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郝紫山贝元霜的其他类型小说《退亲农女要翻身,我靠空间种田养崽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虞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不得不说,这城里的水土就是养人,起码槐树村养不出这么好看的男人来。几个男人的说笑声不由低了下去。苏暖则上前道:“相公,你怎么出来了?”沈言不动声色的看了眼那几个男人,轻声道:“在屋里待得闷了,就出来透透气。”以前可从来没听说他会在屋里闷得慌,而且他既要抄功课,又要做被子衣裳,哪会闷得慌。多半是那几个男人的话飘到了屋子里,他才赌气出来。苏暖压住嘴角的笑意,觉得他经常出来透透风也好,便给他拿了个小凳子。沈言优雅的坐了下来,这次直接看向几个男人,“几位兄弟怎么不吃了,难道是饭菜不合胃口?”几个男人光顾着看他了,都忘了吃饭,如今经他提醒,才纷纷醒悟过来,“没有,没有,这饭菜好吃得很。”苏暖则笑意加深,沈言从来都是一副淡淡的样子,没想到在这几...
《退亲农女要翻身,我靠空间种田养崽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不得不说,这城里的水土就是养人,起码槐树村养不出这么好看的男人来。
几个男人的说笑声不由低了下去。
苏暖则上前道:“相公,你怎么出来了?”
沈言不动声色的看了眼那几个男人,轻声道:“在屋里待得闷了,就出来透透气。”
以前可从来没听说他会在屋里闷得慌,而且他既要抄功课,又要做被子衣裳,哪会闷得慌。
多半是那几个男人的话飘到了屋子里,他才赌气出来。
苏暖压住嘴角的笑意,觉得他经常出来透透风也好,便给他拿了个小凳子。
沈言优雅的坐了下来,这次直接看向几个男人,“几位兄弟怎么不吃了,难道是饭菜不合胃口?”
几个男人光顾着看他了,都忘了吃饭,如今经他提醒,才纷纷醒悟过来,“没有,没有,这饭菜好吃得很。”
苏暖则笑意加深,沈言从来都是一副淡淡的样子,没想到在这几个男人的刺激下,竟然学会反击了。
沈言说完后,就替旁边的胡二叔倒了碗热水。
“都怪我身子不争气,要二叔替我张罗家里这些事,我真是过意不去。”
胡二叔作为邻居,总共也没见过沈言几次。沈言爱面子,就连拾柴,也是等傍晚天快黑了才出门。
更别说这样当面道谢了。
胡二叔赶紧接过他手里的那碗水,“大侄子说这话就太客气了。我这也是举手之劳而已。”
他学不来沈言文绉绉的说话,本来想多客套几句,奈何口才有限。
苏暖接过话茬道:“二叔的举手之劳,在我们可是帮了大忙了。等羊圈修好,我请二叔喝酒,大家伙也都来。”
几个男人纷纷应下,“有酒喝,我们肯定会来。”
本来经过沈言打岔,冷下来的气氛又活跃了起来。
几个男人开始聊起喝酒的话题。
苏暖看向沈言:“相公,外面风大,你坐一会儿就回去吧!”
沈言却坚持留在外面:“没事,我感觉身体已经好多了。”
苏暖担心他的身体,但当着众人的面,也不好多说。
等胡二叔他们吃完饭,苏暖随便收拾了一下锅盘碗筷,正要去劝沈言回房,却发现他去了后院,正跟胡二叔在一块和泥。
当天下午,沈言跟在胡二叔身边足足干了半个时辰的活。
韩氏从胡家回来后,听说儿子在外面待了半个时辰,担心的不行。
“阿言,你觉得身子怎么样,有没有被风吹到?”
韩氏对着儿子嘘寒问暖,苏暖插不上话,索性找了个位置坐下。
沈言无奈道:“娘,我又不是纸人,怎么会被风吹坏?”
