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皮蛋文学 > 现代都市 > 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完整章节阅读

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完整章节阅读

大肥橘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是作者“大肥橘”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许大海王秀秀,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死的,爱卖不卖,不卖滚蛋,怎么可能给这么高的价格?”瞬间许友成也没心思打牌了,玩完了一局后,赶紧掐灭烟头回家去了。许友成心里边其实一直在和许大海进行攀比的。念书的时候,他没有许大海学习好,爸妈就总拿许大海来打击他。现在都各自成家了,他就想比许大海过的好。以前他家确实比许大海家经济宽裕,但最近这段时间,似乎有些变化了。......

主角:许大海王秀秀   更新:2023-12-28 14:2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许大海王秀秀的现代都市小说《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完整章节阅读》,由网络作家“大肥橘”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是作者“大肥橘”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许大海王秀秀,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死的,爱卖不卖,不卖滚蛋,怎么可能给这么高的价格?”瞬间许友成也没心思打牌了,玩完了一局后,赶紧掐灭烟头回家去了。许友成心里边其实一直在和许大海进行攀比的。念书的时候,他没有许大海学习好,爸妈就总拿许大海来打击他。现在都各自成家了,他就想比许大海过的好。以前他家确实比许大海家经济宽裕,但最近这段时间,似乎有些变化了。......

《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完整章节阅读》精彩片段


熄灯睡觉后,窗外是呜呜呜的大风在吹着,另一个屋里还隐隐传来老爹老妈的谈话声。

“这酒是哪儿来的?这壶真大啊。”

“咱儿子孝敬我的,没看出来,小四平时蔫蔫巴巴的还挺能办事儿。”

“孝敬你的?我看是你自己要的吧?”

……

许大海这院儿。

用热水洗了洗脸后,许大海坐在柜台旁边,抽出一张草纸和一根铅笔笔头,在纸上写写画画。

“写的啥啊?看的清吗?”

王秀秀已经洗好了脚,披着棉袄点燃了一节蜡烛,凑到前者身边后,光芒照亮了周围。

细看之下,她发现许大海在画画呢。

“这是啥?”

“凉沟屯的地图,我要记下给了哪些参农订金,他们家都住在凉沟屯的哪个位置。”

“哎呀妈呀,你画的还挺好看的啊?”王秀秀感觉很新奇。

不仅有街道,房子,连一些标志性的大树,茅楼都有。

记完了凉沟屯的情况后,又把老松屯的情况也记下来。

两个屯子加起来,一共有40户参农留下了订金。

每户参农手里有20~60斤的红参,加起来总拥有1500多斤的红参。

总价超过10万块!!

许大海现在手里就几千块,他想的是边卖边回笼资金,用回笼的资金再买剩下的红参。

离过年还有好几个月呢。

许大海估计这些红参还是不够卖,打算明天和老爹再去别的屯子下订金,买红参。

又把出门前手里的钱数,和每项的花费,以及现在兜里剩下的钱数儿对一下账,发现没有错误后才放下心来。

王秀秀有些担忧的道:

“买这么多红参,要是卖不出去砸手里了可咋办?”

“卖不出去的话,要么赔个订金,要么留着明年卖呗,红参是经过蒸,晾,烘干之后的人参,能保存的时间还是相当久的。”

“那好吧。”

他们一家三口睡觉后,小卖部的里间,一群人还在热火朝天的打牌。

他们玩的不是“红桃”,“梅花”,“方片”那种纸牌,而是一种类似麻将的纸牌。

一套牌有120张。

有“万”,“条”,“饼”,“白花”,“老千”,“红花”等等,纸牌的“长”大约是“宽”的四倍,正面还印着水浒传的人物。

和许大海不对付的许友成也在牌桌上,叼着烟,边打牌边唠嗑。

他昨天走亲戚去了,今天刚回来,很快就听说了许大海买红参的事儿。

“许大海买红参干啥啊?他在药材公司找了差事?”许友成眉头紧皱。

“那谁知道呢,快出牌。”

“应该不是吧,他买红参是偷偷摸摸的,要是给药材公司买红参,用的着偷偷摸摸的吗?”

“这有啥可唠的,肯定不是啊,我奶家的红参就让他买走了,一斤多给3块钱啊!

药材公司向来是把价格压的死死的,爱卖不卖,不卖滚蛋,怎么可能给这么高的价格?”

