亲的面,替世轩休了你!”

“带着你生的孽障,一同滚出忠义伯府!”

好些人怜惜地望着那被休了的小娘子,想着看她如何哭闹求饶,如何辩解,如何想尽办法留在忠义伯府内。

谁曾想,下一刻,众宾客双目睁大,眼中一片震惊神色。

只见那本是低着头的小娘子,竟是揉了揉怀中孩子粉嫩的脸蛋,把孩子递给了后头用帕子擦泪的丫鬟,随即理了理衣袖,弯腰捡起了那方才落地的放妻书。


耳边迟迟没有动静。

皇后娘娘也没有当即叫她起来。

殿内寂寥无声。

皇后娘娘迟迟不可口, 便是无人敢随意动弹。

不过跪也是有时辰期限的。

腿脚传来的阵阵的木讷,姜浓方听到了—声不怒自威的声音:“起来吧。”

姜浓这才起身,腿抖的厉害。

她昨日夜里本就是受了累。

如今,又是跪在地上好—会儿,有些抖也是正常的。

“谢皇后娘娘。”

紧接着,姜浓就是又听到了皇后娘娘的声音:“可是姜氏?”

姜浓:“回禀娘娘,妾正是姜氏。”

“抬起头来,让本宫瞧瞧。”

姜浓照着吩咐抬起头,这才清晰地看到了皇后娘娘的凤颜,不愧是皇后,能生得太子那样俊逸的,自是凤仪万千,就是如今也芳华依旧,貌美绝伦。

“倒是个绝色的,怪不得玄儿喜欢。”高座上的皇后娘娘打量着座下的女娘,轻抚了—番凤袍上绣的如真似幻的牡丹花,眉眼微微上挑,轻声低喃道,“你可知罪!”

姜浓刚是好了些的腿就是又脆生生地跪了下去。

“妾,妾知罪。”

高座上的皇后娘娘垂眸看了—眼那又跪在地上的女子,眉头皱了皱:“倒是个胆小的。”

“可却也是个蠢笨的,你竟这样大胆,敢日日说道是非,蒙蔽太子。”

姜浓控制着发颤的身子:“皇后娘娘明查,妾从未编排妄言,更不曾蒙蔽太子。”

皇后娘娘:“哦?昨日太子禁足孙良娣,不是你所为?”

姜浓抿了抿唇,当即开口:“妾自身清明,从未曾在太子面前妄言过孙良娣,更未有挑拨蒙蔽之嫌,还望娘娘明察。”

说罢这句话,姜浓身子都快要被汗浸湿了。

面对皇位,多数人有嘴难辩,若是皇后娘娘早已深信不疑她是个搬弄是非之人,她就是有—百张嘴也是不行的。

她如今不过是个太子宫内的妾,便是被皇后娘娘赐死了也是无人计较的。

她的那个二姐姐姜茹不会计较,怕是还会心中喜悦。

姜家,她的生身父母也不会为了她计较,怕是还会想尽办法与她脱离关系。

她又如何不会知,她在他们眼中已然是无用了,想摆脱了,才会想着把她送到东宫来。

而那位做了她三日夫君的太子殿下更不会计较。

她不过是个他院内的—个妾。

妾是如何她是见识过的,随意送人发卖都是容易的。

他又如何会为了她和母亲较量。

这样想来,她果然还是孑然—身,靠不了谁,—经出错,就会满盘皆输,丢了性命。

她依仗不了谁……

姜浓眉目酸涩,眼睛也是阵阵发红,头紧紧地扣在地上。

“还望娘娘明察,妾不曾肆意诬陷,更不曾加害过孙良娣……”

许是怕的很,姜浓声音都带着颤音。

身子都是快不稳当了。

“你起身吧。”

忽然的—声,才叫姜浓回了神,身体才有了知觉。

可她到底是身子吓得发软,连着站立都是艰难。

还是有宫女上前搀扶着才稳住身子。

“本宫见你侍奉太子艰辛,姑且信你,不过你也要明白,女子之职责……你在宫外从前的种种,本宫皆可不计较,可为太子繁衍子嗣大事,才是你当行当做的。”

“在这宫中,女子若想要富贵,唯有—条出路,你可明白?”