韩氏忧心道:“可你的身子……”
“娘,我的身子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我以后不想每天都闷在房里了。暖暖,明天我要跟你一块去山上采药挖野菜。”
“胡二叔说得对,人得经常走动,这样才不容易生病。”
苏暖眨了眨眼睛,她下午上山挖药材去了,还真不知道胡二叔跟他说了些什么。
不过她没想到,早知道男人们的话能刺激沈言更快振作起来,她该早点请这几个人来家里干活。
“娘,你听相公的吧!”苏暖说道:“平时多走动一下的话,确实对身体有好处。你要是不放心相公,我可以给他熬些补药,这样就算外出,也不怕得风寒。”
韩氏最怕儿子得病,苏暖这么一说,她的心才稍微放下来,“山上风大,那你们去的时候,多穿一些。”
苏暖笑道:“现在还不能去山上。这样吧,明天上午让相公跟着我去私塾送饭,正好我也带不了那么多饭。”
周寒点点头,等饺子咽下去了,才道:“好吃。这苏家姐姐的手艺极好,昨天的鸡蛋饼就已经很好吃了,没想到今天做的油渣饺子够香。”
另外几人看他们吃得香,也有些意动,有人便问苏平安:“苏兄,能不能帮我们问问你姐姐,能不能替我也带一份饭。只是我没周兄有钱,每日只有五文钱的饭钱。”
在这件事上,苏平安早得了苏暖的嘱咐,蚊子再小也是肉,再小的生意也不能推回去。
“怎么不能。”苏平安道:“大家都是同窗,这点小忙我当然要帮。回头我就跟二姐说一声,明天帮你也带一份饭。”
其他人都听的清楚,原本还怕苏家二姐嫌钱少,不会乐意给他们带饭。现在听到五文钱也能让她捎饭,另一人也开口说要订饭。
就这样,在苏暖不在的情况下,苏平安便替二姐接了两单生意。
苏暖不知道自己又多了几个订饭的单子,她紧赶慢赶,终于赶在饭点之前回到了家。
胡二叔正带着众人在后院用背回来的石头砌墙,苏暖给他们送了些热水,看他们疲倦的脸色,就知道他们干了一上午的活,眼下应该是又累又饿。
她也不含糊,马上就去炒菜。
走之前,苏暖已经焖好了饭。
其实油渣和白面都还有不少,完全可以给众人包饺子。
但苏暖为了低调,没敢拿出白面来,最后焖了锅粗粮豆饭。
主食有了,就差下饭的菜了。
苏暖又去后院拔了些荠菜,配着油渣一炒,香味立时飘了出来。
光有一道菜还不够。
苏暖用半斤五花肉加上豆腐,炖了一大盘五花肉烧豆腐。
在后院干活的众人闻到这香味,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原本都以为沈家境况不好,未必有条件管饭,但没想到苏暖说话算话,竟然真的用荤菜招待他们。
于是这些人干活的时候,更有力气了。
当天中午,来苏暖这里帮忙干活的人,都分到了一大碗粗粮饭,上面还有一勺荠菜炒油渣和一勺五花肉烧豆腐。
胡二叔边吃边赞:“苏丫头,你做饭手艺不错,这荠菜炒油渣越吃越香。这豆腐也做的好。”
其他人也纷纷赞道:“没想到油渣还能炒菜吃,炒出来的荠菜比肉还香呢!”
面对众人的夸赞,苏暖腼腆一笑,然后从锅里给沈言盛了一碗稍软的粗粮饭。
家里这么多人在,暂时没办法给沈言开小灶了,只能委屈他吃粗粮饭了。
考虑到沈言还在养病期间,不能吃太油腻的东西,苏暖只给他盛了点荠菜。
韩氏那边,苏暖也给她送了一碗粗粮饭。
胡二叔边吃边摇头:“你这婆婆也太软弱了些。”
“你这婆婆胆小就算了,你家男人也像个大姑娘似的,吃饭还要人送。”
男人们说话大大咧咧,也不管屋里的人听到怎么想,直接就说了出来。
胡二叔只好喝止众人,“说什么呢,人家身子刚好,不出来也是怕吹风。”
“依我说,这城里的儿郎就是不如咱们村里人壮实,这才九月份呢,就怕风吹,那冬天还过不过了。”
几个男人说高兴了,也不管胡二叔的眼色,只管在那里笑闹。
苏暖知道他们没有恶意,也就没理会。等把碗里的饭吃完,正想添一碗,就见沈言从房间出来了。
几个男人都是一愣,沈言和韩氏来村里后,就甚少外出,因此他们都是第一次见沈言。
苏暖归家时,正好碰到胡二婶来串门。
这些天,两家经常来往。
韩氏和胡二婶熟络多了,两人正一起看母羊吃草。
胡二婶给母羊喂了几棵野菜,便问道:“暖暖,这天马上冷下来了,这羊你打算怎么安置啊?”
