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连载
主角韩宇甘宁出自军事历史《三国之寰宇天下》,作者“九口三石”大大的一部完结作品,纯净无弹窗版本非常适合追更,主要讲述的是:穿越来到汉末,就差点丢了性命。没有系统,没有召唤,看一样一个大专毕业退役特种兵如何风起荆州,忽悠便宜老爹,收良臣猛将,娶贤妻美妾,玩转三国...
主角:韩宇甘宁 更新:2025-01-16 21:49: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韩宇甘宁的历史军事小说《三国之寰宇天下》,由网络作家“九口三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韩宇甘宁出自军事历史《三国之寰宇天下》,作者“九口三石”大大的一部完结作品,纯净无弹窗版本非常适合追更,主要讲述的是:穿越来到汉末,就差点丢了性命。没有系统,没有召唤,看一样一个大专毕业退役特种兵如何风起荆州,忽悠便宜老爹,收良臣猛将,娶贤妻美妾,玩转三国...
竖日,韩玄便下令晓谕各军各县,由韩宇执掌长沙全郡军权,长沙上下,俱听韩宇号令。
“咚咚咚......”临湘城内校场,鼓声不绝。
城中一众将校军候,听到鼓声,忙从各处前往校场之中帅帐。
大帐之中,韩宇居中高坐帅位,庞统甘宁一文一武静立两旁。众人进帐,不知何事升帐,互相轻声询问。
韩宇注意到左首站立之人,身高八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约莫二十五六岁,料想必是魏延。演义中正是此人杀了韩玄,献出长沙,转投刘备,然后随刘备入蜀,又被提拔为汉中都督,镇守汉中十余年。此人晓勇过人,颇有计谋,提出的子午谷之谋让后世讨论了几千年,想到此不由多看了魏延几眼。
三通鼓罢,再无有人进来,帐前九人分二列站立,左首魏延,右首乃是管军校尉杨龄。这杨龄三十五六年纪,之前韩宇也曾见过,故而认得。其余众人,韩宇都不认识,想必是军司马之类。
韩宇奇怪不见黄忠,开口问到:“杨将军,为何不见黄老将军?”
“启禀公子,黄老将军之子黄叙体弱多病,平日黄老将军经常外出寻医治病,黄老将军素重军纪,今日没来,应该又是外出寻医问药去了。”杨龄答到。
韩宇点了点头,然后说到:“各位将军,我父亲已经把长沙一郡的军权交于我手。今日来此,并无大事,只是前来和各位将军熟悉一下,并且了解一下长沙的军事情况。”
帐下九人听完,一起行礼:“拜见公子。”
韩宇起身走到账中,扶起杨龄,说到:“大家快快请起,不必拘礼。”
待众人起身,韩宇已走到魏延面前,故意问到:“这位将军面生的很,不知怎么称呼?”
魏延见韩宇问起自己,忙拱手答到:“末将魏延字文长,本为刘州牧麾下别部司马,二个月前奉命前来长沙,防备江东孙权。”
“魏将军气宇轩昂,日后必封侯拜相,前途不可限量。”韩宇看着魏延说到。
魏延听了马上下跪大声说到:“魏延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刚才魏延和其他人一样称韩宇为公子,这时不知为何直接拜见主公了?原来魏延之前在刘表帐下,和甘宁一样不受刘表重用,遭蔡瑁等人排挤。甘宁是受他曾反叛的身份所累,而魏延的原因是他那高傲的性格,所以多年以来还只是个军候。
三个月前,魏延不知如何得罪了蔡瑁,便被打发到了这个接壤扬州豫章与江东孙权偶有战事的长沙郡,蔡瑁怕别人非议,升了魏延一个别部司马。来到长沙,因韩玄不喜军事平时甚少前来军营,魏延来了两月,韩玄都不曾见过。杨龄等人见魏延心高气傲,也不十分待见他。魏延也不以为意,只和那黄忠,二人性格相似,又都武艺高强,惺惺相惜,甚为投缘。
魏延夜里想到两处遭遇,常常感叹自己一身本事,却生不逢主,英雄无用武之地。今见韩宇,龙行虎步英雄气概,莫名就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现在听韩宇对自己说出封候拜将这等话,心中肯定韩宇定是自己所期盼的名主,便毫不犹豫,表明心意。
韩宇见了大喜,忙扶起魏延,拍了拍其双臂。然后示意众人都坐下。