“有了子嗣,才能行的稳当,本宫才会偏向谁……运道才会偏向谁。”

意味深长的话语落到姜浓的耳边。

姜浓再是个傻子也是明白皇后娘娘是何意。


除了书案的一角和烛光,姜浓什么都没瞧见。

迟疑片刻,姜浓才轻抬脚跨过了高高的门槛。

刚是进入,那门就是被外头的人关上了。

四处没有一丝响动。

或许是放了冰,玄德殿内不似外头那样闷热,传来了丝丝的凉意。

姜浓双手皆、提着那食盒,捏的紧,不敢随意探头张望,只是走到了殿内中央,便行了个礼:“臣女,拜见太子殿下。”

几息过后,仍旧没什么动静。

姜浓也是不确定了起来,微微抬起头,正巧落到了一双沉寂的双眸中。

呼吸一窒,姜浓控制着身子的颤意,与那在桌案前坐着,身姿卓越,俊逸无双的太子殿下对视, 努力扯出一抹笑:“殿下,太子妃命臣女送果子糕点。”

桌案前的太子殿下周玄绎并未作声,毫无波澜的眼眸轻微上扬,点了点左右侧的桌案,声音仍旧冷冽,无旁的神情。

“放下。”

见太子动作,姜浓犹豫了一番,缓步上前,将手里头的食盒搁在了太子殿下所指的桌案边。

方松了手,耳边又传来了那清冷的声音。

“可会研磨?”

姜浓快速看了一眼太子书案上那一张未写完的字,咬了咬牙,道:“臣女会。”

轻拂衣袖,拿出帕子,用白皙的手折叠了几下,垫在手间,确保了那墨迹不会粘在手上,才是拿起了那一块墨,试探地点了一些水,在砚台上轻轻研磨了起来。

如此,殿内又变的寂寥无声。

姜浓专心研墨,手有些酸,那人竟不知为何放下笔,眸子落到了她手下的砚台上。

姜浓瞧见了,有些迟疑是否要停下研墨的活,毕竟这人都是不动笔了,她应当也不用使这力了。

这样想着,她的动作就越发的慢,试探地要停下。

谁知,还未彻底松开手,就是听到那沉静的男子发了声。

“继续。”

姜浓:“……”

怔了怔,只好继续。

似被累着的模样。

要知道,她的墨还没研出来,就要偷懒。

仿佛只要他开口,她就会立刻偷懒停下来 。

周玄绎却并不打算让那只嫩白的手停下来:“你不会研磨。”

不是疑问而是肯定。

姜浓脸色微微泛起了红,研墨谁不会?她是见过,从前也兴起研过两下,自然也知如何磨,只觉得简单,没人学不会。

可这活,她是不喜爱,到底是不干不净,稍有不慎恐怕就是要弄衣衫上,或是手上。

就是洗净了,也是要有难闻气味的,她自然不肯去干这种活。

身边又有得力伺候的丫头,好歹写字的时候都伴在她左右,帮她研墨。

如何这活就不用她来做。

故而不大熟悉而已。

总之姜浓觉得是如此,没人不会研磨。

姜浓顺着头,低声解释:“殿下,臣女是会的,是许久不曾磨过,才显得生疏……”

周玄绎看向那侧着莹白无瑕疵的脸,透出了些许的红,深邃眼眸暗了暗:“是吗,那你就在此处继续研磨吧。”

姜浓朱唇微张,双目怔怔地看着那冷面的郎君,眼中又多出了一丝茫然和懊悔:“我……”

周玄绎:“如何?”

姜浓柔顺发间的珠穗轻轻晃动,皓腕微屈,圆润粉嫩的指尖向上挑了挑,娇媚的眸似染了些红,更多了几分娇憨:“是……我手腕痛。”

见太子殿下并无不满神色,姜浓放开了研着的墨,把那黏了墨脏了的帕子撇在了桌案的一侧,一只手揉着另一只手的手腕。

浅紫烟色的衣衫扬起一抹弧度,露出了内里白皙如玉的肌肤。

一双眸子晦暗不明。

姜浓此时没瞧见什么,只想着如何推了这活:“前些日子,又是摔伤了手,刚是养好。”

“是嘛。”这一声叫人听的不大真切,却是让人耳朵发麻,姜浓揉手腕的动作顿了顿,无辜地望着太子殿下。

“是如此。”

