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嘉郭晓燕的女频言情小说《重生1979,身边躺着女知青全局》,由网络作家“明月松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西墙根下有一口辘轳老井,已经有些年头了,养了好几代人。刘嘉打小就记得这口井,也不知道从这井里打过多少桶水。转了两下辘轳,刘嘉很快就顺手了。全神贯注地打水,丝毫没有注意到不远处郭晓燕的幽怨的目光。打水的时候,刘嘉已经盘算好。一会儿在灶台里加上一把柴,热一下窝头跟馒头,再炒个鸡蛋。等到爹娘回来,就能吃上热乎饭了。在生产队里挣工分也是体力活,他们又上了年纪,总是吃些硬邦邦的窝窝头,哪里能行?想到锅里的那些红薯面窝头,刘嘉不由自主地跟后来的窝窝头比较。那简直......不是一个档次。现代的窝头又松又软,还有丝丝甜味儿。可厨房里头的窝头不光硬,嚼起来还费劲,虽然里头掺了野菜,可依然硬邦邦的,毫无柔软感可言。可没办法,这年代物资匮乏,家家户户都...
《重生1979,身边躺着女知青全局》精彩片段
西墙根下有一口辘轳老井,已经有些年头了,养了好几代人。
刘嘉打小就记得这口井,也不知道从这井里打过多少桶水。
转了两下辘轳,刘嘉很快就顺手了。
全神贯注地打水,丝毫没有注意到不远处郭晓燕的幽怨的目光。
打水的时候,刘嘉已经盘算好。
一会儿在灶台里加上一把柴,热一下窝头跟馒头,再炒个鸡蛋。
等到爹娘回来,就能吃上热乎饭了。
在生产队里挣工分也是体力活,他们又上了年纪,总是吃些硬邦邦的窝窝头,哪里能行?
想到锅里的那些红薯面窝头,刘嘉不由自主地跟后来的窝窝头比较。
那简直......不是一个档次。
现代的窝头又松又软,还有丝丝甜味儿。
可厨房里头的窝头不光硬,嚼起来还费劲,虽然里头掺了野菜,可依然硬邦邦的,毫无柔软感可言。
可没办法,这年代物资匮乏,家家户户都这样。
吃红薯面的窝窝头,也是为了饱腹。
不知不觉间,刘嘉又想到小时候经常唱的那几句。
“红薯窝头,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
想想还真是这样。
“今天,咱就改善改善!”
说着,刘嘉一手拎起一桶水,毫不费力地朝厨房走去。
一桶水重量不轻,刘嘉古铜色胳膊上立刻出现几个肌肉疙瘩。
郭晓燕盯着刘嘉看,目光扫到刘嘉的胳膊上,翻个白眼,把头别向一边了。
可脑海当中,刚才那一幕怎么也挥之不去。
刘嘉一米八七的大个,虽然有些瘦,可身体很强壮。
夏天穿背心的时候,在太阳底下,古铜色的皮肤被晒得油亮油亮的。
胳膊上的肌肉疙瘩也是一股一股的,就像现在。
怎么回事?怎么想到这些了?
悄悄地摸了摸发烫的脸颊,郭晓燕匆匆忙忙进屋假装去看书了。
打好水以后,刘嘉放好干粮又在灶堂里放上柴火,接着来院子里忙活。
院子里有个小菜畦,里面种了小葱,绿油油的一片。
每次从生产大队回来,刘嘉饿得不行,就会拔上两根葱就着窝头先垫补一下。
今天晚上就用小葱炒鸡蛋,肯定香!
眼看着天快黑了,刘嘉也加快手头上的动作。
等到刘玉田和张桂兰回来时,刘嘉正好做完饭从厨房走出来。
“爹,娘,回来了。”
刘嘉抬头跟二老打招呼。
张桂兰一愣,看看厨房又看看北屋,说话的声音都压低了很多。
“你咋去厨房了?晓燕呢?没陪着她呀?”
刘嘉一听,自己都觉得臊得慌。
以前不认识郭晓燕的时候,自己的勤劳也是出了名的。
下地干活,回来做饭,哪一样都不误。
可自从郭晓燕来到西里村,刘嘉就像换了一个人。
眼里心里脑子里,除了郭晓燕就没别的人和事了。
把郭晓燕娶到家里,干脆做了跟屁虫,任凭别人怎么笑他,刘嘉都一笑置之。
自己的老婆自己不疼,难道还让别人疼去?
谁爱说什么说什么,管他们呢,他们那就是嫉妒!
时间一长,老刘两口子也不再说什么。
毕竟小两口过日子,不吵不闹,踏踏实实就行了,粘糊点就粘糊点吧!
可今天,张桂兰明显地感觉到了刘嘉的反常。
平日里都是自己回来以后做饭,今天这小儿子怎么破天荒地做起饭来了?
