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嬴政扶苏的现代都市小说《游行现世,我扶苏大兴秦朝!嬴政扶苏无删减全文》,由网络作家“蔬菜好吃”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扶苏作揖道:“弟子明白,对了,后面有段时间吾需离开府上一些时日,恩师与先生就不必来吾府上了。”淳于越道:“嗯,汝先去帮陛下的忙去吧。”翌日。扶苏来到御书房,对着嬴政道:“父皇,儿臣想到后世去待一段时日。”嬴政抬头看着扶苏,叹了口气,点头道:“去吧!”......现代,扶苏已经穿上了现代的衣服,只是长发他还是不愿意剪掉,依然留着。这是李金平特意到外面给扶苏买的,一共买了几套衣服,别说,还挺合身。李金平在后面看着扶苏奇怪的走路姿势,捂着肚子笑得都直不起腰了。直到今天,李金平才发现,原来扶苏一直都没有穿内。扶苏摸着身上的衣服,感受着这柔软的手感,感叹道:“这布料真好,只是金平你就别笑话我了,我第一次穿这种衣服还有点不习惯。”“没事,没事,...
《游行现世,我扶苏大兴秦朝!嬴政扶苏无删减全文》精彩片段
扶苏作揖道:“弟子明白,对了,后面有段时间吾需离开府上一些时日,恩师与先生就不必来吾府上了。”
淳于越道:“嗯,汝先去帮陛下的忙去吧。”
翌日。
扶苏来到御书房,对着嬴政道:“父皇,儿臣想到后世去待一段时日。”
嬴政抬头看着扶苏,叹了口气,点头道:“去吧!”
......
现代,扶苏已经穿上了现代的衣服,只是长发他还是不愿意剪掉,依然留着。
这是李金平特意到外面给扶苏买的,一共买了几套衣服,别说,还挺合身。
李金平在后面看着扶苏奇怪的走路姿势,捂着肚子笑得都直不起腰了。
直到今天,李金平才发现,原来扶苏一直都没有穿内。
扶苏摸着身上的衣服,感受着这柔软的手感,感叹道:“这布料真好,只是金平你就别笑话我了,我第一次穿这种衣服还有点不习惯。”
“没事,没事,穿两天就习惯了,不过你走路能不能正常点,噗哈哈......”李金平大笑着道。
扶苏一阵脸红,尴尬道:“金平啊,实在是第一次,你说你们为什么这么奇怪,还要穿这种内,把那里都包住了,真的挺别扭的。”
“习惯就好,习惯就好。”
李金平推了一下扶苏,道:“赶紧的,想钓鱼,就别磨蹭了。”
坐在池塘边,扶苏看着李金平都钓上了好几条鱼了,而他自己,每次看到浮标沉下去的时候,拉起来,就只剩下光秃秃的鱼钩了,其余什么都没有剩下。
“哎,扶苏,你的鱼怎么又跑了。”
扶苏看着再次变得光秃秃的鱼钩,重新装上蚯蚓,道:“我就不信了,钓不上它们来。”
见到扶苏似乎是跟鱼杠上了,李金平也就把目光放回自己的浮标上,等着下一条鱼的上钩。
正当李金平专心致志地看着自己的浮标微微抖动,全神贯注的时候,忽然被扶苏的惊呼声吓了一跳。
“勾住了,勾住了,好大一条,金平快来帮我。”
李金平连忙看去,果然见到了水中隐隐约约有条想要挣脱的,好大的一条鱼。
眼看着扶苏就要被拉到河里去了,李金平一下子跳到了扶苏身边,接过鱼竿慢慢地溜起鱼来,等这条大鱼已经挣扎得没有力气了,才成功把它拉倒岸边。
把鱼装好后,扶苏激动兴奋地道:“看,金平,我钓到鱼了,而且比你钓的所有鱼都要大。”
对此李金平也是很高兴,毕竟自己努力帮扶苏把它拖到岸上的过程中,跟这么大的一条鱼对坑,那是真的刺激极了。
继续装料,下勾,等待。
扶苏发现这种钓鱼的感觉真好,心情得到了极大的放松。
钓了几天鱼,扶苏的心情明显舒畅了许多。
对于儒学的纠结也没有这么明显了,现在扶苏也看开了很多,自己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去观察这个世界,从中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不是一直纠结着圣人说的都是对的,怎么会错呢,这种问题。
今天扶苏没有去钓鱼,因为从昨晚开始,就已经下了一晚上的大雨了,到现在都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而且还有着越下越大的趋势。
扶苏跟李金平一家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赏雨。
刚开始嗑瓜子,扶苏还有点不熟练,要好久才嗑完一颗。
不过扶苏却是乐在其中,对于这种又香又好吃的瓜子,扶苏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还喜欢上了这种嗑瓜子的惬意生活。
看着外面的倾盆大雨,感受着大自然的伟力,再不急不慢地嗑着瓜子,这就是享受生活啊。
扶苏开口道:“这种叫瓜子的零食是什么植物上结的?”
