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回馈社会。
我和父亲商量后,决定在村里举办竹编技艺免费培训班,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习这门传统手艺,为他们提供一种增收的途径。
培训班吸引了村里许多年轻人和妇女的参加,看着他们充满热情地学习竹编,我仿佛看到了竹编技艺传承下去的希望。
在培训班上,我会像父亲曾经教导我一样,耐心地指导每一位学员。
从竹子的挑选、处理,到竹编的基本技巧,再到创意设计,我都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
父亲也会时不时地来到培训班,用他丰富的经验为学员们解答问题。
他总是告诉学员们:“竹编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一种传承和责任,要用心去对待每一根竹条,每一件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我与学员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竹编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有的学员用学到的竹编技艺,在家乡开起了自己的小作坊;有的学员将竹编与电商结合,通过网络平台将竹编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看到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我心中充满了喜悦。
岁月流转,父亲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依然坚持来到工坊,看着我们忙碌的身影。
他会坐在角落的那张旧竹椅上,静静地看着我们编织竹编,眼神中满是满足和欣慰。
每当我遇到问题,还是会习惯性地向父亲请教,他总是能给出最睿智的建议。
在一个宁静的午后,父亲在那张陪伴他多年的竹椅上安详地睡着了,再也没有醒来。
那一刻,我的世界仿佛崩塌了。
我悲痛欲绝,父亲的离去,让我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失去了最坚实的依靠。
但我知道,父亲留给我的不仅仅是竹编技艺,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坚持的精神。
在父亲的葬礼上,村里的人都来了,还有许多曾经受过我们帮助的人。
他们怀着沉痛的心情,为父亲送行。
我看着父亲的遗像,泪水模糊了双眼,但心中也涌起一股坚定的信念:我要将竹编事业继续发扬光大,将父亲的精神传承下去。
父亲离去后,我带着对他的思念和对竹编事业的执着,继续前行。
在新的征程中,我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但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父亲的爱和那片竹林给予我的力量,我便能勇敢地面对一切。
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