所以才压低声音问上一句。
刘嘉伸手揉了揉鼻子,笑着回答道:“那么大人了,又不是小孩子,陪着她干什么?倒是你们累了一大晌了,可得好好歇歇。”
张桂兰一听,鼻子都有些发酸。
旁边,刘玉田正在用脚蹭铁锹上的土,听到这话,眼睛也直了。
虽然没有问什么,可眼睛里的疑惑已经非常明显。
看到两人愣在原地,刘嘉再一次催促。
“爹娘,赶紧洗洗手,吃饭吧,我今天做了小葱炒鸡蛋!”
张桂兰一听就急了,一巴掌拍在大腿上。
“你这个混账小子,家里总共有那么几个鸡蛋,那是留给燕儿的,你咋给炒了呢?”
“谁吃不是吃啊?”
“你看你......”
张桂兰的话还没说完,刘嘉已经转身洗手去了。
北屋里。
郭晓燕把外面的话听得清清楚楚,心中又是一阵酸涩。
刘嘉,你这是故意针对我!
平常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用的,你巴不得双手捧到我的面前。
现在,听说我要跟你离婚了,就这样对我!
这公证信还没有出,你就把我当成外人了!
郭晓燕越想越生气,眼睛没眨巴几下,豆大的眼泪便流了下来。
“燕儿,刘嘉把饭做好了,你洗洗手过来吃饭吧!”
张桂兰洗好手,来到北屋窗户底下叫郭晓燕吃饭。
郭晓燕赶紧擦了一下眼泪,故意装作自然地说了一声。
“知道了。”
四个人围在矮桌前,桌子中间放着刘嘉做的小葱炒鸡蛋。
小葱翠绿,土鸡蛋鲜黄,虽然盛菜的盘子豁了一个口,可丝毫不影响炒鸡蛋的香味。
感觉今天刘嘉有些不对劲,张桂兰的心一直在嗓子眼上提着。
郭晓燕心里本来就闷闷不乐,吃饭的时候,自然也就没多少话。
气氛有些尴尬。
刘嘉首先拿起筷子递给刘玉田。
“爹,别愣着,吃饭呀,鸡蛋凉了就不好吃了。”
刘玉田接过筷子,抬头看了刘嘉一眼。
张桂兰的眉头始终皱的,刚拿起个红薯面窝头,接着又放了回去。
“刘嘉,你咋回事儿?你是不是欺负燕儿了?”
“没有。”
“那是没考好还是咋的?”
张桂兰打破砂锅问到底,非要问出个什么来。
刘嘉也知道娘的脾气,要不跟她把话说明白,估计今天一宿她都睡不好。
岁数大了,心里装不下事儿,很正常。
刘嘉干脆把心一横,清了清嗓子。
“爹娘,告诉你们一件事儿,我跟郭晓燕准备考完以后就离婚。”
这话一说出来,刘玉田和张桂兰全都愣住。
刘嘉脸上倒没有出现什么异样。
这幅情形,自己早就想到了。
可接下来,却有些出乎刘嘉的意料。
“啪!”
刘玉田猛地把筷子在桌子上一拍,仰着脖子开吼!
“你个小兔崽子,你要反天呀!”
“长能耐了你,还离婚?”
“你是想让整个西里村的老少爷们儿,都戳老刘家的脊梁骨啊!”
刘玉田放慢脚步,顺带着从兜里掏出一根自卷烟。
“啥事儿?”
“爹,我想到了个赚钱的办法。”
刘玉田一愣。
“你没钱了?家里还有一些,回去我拿给你。”
最近这段时间,刘嘉跟郭晓燕往城里跑得勤,免不了有些开销,钱不够用,也很正常。
所以刘嘉提到钱,刘玉田本能地觉得刘嘉花出了亏空。
“爹,你想错了,我说的是赚钱路子。”
为了防止刘玉田多想,刘嘉顺带了又补充了一句。
“这两天我一直在想怎么挣钱,有一个办法,我觉得可以试试。”
听刘嘉这样说,刘玉田脸上也露出好奇之色,干脆把刚刚掏出来的烟又重新放回到兜里。
眼看着已经到家门口,刘玉田把手里的铁锹递给刘嘉。
“回家再说吧。”
“行。”
刘嘉回答得倒也痛快,拿着铁锹跟刘玉田一块进了家门。
刘玉田进门就舀凉水喝。
刘嘉把铁锹放到南墙根,接着又拿出了两个小板凳。
等到刘玉田把水喝完,爷俩才面对面坐起来。
“刚才你说有个法子,是啥呀?”
不等刘嘉开口说话,刘玉田突然又郑重地补充。
“三子,我可提前给你打个点儿,你赚钱行,可不能走偏路,咱们老刘家人,可不兴走歪门邪道!”