瞬间许友成也没心思打牌了,玩完了一局后,赶紧掐灭烟头回家去了。

许友成心里边其实一直在和许大海进行攀比的。

念书的时候,他没有许大海学习好,爸妈就总拿许大海来打击他。

现在都各自成家了,他就想比许大海过的好。

以前他家确实比许大海家经济宽裕,但最近这段时间,似乎有些变化了。

回到家后关好门。

许友成老妈的声音从里屋传来:“谁啊?咳咳。”

似乎是受了风寒,老太太有些咳嗽。

“娘,是我。”

“是友成啊。”屋里边黑咕隆咚的,没有开电灯,反而是在炕桌上支着一盏煤油灯。

呜呜呜~呜呜呜~


许大海在柳市镇休息了一晚,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星星他还在感慨。

华夏太大了,各地的风气和政策是真的不一样。

现在才1984年,其他地方的农村要是有建厂子的,恐怕很快就被逮起来了,倒买倒卖一些小商品还要偷偷摸摸的呢。

但是在这边,几乎就算是公开化的了,官方根本不管。

“倒卖很多小商品其实都能挣钱,但是利润远没有红参高,所以我还是老老实实卖红参吧。”

许大海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下半夜的时候才睡了过去。

天亮后,他赶紧提着大包小包的去了车站,坐上了前往温州市市里的汽车。

包袱里是他给王秀秀,小婷子,以及妹妹他们买的礼物。

有女式棉袄,靴子,发卡,钢笔,布料,小零食等等。

之前家里的王秀秀就已经收到许大海发回去的电报了,一直在等他回去。

转眼又过去了两天,火车倒客车,客车倒牛车。

最后许大海是搭一辆牛车回到的许家屯。

天上飘着鹅毛大雪,此时正是中午11点多,很多人家的烟筒往外飘着炊烟,饭菜的香气也飘了出来。

“汪汪~”

刘大爷家的小黑狗,跟着屯子里的其他狗子跑来跑去的到处玩儿,看到许大海后,立马飞奔过来,摇着尾巴,咕噜就在雪地上躺下了。

“傻狗,起来啊。”

小黑狗一路跟着许大海回到了他家,看到他进了院子,小黑狗就一溜烟的跑了。老妈,二姐和王秀秀在屋里边择蘑菇,边唠嗑呢。

听到动静后连忙透过窗户往外瞅,看着像是许大海,便都迎了出来。

“哎呀妈呀,你可算是回来了,冷不?快进屋!”

“瘦了啊,遭老罪了吧?”

“喝点儿热水吧,暖和暖和。”

“这都提回来的啥啊,哎呀,不用花那个冤枉钱的,咱家里啥都不缺……”

一人家人瞬间都围着许大海转了,有让他上炕的,有给他倒热水的,还七嘴八舌的问着他这几天的情况的。

已经1984年阴历10月上旬了,距离许大海出发去关内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

许大海盖着被子坐在炕上,喝了热水,瞬间暖流流遍全身不那么冷了。

边和家人们唠着嗑,许大海边打开最后一个包袱,把买回来的东西一一分给家人们。

“妈,这是给你和我爸买的棉鞋;秀秀,这是你的棉袄,发卡,牛角梳子……”

“这棉袄真好啊,花了不少钱吧?”

“70块钱。”

“妈呀这么便宜啊?咱们乡里的大集上也有棉袄,就没有低于一百块钱的。”

“便宜是便宜,不过我这是回来顺路买的,要是单纯的买棉袄就不怎么值得跑了。”

许大海又端着搪瓷缸子喝了一口热水,说着:

“跑一个来回,光是火车票就花了70多块钱,另外还有吃饭,住宿,倒汽车等等,花费真的不低了。”

“这么贵啊?”

突然。

七妹小花仰着头扯他的被子。

“咋了?皮痒了?”

“哼!没给我买东西吗?都有,就我没有。”小花的声音慢慢弱了下去,带着哭腔似乎是有点委屈。

“哦,还给你们买了糖呢,分一分吧,尝尝南方的糖。”许大海一拍脑袋,把带回来的糖递给她。

小丫头瞬间高兴了,物质匮乏,她看到这种包着糖纸的糖也觉得很新奇,和小香,小婷子分着吃去了。

“喵~”

大橘猫也来凑热闹,踩着猫步走来走去的,用身子蹭,用脑袋拱,总在许大海身边喵喵叫。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