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皮蛋文学 > 其他类型 > 穿越古代:每天都在鸡爹 番外

穿越古代:每天都在鸡爹 番外

八千少女心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对,正常情况下,她爹不是在准备摆烂,就是在准备躺平的状态。而且是那种有钱出去,一定要把钱都花光的人。被女儿压着大半月终于把书给抄了两遍。厚厚的一叠纸全都是他的泪啊。“爹,这书你能背吗?”为了完成任务,苏荷可是时不时就会来监督她爹的,她爹抄书有时候根本就不看原稿,直接落笔。那字显然也是练过很久的,行云流水,刚健柔美。也难怪他这么懒,书店的掌柜有话本子的活时,能想着他。苏大骄傲道:“自是能背的。”若是都能背诵、默写了,为何不继续科考呢?苏荷想问,终究没问出来。好不容易抄两本,苏大就想着能换些银钱,第二日睡了个懒觉,再慢悠悠的晃到了县城。到了县城,苏大将书稿交给白掌柜。白掌柜瞧着很是满意,结算了抄书钱,忍不住问了一句:“你家还接游记画本的...

主角:苏荷宋兰萱   更新:2025-04-21 16:1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荷宋兰萱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古代:每天都在鸡爹 番外》,由网络作家“八千少女心”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对,正常情况下,她爹不是在准备摆烂,就是在准备躺平的状态。而且是那种有钱出去,一定要把钱都花光的人。被女儿压着大半月终于把书给抄了两遍。厚厚的一叠纸全都是他的泪啊。“爹,这书你能背吗?”为了完成任务,苏荷可是时不时就会来监督她爹的,她爹抄书有时候根本就不看原稿,直接落笔。那字显然也是练过很久的,行云流水,刚健柔美。也难怪他这么懒,书店的掌柜有话本子的活时,能想着他。苏大骄傲道:“自是能背的。”若是都能背诵、默写了,为何不继续科考呢?苏荷想问,终究没问出来。好不容易抄两本,苏大就想着能换些银钱,第二日睡了个懒觉,再慢悠悠的晃到了县城。到了县城,苏大将书稿交给白掌柜。白掌柜瞧着很是满意,结算了抄书钱,忍不住问了一句:“你家还接游记画本的...

《穿越古代:每天都在鸡爹 番外》精彩片段


对,正常情况下,她爹不是在准备摆烂,就是在准备躺平的状态。

而且是那种有钱出去,一定要把钱都花光的人。

被女儿压着大半月终于把书给抄了两遍。

厚厚的一叠纸全都是他的泪啊。

“爹,这书你能背吗?”为了完成任务,苏荷可是时不时就会来监督她爹的,她爹抄书有时候根本就不看原稿,直接落笔。

那字显然也是练过很久的,行云流水,刚健柔美。

也难怪他这么懒,书店的掌柜有话本子的活时,能想着他。

苏大骄傲道:“自是能背的。”

若是都能背诵、默写了,为何不继续科考呢?

苏荷想问,终究没问出来。

好不容易抄两本,苏大就想着能换些银钱,第二日睡了个懒觉,再慢悠悠的晃到了县城。

到了县城,苏大将书稿交给白掌柜。

白掌柜瞧着很是满意,结算了抄书钱,忍不住问了一句:“你家还接游记画本的活吗?”

苏大含糊道:“最近不接。”

白掌柜突然道:“3年早已经过去,苏小弟可想再博前程?”

苏大没回话,似乎根本就没听见,匆匆将钱装到钱袋里,就出了书店。

至于女儿的叮嘱他得了钱就回家,切不可乱花的话,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径直朝着东湖酒楼走去。

看着那依旧华丽的招牌,叹一句人生苦短,苏大想着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不过稍稍停顿就走了进去。

走进酒楼,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几样平日里舍不得吃的酒菜,感觉自己又重新活了过来。

酒菜还没上来,却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哟,这不是苏家大郎吗?听说你落魄得都快去要饭了,居然还有闲钱来这东湖酒楼?”