“杨将军,你来说说军中之事。”韩宇说到。
“是,主公。”潜移默化之中杨龄也口呼韩宇为主公了。“现在临湘城中有兵士二千,由黄老将军和我为正副统领;还有一部人马约三千余人驻扎在攸县,由刘磐将军统领以防豫章来犯;另外各县都有郡兵,人数在数十到上百不等,维持治安尚可。”
“军中军械粮草情况怎么样?”庞统在旁边问到。
杨龄听了看了看庞统,没有回话,然后看向韩宇。
韩宇打了个哈哈,说到:“是我疏忽,还未给各位介绍。”然后指着甘宁庞统二人说到:“这位是我结义大哥甘宁甘将军,现为我水军统领;这位是我师兄庞统,道号凤雏,现为我军军师,日后我若不在军中,各位需听军师号令。”
众人听韩宇说完,一阵互相行礼。韩宇示意庞甘二人也坐下,然后看向杨龄。
杨龄接着说到:“军中兵器以长枪和弓箭为主,因常与江东孙权作战,所以库中数量众多,长枪约有万余,弓和箭矢也足够装备三千人左右。至于粮草,平时多为郡守府供应,州牧府有时也会提供一点。目前军中虽然存粮不多,但也不必担心,今年长沙风调雨顺,郡守府粮草充足,到时自会拨粮过来。”
甘宁听完,本以为今日来到营中,调了粮草便可发往洞庭,以解自己部下缺粮问题,不想听杨龄说营中也粮草不多,心中着急,看向韩宇。
韩宇见了,先向甘宁点了点头,示意甘宁不要着急。
庞统又问战甲、马匹等事,杨龄言军服颇多却少铁甲,战马更是稀少,只有军候以上才能配有。
韩宇知南方缺马,尤其好的战马;铁甲耗资巨大,数量不多也是正常,便不再多言,命杨龄等人善待士兵勤加训练后散去,只留甘宁庞统及魏延在帐中。
韩宇拿出自己印信交于甘宁,说到:“大哥,我这边还有事要办,你先带着我的印信去找我叔父韩浩,让他马上准备五百石粮食,然后派人火速送往鹿角,先解了燃眉之急,日后我自会安排妥当,大哥勿忧。”
“好,我马上就去。”甘宁取了印信急匆匆的离开军营找韩浩去了。
“文长,我现在欲去拜访黄老将军,你可知黄老将军住处?”韩宇等甘宁走了之后问到。
“主公礼贤下士,魏延敬服,我这就陪主公去黄老将军处。”魏延一边说,一边心想自己没有看错,韩宇确为贤主。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4301】
临湘城北,一条偏僻的巷子里,韩宇、魏延二人站在一座简陋的宅子外,用泥土夯筑的围墙不高,身高如韩宇魏延等人抬头就可以看到里面的院子。
魏延上前敲门,马上便听到有人出来,边走边问到:“外面何人?”
“黄老将军,是我魏延。”
韩宇听里面那人声音洪亮,想必应是黄忠,暗赞自己运气好。
这时来人已到门后,拉开大门,走出一个发须皆白的老汉,约莫五六十岁,但红光满面,身材魁梧,威严不凡。
“是文长啊,”黄忠说到这里见到门外除魏延外还有一人,气宇不凡,隐隐透着王者之气,暗自称赞的同时不由向魏延投去询问的目光。
魏延见了忙介绍到:“黄老将军,此乃韩太守之子,今日初掌长沙军权,见黄老将军未去军中,特来探望老将军。”
“韩宇拜见黄老将军。”待魏延说完,韩宇上前行礼。
“不知公子前来,黄忠未及远迎,失礼失礼,快请进。”黄忠见韩宇如此年轻,韩玄就放心把军权移交给他,说明此人颇有手段,见韩宇已以晚辈之礼拜见,忙引二人入内。
进入院子,见院中有石磨、石锁等物,墙角还有一个箭靶,想必是黄忠练武练箭之处。旁边只有一排平房,约莫有三四个房间。
黄忠引二人进入左边第二个房间,内有一张方桌两条长凳,再无其他之物,看来是平时吃饭之所。
韩宇进来就闻到一股浓浓的中药味道,想必是黄叙需常年喝中药之故。
“家中简陋,公子见笑。请坐请坐。”
韩宇并无半分嫌弃,没有迟疑的坐在其中一条长凳上,魏延见只有两条长凳,便不坐下,和黄忠一样站在一起。
“黄老将军今日未去校场,是不是家中有什么困难之事牵绊,不知我有没有可以帮到的地方?”韩宇开口问到。
黄忠听了,叹了口气,皱着眉头说到:“我儿黄叙,久染疾病,多年来黄忠虽遍访名医,却始终未见好转。日前听闻汉寿来一神医,医术高超,我便带着孩儿前去,希望可以治好我儿之病。不想我父子到了汉寿,方知神医已经离开,无人知道往何处去了,无奈,我们只好返回临湘,一个时辰前才回到家中。”
韩宇听了说到:“黄老将军,可不可以让我见见令郎?”
