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皮蛋文学 > 历史军事 > 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李慎李世民后续+全文

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李慎李世民后续+全文

悟途 著

历史军事连载

很多网友对小说《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非常感兴趣,作者“悟途”侧重讲述了主人公李慎李世民身边发生的故事,概述为:八零后中年大叔意外穿越!他可只是个小小杂货铺老板啊,怎么就穿成了李世民的第十个儿子?他可不想小小年龄就被李世民派遣到封地啊!看他开局心脏复苏救燕妃,研制青霉素贿赂李世民!逆袭唐皇不要太简单!...

主角:李慎李世民   更新:2025-06-05 06:4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慎李世民的历史军事小说《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李慎李世民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悟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很多网友对小说《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非常感兴趣,作者“悟途”侧重讲述了主人公李慎李世民身边发生的故事,概述为:八零后中年大叔意外穿越!他可只是个小小杂货铺老板啊,怎么就穿成了李世民的第十个儿子?他可不想小小年龄就被李世民派遣到封地啊!看他开局心脏复苏救燕妃,研制青霉素贿赂李世民!逆袭唐皇不要太简单!...

《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李慎李世民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王爷你跟陛下进里面去吧。我等守在门口。直至战死绝不后退一步。”薛仁贵看李慎手里的剑对李慎说。


“好吧。你们小心。只需防守即可。我估计现在羽林卫正在攻打城门。”李慎觉得还是进去的好。要不然没等援军来李世民若死了怎么办。

李世民跟李慎走进殿内。但门没有关,他们就这样看着外面。双方没有什么狗血的对话。大战一触即发。直接就冲杀上来。薛仁贵一人在台阶中间。手中方天画戟大开大合。叛军的兵器碰之即开。一时间竟无一人能够上前。

“你这护卫不一般啊。神勇无比。你真是捡到宝了”李世民在里面看的真切,

“那..要不回去你给弄个将军什么的?”李慎回到

“算了。君子不夺人所爱。”李世民回答

“也行。等大哥登基后让他跟着大哥”李慎很大度。不想误了薛仁贵的前程

一刻钟。薛仁贵杀了二三十人。依旧没有露出疲像。这让后面的阿史那结社率开始着急起来。再过一会援军打进来他就失败了。全家死光光啊。

“所有人一起上。谁能杀了他。赏牛羊汉女跟随可汗牙帐。”

“冲啊”

“上啊”

叛军又开始一拥而上。薛仁贵看到叛军又冲上来。大喝一声“杀”手里方天画戟行云流水。一扫就是几颗人头。而十个老兵护卫经验十足,不与敌人硬碰。就在薛仁贵后面偷袭。

不过叛军人数实在太多,李慎的十个侍卫开始出现受伤的。李安安排的百骑也出现了伤亡,情况开始危急起来。突然外面喊杀声由远及近。

“杀啊。保护皇上。”

“冲啊,杀了阿史那结社率这个老贼。”

“冲冲冲救驾救驾。”

李慎知道外面的羽林卫冲破宫门了。也是走到门前。大声喊道“谋反只诛贼首,其余降者不杀。”

“只诛贼首,降者不杀”

“只诛贼首,降者不杀”

十个护卫也跟着喊。李慎说这话也是怕这帮人狗急跳墙拼死一战。他的十个护卫到现在除了有伤的,没有一个死的。这是他的财富啊。别到最后死几个多冤枉。

叛军还剩五六十人。听到后面的喊杀声,又听到前面喊降者不杀。犹豫了一阵就有人开始高喊投降冲到旁边。有一个带头,那就有跟风的。一时间一多半人都跑出叛军队列。

“混账,快回来他们是骗你们的。”阿史那结社率看到后极其败坏的道

“所有投降的到那边墙边扔掉武器。双手抱头跪下。本王保证不杀你们。”李慎看这么多人赶紧许诺

“仁贵,去把阿史那结社率给拿下。”李慎吩咐薛仁贵,

“是王爷。”薛仁贵也不废话,提着方天画戟就杀了过去。剩下的十几个人怎么可能是薛仁贵的对手。而阿史那结社率在薛仁贵手里也就走了五招就被擒下。自此一场叛逆刺杀宣告结束。

薛仁贵擒下阿史那结社率后。羽林卫也终于赶到。把剩下的叛军除了投降的就是诛杀。

羽林卫校尉孙开武走到台阶下面把武器放到地上,单膝跪地

“臣救驾来迟,请陛下责罚”孙开武知道。如果李世民死了,羽林卫所有将官都得陪葬。不连累家人就已经是开恩了。

“起来吧。阿史那结社率反叛不在意料之中。你等并无罪过。安排人守护宫门。调派千骑营驻守。把叛军都压下去。纪王已经答应降者不杀,听候发落吧。”李世民吩咐一声



“好吧。你年纪还小过几年在说罢。”李世民无奈


就这样守完岁后个人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

冬去春来,李慎的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每月两次的出宫机会李慎都很珍惜,没办法争不过李世民。