苏大抬头一看,竟是昔日一起读书的同窗赵文轩。

那赵文轩身着崭新的长衫,头戴方巾,一副意气风发的模样,胸还故意挺起,显得格外神气。

苏大心中一紧,脸色微微涨红,半天竟不知道如何应对。

想当年,他们二人乃是同窗,关系说不上好,也称不上坏。

原本也是井水不犯河水。

那天赵文轩当街调戏良家妇女,被他撞见,当时太年轻,毫不犹豫地站出来阻止。

谁知那赵文轩竟与那女子串通一气,反咬他一口,污蔑他才是轻薄之人。

大街之上,朗朗乾坤,竟然无一人站出来愿意为他作证。

这一污蔑,书院直接将他开除了。

他去衙门申诉,结果却被打了十个板子,还被禁了三年不能参加科考。

曾经想要科举入仕的苏大,感觉自己就跟跳梁小丑一般,可笑至极。

前面几次科举屡试不中,后又被禁止参考。

他甚至都不敢将此事告知苏老头和李氏,只到了要去书院的时候就出门,在县城里四处闲晃。

遇到科举的日子就几日不归,然后说落榜了。

最后干脆破罐子破摔,活成了现在的模样。

往事不堪回首,回首他不想问自己还会不会那么做,只想自己当日不曾遇见。

这么多年过去,他也不是那个心中黑白分明的苏正涛了。

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和屈辱,最后什么话都说不出口,只是撇开了头。

赵文轩冷笑一声,没有离开反而走上前来,围着苏大转了一圈,说道:“苏大郎,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真的是活该。”

“当初在书院的时候听说还有状元之才,当年是多清高啊,也不知道现在如何了,童生试过了吗?”

苏大憋不住了:“要你管,你又如何?”

他是回应显然让赵文轩又兴奋了几分,“不如何,只是区区秀才而已,算不得人物,,但你这落魄潦倒的模样,还真是可笑啊可笑。”

周围的食客们听到动静,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

苏大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咬了咬牙,苏大强撑着说道:“赵文轩,你莫要太过分。是非曲直究竟如何,你我心知肚明,公道自在人心。”

赵文轩不屑地哼了一声,说道:“公道?如今这世道,有钱有势便是公道。

你看看你,连自己都养不活,还谈什么公道?更何况这事衙门已经有了定论,莫不是你还想发翻案不成?”

苏大心中一阵刺痛,若是当年,他还会想着为自己讨个公道。

但现在他麻木了,若是当年不上衙门,他也不会丢了3年科考资格。

明明那一年,先生说他很有希望的。

现如今,他懦弱了,不敢了,只能在心里强调:“善恶终有报,不过是时候未到而已。”

瞧着他敢怒不敢言的模样赵文轩哈哈大笑,说道:“还能来我家酒楼吃饭,看样子最近还不错,苏大郎你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一两银子的酒菜,苏大根本就没吃出滋味。

走出那酒楼,苏大依旧觉得整个人都是浑浑噩噩的,摸了摸口袋里剩下的那点钱,心中满是苦涩。

消失很久的感觉又席卷而来,只觉得这县城的街道无比刺眼,周围人的目光仿佛都在嘲笑他。

一如当年,怎么都挥之不去。

苏大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了家中。一进家门,他便瘫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

女儿苏荷见他这般模样,心中虽有气,可也有些心疼,说道:“爹,你这是怎么了?怎么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是钱被人抢了不成?”

苏大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觉得无从说起。他只是摆了摆手,说道:“没事,爹没事。”

苏荷看着父亲,虽说是有几分心虚,但如此落魄的模样还是让人忍不住担心。

“爹,钱被人抢了你也别太灰心。只要你振作起来,总会有出头之日的。”

苏大看着女儿,心中一阵温暖。

他爹都放弃他了,还有什么出头之日?

似乎也只有女儿天真的以为,她爹还能做官。

三十岁已经而立,读书无用,种地不愿,人生仿佛是个笑话。

嘴上道:“放心,爹知道了。”


宋兰萱穿越了,穿越到一个农家小姑娘苏荷的身上。

起因是她对这月亮许愿能年轻十岁,能提前过上简单的田园生活,然后月亮加倍实现了她的愿望。

她不但年轻了二十岁,而且他们家还有一大片的田地。

就是时代有点不对,不是自己小时候,而是历史根本就没记载的龙熙王朝。

刚穿过来的时候还有点迷糊,恰好原主摔了头,装失忆浑浑噩噩的过了十多天,苏荷终于接受自己回不去的事实。

屋外听到奶奶彭氏的叫骂,“一屋子的丧门星,天天就知道吃白饭不干活。”

“以前还知道喂个鸡,捡个蛋,这都啥时候了还在屋里躲懒!”