黄忠迟疑了一下说到:“请随我来。”说完转身走向旁边那屋。
韩宇起身跟上,来到旁屋,屋中光线昏暗,药味更加浓重。韩宇眼睛适应了一下,看到屋角床上半躺着一人,上半身穿着衣服在外,下半身裹在被子里,大约二十来岁,脸色苍白,两颊深陷,颧骨突出,可谓是皮包骨头,见有人进来,睁着那双还算有些神气的眼睛看着韩宇。
韩宇上前仔细打量,又装模作样的问了几个问题,然后回来长凳坐下,皱着眉头沉默不语。
韩宇装的似模似样,问的问题又问中关键,黄忠还以为韩宇精通医术,心想莫非儿子有救?现在见韩宇又如此反应,忍不住问到:“公子......”,出口后又怕打扰韩宇思绪,忙闭口不言。
其实韩宇在后世就知道黄叙得的是伤寒之症,自己虽然有把握让黄叙活的更久活的更好,但真正可以治好黄叙的目前汉朝只有张仲景一人。
良久,韩宇开口说到:“黄老将军,令郎之病我治不好。”
黄忠听了心中一阵失落,无力的闭起了双眼。
“但是我知道何人可治令郎身上之病。”韩宇接着说到。
黄忠听到,猛得睁开眼睛,迅速抓住韩宇胳膊,开口问到:“真的?”
韩宇猝不及防被黄忠抓住,忍着双臂传来的疼痛,说到:“怎敢诓骗黄老将军!”
“老将军请松手。”魏延在旁叫到。
黄忠听了忙送开双手,小心翼翼地问到:“请公子告诉黄忠何人能治我孩儿之病!”
韩宇抖了抖双臂说到:“此人名叫张机,字仲景,南阳涅阳县人,医术高超,有神医之名,可治令郎之病。”
“多谢公子告知,我这就带着孩儿前去南阳找张神医治病。”黄忠听完兴奋万分,决定立刻出发,狠不得马上就到了南阳,好为黄叙治病。
“黄老将军莫急,且听我说完。”韩宇见状马上拦住。
黄忠闻言也知自己太过心急,忙客气的说到:“公子请说。”
韩宇见黄忠有点平静下来,接着说到:“如今天气寒冷,南阳又远在千里之外,令郎身体孱弱,如果黄老将军执意现在就带令郎出发前往南阳,我估计以令郎目前的身体情况,恐怕撑不到南阳啊。况且,我听说张神医四处行医,行踪不定,就算令郎撑到了南阳,能不能见到张神医也未知啊!”
“这......”黄忠听了犹如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傻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韩宇见了忙又说到:“黄老将军莫慌,韩宇虽不能根治令郎之病,但我却知道怎么减轻病症,让令郎的身体情况有所好转,待日后打探到张神医行踪,到那时黄老将军再带令郎前去不迟。”
黄忠听了韩宇的缓解之法,本已绝望的心又活了过来,抱拳说到:“公子大恩,黄忠铭记于心。”
韩宇还未有所反应,旁边的魏延急着开口说到:“黄老将军,主公今日初掌军权便亲自来拜访将军,对令郎之事又如此重视,难道将军到现在还不明白为何吗?”
黄忠乍听魏延称呼韩宇为主公,一时没反应过来。
只听魏延接着说到:“将军平时常常对我说到,现在虽被封为中郎将,但刘表不思进取,非雄主也,可怜一身本领无用武之地,最终老死长沙。”
黄忠听到这里,闭起双眼,面露悲愤之色。
“我家主公宏图大志,求贤若渴礼贤下士,非刘表可比,魏延已发誓至死追随主公。望老将军不要犹豫,一是报救子之恩,二是莫要辜负自己一身本领,魏延愿与将军一起驰骋沙场,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魏延说完抱拳盯着黄忠。
韩宇听魏延说完,心想魏延这个神助攻我喜欢。
黄忠看了看魏延,又转身看向韩宇,见韩宇真诚的看着自己,心中一热,下跪说到:“蒙主公厚爱,黄忠愿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韩宇大喜,忙扶起黄忠,大笑到:“得二位将军,胜得卫青、霍去病也!”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4301】
“黄老将军,你去简单收拾一下,今日就随我去郡守府,以后你们父子就住在那里了。”韩宇笑完说到。
“主公,这样似乎不妥吧?”黄忠答到。
“黄老将军,恕我直言,这里条件过于简陋,不方便我黄叙兄弟调理身体。再者,黄老将军武功盖世箭法无双,韩宇学艺不精,正好向老将军学习请教。”韩宇解释到。
黄忠当然知道韩宇主要还是为了黄叙,当下也不再推却,收拾去了,说是收拾,其实也没什么东西,也就几件换洗衣服,最重要的便是自己的大刀和铁胎弓了。
回到府中,韩宇命人先去准备二间相邻的房间供黄忠父子二人居住,又让韩福给黄叙置办新衣新鞋。
傍晚,一张调养身体表交到韩福手中,嘱咐韩福严格按照表格照料黄叙。上面制定了七日不重样的膳食表,多以蔬菜、水果、肉糜、蛋类为主,并每日饮红糖姜茶;规定每日热水泡脚,三日一次热水泡澡;每日参加锻炼,逐日增加运动量,增强体质和抵抗力。