李金平道:“从向日葵上结的。”
“向日葵是长什么样子的?”扶苏好奇问道。
“长着好大的一朵花,花上面就结着很多的瓜子,而且这朵花一直都是向着太阳的,无论太阳移动到哪里,它也会跟着太阳转的呢。”李母接话道。
“这么神奇的吗?”扶苏惊奇道,他还没有听说过这么神奇的植物呢,还会自己动,而且还是跟着太阳动的。
“下这么大的雨,应该很快就下完了吧。”扶苏笑着道。
李金平“这雨要下十几天呢,没这么快的。”
“你怎么这道要下这么久,难道金平你还会预测天象?”扶苏奇怪地问道。
李父看了一眼李金平,对扶苏道:“这小子哪有这么神,他是看天气预报知道的。”
“天气预报是什么?”扶苏又遇到了他听不懂的东西。
“天气预报就是气象站通过对气象环境的检测,采集气象数据,运用计算机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李父巴拉巴拉不停的说着。
听得扶苏目瞪口呆,一脸懵逼,基本每个字扶苏都懂,但是结合到一起,他就不知道李父到底在说什么了,就是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李金平看着扶苏这懵逼的表情,忍不住笑了出来。
李母瞪了李金平一眼,然后打断李父这个专家的发言,道:“差不多得了,不要显摆你那只用半桶水的渊博知识了,我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更别说扶苏了。”
等李父停下他的滔滔不绝之后,李母看向扶苏道:“扶苏你别听他说的,以后你就知道天气预报是什么了,我们不用知道这些复杂的东西的,我们只要知道什么时候下雨就行了。”
扶苏茫然地点点头。
李母望着屋外的大雨,忧心道:“昨晚都下了一夜的大暴雨了,田里的水稻秧苗长得差不多了,可以插秧了,希......”
“轰隆!”
李母还没说完,就听到“轰隆”一声巨响,众人都是被吓了一跳,纷纷转过头去,只见他们这间房的一角已经不见了,而剩下的也在摇摇欲坠。
李父最先回过神来,大喊一声:“快跑。”
就条件反射般拉起离他最近的扶苏往外跑去,李金平跟李母也瞬间反应过来,都以最快的速度向屋外冲去。
扶苏被李父拉着跑到了屋外,慌忙中回头看了一眼,正好看到房子要塌下来了。
不过没过多久,嬴政就强忍内心的悸动,打算再考考扶苏:“汝观此物还有何发现?”
扶苏这次思考了很久都没有想出来,便不好意思地道:“儿臣想不到了,请父皇指点。”
嬴政把书籍递给扶苏:“汝仔细看。”
扶苏盯着手里的纸张,看着看着,猛地拍了一下额头,恍然道:“父皇,儿臣知道了。”
嬴政对扶苏反应这么慢,显然有点不满意,便淡淡地道:“讲!”
扶苏语气激动地道:“父皇,是文字,您看,此上面所书之文字,每个都非常工整,且大小一模一样,就像是每个字都精心设计过的一样,此不可能是有人书写上去的。”
嬴政点头:“嗯,继续。”
“故儿臣猜测,此文字并非由人来书写,而是有某种工具代替了人的书写,且速度并不慢。”
嬴政这才放声大笑,道:“汝所猜测与朕无二,所以此种工具制作方法汝也要带回来。”
“诺!”