“这都什么人啊,都分家了还赖着不想走,这么大的人了还要老婆子我来伺候。”

“一屋子丧门星,就知道白吃白喝,也不知道做了什么孽才让家里出了这么个玩意儿。”

……

外面的话越发的难听,苏荷看了看她的便宜爹,三十出头的苏大有着与乡下人不搭调的白净,人瞧着有几分虚胖,对外面的话没有有半点反应,继续看手里的动作,串铜钱。

再看自己的便宜娘,李氏还没有三十,养得也还不错,颇有几分知书达理的感觉,对外面的叫骂也没搭理,继续做着手里的绣活。

爹娘都如此淡定,她有些惭愧。

原主与她不同名,今年8岁,刚好比她年轻了20岁。

原主在家日子其实不赖,至少跟苏家其她姐妹相比日子过得挺好的,日常脏活干一点,累活不沾手。

她爹虽然不务正业,但对她挺好的,她娘就她一个姑娘也是捧在手心疼着。

最大的问题也在这——她爹是苏家长子,却没有儿子。

按照本地规矩,分家原本长子该得家业七成,两老留一成,剩下的两成由其他兄弟平分。

长子伺候两老归西之后,老人留下的一成也给归长子所有。

前几日苏老头却请族长和里正强行分家,将他们大房给分了出来。

不服就一句话——大房没儿子。

彭氏在外面摔摔打打、指桑骂槐的声音愈发的刻薄,里面依旧不变应万变。

她接收了原主的记忆,知道彭氏是她便宜爹的继母,一直把他们家当做眼中钉。

他爹读书读多年都没考上童生,身为长子三十多岁了生不出儿子,她爷也把他们家当做眼中钉。

好不容易就着最小的五叔成亲分了家,恨不得他们家立刻从老宅搬出去。

但数日过去,她爹娘都跟啥都没发生一样赖在家里没有挪窝的意思。

苏大不是软柿子任人随便拿捏,一副不管你如何,我就不配合的势态——我家就是不搬,你能奈我何?

外面除了彭氏的声音,又加入了三婶闵氏的阴阳怪气,听得人还是有些心烦。

作为穿越者,苏何的内心还不够强大,没法像她爹娘这般淡定。

“爹,要不我们去看看宅基地?”苏禾试探的问道。

苏大瞪了她一眼,道:“你管她们说什么?少你一口吃的了?”

分家之后那边就不做他们家饭菜了,但苏大有的是闲功夫,每每饭菜快要做好的时候直接去端(抢),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他们几人是吃饱的。

所以彭氏那些人才如此的气愤,在外骂骂咧咧不停。

好不容易分家了,人却赖着不走。

仔细回忆分家的细则,身为长子分局爱本该得最多的一份,结果全家50亩地楞只给他分了2亩地。

老宅13间屋子,就连在县城做掌柜的三叔家都分了一间,她爹一间没得。

软柿子都受不了这气。

好在她爹硬气,没听她的挪动半分,不然她爷妥协的银子就没有了。

便宜爷爷和便宜爹长得很像,据说以前也是大户人家的公子,虽然是庶子,但也是养尊处优那种,不过世事难料,本想飞黄腾达,如今却是庄稼汉。

听说苏老头也曾想过花心血培养她爹,可惜苏大县试都过不了,考了七年,大把银钱投进去,最好的成绩也就是有一年过了一场,连个童生都没捞到。

当下,拉着脸与儿子商议道:“家里人多孩子多,挤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的多生是非,我知你是怨我不公,但当初我花钱送你读书,你那几个弟弟何尝不怨我不公?”

苏老头说得悲切,苏大不为所动。

苏老头耐着性子道:“我分你的不多,但是启铭的田地如今由你支配,想必荷丫头日子不难,将来补贴点嫁妆定能嫁个好人家也算是了却你一番心愿。

你下面没有儿子,将来少不得要依靠几个侄子的,今日你成全了他们,将来老了也能有人打听一二。”

苏大并不不反驳,只用沉默告诉苏老头——不行!

一口老牙都快要咬碎了,苏老头几乎是割肉般道:“这是分家,家里银钱去了大半,我和你娘商量了一下,你分的地少,合该补偿一点,这10吊钱,你就莫与你兄弟们说了。”

就跟变戏法一样,有钱她那便宜爹立刻切换了哑巴模式,能说人话了。

“太少了。”

苏老头耐着性子道:“前面已经给你10吊钱了。”