苏暖还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当初买羊只是想着家里日日要买羊奶,还不如买一只产奶的母羊,却忘了现在已经是深秋,母羊也要过冬。
“这个我还真没想过。”苏暖道:“二婶,你懂得多,这羊应该怎么安置啊?”
胡二婶热心道:“你听我的,趁着天气还不太冷,赶紧搭个羊圈,这羊圈不用好看,结实就行。要不然羊一顶,围墙就被撞坏了。”
苏暖听得似懂非懂,她还真不会搭这个羊圈。韩氏就更不用说了。
“羊圈就算了。等天冷的时候,我把羊放到厨房,冻不着它就行。”
胡二婶劝道:“那可不行。厨房是做饭的地方,这羊又要吃草又要拉屎,别把厨房弄脏了。”
“这样吧,我让你二叔帮你搭个羊圈,反正他现在闲着也是闲着。”胡二婶看苏暖的表情就知道她不会搭羊圈,干脆好人做到底。
苏暖有些不好意思:“这会不会太麻烦了。”
“没什么麻烦的。”胡二婶爽气道:“大家邻里邻居住着,这点忙不算什么。”
不等苏暖再推辞,胡二婶已经把胡二叔叫了过来。
两口子都是痛快的人,胡二叔转了一圈,便给母羊选了个好地方,就在后院的菜地旁边,既向阳又背风。
“苏家丫头,你这羊圈打算怎么搭,是只要省钱还是要让羊住的舒服些。”
胡二叔边说边在地上画图:“要是图省钱,咱们就用木头简单搭个棚子,上面再铺些干草,编个草帘,也能遮风挡雪。”
“不过要是雪下的太大,这棚子有可能会被压塌。”
“那就盖个结实点的羊圈。”苏暖还指着母羊一直产奶呢,当然不能让它挨冻。
胡二叔慢慢道:“这结实的羊圈就要花钱了。羊都爱顶墙,这墙要么用砖,要么就得用石头,可这两样都得花钱。”
苏暖明白胡二叔的意思了,她不由笑道:“二叔不用替我省钱,我手里还有些余钱,应该能把这羊圈盖起来。要是二叔觉得人手不够,还可以再请两个人帮忙。”
“那这一来,就得花不少钱了。”胡二婶说道:“光是工钱就要不少呢!”
苏暖道:“我手里还有一两银子,应该够了。”
其实这些日子,苏暖已经攒了好几两银子了,不过凡事还是低调的好。
胡二婶忍不住问道:“孩子,你哪来那么多钱?”明明前几天,沈家还穷的叮当响,来找他们借柴借镰刀,如今手里就有了钱。
胡二叔也看向苏暖。
苏暖没有瞒他们,“这些我一直都去山上采药,运气好挖到了几棵值钱的药材。”
具体是什么药材,她没说,胡二叔两口子也没好意思问。
胡二婶只是有些羡慕,“你这是赶上好运气了。”
确定了苏暖手里确实有银子,胡二叔就道:“明天我就再找几个帮手,几天就能把羊圈盖起来。至于这羊圈的墙,最好用石头来砌,既结实还能省钱。”
盖房子和盖羊圈都离不开砖石。
一般槐树村的人盖房子,如果有点积蓄的话,会选择烧制的青砖。没钱的话,有的人家会选择土砖,土砖就是用泥和的砖,放在地上晾干了,既能盖房子也能盖院墙。
午饭是猪肝青菜面。
扇子骨熬了半个时辰,香味就已经出来了。
苏暖将手擀面煮熟,舀上浓白的大骨汤,再配上烫好的猪肝和青菜,卖相好看得很。
韩氏先给儿子送去一碗,等回来时,苏暖已经给她盛了满满一碗。
手擀面软硬适中,猪肝软糯新鲜,青菜清甜爽口,汤汁更是浓郁香甜。
这顿饭,韩氏吃的头也不抬,都顾不上说话。
苏暖上午走了二十里路,早就饿了,两碗手擀面下肚,才觉得有了些饱意。
她盛了碗骨汤,边吹边喝。
韩氏只吃了一碗,但她胃口小,这时候撑得直揉肚子。
“暖暖,你这做饭的手艺真好,是跟亲家母学的吗?”
提到便宜娘余氏,苏暖喝汤的动作一顿,点头道:“算是吧。”
韩氏不疑有他,还提起了回门的事,“明天就是回门的日子,不知道暖暖你是怎么打算的?”