“若大秦有了此种书写材料与代替人书写之工具,那大秦书籍价格将低到何种程度,再有了那种称之为拼音的奇怪符号相助,那天下读书人的数量将出现井喷式的增长。”
“对于大秦推动书同文之策,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届时还有何人能阻拦朕之步伐呼?。”嬴政豪气道。
嬴政看向扶苏,严肃道:“此些事,汝先不要与其他人言之,朕自有决断。”
扶苏拱手道:“诺,儿臣知晓。”
第二天中午。
扶苏府上,看着碗里的粟米,眉头紧皱,艰难地咽了一口下去。
刚回到大秦,扶苏就开始怀念香喷喷的白米饭,还有那些色香味俱全的各色菜肴。
没有吃过现代的这些好吃的食物,扶苏一直都认为他吃的食物已经是世上顶尖的了,可是现在,他忽然感觉大秦的食物都好难吃。
尽管府上的厨师水平很高,但是也做不出像李母做的这么好吃的饭菜来,扶苏知道这是由于食材的原因。
“下次要带点米回来,顺便也带点给父皇尝尝。”扶苏暗道。
“父亲,您怎么了,是今天的饭菜不好吃吗?”坐在旁边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问道。
这个小男孩就是扶苏的大儿子,青阳。
扶苏慈爱地摸了摸青阳的脑袋,笑了笑说道:“汝好好吃饭,要听娘亲的话,为父要回书房去了。”
“好的父亲。”
回到书房,扶苏开始复习学到的几个拼音,没多久,就有下人来报,说他的谋士甘罗跟老师淳于越来了。
扶苏连忙把拼音表跟对照表收起来藏好,向着大厅走去。
进到大厅,扶苏看见甘罗跟淳于越正聊着天。
甘罗看见扶苏进来,便对扶苏行礼:“见过扶苏公子。”
扶苏点点头后,向淳于越拱手道:“弟子扶苏见过恩师。”
众人落座后,甘罗便率先问道:“公子这些时日到哪去了,怎不见公子在府上?”
扶苏笑着道:“吾去帮父皇办点小事。”
“哦”
扶苏对甘罗问道:“先生,此时朝中对于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改币制的进展如何了?”
甘罗:“今日早朝,陛下已同意了李斯的提议,此时各位大臣应当在商议制定施行计策。”
扶苏看向淳于越,道:“恩师您如何看待此事?”
淳于越抚须道:“老夫还是认为陛下太过于急躁了些,如今刚刚统一天下,就急于施行各种政策,恐会遭天下各处百姓反抗。”
甘罗接话道:“有李斯在,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淳于越冷哼一声,道:“就是由于有李斯那厮在,老夫才更担心。”
扶苏看向淳于越:“恩师,此话何意?”
淳于越不屑地道:“李斯只会用律法来解决问题,如若有人反抗,就懂得按大秦律处理,那么此次如此大规模的政令施行,不知又有多少人被那李斯给害死。”
扶苏也担心这次会牵连到很多百姓,使得无辜之人惨死。
淳于越继续道:“如今陛下都统一天下,四海归一了,李斯等那群法家之人还想用他们法家治国,此为邪门歪道也,只能得一时之利,终非长久之计也。”
“而吾儒家才应是治国之正道,若不施行仁政,百姓怎会感到大秦对他们的好,怎会真心归附于大秦?”
“大秦子民要懂礼仪,靠道德去约束他们,若是靠律法去约束,那就会出现人们不停地犯罪,而法家之人则不停地四处抓人,那岂不是用不了多久整个大秦之人都进了牢里乎。”
“故而恢复周礼,教化天下,使得人人都道德高尚,人人都知尊老爱幼,忠君爱国之道理,那大秦也能如同周朝一样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也......”