苏大不同意,那10吊钱大家都有,但是50亩地他可没分到一块好地。

苏老头咬了咬牙,最后给了20吊钱。

如今市价一亩水田差不多是15两银子,一亩旱地是8两银子。

虽说水田比旱地出息多更受欢迎,但是因为风调雨顺,他们柳溪村作为曾经的流放之地,人口也增长不少,村里一田难求,有银子旱地都难买到。

所以大部分人都是愿意要地的。

钱有花完的时候,土地却能年年出粮食,村里大部分人都愿意攒钱多买地。

不过她那便宜爹除外,吃懒做在村里出了名,是村里少有几个喜欢钱多过喜欢地的人。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获得新手大礼包。”

生命的馈赠往往标好了价码。

她年轻了20岁,她实现了田园梦,代价就是在这完全陌生的时代绑定了一个诡异的鸡爹系统。


虽说她今天没尝到鸡腿,但是在老宅她也尝不到。

哪怕她和苏五成亲那天,好东西也不在自己碗里。

苏荷却舍得跟兄弟姐妹们一起分享,如此定不是个苛刻的人,他们也能安心的住一段时间,直到把房子盖好。

第二天除了苏大,男人们就都去干活了,四房的三个孩子年纪太小,就接替了苏启戍上山捡柴火的活。

村里人住在中心的地方捡柴火的人多,得去偏远点的山头。

他们这就是偏远的山头,捡柴火还是挺有优势的。

这安排苏荷有点接受不了,四房最大的苏启祝也只有8岁,小的苏启安才4岁,都还在上小学、幼儿园的年纪呢,就干粗活了?

孟氏觉得没什么:“在那边,这些活也是他们干的都习惯了,那边还要下地拔草、上山割猪草呢。”

割猪草以前是苏薇的活,二房搬过来就是四房孩子的活。

老宅也不是没别的大人,彭氏和闵氏都有大把时间在村头唠嗑呢,何苦为难几个孩子干这般活呢?

哪怕像她爹,自己不干,但也不强迫别人干也行啊。

苏荷内心觉得多少有点雇佣童工的嫌疑,但还是选择入乡随俗的闭嘴。

恭喜宿主获得白银十两

恭喜宿主获得白银十两

没想到系统还能直接给钱,苏荷顿时乐开了花。

实在是四叔和五叔他们是自己主动搬过来的,这20两银子就跟白送的无异。

而且这奖励直接存在系统里谁也不知道,她就等于有了份保命钱。

各人干各人的活,苏荷与苏薇依旧编小坠子,争取早点完成绣坊那边的订单。

“小荷姐,你好厉害。”苏薇已经从觉得堂姐还可以变成崇拜了。

她才学会一个花样,她堂姐就能编出一个新的花样来。

苏荷骨子里并没有多少谦虚,“那是必须的。”

“以前在老宅怎么没瞧你做这些?”孙氏好奇的问道。

她跟苏荷接触不多,以前只觉得大房的人都是好吃懒做,除了李氏还都没啥本事。

这会儿看,觉得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她没下地,而是主动给她们打下手。

她原本很想要给李氏打下手的,要是能学点绣花的本事就更好了。

瞧两姐妹也忙得不亦乐乎,便也凑过来看热闹,结果看两个侄女一起编花绳,感觉两个女娃娃手都挺巧的,那小玩意比自己在货郎那见过的都要精致。

苏荷憋了半天才想出个借口,故作无奈,幽幽的叹了口气:“我做这些事情都是看心情的,老宅那边天天不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就是横挑眉毛竖挑眼的,我就算是做什么也得偷偷摸摸避着才行,怎么会让你瞧见?”

这语气,这声调,仿佛压抑了半生却无处诉说一般。

孙氏觉得还真就这么回事。

苏薇也深有同感。

以前她只觉得自己家是被欺负的小白菜,如今看堂姐何尝不是被压迫的一家?

虽说大伯一家都不干活,但是大伯娘是给了钱的啊。

谁家去酒楼小摊吃饭付了钱掌柜还要干活的?