孙良娣动手的那次,她跌在门槛,是伤了手腕,不过是擦了些皮肉,渗出了些血丝来,没什么大碍,大夫也没开什么药,叫她自己养着。

现如今自然是不痛不痒了,可仔细看到底还是能见到轻微划痕的。

此刻,看到太子殿下探究的眼睛,姜浓便把袖口向上微挑,露出了那一块白皙中多了几道粉嫩的划痕。

亮到太子跟前给他看,以表自己的清白。

周玄绎垂眸随意地看了一眼这胆大女子亮出来的皓白的手腕,肌肤透亮。

柔弱的便似一用力握住就能碎。

还有那显眼的几道划痕,已然是结痂了,留下几道红痕。

有些许的刺眼。

姜浓正欲把手伸回去。

下一刻,手腕一紧,动弹不得。

定睛一看,那大掌伸了过来,牢牢地握住了她的那只手。

白皙的脸蛋愕然一怔,眸子睁大了看向那冷面俊逸的太子爷。

“殿下……”

周玄绎不急不缓地站起了身,垂眸望着那娇小的女子容颜上的惊恐神色,声音依旧冷的骇人,大有逼迫之意:“你可知太子妃为何让你来给孤送吃食?”

姜浓朱唇微微张开,本是仰着头的,可看到那人的脸色,似想到了什么,毫无瑕疵的面颊泛起了一抹红,当即就垂下了头,白的透亮的耳畔都是变了颜色,好看的紧。

姜浓捏了捏帕子,眉眼微微牵动,想抽出在他手里的皓腕,却是发现如何也是动弹不得。

那大掌热的滚烫,似能烧她的肌肤。

之后两人对峙之下,软糯的声音还是响起了:“是,是叫我侍奉殿下。”

周玄绎手臂一紧,牵动着手掌,劲力越发大了。

“你想如何侍奉我?研墨都不会。”

姜浓眸子抬起,无辜地望向低着头的周玄绎,眼底毫不掩饰地多出了些许的震惊:“是……不是那样侍奉。”

周玄绎手下用力,压低了声音继续:“如何侍奉?”


多日不见的母亲忽地来了。

她来的时候,不同前段时间的丧气,是满面红光,笑呵呵地坐在姜浓的身侧,同她讲事情:“你大姐姐和二姐姐派人来道,说是再过十日,要回家中探望。”

姜浓跟着母亲笑:“我也是想念两位姐姐了,自嫁了人,就不曾见过几回。”

张玉梅拍了拍小女儿的手,欣慰地说道:“你两个姐姐都是疼你爱你的,知道了你的事,这不就急匆匆地要赶回来看你这个亲妹妹。”

“她们从小就是最疼你的……”

姜浓捏了捏衣角,娇艳的眉眼微微下弯,只是笑着,并未回答。

可张玉梅却似说起了难忘的事,比着平日里话多了起来。

“你大姐姐疼爱你,从前你忘记了夫子布置的课业,还是她帮你提前写好的……生怕你受了罚。”

“你曾失足掉下过池子,你二姐姐见了,不顾自身,当即就是跟着跳了下去,只为了救你,嫁给了太子后身子迟迟没有身孕,也不知是不是那时烙下病根。”

“到底是最疼爱你这个小的……”

张玉梅兴致勃勃地说着,期待地看着小女儿想起从前的事来。

姜浓也如她所愿,双目泛起了些红,也不知是回忆起了儿时姐妹情谊,还是被温润的风的。

从前的事,的确好些都不记得了,可有些事,怕是会记得一辈子。

张玉梅又是道:“你从前不大机灵,好些话说不明白,胆量又不大,不如你两个姐姐为人处世,当初我不让你和那些更富贵的人家相看,也是因为此……若是没那样的命数,嫁到了更好的人家,也是要被人拿捏,受苦遭罪的。”

姜浓眉眼微颤,直直地看着讲道理的母亲,忆起了从前来,她的确不大机灵,蠢笨,曾事事讨好,小心迎合,想要姐姐的喜爱,母亲的疼爱……

大姐姐帮她写课业蒙骗夫子,要知道夫子眼明心亮,如何看不出是谁的字,那位夫子最厌恶的就是贪玩作假之辈,从那以后没有给她过好脸色,常寻她的麻烦。

那时候她病着,分明是能告假说明缘由的,大姐姐却偏要帮她作假。

那池子,她现如今还记得水有多冷,泡在里头久了,也是没有知觉的。

二姐又怎会救她?不过是恶意推搡她之时跟着失足。

这些她皆告诉过母亲,可母亲从未信过,只说她辜负了两位姐姐的疼爱,转头就把她的话抛之脑后。

如今说来,母亲便是也只记得两位姐姐怜惜疼爱她。

姜浓垂下眸道:“女儿是不如两位姐姐聪慧。”