刘嘉跟着点头。
“爹,你放心吧,我说的都是正经路子,不光我要赚钱,我还得让咱们整个村子都赚上钱!”
刘嘉一开口就让刘玉田愣住。
这小子,口气还不小!
自己能不能赚得到钱还两说,他张口就把全村都带上了!
虽然有些欣慰,可在高兴的同时,刘玉田眼神当中还是露出担心来。
“那你倒是说说,你那是什么路子?”
“编篮子,还有筐,凉席儿啥的,但凡跟竹子有关系的,咱都用上!”
刘玉田没说话,脑子里却闪过那一片竹子。
“别的用学,但编篮子席子,在咱们村可是人人都会,根本不用教,如果这销路打开了,肯定能走得长远。”
刘嘉神情坚定,说话的时候一直看着刘玉田。
刘玉田思索着。
“你说的这些倒是真的,编个篮子啥的,谁都会。”
“对,现在都有人拿着竹篮子去街上换东西,还能换不少。”
刘嘉越说越兴奋,声音也提高了不少。
“所以我想着,把咱家的那些东西都买下来,然后去大城市卖!”
刚说到点子上,刘玉田一下子就急眼了,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不行,你这要是被抓住了,咱家可就别过了!”
“你这是投机倒把,这犯法呀!”
刘嘉哭笑不得,耐着性子跟刘玉田解释。
“爹,这是做买卖,跟投机倒把不一样!”
“那也不能干不务正业的事儿!”
刘玉田一脸倔强,那样子,几头牛都拉不回来。
自个儿老爹是什么脾气,刘嘉心里清楚得很。
这个时候如果跟他犟,肯定是不欢而散。
但是,琢磨了半天的赚钱路子就这么被否定了,刘嘉又有些不甘心。
可总不能跟他说,再过两年,城里这种现象满大街都是吧?
没凭没据,话说出来也没人信。
之所以想抓住这个机会,刘嘉也是想到上一辈子进城以后遇到的现象。
正在犯愁之际,郭晓燕突然走过来。
“爹,现在公社那边有大集,很多人都换东西去,这不犯法。”
“那跟拿咱的东西,换些盐,跟醋啥的是一样的。”
“刘嘉这种做法就是扩大了一下规模。”
郭晓燕说话的声音很轻,不急不躁。
刘嘉感觉有些意外。
郭晓燕一向看不上自己,因为有着城里人的身份,郭晓燕总觉得自己是土里刨食儿的土老帽,她怎么现在帮着自己说话?
虽然弄不清楚郭晓燕的用意,但刘嘉还是跟着点了点头。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爹,你听我把话说完,我把这东西集中起来,不是自个儿卖,是卖给供销社,让他们收咱们的东西。”
提到供销社,刘玉田脸上的神情终于缓和了一些。
郭晓燕也愣住了。
刚才自己认为刘嘉就是想折腾一下子,所以才帮着他说话。
没想到,他想到的合作对象居然是供销社!
刘玉田慢慢转过头。
“你是说,让供销社卖咱们的东西?他们能看得上吗?人家愿意出钱?”
“只要咱们的质量好,有销路,他们当然愿意卖,这样他们赚钱,也改善了咱们的生活,这叫一箭双雕!”
刘嘉说着笑起来。
郭晓燕重新打量着面前的刘嘉,总感觉有一些陌生。
刘嘉脸上的笑容充满自信,这跟以前讨好自己的神情完全不一样。
本来想着帮几句腔就回北屋,可郭晓燕越来越好奇。
最后,干脆站在杨槐树底下一块听起来。
听刘嘉讲接下来的计划,又是做调查,又是谈规格。
郭晓燕甚至还听到刘嘉讲如何跟供销社对接。
“咱们先弄几个样品,如果他们能够看得上,就批量生产。”
“在采购这一块,我觉得李振和能说得上话。”
李振和是供销社的采购,自己要做销售,这不天作之合吗?
刘玉田跟李振和吃过饭,自然知道有这么一号人。
李振和的职业好像还真的挺合适。
听儿子讲了这么一大堆,刘玉田只是感觉,在这件事情上,刘嘉是真的上心了。
“我还想着,往大了做,就开个厂子,咱们跟他们签合同!”
刘玉田再也坐不住,一下子站起来。
“你不是说要卖东西吗?怎么又成开厂子了?”
“开厂子才能批量生产,家家户户来回收,那是小作坊,不正规。”
郭晓燕暗自吸了一口凉气。
刘嘉,你的心可真大,真野呀!
刘嘉不说话以后,谁都没声音了。
但是刘嘉能够看得出来,不管是郭晓燕还是刘玉田,他们都在思索着什么。
“爹娘,三子在家吗?听人说今天三子跟张婶子吵架了?”