苏暖半碗热汤下肚,手脚都暖和不少,此时也明白了韩氏话里的意思。
“娘,我买那么多肥肉,是让咱们自家人吃的。明天回门时,我打算空着手回去。”
“空着手回去?”韩氏道:“这不太好吧?”
苏暖喝了口汤,“反正我也不准备多待,我娘愿意说什么说什么。”
余氏心里根本没有她,即便她带再多的东西回去,对方也不会给她好脸。
何况苏暖也不想让人知道,自己多了一个挣钱的途径。
苏玉那个人最见不得自己比她好,要是被她知道自己能卖药材挣钱,她肯定会搅黄自己的买卖。
反倒是自己过得不尽人意,苏玉才不会过分关注自己。
苏暖是这么打算的,第二日回门的时候,真的什么东西也没带。
韩氏想让沈言跟着她一起回去,面子上也好看一些。
苏暖直接拒绝了,“相公身子还未好,要是再吹着风就不好了。反正我很快就回来,午饭等我回来再做。”
昨天晚上,苏暖将五斤肥肉全熬成了猪油,还剩了一大盆猪油渣。
中午的时候,她准备用猪油渣包饺子,临走时还叮嘱韩氏早点把面和上,等她回来就准备包饺子。
相较苏暖的姗姗来迟,苏玉却是一大早就来了娘家。
张屠夫也跟着她一起来了,还带了十几斤猪肉,两坛酒,两包点心。
苏暖进门的时候,苏玉正坐在院子里喝糖水。
看着苏暖空手过来,苏玉脸上是掩不住的幸灾乐祸,“二姐,你怎么空着手回来了?”
她声音不小,余氏正在堂屋里张罗着给女婿倒茶倒水,听到苏玉的声音,马上就出来了。
余氏见到苏暖,先往她身上一扫,确定二女儿确实是什么也没拿,脸色当即沉了下来。
“怎么,老娘养你这么大,就是让你这么气我的吗?”
苏暖脸色淡淡:“相公病了,家里拿不出钱来置办回门礼。沈家的情况,娘应该也知道。要不然三妹也不会……”
“你胡说什么呢?”余氏赶紧打断她的话,三女婿还在屋子里坐着呢,要是让他知道苏玉先前相中的是沈言,那又是一件麻烦事。
“行了,别杵着了,去厨房干活。今天你妹夫拿了十几斤猪肉过来。中午我要多做几道肉菜,你帮我烧火。”
苏暖这么一说,余氏也顾不上计较她空手回来的事了,只想把她支到厨房去干活。
偏偏苏玉不甘心,她好容易吐气扬眉一回,自然还想再奚落苏暖几句。
于是她也跟着进了厨房,第一句话就是:“二姐,姐夫怎么没来啊?”
苏暖低了低头:“成亲当天,他就病了。昨天才刚退了烧,如今还在家里养着呢!”
其实沈言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今早苏暖走时,他正在房间练字。
但苏玉是什么脾性,她就喜欢看苏暖过得不如意,因此苏暖也就顺了她的心意,怎么惨怎么说。
这样的答案,在苏玉意料之中。上一世,沈言确实是在成亲当日就病倒了,后来养了半个多月才好。
她故作同情道:“二姐夫这身子确实差了点,以后苦了二姐你了。”
苏暖没吭声,苏玉愿意奚落就奚落吧,她将来早晚有一天会知道,身体太好也不是什么好事。
而苏暖的沉默,也让苏玉越发得意,她口无遮拦道:“二姐,你今日回来,不会还想找娘借粮吧?”
苏暖还没说话,一旁洗肉的余氏不干了,“借什么粮,家里哪还有多余的粮食?”
苏玉假意道:“娘,二姐婆家肯定是揭不开锅了,你就借点粮食给她吧!”