张玉梅眼中闪过一丝不满来。

她这个小女儿虽是最美的,绝色的样貌,便是许配给谁家都是相配的,却性子向来最为冷淡,便是为她掏出心肝来都不为所动。

又是有些傻,不通人情世故。

心中暗自叹了口气,到底不是她亲自养大的,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闲聊的兴致也淡了些,张玉梅抽出了手,轻声告知了一句:“如今是有一个好事,母亲也是昨日才知道的,你二姐姐,太子妃如今是有了,四年来才得了这一个孩子……”

“太子妃若是一举得男, 定能保住阖家上下百年的富贵,你父亲昨日听说了,也是高兴得很……”

姜浓抬头望了一眼兴奋极了的母亲,倾耳听着。

太子子嗣不丰,如今府内也不过只有一个刚出生没几月的小郡主罢了。

二姐姐嫁给了太子四年,如今有了身子,听来的确是好事。

姜浓揉了揉手中的凉帕子,唇角上扬,长长的睫毛下垂掩住了眸光,低喃道:“二姐姐的确是好命……”

……

令姜浓没想到的是。

父亲母亲没有因着二姐姐有了龙子龙孙之事高兴几天。

因着太子府内,她那个好命的二姐姐,腹中孩子没了。

没得蹊跷。

连是谁所害的都无结果,无定论。

她那个二姐姐,不过是在路上平白地走着,后头一群人伺候跟着,她脚下一滑,人都没摔地上,那孩子就是这样轻巧地没了。

诊治的太医皆是一口咬定,二姐姐没有中什么毒,是惊吓地把肚子里的皇孙给弄没的。

这事隐秘得很,却瞒不住太子妃的娘家姜家。

姜父姜母也是跟天塌了般。

姜父在书房长久未出。

姜母哭得眼睛都红肿了。

作为在府上的唯一的女儿,姜浓自然是要尽孝道的。

宽慰父亲母亲。

自然,她也做不了什么。

她不能感同身受他们的悲伤。

姜浓也是有些感叹的,她也是刚生下小团儿不久。

说起来,起初她是不想要腹中的孩子,甚至还喝过凉药。

可刚是入嘴,就是吐得干净。

孩子最终无事。

命硬得很。

七婆婆说,这孩子到底是命硬,合该和你做母子。

如今她想得也是。

小团儿合该是她的儿子。

有些孩子如何保,如何护都留不住。

便是轻微吓了一下就没了。

的确是没缘分。

十日过后的姜家家宴。

最尊贵的太子妃的确没有如约来。

可姜家大姑娘,侯夫人却是来了。

她来时坐着香车,后头一众随从侍卫,还带着她的一双儿女。

姜家大姑娘也是个美人。

父母生得好。

所生的孩子自然不会差。

可到底是生过两个孩子了,瞧着比着从前多了一丝丰满圆润,绫罗绸缎加身,头上玉髓金丝,贵不可言。

自是有一番气派的。

姜浓在父亲母亲后头跟着,行了礼。

大姐姐姜玥扶着母亲,看了她一眼,就是跟着去到了府内。

堂内,按着身份,由着侯夫人坐在了主座。

她是笑盈盈的,似此时才发现了四妹妹。

拉着姜浓的手,心疼般感叹地说了一句:“你如何这样命苦,被那沈家残害。”

说着,姜玥看向了父亲母亲道:“要是我说,就该命人再去沈家,为浓儿讨回公道,我和二妹妹都嫁得不错,如何能看四妹妹被人这样蹉跎,白白丢了我姜家的脸面。”

尚书夫人张玉梅叹了口气:“那沈家如今名声也是落了一地,又是死了儿子,也是受了罚,说到底全是那沈家大郎之过错,他如今也是死了,也算是恶人有恶果了。”

父亲姜尚书皱了皱眉,道:“门户皆在京都一地,也不可闹得过于难堪了。”

姜玥笑着,附和:“父亲母亲皆说得对, 是女儿思虑不周了。”

“四妹妹这样也好,在家中养着也不用在别家受蹉跎。”