一阵脚步声传来,接着刘嘉便看到大哥刘新国。
刘新国身后,还跟着大嫂秦春燕。
见他们两个人过来,刘嘉裂开嘴笑了笑。
“哥,你咋听说了?今天你们不是没去上工吗?”
今天刘新国的老丈人生日,大哥跟大嫂也放了一天假。
可刘新国就休息了这么一天,刚回村就听到了惊掉下巴的消息。
刘嘉跟张大喇叭打架了。
刘嘉跟郭晓燕离婚了。
见刘嘉面色不善,张婶子拎着铝盆子掉头就走。
郭晓燕依然拉着脸,显然还在为刚才的事情生气。
见刘嘉转身回去,郭晓燕快走几步跟上。
“刘嘉,你就不解释些什么吗?”
“有什么好解释的,别忘了,咱们已经离婚了。”
刘嘉连话都懒得多说一句。
郭晓燕气得眼眶发红,却一句反驳的话也想不出来。
到现在,郭晓燕都弄不清楚刘嘉到底是在跟自己赌气,还是已经真的放下了。
以前都是燕儿燕儿的放在嘴边,现在张口就是郭晓燕,叫起自己的名字来,就像在生产大队点名一样。
难道他就不觉得别扭?
郭晓燕还想说什么,刘嘉已经去杨槐树底下洗脚了。
坐在矮板凳上,刘嘉深吸一口气。
农村里,晚上的风很清凉,空气当中都是那种熟悉的味道。
要是再早上几个月,自己一准窝个大钩子去捋槐花了。
早些年,每次去摘槐花,周彩霞都会像跟屁虫一样粘着自己。
刘嘉会爬到树上,拿竹竿子把槐花打下来。
周彩霞则是一串一串地拾起来,装到簸箕里。
那时候为了逗周彩霞,刘嘉还专门把槐花朝她脑袋上砸,周彩霞也不生气,一边撇嘴一边笑。
想到当时的情形,刘嘉的嘴角又露出笑意。
上一辈子,自己对不起的人还有周彩霞。
这个暗恋自己的女孩子,一直没有结婚,自己跟郭晓燕纠缠了半辈子,她就等了自己半辈子。
大好的青春,因为自己都耽误了。
周彩霞从来没有当刘嘉的面表露什么,却把刘嘉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事。
连刘玉田和张桂兰的丧事,都是周彩霞帮着完成的。
脸上的笑容逐渐僵硬,最后,完全被愧疚代替。
“赶紧挣钱,把之前的遗憾全都弥补回来。”
小声的嘟囔完毕,刘嘉赶紧起身进屋。
三天高考,每天都起得特别早,今天晚上好好补一觉。
明早早起还要帮爹娘干活,在等高考成绩出来的这段时间,自己还得寻思点什么。
进屋来到竹床边上,刘嘉倒头便睡,根本没注意到郭晓燕还气呼呼地望着自己。
“刘嘉你是不是在生我的气?”
“你完全没有必要这样自暴自弃。”
“只要踏实干,你还是有前途的。”
郭晓燕把麻花辫顺到身后,眼睛却盯着刘嘉的背影。
放在平时,只要自己主动说话,刘嘉肯定会一骨碌翻过身赶紧接上话茬。
可现在,刘嘉连动也没有动。
说出来的话又是一番嘲讽。
“郭晓燕,你凭什么认为我是自暴自弃?你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未免太自信了!”
郭晓燕有些急,干脆坐在炕头质问起来。
“可你以前不是这样的,现在就像换了一个人,不是赌气是什么?”
刘嘉微微转头,上下打量着郭晓燕。
皮肤白皙,自带气质。
即便是晚上,两条麻花辫依然收拾得整整齐齐。
虽然穿着粗布上衣,依然难以遮掩成熟的身材。
煤油灯下的郭晓燕一脸嗔怒,像是受了很大的委屈。
可是......她哪里来的自信?
凭什么认为自己就是她想的那个样子?
被刘嘉一直盯着,郭晓燕有些不自然,可倔强的小脸依然保持着那份优越感。
“郭晓燕,别把自己想得太高了,不是所有的人都围着你转,天不早了,睡吧!”
又是一句不冷不热的话,还带着嘲讽的味道!
郭晓燕气的呼吸都变得不均匀起来。
可对面的刘嘉根本没理会这些。
没过多久,竟然还传来了呼噜声!
“刘嘉,你就装吧,我看你装到什么时候!”
憋了半天,郭晓燕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来。
这时的刘嘉,早已经梦周公去了。
......
第二天一早,刘家一家子刚吃过早饭,饭桌还没收拾,外面就传来了吆喝声。
“三哥,在家没?赶紧开门,出大事儿了!”