李慎现在的产业赚钱的只有酒水。因为崔家的关系。普通的酒水一降再降。如今已经到了一贯钱。也正因为如此,需求量反而增多了。各地的商人到长安贩卖货物,回去的时候都会进购一批酒水带回去。每月给李慎带来两万多惯的利润。

其次李慎的煤矿产业一直在挖。但基本没有出售。所以堆积如山都不足以形容。山脚下到处都是。很多挖矿的工人都不理解为什么东家让他们挖这么多没用的石炭。而且李慎让王洪福继续买有石炭的山或者是地。有石灰石黏土的山或者地统统都买。反正这些山地都种不出粮食价格便宜。

尤其是南山煤矿附近的地都是荒地,面积还大,李慎让王洪福找长安县都买下来。还有皇庄四周的良田,只要肯卖的能买的都买。而且是高价购买。皇庄五百户食邑,每户一百亩,就要五万亩。王洪福已经买了两万亩地了。大部分都是朝廷的。已经按照每户的人口分了下去。

就这样李慎平静安稳度过了五个月。五个月里朝堂依旧按着历史的轨迹进行。李泰为了争夺皇位依旧活跃在朝堂上。而李慎成功把粮食价格拉到了十文钱一斗。

李慎的想法是拉到跟后世一样两文钱一斤也就二十二文一斗。不过这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打破李慎宁静的是南平公主出嫁。李世民将南平公主下嫁给礼部尚书王珪的儿子王敬直。李慎对这个王珪很看不上。

历史上王珪总是拿礼制说事。其实就是存有私心,他的礼制只对自己有利的说。对百姓有利的他从来不说。李慎觉得王珪就是沽名钓誉,什么劝谏李世民放了叛臣妻子。建议朝臣见了亲王可以不跪拜,说事不符合礼制。

很多人都评价他好。可这些人都是官场上的人。他为了给自己和官员谋求利益,官场一片好评。但对于民间百姓没有一点贡献。很多人还拿他跟魏征、房玄龄品美。李慎觉得真是无稽之谈。他都敢泄露禁中密语,也就是李世民跟身边人说的密事,就可以看出此人品行。如果不是魏征等极力帮他开拓。他现在还被外放做官呢。

如果是平时公主下嫁之事李慎根本就不会参加。

备份厚礼让人送去就好,可李慎看过电视剧有一段,南平公主下嫁王珪之子。

王珪道:“如今皇帝圣明,行为举止都遵循礼制。我接受公主拜见,不是为自身荣耀,而是要显示朝廷的美德。”他和妻子端坐于上,让公主行拜礼。

从此,公主下嫁,若公婆尚在,都要行妇礼。如果李慎是寻常人也会觉得应该。

可这人啊,身份地位不同看法就不同,李慎现在是皇族是亲王。

说实话让李慎拥护人人平等,李慎心里也不愿意。好不容易我高人一等,我还往回过?

况且就算是后世都做不到人人平等,哪个时代没有阶级。

自古公主下嫁就没有行跪拜礼的,这王珪说的好听是为了美德,其实就是彰显他有多能耐。



做为一个皇二代,当一个闲散王爷是他的梦想。但是李慎知道要想过上他心中那种理想型的生活。肯定会有一些困难。首先就是五姓七望关陇八家。古往今来,美好生活的基础就是钱。李慎想过奢靡的生活单靠封地那点税收和俸禄可支撑不起来。所以李慎就要经商赚钱。

世家势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商业上一直处于垄断地位。源源不断的钱财来供养他们的子弟。所以李慎想赚钱必须要打破世家的垄断。早晚都会跟世家对上。除非李慎去封地猫着。但那不是李慎想要的生活。既然早晚要对上。那就先下手为强。

李慎想到这对李世民道“阿耶。你说的是不是取士都是世家子弟。”

李世民一愣没想到李慎也知道“是啊。这几年大多是世家子弟。只有少部分是寒门子弟。”

“阿耶,那些阅卷的官员很多都是世家的。必定有舞弊行为。”李慎说道

“朕当然知道。但参与科举的人众多。朕不可能亲自阅卷,也不是区区几个官员就可以完成的。每次科举阅卷都要几十人。这几十人里大部分都是世家勋贵官员。他们同气连枝,互相帮助。寒门考生很难出头。”李世民叹了口气。

“阿耶。如果阅卷之人不知道是谁的卷子呢。”李慎问道

“谈何容易。”李世民问

“很简单。把考生的名字籍贯用纸糊上不就行了。”李慎说道

“对啊。这个方法好。阅卷之人看不见就避免徇私舞弊。李慎,你这个法子很好。”李世民恍然道。这么简单的方法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李慎本还想把后面的誉录什么的流程说出来。可看到李世民这么激动。李慎觉得还是以后慢慢再说。他自己肚子就这么点墨水。都倒处去了。以后怎么办。细水长流。

-------------------------------------

没等李慎说完李世民就走了,脸上露着笑容。他觉得李慎说的糊明肯定会给他多取一些寒门子弟。他准备明日朝堂上跟房玄龄几位重臣好好商讨一下具体操作。毕竟李慎只说了一个方法。