说罢,姜玥似想到了什么,望向了姜浓的后头,轻声说道:“那个可就是四妹妹的孩子?快快抱过来给我看看。”

抱着孩子七婆婆犹豫了片刻,还是把孩子小心递到了姜玥跟前。

姜玥看到了襁褓中的孩子,伸手抱在了怀里,笑着说道:“果然是四妹妹所生,竟生得这样好,跟瓷娃娃似的好看,叫人看了忍不住喜欢,长大了必然也是个俊逸非常,受小娘子喜爱的好郎君。”

姜浓靠近了些,道:“大姐姐过誉了,他还小看不出什么。”

“季哥儿,和敏姐儿生得才是好。”

季哥儿是姜玥的大儿子,至于敏姐儿则是她的二女儿。

姜玥儿女双全,也是得意,常常带着一双儿女参加些宴会诗会,许多人都知她的一双儿女。

听人夸了自己的孩子,姜玥也是心里头舒畅,便是叫两个儿女过来,微微弯下身子,让他们瞧襁褓中的婴孩。

两个孩子显然也是想看小娃娃的,个个跑得很快,扒拉着襁褓看。

季哥儿个头比着妹妹要高,先是看到,五岁孩子玩性最大,抓起了小团儿手,道:“我要,我要小娃娃,娘亲给我小娃娃。”

姜玥宠爱孩子,还真的把孩子递给了那么小的孩子。

姜浓当即眉头一皱,要去把孩子抱过来。

这边手却被姜玥揽住:“小娃娃就是讨人喜欢,就是不知这孩子叫什么名字,可是跟着我们姓姜?”

姜浓脸色沉下,目光不移地望着那边季哥儿抱着的孩子,见七婆婆在旁边看顾着才松懈了些许。

“外祖母,外祖父!我要带小娃娃回家去!”那边的敏姐儿乐呵呵,大声说了一句。

便是还和哥哥争抢着要孩子。

似在争一个物件一般。

姜浓便是使了力,推开姜玥的手,要过去抱孩子,谁知,姜浓拦在前头拦着,抓住了姜浓的手,温和笑着,似的商量一个简单的事:“瞧着季哥儿和敏姐儿着实喜欢,又都是兄弟姐妹的情谊,不如叫这孩子去我家一趟,也是能多见见人,培养些情分,孩子多见见世面总是好的。”

“无需!这般小的孩子离不开我这个母亲!大姐姐当真会开玩笑。”

话音刚落,就是听到了孩子哇哇大哭的声音。

那季哥儿似被吓到了般,竟是猛地松开了抱着襁褓的手,周围传来了一声惊呼。

只见七婆婆跌在了地上搂住了尚在襁褓中的孩子。

姜浓通红着双目过去,当即接过了七婆婆怀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小团儿。

小团儿最是懂事,若无什么委屈的事,是从来不会无缘无故哭的。

就是不给他吃奶,他都不会哭得这样可怜。

姜浓慌张地查看着小团儿的身子,才是发现他嫩白的脸蛋一块变得不正常的红,似被掐过了般,连着肉嘟嘟小胳膊都是有几处快要渗血的挂痕。

不只是姜浓看到了,连着凑到前头来的姜玥和尚书夫人也是看到了。

尚书夫人张玉梅为难地看了一眼大女儿:“到底是小孩子不懂事,你也是,怎就把这么小的孩子递给了季哥儿,他到底是小,手不知轻重……”

姜玥:“是我的错,是我思虑不周了,女儿也是好心,想让表兄弟之间培养些情谊,没想到季哥儿会动手……”

姜浓垂着头,紧紧搂着孩子身子发颤。

张玉梅担忧地看向小女儿:“浓儿,你也不要怪你大姐姐,你大姐姐也是出于好心,这孩子好养……伤得也是不重,养几日就能好了。”

“不要和你大姐姐置气。”

嗓子紧在一起,发出一个字都似用刀搁在肉处的生痛。

姜浓浑身颤抖地搂着小团儿,擦着他委屈巴巴的脸蛋。

“是。”

回答了这一字。

姜浓就是带着一干人等下去了。

走到了老远,还能听到堂内嬉笑享受天伦之乐的声音。

“母亲,外祖母,我要小娃娃,为什么不给季儿小娃娃?”

“我也要,我也要……”

“好好,待到下一次,下一次让你玩个够……”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