张桂兰拿起抹布擦了擦手,接着看向刘嘉。
“谁在外面喊?我听着像是秋子!”
刘嘉起身,“也就他那小子能折腾,这么大早就过来叫门,娘,你别管了,我去开门。”
刘嘉边说边往外走,出门便看到秋子的脑袋壳。
这家伙每次都是这样,别人叫门就喊两声,他可倒好,一边喊一边蹦,一点也不消停。
“秋子,你是不是公鸡投胎?一大早晨的就不让人安生。”
刘嘉说话的同时打开门。
比他矮半头的秋子,顺着门缝就挤了进来。
秋子一脸着急,两只鞋帮子上都是泥巴,一只裤腿还挽着裤管儿。
还没站稳脚跟,秋子就火急火燎地问:“三哥,你真离婚了?大学还没考上呢,你就把我嫂子给甩了?”
刘嘉一愣,一时间没缓过神。
高考和离婚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吗?
再说,什么叫自己把郭晓燕给甩了?
见刘嘉不说话,秋子一巴掌拍在大腿上。
“三哥你这么做可不地道,你还没光宗耀祖呢,心气儿咋都这么高了?”
“这要放在以前,老包得用狗头铡了你!”
“你这叫啥?对,这就是戏文里头的陈世美!”
秋子越说越上劲,唾沫星子都跟着横飞。
刘嘉转身来到秋子的背后,对准了他的屁股就是一脚。
“王立秋,你给我滚蛋吧你!听谁胡说八道了,你这样埋汰我?”
一阵疼痛传来,王立秋用手捂住屁股,蹦哒了两下这才回头。
“三哥,啥意思啊?你没离婚啊?可是咱村子的人都知道你离婚了......”
王立秋也有些蒙圈,眼睛瞪得溜圆。
刘嘉抬头。
“我离婚的事是张大喇叭说的吧?”
“对,张大喇叭现在可神气了,见谁跟谁说你离婚了,还说你是陈世美,得让狗头铡给铡了!”
剩下的事情,王立秋不说,刘嘉也清楚。
秋子这是跟着急,所以一大早晨过来打听情况。
“离婚的事儿是真的,可我们是自愿的,别听他们瞎吆喝。”
刘嘉刚把话说完,秋子的嘴巴一下子张圆了。
“怎么了呢?你跟嫂子,你不是可稀罕嫂子了吗,咋就自愿离婚?”
王立秋的话让郭晓燕的心往上提了一大截。
眼下,郭晓燕也想知道,一开始刘嘉那么抗拒离婚,现在怎么就同意了。
为了能从刘嘉的嘴里听到答案,郭晓燕还悄悄地往北屋窗户那边挪了两步。
“想知道?来,我给你分析分析。”
刘嘉手拉着王立秋,接着用脚勾过来一个矮板凳。
把王立秋按到矮板凳上,刘嘉这才开口。
“现在,我们的市场正逐渐打开,上头也有合资经营这种说法,并且有足够的理由证明,合资经营跟补偿贸易比起来,是利大于弊的。”
说到这,刘嘉清了清嗓子。
王立秋眼睛都直了。
“咋着?能听懂不?”
王立秋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哥,听不懂。”
“这么说吧,就是咱们跟外商一块做买卖,考虑到成本,他们会用那些先进技术,咱们间接的不就有了吗?”
王立秋使劲地咽了口口水,“哥,这跟咱有啥关系?咱不还得照样去挣工分啊?”
“现在是咱们的转折点,不管是对外,还是内部改革,这都是起步阶段,这个机会必须得把握,所以,咱们得抓住时机,大干一番!”
刘嘉的话停了。
王立秋愣住了。
隔着窗户,郭晓燕同样惊愕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还是刘嘉吗?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自己肯定不相信,那番话是从刘嘉的嘴里说出来的。
到底是刘嘉变了,还是自己从来没有了解过他?
郭晓燕还没缓过神,秋子的声音再一次传来。
“三哥,你......是不是给刺激傻了呀?”
郭致远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头发整齐,步履稳健。
一副知识分子的模样。
这跟刚刚参加完考试的年轻人截然不同。
年轻人身上更多的是焦躁跟紧张,而郭致远身上,则是有着经过大风大浪的淡定。
刘嘉远远地打量着这个间接影响了自己的男人。
半年前,郭致远平反了。
于是郭晓燕有了回城的指标,并且开始积极准备高考。
同时,郭晓燕也催促自己参加。
刘嘉清楚,郭晓燕这么做,不过就是想让她的高考心安理得一些。
自己考不上,顶多就是凑数。
但是现在不同,自己可是重生党,高考的那点知识含量,自己能轻而易举的拿下。
正在愣神。
郭晓燕和郭致远已经来到刘嘉面前。
“发什么愣,赶紧打招呼啊!”