李慎送走李世民跟韦贵妃回到厅里。心说这个爹也太心急了吧。光糊名有啥用。

“慎儿,你今晚不应该说出糊名之事的。你这样为你阿耶献策,若是让世家知道了。必定会为难于你。五姓七望流传千年。势力遍布朝野。你这样做很可能招来世家的报复。你阿耶都要忍让。更何况你势单力薄呢。”韦贵妃很担心李慎

“母妃。我是皇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我皇室势大。我作为皇族也必将荣华富贵,若我皇室势弱,我这个皇子也没几个人看得起。这就是为何阿耶想要对付世家的原因。”李慎解释道。电视里世家被武则天杀的七零八落的。

“哎。慎儿,这些为娘怎么能不知。但我也是出身韦家。真的不希望家族破灭。”韦贵妃很惆怅。一边是家族,一边是儿子。

“母妃。不要想那么多了,以后的事谁又说的准呢。不过是一个糊名而已。对世家不是什么威胁。”李慎看韦贵妃纠结的样子有些无语。就一个糊名。怎么整的像是要灭了世家似的。根本就是不疼不痒的事。母子又聊了一会就各自休息了。

李慎回到住所后。就开始把今天跟李世民说的科举糊名流程写了下来。这个流程应该是明清时期的。电视剧里经常演。

前世李慎因为看店,闲着无聊。成天是看电视剧,刷小视频。看小说。别人怎么样不知道。但李慎自己有个习惯。每当看小说的时候总是喜欢跟着剧情。搜索一些东西。比如小说里主角酿酒赚钱。他就会去搜索酿酒方法。幻想如果自己穿越了怎么去酿酒。所以 他脑子里有不少理论知识。当然了。没有一样实践过得。但李慎相信反复实践,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肯定会成功。

-------------------------------------

两仪殿内。李世民端坐于上。下面跪坐了几人,有赵国公长孙无忌,河间王李孝恭,郑国公魏征,梁国公房玄龄,申国公高士廉,户部尚书唐俭,郧国公张亮等人。

“今日有一事,想听听诸位的看法。”李世民开口道

“陛下不知是何事。”长孙无忌接道。

“科举取士已经多年。但取上来的寒门子弟寥寥无几。我大唐想要千秋万世,就要取消芥蒂。让所有的大唐百姓都可以参与其中。这样才能从中选拔更多有才之士,为朝廷所用。而如今并不是很理想。民间已经开始传朝廷科举只不过是幌子。所有的名单都是内定的。说朝廷徇私舞弊,任人唯亲。各位说说怎么解决这个事情”李世民说完看向众人

众人没想到李世民会说考场舞弊的事。其实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只是不说而已。谁家还没有几个亲戚呢。谁都想把自己亲戚安排到朝堂上来增加话语权。

其实在场众人也算是世家。或者跟世家有关系。除了李孝恭是皇族外。像长孙无忌本身就是大世家。房玄龄的正妻卢氏也是大世家之女。

见众人不说话。李世民知道这帮大臣也都是心存私心,哪有什么真的忠君爱国,在他们心里家族的利益高于国家的利益。于是直接说道:“诸公也不必费神。我这有一策,各位看行否。”

“此策为糊名。就是将考生的名字籍贯等信息用纸糊上。这样阅卷官不知道是谁的卷子。就可以避免徇私舞弊。”李世民把李慎的糊名说出来后就看着众人

众人听闻不住点头。确实是一个良策。

“陛下。此策确实是一个良策。不但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徇私舞弊。还能让我大唐百姓相信朝廷取士的决心。”房玄龄率先说道

“房公所言极是。这样还可以给那些寒门士子增加信心。让更多的读书人来参加科举。”长孙无忌跟着道

“不知此策是何人所献。想来必定是个人才。”这时魏征说出了大家的疑问。

“糊名乃是我昨日去大吉殿用膳后。跟十皇子李慎闲聊时所得。不过具体还要诸公完善。”李世民语气颇为得意。毕竟众人说的良策出自自己的儿子。

“申王殿下?”

“申王李慎?”

“哦,原来出自申王殿下。听说申王自小聪慧。熟读百书。想来是陛下教子有方。”房玄龄率先奉承道。这一剂马屁拍的李世民很是受用。

“哪里,只不过是一小童的童言而已。不值一提。具体还要诸公商讨出章程才行。往后科举就用此法。并传邸报道各州县。”李世民拍板决定

众人出来两仪殿都互相看了一眼。其实他们都想反对。但没有一个站住脚的理由。说白了文人的争斗就看谁能占住大义。李世民此举是为了天下读书人,如果他们反对。不得让天下文人骂死。到时候后世还不一定怎么写他们。

“哎。这个申王啊。”长孙无忌叹了口气

“申王殿下确实聪慧”魏征说道

“赵国公,郑国公。我们还是先商讨一下具体流程吧。”唐俭在旁说道。这个事涉及到一些用品是要他户部出钱的。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