扶苏专心致志地听完淳于越的讲述,再回想一下他在现代所遇到的人,如李金平一家,还有村子里的人,觉得他们都很善良,就更加认同淳于越的说法了。
随后扶苏跟淳于越又学习了一个下午的儒家之道,淳于越才心满意足地离开,在淳于越看来,扶苏心地善良,尊崇儒学,爱民如子,将来若是接替了嬴政的位子,那时便是儒家迎来鼎盛的时期,也是天下百姓迎来太平盛世的时期。
所以对于教导扶苏,淳于越那是非常上心的,恨不得把自己所学全部传授给他。
而扶苏也看得出来淳于越对他的真心,所以对于他这个恩师,扶苏是非常感激与尊敬的。
......
三天后,扶苏又去了一趟现代。
这次他除了学习新的拼音之外,还带回了十几斤大米跟两袋食盐,还有一些红薯叶。
当把大米跟食盐献给嬴政的时候,嬴政看着这大米道:“朕还未曾见过如此上乘之稻米,看来后世的农业应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拿起食盐,翻来覆去地观察着,怎么也想不通,这是怎么包装进去的,也认不出来这种精美的塑料包装,对此大感不可思议。
扶苏连忙拉住嬴政,不让嬴政出去。
嬴政猛然转过头来,盯着扶苏一字一顿地道:“汝要拦朕呼?”
扶苏被嬴政这双眼睛盯着,瞬间如坠冰窟,全身寒冷刺骨,他仿佛从嬴政的双眼中看到了尸山血海。
不过扶苏还是咬着牙不松手,颤抖着劝道:“父皇,不可,事情并未发生,既然得知了,便有挽回的余地。”
嬴政继续盯着扶苏的眼睛,一句话也不说。
扶苏则坚定地与嬴政对视着,密室里的空气霎时间停止了下来。
压抑的气氛使得扶苏喘不过气来,就在扶苏差点窒息的时候。
嬴政忽然放声大笑。
“哈哈哈,汝所言甚是,只要有朕在,那些人便翻不出任何浪花,而只要朕之接替者不像胡亥那般愚蠢,此等宵小之徒便不敢动任何歪心思,大秦之强大可不是盖的。”
此时嬴政充满了自信,千古一帝的霸气展露无遗,看得扶苏都有点失了神,原来这便是父皇的无上英姿吗,真不愧是横扫八荒六合,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男人。
松开嬴政后,扶苏结结巴巴地道:“父,父皇,您,您还是直接看史书吧,有很多历史,儿,儿臣也还不是很,很清楚。”
嬴政见扶苏如此神情,就知道刚才定是自己把他给吓到了,于是声音放缓道:“嗯,朕确实要亲自看看,汝先坐下吧。”
嬴政走到桌案后,跪坐下来,拿起历史书开始看了起来。
到现在为止,嬴政也是懂得汉语拼音,而且汉字也懂得挺多,不过比起扶苏来就少了很多了。
所以嬴政在看历史书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会时不时地问扶苏。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嬴政除了吃饭睡觉,再抽出一点点时间处理一下政务之外,便是一直跟扶苏泡在密室里学习秦汉历史。
当把整本书都看完的时候,嬴政长舒了口气。
现在他出奇的平静,既然知道了大秦存在的问题,那么他就有时间思考对策去解决了。
而对如今的嬴政来说,这些历史书上记载的不过是另一个大秦发生的事情罢了,而他所统治的大秦,还没有到无可挽回的地步,他去年才刚刚完成统一大业,一切才刚刚开始,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处理。
......
扶苏看向嬴政问道:“父皇,大秦弊病当真有如此之多?”
现在扶苏跟嬴政正在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凭借着原来就很高的智商,加上智力的增加,再经过这几天边看史书,边学习,嬴政的普通话也学得差不多了,现在正好拿扶苏来练手。
嬴政轻笑道:“不,比你想象中的问题还多,但是又并非都是你了解的那些问题。”
扶苏疑惑道:“何意?”
“你现在了解的这些,是不是都是看了这本史书才知道的?”
扶苏点点头。
嬴政轻蔑地笑了笑:“刘邦匹夫,还有汉朝那些人的小伎俩,朕一眼便看出来了。”
扶苏还是有点不解,眉头紧锁。
看着扶苏这个样子,嬴政语重心长地道:“扶苏啊,这史书上说的并不一定都是真的。”
听到嬴政这么说,扶苏猛地抬起头,若有所思。
嬴政继续道:“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那汉朝从大秦的尸体上崛起,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们使劲污蔑,抹黑大秦,这不是一个朝代的正常的操作吗?”