郭晓燕声音当中充满不满。
刘嘉怎么这么没教养,面前这人可是自己的爸爸,他就不知道表现得礼貌一些吗?
“郭先生好。”
刘嘉淡淡地说出一句。
郭致远神情一僵,接着点头道:“哦,你好,你是刘嘉吧?”
“对。”
刘嘉面色平淡,态度不卑不亢。
只是心里有些疑惑。
上一辈子,自己第一次见郭致远的地点并不是这里。
难道,因为自己的重生,有些事情也在悄悄地发生改变?
同一时间。
郭晓燕心里的火也是一鼓一鼓的!
这个刘嘉,太不像话了!
前段时间,每次提到家里的人,刘嘉都一口一个爸妈的叫着,丝毫没有把自己当外人。
现在看到爸爸本人,他竟然不咸不淡地叫了一声郭先生,这是有意想让自己难堪吗?
这婚还没有离,就这么生分了?
从某些方面讲,郭家是欠刘嘉的。
可他们也在积极的补救,而且还让刘嘉亲自选择,难道这还显示不出他们的诚意吗?
刘嘉这样阴阳怪气的,做给谁看?
越想越气,郭晓燕干脆把头一扬。
“爸,人你也见了,咱们先走吧,下午还要考数学,我们的时间可不充裕。”
郭致远是最近刚平反,平常郭晓燕又一直在西里村。
两个人见面的时间的确不多。
但眼下,郭晓燕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避开刘嘉。
这一点刘嘉心知肚明。
尽管郭晓燕一直在拉郭致远的胳膊,但郭致远并没有离开脚步。
重新看了看刘嘉,郭致远平静地说了一句。
“一块走吧,一起吃个饭,这几年来一直没有机会。”
郭致远声音沧桑,略带嘶哑。
郭晓燕的眼眶也跟着湿润起来。
刘嘉刚想拒绝,郭晓燕突然开口,“那就一块去吧。”
“行,就当是散伙饭。”
话从刘嘉的嘴里脱口而出。
对面的两个人再一次愣住。
散伙饭?
听起来怎么那么别扭?
可郭晓燕转念一想,也的确是这么回事儿。
从自己跟刘嘉表白到现在,他们还没有正儿八经地在外面吃过一顿饭。
而这顿饭吃了以后,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就会解除婚姻关系。
散伙饭就散伙饭吧!
三个人一起往前走,谁也没有说话。
走出校门口,刘嘉这才想到把手里的馒头收起来。
临近中午。
很多年轻人都跟自己一样,咬口窝头就一口咸菜的吃着,最后喝些水,就算是一顿饭了。
因为下午还要考试,重新回村子里再折返,时间来不及。
所以,大家都是自带干粮。
刘嘉摸摸挎包。
这包里本来还有郭晓燕的那一份饭,既然在外面吃,自己也算省了。
郭致远选了一个小饭馆,就在考点对面。
外面人群熙熙攘攘,但饭馆里头的人并不多。
毕竟这个时候,能下得起馆子,是一件无比风光的事情,寻常人也没有这个消费水平。
掀开门帘,郭致远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郭晓燕则是坐在郭致远的旁边。
刘嘉本能地坐在郭致远的对面。
“晓燕,看看你们想吃什么。”
郭晓燕看向墙上挂着的小黑板。
素菜四毛的,五毛的。
荤菜七毛的,八毛的。
最后,郭晓燕点了一个拍黄瓜。
“刘嘉你呢?”
“我点个花生米吧。”
“怎么都是素菜?那就再加一个红烧肉吧!”
郭致远看了一下旁边的服务员。
服务员立刻拿笔记上,接着向后厨报菜品去了。
气氛有些尴尬。
不像旁边那一桌上的人有说有笑。
为了缓解气氛,郭致远首先开口。
“本来,你哥跟你姐也想要过来,可你姐不在这个考场,你哥这个时候又走不开,希望你能谅解。”
郭致远脸上露出歉意的笑容。
显然,这一番话是说给郭晓燕听的。
刘嘉知道,郭晓燕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姐姐郭晓兰下乡的地方是北流镇,距离这里很远。
哥哥郭建军下乡以后,负责给村子里记工分,所以没参加高考。
这个节骨眼上,正是村子里核对工分的时候,郭建军自然走不开。
郭晓燕点点头。
“没事的,爸爸,高考完以后,我们很快就会团聚了。”
郭晓燕脸上写满兴奋,目光当中是掩饰不住的喜悦。
丝毫没有离婚的惆怅。
看到这幅情形,刘嘉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郭致远轻轻咳嗽一声,像是在提醒郭晓燕说话注意一些。
谁知,郭晓燕直接开口说道:“爸,你不用不好意思,离婚的事情我已经跟刘嘉讲了。”
“他也同意了。”
“我们沟通起来没有什么阻碍,挺顺利的。”
郭致远一愣。
看女儿的样子不像是在敷衍自己,便再次看向刘嘉。
“你......同意了?”