“不借。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既出了这个门,以后就是别家的人了。我可没有多余的粮食来养外人。”
“娘,你这话说得也太难听了,也太伤二姐的心了。”
余氏没好气道:“反正我把话放在这里了,家里没粮,不借就是不借。”
苏玉还要再拱火,惹得余氏说出更难听的话来,不妨厨房门口忽然传来自家男人的声音。
“丈母娘要是没有多余的粮食,我家里倒是还有两袋粗粮,二姐要是不嫌弃的话……”
张屠夫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苏玉急急打断了,“你是不是睡糊涂了,家里什么时候多出来两袋粗粮。”
苏玉是知道张屠夫中意自己二姐的,生怕他对二姐生出什么念头,赶忙拦在前面,还狠狠掐了下张屠夫。
当着余氏的面,张屠夫只呵呵笑了一下,但目光却一直落在苏暖身上。
他的心情要比苏玉复杂得多,一方面觉得苏暖嫁到沈家是自讨苦吃,如今沦落到要回娘家借粮,自己心里多少有点痛快;一方面还是有些不甘心,想用两袋粗粮来替自己争口气。
他的这番心思,苏暖猜也猜到了一些,她有些无语,自己压根没想过借粮,都是苏玉那张嘴乱说。
“妹夫的好意我心领了。”苏暖不想再跟他有什么瓜葛,直接道:“我家里人还在等我回去做饭呢,我就先回了。”
她要走,余氏也没留。苏玉就更不用说了,巴不得她赶紧走。
只有张屠夫又多看了苏暖几眼,被苏玉连着掐了好几下。
离开苏家后,苏暖没急着回沈家,她明知道今日回来肯定会遭余氏白眼,但也要回来的原因是要见弟弟苏平安。
只是还没等到苏平安回来,她就在苏家待不下去了。
苏暖在村口等了好一会儿,才看到苏平安的身影。
“二姐,你怎么不在家等我?”苏平安在这里看到苏暖,还有些奇怪。
苏暖解释道:“三妹夫也在,我觉得尴尬,就出来了。”
两家换亲的事,苏平安也是苏暖出嫁以后才知道。
他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便把手里的一个布包递了过去。
“这几日先生正在讲《大学》,今日的功课就是把《大学》抄上一遍。”
布包里不仅装了一本书,还有一沓上好的竹麻纸。
苏暖接过来,“我知道了。你赶紧回去吧!明天早上你去镇上的时候,记得还在这里等我,我把写好的功课给你。”
姐弟两个约好了时间,便各自分开了。
第十二章
昨天才刚下过雨,山里确实潮湿得很。
幸好清早出了太阳,不然地上会更泥泞。
苏暖倒没什么,她是走惯这里的。只是带着韩氏,韩氏又是第一次上山,走的很慢。
婆媳两个走了一个时辰,才走到苏暖上次挖药材的半山腰。
这里植被丰盛,遍地都是野菜,还能时不时找到几株药材。
“暖暖,我们还要往上走吗?”韩氏这辈子还没走过这么远的山路,此时只想坐在地上歇会。
如果只有苏暖自己,她还是想往上走一走的,不过这次带着韩氏,她便道:“不往上走了,我们就在这采野菜吧!”
韩氏还有些气喘,便把筐子倒转过来,坐在上面歇息。
苏暖则不知疲倦的开始采野菜,经过雨水的滋润,山里的野菜都长大不少。
没多一会儿,苏暖就采了半筐子野菜。既有韩氏认识的荠菜,也有不认识的蒲公英和鸡肠草。
苏暖边采边教韩氏:“这种开黄花,叶子上有锯齿的就是蒲公英。要是不好区分的话,就掐一下叶子,蒲公英的叶子会分泌乳汁一样的汁水。”
“而这鸡肠草好辨认,叶子是卵形,开蓝白色的小花。”
鸡肠草比荠菜还要常见,一般都是丛生,挖起来特别省力,没一会儿就可以挖一筐。
韩氏分不清蒲公英与其他野草的区别,但鸡肠草就好认了。
于是她专挖鸡肠草,这一片的鸡肠草遍地都是,挖起来轻松得很。
苏暖看她挖的起劲,就拿了镰刀去了不远处。
来时她看到了一株半夏,半夏可以止咳化痰,刚好能治沈言的夜咳。
苏暖发现的这株半夏生长在一棵树下,周围全是落叶。
为了把半夏完整的挖出来,苏暖先把落叶清理干净,又用镰刀小心的挖走周围的泥土。
眼看这株半夏要连根挖出,不远处忽然传来韩氏的惊呼声。
苏暖只看见韩氏的衣衫在野草丛中一闪,接着就不见了身影。
这片山林距离村里很近,几乎没有什么大型野兽出现过。
但事有万一,苏暖担心韩氏是被野兽袭击,拿起镰刀就赶了过去。
等过去才知道,韩氏是在挖鸡肠草的时候,没注意脚下,直接踩空摔到了旁边的一块谷地。
幸好那谷地并不深,周围又有许多枯草。
韩氏并没有被摔伤,只是一时爬不上来。
“娘,你别着急。我下去拉你上来。”
这么低的谷地,苏暖完全能拉韩氏上来。她一边安抚对方,一边小心的滑到了谷底。
韩氏脸上有些擦伤,看到儿媳妇下来眼圈还有些微红,“我这个当婆婆的真是没用,采个野菜也能摔下来。”
“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你就别自责了。”
苏暖体谅她第一次进山,又是为了帮自己忙,不仅不埋怨,还安慰了她几句。
韩氏的眼泪这才没掉下来,“那我们要怎么上去?”