“所以你看待历史不要只看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史书只是用来借鉴,凡事都要结合实际,大秦的实际情况还要你自己亲自去了解。”嬴政语重心长地道。
扶苏作揖道:“儿臣受教,谢过父皇。”
扶苏从密室出来后,机械性地往自己府上走去,一路上都是浑浑噩噩的。
刚到大门口,就被人叫住了。
“扶苏公子。”
扶苏茫然地转过头看去,原来是自己的谋士甘罗与老师淳于越从后面走过来。
“见过扶苏公子!”甘罗作揖道。
甘罗看见扶苏空洞呆滞地眼神,顿时被吓了一跳,急忙上前询问道:“扶苏公子,这是怎么了,这日吾见汝神色一日比一日差,是遇到了何事么?”
淳于越邹起眉头,关心之色溢于言表,这可是他儒家振兴的关键啊,可不能出了什么差池。
扶苏看见淳于越这般关心他的神情,心里更是一阵难受,扶苏觉得自己这儒家弟子的身份可能已经不纯了,因为他已经对儒学产生了质疑。
这段时间扶苏陪着嬴政看完秦汉历史,受到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简直颠覆了他的三观,摧毁了他对儒家的一切看法。
刚开始看到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汉朝从地域大一统之后,完成了思想大一统的时候,这让扶苏一阵兴奋。
看这就是儒家思想的威力,这就是他正在学习的儒学,这说明以儒治国是完全正确的。
扶苏偷偷地看了嬴政一眼,嬴政似乎知道扶苏心里所想,皱了皱眉头,淡淡地道:“继续看下去。”
扶苏觉得儒学成为正统学说之后,汉朝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而嬴政似乎知道事情并没这么简单,果然,后面出现的情况是扶苏所料未及的,他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之后的历史,看到的是儒学给人民编织了一个思想牢笼,使得后世之人完全无力挣脱。
抑制了其他学说的发展,垄断了思想,使得无法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抑制了各行各业的发展。
特别是当儒学披上了天人感应这等迷信色彩之后,更是上束皇权,下固百姓。
但是这与扶苏一直以来学习的思想观念形成了冲突,完全颠覆了他对世界的固有认知,内心几近崩溃。
对于此,嬴政觉得不必干涉扶苏,这些都需要扶苏自己去思考,理清思路,走出如今的困境,如此扶苏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所以现在扶苏眼神复杂地看着淳于越,只能道:“恩师,苏无碍,只是最近跟着父皇比较繁忙,有点劳累过度罢了。”
淳于越点头道:“嗯,无碍便好,汝需多注意自己的身体,莫过于劳累了。”
只见李金平控制着笔尖在纸张上龙飞凤舞,一个个字跃然纸上。
李金平写完后,把纸推到扶苏面前,上面写着:“你家在哪里呀。”
扶苏小心翼翼地拿起纸张,看到上面的字,看起来有点像大秦的隶书,但是又有很大区别,所以扶苏依然看不懂,便拿过笔来。
因为扶苏没有用过硬笔,所以他写起字来略显笨拙,写出来的字也是歪歪扭扭的。
李金平看着扶苏写,但是李金平一个字也不认识,也不像是哪国的文字,有点像古代的某种文字。
旁边的李父若有所思地道:“这种文字看起来像是篆书,你们等我一下。”
说完李父便回到自己房间里,一阵翻箱倒柜,出来时手里拿着一本略显古旧,稍微泛黄的书籍。
翻了几页后,李父恍然道:“原来他写的真的是篆书。”
李父把书籍递给李金平,道:“这本书是篆书与现代汉字的对照表,你对着翻译一下他写的是什么?”
经过一顿操作,扶苏写的字被李金平顺利翻译出来:“吾名扶苏,感谢公子赠饭之恩。”
看到这个翻译接过,李金平一阵兴奋,终于可以跟这个怪人交流了。
李金平这次对照书本来写,写的是篆书:“汝乃哪里人?”