“对。”
“那你是怎么选择的,工作户口,还是钱?”
刘嘉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这个我还没想好。”
郭晓燕的心里咯噔一下子,紧张得连筷子都拿不稳了。
刘嘉,该不会是反悔了吧?
郭致远脸上露出一丝诧异,可很快平静下来。
“好,有什么条件你尽管提,想必你也知道,我最疼爱晓燕,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她回城。”
郭致远把话放到台面上。
刘嘉也说出心里的想法。
“这个不着急,考完以后,我们先把婚离了再说吧!”
郭晓燕目瞪口呆。
前一刻自己还担心刘嘉反悔,可眨眼的功夫,郭晓燕心里突然开始不是滋味。
刘嘉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就这么迫不及待地想跟自己离婚吗?
好像自己跟他结婚,他很丢人一样!
恰好,这个时候服务员端着饭菜过来。
郭晓燕这才转头看向窗外。
饭馆里的菜品量给得很足,满满一大盘子。
大黄瓜花生米放在两旁,中间放着红烧肉。
红烧肉刚一端上来,软糯鲜香的味道便扑鼻而来。
在乡下,半年吃不上一次肉。
可这时的郭晓燕,却连吃肉的心情都没有了。
一顿饭下来。
郭晓燕整个人都有些心不在焉,耳朵边上响的,也都是刘嘉刚才说的话。
墙上钟表的指针指向十二点五十。
饭菜也吃得差不多了。
郭致远站起身,“都吃饱了吗?要不咱们现在离开?你们下午还要考试。”
郭晓燕拿起旁边的书本,“爸,我吃饱了。”
“刘嘉呢?”
“好了。”
简短地说出两个字,刘嘉也站起身来。
郭致远点点头,接着去前台算账。
刘嘉扫了一眼墙上的菜单。
凉拌花生米四毛,拍黄瓜四毛,红烧肉八毛,再加上三碗米饭,这一顿饭下来,一共花了一块九。
乍一看,这点钱不算什么。
可仔细一想,这相当于一个孩子出工半月的。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出工一天,能挣上二点二个工分。
单价往高的算,也就一毛多点。
这一顿饭算下来,孩子半月白干了!
刘嘉正在愣神。
突然有人掀起饭店的门帘,刚一露头就喊。
“屋里有没有劲儿大的?”
“谁给帮忙摇下拖拉机,我拖拉机摇不着了!”
说话的男人脑门上顶着一层汗,焦急地望着屋子里的人。
手里,拎着个拖拉机摇把。
刘新国一直看着刘嘉,眼珠子都不带动一下的。
身后,秦春燕面色紧张,把手里的野菜都攥成了一小绺。
“外面传的那些事儿,是真的不?”
刘新国没有回答刘嘉的问题,又不相信的问了一句。
在场的人都清楚,那些事儿,指的肯定不只是跟张大喇叭吵架的事,最主要的,还是跟郭晓燕离婚这件事。
刘嘉点点头。
“是真的,哥,你今天穿的真精神,嫂子身上穿的是的确良吧,挺好看。”
刘新国没好气的瞪了刘嘉一眼。
“都啥时候了,还有心思看这些,你过来,我有话跟你说。”
说着,刘新国转身又看向秦春燕。
“你跟晓燕进屋歇着吧,外面热的慌。”
秦春燕慌忙嗯了一声,放下野菜,拉着郭晓燕便走进北屋。
刚才没进门的时候,刘新国就跟秦春燕商量好了。
如果离婚的事儿是真的,他们就分头行动,一个劝刘嘉,一个劝郭晓燕。
老话都说了,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
但凡能有一星半点过下去的可能,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这个小家给散了。
刘嘉也没拒绝,低眉顺眼的跟着刘新国走。
对于这个大哥,刘嘉还是很尊敬的。
一年下来,分的粮食就那么点儿,都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他们家一下子占了三个,所以吃不饱是经常的事。
刘嘉记得,为了能让自己填饱肚子,大哥经常饿着。
以前,每当自己饿的眼前冒星星的时候,刘新国总会从怀里变出点东西来。
只是上一辈子自己糊涂,见了郭晓燕,猪油就蒙了心,甚至为了不跟郭晓燕分开,还跟刘新国撕破了脸。
现在想想,以前办的都是什么事儿啊!
刘嘉正在走神,前面的刘新国突然停下。
两个人来到南屋墙根底下,刘新国这才压低声音开口。
“你是咋想的?好不容易娶回来的媳妇儿就这么离了?以后你的日子还过不过?”
