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一丝解脱的微笑,仿佛终于放下了所有的执念。
翠儿将他的皮毛葬在鹰嘴崖下,立起一块无字碑。
她知道,黄大仙的故事到此结束,但桃源村的生活还要继续。
尾声十年后,桃源村的孩子们常在鹰嘴崖下玩耍。
这里早已没有了当年的恐怖与阴霾,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开放,五彩斑斓;夏天,绿树成荫,是孩子们避暑嬉戏的好去处;秋天,野果挂满枝头,孩子们总能满载而归;冬天,虽然依旧白雪皑皑,但却充满了孩子们打雪仗的欢声笑语。
传说每逢月圆之夜,碑前会出现几株野山参。
这些野山参形态各异,仿佛有着自己的灵性。
村里人都说,那是黄大仙送来的谢礼,感谢翠儿和桃源村的村民在他最后的时刻给予他的宽容与理解。
翠儿抱着儿子坐在老槐树下,将这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赵铁柱扛着猎枪从山上下来,腰间别着当年的玉佩——那是黄大仙最后的遗物。
玉佩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
“娘,黄大仙会回来吗?”
小儿子奶声奶气地问。
“会的。”
翠儿抚摸着玉佩上的云纹,眼中充满了温柔与期待。
“等他真正明白什么是爱,就会回来的。
爱能跨越阴阳,能化解一切仇恨与执念。”
山风掠过碑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回应着这个跨越阴阳的约定。
桃源村的人们依旧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而这个关于黄大仙的故事,也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桃源村一代又一代人口中最传奇的传说,时刻提醒着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心怀宽容与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