他们家会干活爷奶挑剔,大伯娘家会赚钱爷奶也挑剔。

还在村里败坏他们名声。

堂姐说得对,爷奶就是想把他们两家都赶出来才痛快,跟他们好不好没有关系。

不得不说,人的想法有时候很顽固,有时候转变了就容易去另外一个极端。


晚上王氏收拾饭菜,苏二稍微整理出一个落脚的地方去把几个孩子都接了过来。

他家老大苏启成今年13岁,老二苏启戍今年9岁,半大的人都得上山砍柴,下地干活。

最小的女儿苏薇今年7岁,也得上山割猪草、洗碗啥的。

看着眼前面黄肌瘦的三个人,苏荷不由感叹:虽然苏大难扶,但在老宅从未让原主吃亏。

甚至有条件都会偏宠自己,倒是比二叔强上几分。

不,是好几分。

至于李氏,那更是比只会干活的王氏强太多了,不但自己赚钱底气足,还能让原主少干活多偷懒,时不时吃两块不知道哪里来的点心。

果然,人的感觉都是比较出来的。

想要马儿跑,就得给吃草。

为了庆祝二房“搬过来”,李氏让王氏煮了一锅干饭。

家里也没啥好菜,就弄了几个鸡蛋,将前些日子熬的猪油渣给炒了,再也就只有寻常蔬菜和咸菜了。

搞得开饭的时候苏二一家都不敢动筷子。

在老宅,不年不节也就只有农活多的时候家里才能吃两顿干饭的。

“大哥,这是不是太客气了?”苏二总觉得他大哥今天的行为透着说不出的古怪,可别这顿饭吃了,后面有什么大坑才好。

“没事,今天我请客,大家敞开了吃。”苏大豪气万丈。

李氏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不是她小气,只是今天所有的米都下锅了,这么多人,吃个七分饱估计还行,敞开了吃还真的没那么多。

苏荷也没理那两对爹娘,给苏薇夹了一块炒鸡蛋,“小薇妹妹,我们吃。”

苏薇捧着碗,只觉得受宠若惊。

苏启成心思更多一些,语气不善的问道:“小荷妹妹,你家给我们吃的,不是想让我们给你们干活吧?”

三个孩子都齐刷刷的看着她。

苏荷道:“是。”

虽然跟自己预想的一样,但人家这么坦诚,苏启成也不知道怎么接。

气啊。

他爹娘怎么就不能争点气呢?

在老宅被欺负,到这边不还是要被欺负?

苏荷接着道:“饭菜就这么多,你们吃不吃,也是要帮我们家干活的。”

身为苏大的“掌上明珠”,怎么都会点“不要脸”技能。

三个孩子比父母简单很多,顿时就埋头干饭起来。

苏二和王氏也是无奈,孩子都吃了,再拒绝的话也没意义了。

李氏又给了他们夫妻一吊钱。

这么多钱这可把两人给吓坏了,苏二哪敢接钱,结结巴巴的道:“嫂子,你们……不是想我们卖身吧?”

帮忙干点活还成,让他们卖身为奴是绝对不行的。

“说什么呢?!”苏大有些怒了,用力的将筷子拍在桌子上,“我是你大哥!吃顿饭还会要你卖身不成?!”

“那这是做什么?”要是给个五六文钱他们还能接受,这也太多了。

李氏道:“我都没说话,你们这么急做什么?”

苏二暗暗嘀咕,你今天一下就花了400文钱给他们买床,置办这么好的饭菜,现在又给这么多,谁能不急?

“不知嫂子和大哥是何意?”

李氏拿着钱,说话的时候也是底气十足道:“都是一家人,大家也都是知根知底的,以后我每个月给你们400文钱,这家里的活就都归你们了。”

夫妻俩松了口气,王氏婉拒道:“大嫂,都是自家人相互搭把手,我住你们这,哪里能收你们的钱?”

“收着吧。”李氏硬将钱塞到王氏手里,“以前在老宅,我一个月给公中交1吊钱呢。”

说到这有些气,忍不住抱怨两句:“一个个只说我们不干活,没谁说我们给家里钱了。”

苏二夫妻,包括他们两孩子确实是这么想的。

毕竟活是他们干的,以前的钱跟他们没半毛钱关系。

这会儿钱到自己手里了,感觉就不一样了。

乡下人赚钱难,就苏大家这点活,他们顺手就干了,别说一个月400文钱了,就是100文钱他们也能乐开花。

说实话,就算他们一文不给,光是让他们住这里,这活就该要干。

当然不止,李氏还准备养头猪,养几只鸡,人多了得多开一块菜地种菜,猪要看有没有合适的小猪仔,但是鸡可以先养起来了。

苏荷觉得养两只鸡还能有点情调,养猪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养那黑不溜秋的东西?

苏二倒是知道:“养猪过年不用买肉,猪粪还能肥田。”

粮食要产量,就得要施肥,这时候肥料的主要来源就是各种排泄物了。

苏荷还是很排斥,但理智的选择了沉默。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获得系统奖励——南瓜

苏荷已经坦然的接受现实了,今天她能获得南瓜,明天说不定能有西瓜呢。

系统任务:让苏正涛开始温书,目标《礼记》

我的天呐,她就说前面的任务挺简单的,感觉躺着她爹就能自己把任务完成了。

还以为这系统是友好随意型的,没想到在,最后还是想她爹走仕途啊。

这难度好大啊。

苏荷感觉让苏大当官,说不定他们家就能享受十里八乡前所未有的——满门抄斩。

系统任务:让苏大种植并收获一种农作物,目标南瓜。

两个任务?