黄忠看了热泪盈眶,大受感动,发誓日后定要竭尽全力报效韩宇。
这时,甘宁与韩浩联袂而来,甘宁神情愉悦,韩浩说已准备好五百石粮食,明日便着人送往鹿角。
韩浩告诉韩宇,兄长已和他说了昨晚之事,他也认为韩宇的分析十分有理,更高兴韩宇心怀大志,表示会对韩宇全力支持。
当晚,郡守府夜宴,热闹非凡。韩玄、韩宇、韩浩自不必说;庞统、甘宁、黄忠三人现都住在府内,自有出席;魏延是韩宇特意请来的,其中含义不必多说;另外还有杨龄,他久在军中,韩宇心想以后少不得有用他之处,故也请来拉拢一下。
第二天一早,韩宇先按以前军队的方式锻炼了身体,因为黄忠甘宁都是用刀高手,所以韩宇在他们俩的指导下练习了刀法,二人也不藏私,把各自的用刀心得教于韩宇,韩宇结合后世的博机技巧,按照人体力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创作一套适合自己的刀法。
早膳后,庞统来到说:“主公,欲成大事,一定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可如今城中只有二千人马,就算算上攸县之兵,也只五千之数,无论战力多强,兵力上过于单薄。我认为应该尽快招募新兵扩编军队,然后勤加训练,方能日后所用。”
韩宇、甘宁、黄忠三人听完都点头同意。韩宇说到:“招兵之事我会尽快下令,依师兄之见,目前应该招多少合适?”
庞统答到:“昨日杨将军说库中有弓三千余张,长枪万余,我建议先招八千人,三千弓箭兵,五千长枪兵,加上城中二千老兵,合一万之数,短期内有这一万人马应该足够。”
甘宁心直口快,近来与庞统愈来愈熟,开口说到:“库中既然有弓三千枪一万,为何不招一万三千人,加上二千老兵就有一万五千,岂不更好?”
黄忠听甘宁说完,觉得有理,毕竟对于兵马,为将者当然多多益善。
韩宇略一思索,已知其中原故,笑着对庞统说到:“师兄,你快解释给黄老将军和大哥听。”
庞统见状,料韩宇已知其中原委,心中暗赞这个师弟心思敏捷,开口说到:“荆南偏僻,人口不足,长沙虽是荆南大郡,但比之南郡、南阳等郡则差之远矣!人口不兴则耕之不广,耕之不广则收粮不多。虽然现在库中粮食颇多,实赖长沙这两年风调雨顺没有战乱之福。如果突然把兵马从二千扩充到一万五千,还要提供粮食给攸县,我怕等不到收新粮,库中粮食早难以为继了。我曾和韩长史商议,根据目前长沙郡的人口、耕种及收粮情况,一致认为只能招八千之数,再多恐怕就难以承受了。”
甘宁黄忠二人听了连连点头,身为将领,当然知道粮草的重要性,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如果没粮,再多的兵也没用。
“好,那就按师兄之言,先招兵八千,”然后转向黄忠说到:“我马上出告示下令招募新兵,由黄老将军负责,魏延将军副之。”
黄忠没想到这么快就有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欣然应到:“黄忠领命,必不辜负主公所托!”说完大步流星的离开。甘宁见了也回房换衣服去了。
韩宇见二人离开,问庞统:“师兄,你刚才说的非常对,但是以后肯定不只一万人马,那粮草方面你有什么办法?”
庞统听完沉默了一会,说到:“庞统所学,重军事而轻内政,可惜孔明不在,不然他定有解决之法。”
诸葛亮不来我也没办法啊!韩宇心中嘀咕然后问到:“师兄可有这方面的大才推荐于我?”
韩宇说完,庞统闭目思索,然后眼睛一亮说到:“怎忘了这二人!”
韩宇忙接到:“师兄快说!”
“其一,姓蒋名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少时好学,聪明过人,非百里之才。听说他主张安民为本,善于内治。其二,姓刘名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少便知名,其人才智绝人,善于筹策。但为人清高,刘表曾多次征用推举,他均不应就。至今未曾听说二人出仕,目前应该还在零陵。”
历史上蒋琬与诸葛亮、费祎、董允合称“蜀汉四相”;刘巴为刘备解决了入蜀之后的财政困难问题,后任尚书令。
韩宇听庞统说出的居然是蒋琬刘巴二人,连忙说到:“师兄,如此大才,应该我亲自拜访,今日准备一下,叫上大哥,明日我们便出发零陵,请二位先生出仕。”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4301】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为您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