苏暖看了眼周围,“这山坡并不是很陡,只要抓着坡上的灌木,就能一点点上去。”
她本来要找棵能承受人重量的灌木,目光却忽然落在了山坡上的一棵野树上。
只见那棵树上结满了毛茸茸的果子,每个果子都有鸭蛋大小。
竟然是野生猕猴桃。
这可是纯天然的美味。
苏暖回头笑着对韩氏道:“这下你更不用自责了,要不是你摔入这谷地,我也不会发现这野生猕猴桃。”
“猕猴桃?”韩氏不解:“这是什么东西?”
“是一种能食用的水果。”苏暖上去就近摘了一颗猕猴桃。
如今是深秋,这猕猴桃已经成熟。
苏暖轻轻一掰,就将猕猴桃分成两半,自己一半,递给韩氏一半。
韩氏从来没吃过猕猴桃,照着苏暖的样子剥去外皮,便小心的咬了一口。
这一口下去,又酸又甜,肉质也很细嫩。
“好吃。”韩氏几口就将手里的猕猴桃吃完,然后眼馋的看向上面的猕猴桃树。
山坡上足有好几棵猕猴桃树,每棵树上都长满了鸭蛋大小的猕猴桃。
“暖暖,我们多带些回去,让阿言也尝尝味道吧!”
苏暖点头:“当然要多带些回去。”
她和韩氏想的还不一样,刘府的老爷子既然要过生辰,肯定要寻些鲜果。这猕猴桃酸甜可口,要是送到刘府去,应该能换点银钱。
婆媳两个各有目的,很快就行动起来。
韩氏摔下来的时候,手里还紧紧抓着筐子,如今刚好方便苏暖采摘。
苏暖装了满满一筐子猕猴桃,第一趟先把猕猴桃运上去,第二趟便把韩氏拽了上来。
一筐子猕猴桃足有百八十个,山坡上的猕猴桃却才采了三分之一。
“暖暖,要不我们把这些猕猴桃都采回去吧!”
苏暖看了眼天色,“时候已经不早了,还得去镇上卖野菜呢!明天吧,我再来一趟,把剩下的猕猴桃都采了。”
万一刘府那边不要猕猴桃,这么多猕猴桃采回去也吃不完。
趁着太阳还没升到正中,苏暖先把韩氏送回家,然后就背着一筐猕猴桃,手里又提着装满野菜的篮子去了镇上。
刘家是镇上数一数二的富户,宅子特别好找。
苏暖按照徐管家说的,跟门房说了一声,门房就把徐管家请了出来。
看到苏暖带着野菜来了,徐管家露出一个笑容:“可算等到你来了。”
家里请的那位道爷,早上只吃了一碗粥,厨房炒的那碗青菜只动了几筷子。
徐管家刚才还在犯愁呢,要是中午再没有野菜,那位道爷多半要发脾气。
现在好了,野菜终于送来了。
徐管家解决了一件心事,也没让下面的人称一下斤数,直接给了苏暖半吊钱,算是她的辛苦钱。
刘老爷请的道爷还要在家里住上半个月,以后要劳烦苏暖的时候还多着呢!
苏暖本来想借猕猴桃卖个好价钱,如今见徐管家出手大方,索性把那筐猕猴桃当赠品送了出去。
“这是山里出的一种野果,叫做猕猴桃,又酸又甜,美味的很。就当是我孝敬老爷子的。”
徐管家笑道:“巧的很,老爷子这几日胃口不佳,正想吃鲜果呢!可惜老爷子牙口不好,吃不了市面上卖的梨和石榴。”
苏暖笑道:“那这猕猴桃肯定适合老爷子吃,这猕猴桃的果肉软得很,别说老人,就是没有牙的小儿也能吃。”
徐管家本来没把这猕猴桃放心上,听到果肉很软,这才真动了心思。
“好,要是老爷子真喜欢吃这猕猴桃,那你就立了大功了。”
“回头我再把这事说给老爷听,老爷肯定会重重赏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