扶苏看着纸上的篆书,也是一阵激动,这下终于可以交流了,虽然过程稍微有点复杂,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头了。
扶苏想了想,写道:“吾住在深山之中。”
看到这句话,李父双眼迸发出一道精光,对李金平道:“你问问他姓什么?”
李金平不知道父亲想干嘛,不过还是照做。
扶苏:“吾乃嬴姓。”
李父有点确定心中所想了,道:“你再问他爸是不是叫嬴青峰?”
扶苏看着纸上的翻译点点头,扶苏猜测这可能是他们把自己认错了,不过为了自己在这里有个身份,方便一点,就硬着头皮承认下来。
儒家思想教给扶苏的是不能欺骗他人,但是这关乎到大秦的国运,所以这次扶苏也只能违背自己的良心了。
李父哈哈大笑,解释道:“我知道他是谁了。”
李金平好奇地看向自己父亲,李母则是若有所思。
李父对着李母道:“你还记得十几年前有个自称是始皇帝后人的人吗?”
李母点点头:“记得,你是说?”
李父眼中透出智慧的光芒:“对,就是他,就是那个叫嬴青峰人,这是个一根筋的人,当年他说要把祖宗秦朝发扬光大,并且还建议大家使用秦朝的文字,就是小篆,说小篆字体圆润优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但是那时候根本没有人理他,于是后来他就带着他的儿子躲进了深山里,至今未曾出来。”
“这本篆书与现代汉字的对照表就是他的,当年留在我这里忘记拿走了。”
李父指了指扶苏:“所以他只会书写篆书,我敢肯定这是嬴青峰教的,而且他的发音肯定也是嬴青峰自创的秦朝发音。那么答案出来了,这个小伙子就是当年嬴青峰带进山里的那个小孩。”
忽然扶苏听到提示声,他的光幕上也弹出一条提示:
“叮!”
“恭喜嬴扶苏身份在此世界获得认可,穿越时间改为每三日可穿越一次,每次可停留三日。”
这条提示同时也出现在嬴政的光幕上。
扶苏一惊,紧张地看向李金平他们,发现他们都看不见光幕后,这才长舒一口气,放松下来。
李金平听完李父的话,顿时恍然大悟;“难怪我听不出来他说的哪里的方言,原来世上就根本没有这种语言,不过他老爸还真是个人才啊,居然能够自创一种语言出来。”
“你再问问他老爸嬴青峰现在怎样了?”李父说道。
看着纸上的篆书,扶苏如实写到:“吾父亲不在此世界上”
看到这句话,李金平一家人均是沉默了一会,只能感慨着:“节哀顺变了!”
扶苏不知道他们为何如此表情,便写道:“吾欲学汝之语言文字。”
看到这,李母对李父道:“这个可以,既然他已经从深山里出来了,那么想要融入外面的世界,语言文字肯定是要懂的。”
李父也点点头,对李金平道:“金平,那就由你来教他吧,语言就直接教他普通话好了,日后走出我们这座大山,到外面生活也方便,就当是帮助一下嬴青峰吧,曾经我跟他的关系也还是挺好的。”
对此李金平没什么意见,这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罢了。
于是便对扶苏写到:“可以。”
见到李金平开始了教学工作,李母就转身出门,先去做午饭。
李金平并没有直接教扶苏现代汉字,而是先教把汉语拼音教给他,并且告诉扶苏,学会汉语拼音之后,不用人教就可以自己读出文字的发音。
扶苏看着纸上的内容,以为是自己看错了,揉了揉眼睛,再次看去,没有看错啊,然后不可置信地看向李金平。
李金平拍着自己的胸膛,非常肯定地点头,表示这是真的,没有骗他。
扶苏久久回不过神来他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神奇的东西呢,这已经完全超过他的认知了。
在扶苏看来,如果没有人告诉你的话,一个人怎么可能自己会准确读出一个文字的发音来,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李金平看着扶苏依然摇头不信,便亲自示范拼音的用法。
演示了十几个字的读音后,扶苏终于是相信了,世上真的有这么神奇东西。
他紧紧盯着这种奇怪的符号,怎么都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也太神奇了。
这时,扶苏的思绪又飘到了大秦:“若是把此种方法引进大秦,那么大秦的读书人开始学习的时候,岂不是事半功倍,此乃造福天下之利器,对于父皇他们欲要推行书同文之策,吾与恩师欲教化天下乃至化外之人,此种叫汉语拼音的符号便能够起到无可估量的作用。”
“看来是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研究各种新式东西的机构了,再给他们研究方向,和一些资料、提点等,这样还能为大秦培养相关的人才。”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是由谁来主导呢,自己肯定没这么多时间的。”
......