这究竟是让她爹入仕还是务农?

还是说文武双全?

干活,多1个苏二,那就是多3个苏大,大堂哥苏启成也能顶1个半苏大。

同样,多1个王氏,那就是多3个李氏。

小堂妹苏薇今年也不过7岁,干活居然也比自己要强。

再加上默默无闻的苏启戍,家里挑水砍柴,洗衣做饭的大活不用操心,剩下的苏荷自己也能做。

这日子顿时舒服了不少。

原本一地鸡毛不过两天就被理顺了。

同时,幻想他爹俯身能种地,抬头能做官的苏荷拍了拍自己脑袋:想什么呢?

前几天怕自己缠着她干活,她爹倒是老老实实的抄了几天书。

这几天有二叔家人来了,活有人干了,她爹已经在时刻准备着撂挑子了。


老三不在眼前,老四到底是自己的亲儿子,房子都盖好了,怎么都要去看看。

就是自家人吃顿饭的话,两口子这点面子还是得要给的。

至少这顿饭是要吃的。

择日不如撞日,分家了,几个儿子再来就是做客了,若是在这边吃饭,彭氏就得收拾这么多人的饭菜,还不如去老四那边凑合一顿。

左右都是自己家里人,谁也不嫌弃谁。

苏四确实是做了准备的,只是他没想到他正式的去邀请爹娘明天来吃饭,顺便问问老三是不是也回来一趟,爹娘对他盖了新房的事情不是愤怒就是敷衍。

甚至都没看他的房子一眼就已经定义为窝棚了。

因为茅草屋的屋顶放坡比较陡,所以进门的地方都相对较矮,安上门框一般的成人进门都要弯腰,所以说是窝棚也没错。

但有大侄女的指点,他觉得自己的新房还行。

好是称不上,但也过得去,爹娘至少该看一眼再说。

老五说得对,爹娘心里就只有三哥。

若说原本因为彭氏哭闹他还在想自己是不是做错了,爹娘是需要自己的,至少他娘是舍不得自己的。

现在只觉得一片冰凉。

苏老头前前后后看了一遍,除了是茅草顶,这房子还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若是上面盖的是瓦,进门高度合适点,都能说是处好房子了。

“可惜了,当时盖房的时候你该跟我们商量一下,不然肯定比现在要好。”苏老头觉得有点可惜。

儿子没经验还不跟老子商量,不然也没这么大遗憾。

实在是他瞧着这房子好啊,每间屋子都有窗户朝向却不是路边就能看到里面的那种。

每个房间都很周正,后院还排水沟,旁边开片菜地的话刚好还能围起来养鸡。

猪圈和茅房都盖得妥当。

若是能多个三五两银子改成泥瓦房,那应该很舒服了。

偏偏可惜了。

彭氏抓了话柄就道:“你儿子这不是长本事了吗?现在要自己做主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哪里还需要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操心。”

彭氏越说,苏四的脸越黑。

好歹也算是搬了新家,谁不想听几句吉利话?

苏四终于忍不住了道:“娘,以前你说我掌家了就把我家的钱给我,现在我房子盖好了,门窗都还没安,你把钱给我,我也添置一下门窗,给家里打两张床。”

当着这么多孩子的面,彭氏自然不能说不给,但也没说给,“这事我们慢慢合计合计,你初次掌家什么都不懂,还要娘慢慢教你,免得你爹娘的辛苦钱都给你糟蹋了。”

苏大有事不嫌事大:“那娘是给还是不给,我们分家的银子都在自己手里,怎么老四的就在你手里,合着是让老三得两份呗。”

给弟弟出头是附带的,让这继母不好过是主要的。

不能说事不关己,今天彭氏把老四的钱拿走了,明天会要谁的钱呢?

苏五最有危机感,“对啊,娘,四哥都这么大个人了,做事肯定是有分寸的,要是连家都管不了,你肯定不会让我们分家不是吗?”

彭氏没想到自己亲儿子居然会一起堵自己,这口气更重了。

但苏大可不管你气不气,只要不气死耽误他科举,那气一气更舒畅。

闹归闹,吵归吵,到到底是苏四乔迁,大家肯定是要坐下来一起吃顿饭庆贺的。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