刘嘉抬头,对着刘新国嘿嘿一笑。
“哥,瞧你说的,这没有媳妇还过不了了?说不定,离婚以后我很快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来。”
“你就吹吧,当初你咋跟我说的,你说娶了郭晓燕,就是新生活的开始,你要开辟一片新天地,是不是你说的?”
刘新国搬出当年刘嘉的原话。
刘嘉立刻臊的满脸通红,恨不得伸手挡住额头。
“几年前的事,你还记得那么清楚干嘛?”
“别嬉皮笑脸的,你说你这婚一离,咱家咋过?爹娘心里得多难受?”
听到刘新国提到刘玉田和张桂兰,刘嘉也收起笑容。
踢了一下脚边的土坷垃,这才重新抬起头。
“哥,这件事情我自己考虑过,还就得这么办。”
......
北屋。
秦春燕拉着郭晓燕坐到炕边,嘴巴张了好几次,这才开口。
“燕儿,刘嘉对你咋样咱们都知道,你们就这么离婚了,你舍得不?”
“我知道,这小地方留不住你,可是一听说你要走,我的心里就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子。”
“咱不光是妯娌,我还把你当成妹妹,你们要是离了婚,咱们可就不是一家人了,老刘家的两个燕儿,可就剩下我一个了。”
秦春燕也是个老实人,想到一句说一句。
其实秦春燕也不知道该怎么劝郭晓燕,一想到离婚,秦春燕心里就是浓重的不舍。
“嫂子,你别说了。”
郭晓燕声音哽咽,转过身去抹眼泪。
秦春燕是大嫂,是大燕儿,自己岁数小,是小燕儿。
每当妯娌俩走在街上,村子里的人都大燕儿小燕儿的叫着,就好像俩人是亲姐妹一样。
老刘家的人都把自己当成亲闺女一样对待,即便自己已经跟刘嘉开了离婚信,可他们对待自己跟之前也没有什么区别。
毕竟生活了将近三年,哪能没有感情?
可这个时候自己不能心软,以后还有大半辈子要过呢!
使劲吸了吸鼻子,郭晓燕努力在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嫂子,手续都办完了,不说这些了,你今天的衣服挺好看。”
秦春燕叹了口气,双手扯了一下衣服角。
“从小到大,就这么件体面的衣服,平常都压在箱底舍不得穿,今天要不是我爹生日,我也舍不得把它拿出来。”
秦春燕衣服上有很深的褶子,一看就是压了很久的。
不过,那白底小碎花在以黑灰为主的农村衣服群里,还是显得极为显眼。
一路上,有不少人盯着秦春燕看,现在郭晓燕又说起这件衣服来,秦春燕更是满脸的不自然。
“还是粗布衣服穿着自在,回去我就把它脱了。”
说着,秦春燕把一缕碎发掖到耳朵后面。
放在以往,郭晓燕肯定会鼓励秦春燕,可现在,郭晓燕拉着秦春燕的手,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嫂子,有些话我还是想嘱咐你,刚才我听刘嘉说,要致富,开厂子,他确实挺有想法的,可遇到大事的时候,你们也别忘了帮着出出主意。”
刘嘉的规划让郭晓燕震惊,同时郭晓燕也开始钦佩刘嘉的胆量。
但郭晓燕明白,自己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要回城,肯定看不到刘嘉大展宏图那一天了。
真要开厂子,身边咋能没有自己能帮衬?
所以,郭晓燕想提前嘱咐一下秦春燕。
“你看,我说什么来着,你这心里不还是担心他吗?日子又不是过不下去,为啥要离呀?”
秦春燕的一句话让郭晓燕无言以对。
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关心刘嘉了?
以前,不管刘嘉说什么做什么,自己从来没有放在心上过。
怎么婚离了,要走了,自己反倒对他有感情了?
郭晓燕心绪复杂,最终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这天晚上。
老二刘建业也回来了。
一家子吃了一顿团圆饭,可一顿饭下来,大伙也没有说上几句话。
晚上躺在竹床上,刘嘉依然在盘算白天的事情。
跟供销社合作这件事情赶早不赶晚,得尽快找李振和聊一下这件事。
大队里播种玉米已经完毕,用不了多长时间,活就上来了。
又是除草,浇地,又是捉虫,细算下来都没有闲着的时候。
一想到在玉米地里除草,刘嘉就开始倒吸凉气。
除草不累,怕就怕那玉米叶子。
哪怕轻轻的刮一下,胳膊上就会出现红印子。
一晌下来,谁的脸上胳膊上都得挂上些彩。
说痒吧,还带着点疼,疼里头又带着痒,别提多刺挠了!
真要到那时候,谁还有心思编篮子?
“吱呀”一声,刘嘉翻了个身。
土炕上的郭晓燕立刻转头,可惜,刘嘉并没有朝这边看过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