扶苏想着各种事情的时候,胡亥跟子婴玩累了,走过来道。
“兄长在想何事,为何发愁?”
回过神来,看着胡亥,扶苏眼睛一亮,“这不是有人选了吗,正好胡亥对一些新东西都很感兴趣,而且他这种喜欢炫耀的性格。”
“当有新东西研究出来后,肯定能够满足他的虚荣心。”
于是扶苏循循善诱道:“哎,别说了,为兄正心烦呢?”
“为何事心烦啊?”胡亥好奇道。
扶苏叹了口气,说道:“吾听闻父皇要在大秦修筑驰道,但是所耗民力甚巨,而且驰道还需要经常维护,特别的消耗国力。”
胡亥听到扶苏如此说,便不在意地道:“不就是耗费些民力吗,多大点事,吾大秦地大物博,兄长无需忧心。”
“为兄想着,若是有一种材料便于运输,但是它遇水即化,等水干了之后便能坚硬如磐石,那么用此来修建道路,是不是方便太多了。”
胡亥想了想说道:“兄长想多了,世上怎会有此等东西的存在。”
扶苏看着胡亥,笑眯眯地道:“这可不一定哦,为兄这段时间翻阅古籍,已然有了些眉目。”
胡亥半信半疑地道:“真的有此种东西的存在?”
“为兄猜测此种材料不仅可以用来修建坚如磐石的道路,还可以用来把整个咸阳的地面都铺上,使其变得平坦无比。”
胡亥听得心驰神往,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扶苏继续道:“甚至于此种材料犹如磐石般坚固,若用于建造房子,便可以建得特别特别的高,足足有千丈之高。”
虽然扶苏见到现代的房子,最高的也就小镇那里八层楼这么高的,但是这并不影响扶苏现在吹牛。
胡亥下意识的看向天空,想象着这房子该有多高啊。
“如果吾弄出了此种材料,届时吾骑着马,走在在宽阔平坦的道路上,行走在咸阳城的大街上,所有人都对吾投来崇敬的目光。”
此刻胡亥的眼睛微微发亮。
“吾再与龙颜大悦的父皇,站在千丈之高的房顶上,俯瞰整个大秦,那场景,哇哈哈,好爽啊!”
扶苏眯着眼,露出了陶醉的表情。
胡亥顿时眼睛贼亮贼亮的,这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场景吗,若是自己也能站在那里,享受着众生的膜拜......
胡亥全身的肥肉开始微微震颤起来,激动得小心脏扑通扑通地狂跳。
见时机差不多了,扶苏便唉声叹气道:“哎,可是父皇有其他事情要吾去完成,没有这个时间去研究完此材料了,可惜啊,可惜。”
胡亥听到这话,顿时激动地看着扶苏,小眼神里满是:“我,我,我,我有时间啊,我时间多的是,快交给我去研究。”
扶苏仿佛没有看见胡亥那渴望的眼神,举目远望,注视着天际盘旋的老鹰。
见扶苏没有注意到自己,胡亥顿时忍不住了,急切地道
:“兄长,交给亥去研究吧,亥有的是时间。”
扶苏怀疑地审视着胡亥,满是不相信地道:“汝不行,年纪还小,等长大些吧。”
胡亥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道:“亥可以的,亥可立下军令状,必定完成。”
扶苏假装思考良久后,说道:“好吧,那就交给汝了,可惜到时候他人只识得公子胡亥,不识得公子扶苏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