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皮蛋文学 > 其他类型 > 镜中谎后续

镜中谎后续

悦剑晨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他的生活里,开始有了她的痕迹。三个月后,程母的生日宴上,苏莹莹第一次以真实身份出现。她没有戴假发,没有用变声器,穿着小雨选的暗红色毛衣——那是程母偷偷塞给她的,说“显气色”。毛衣有点大,却很暖和,像母亲的怀抱。程父举着酒杯说:“今天我们不聊虚的,就说说心里话。”老人看向苏莹莹,“孩子,你吃的苦,我们都懂。当年小远他爸下岗,我也摆过地摊,知道生活不易。但你要记住,苦日子熬过去,总会有甜的时候。”苏莹莹的眼泪突然决堤。她想起程母曾在微信里给她发过的语音,用方言说“慢慢来,日子会好的”,那时她以为是长辈的客套,现在才知道,那是一个母亲对另一个母亲的共情。程母递来纸巾,上面印着养老院的logo,是苏莹莹熟悉的图案,原来老人一直留着这些纸巾,...

主角:苏莹莹林小羽   更新:2025-04-28 17:0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莹莹林小羽的其他类型小说《镜中谎后续》,由网络作家“悦剑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他的生活里,开始有了她的痕迹。三个月后,程母的生日宴上,苏莹莹第一次以真实身份出现。她没有戴假发,没有用变声器,穿着小雨选的暗红色毛衣——那是程母偷偷塞给她的,说“显气色”。毛衣有点大,却很暖和,像母亲的怀抱。程父举着酒杯说:“今天我们不聊虚的,就说说心里话。”老人看向苏莹莹,“孩子,你吃的苦,我们都懂。当年小远他爸下岗,我也摆过地摊,知道生活不易。但你要记住,苦日子熬过去,总会有甜的时候。”苏莹莹的眼泪突然决堤。她想起程母曾在微信里给她发过的语音,用方言说“慢慢来,日子会好的”,那时她以为是长辈的客套,现在才知道,那是一个母亲对另一个母亲的共情。程母递来纸巾,上面印着养老院的logo,是苏莹莹熟悉的图案,原来老人一直留着这些纸巾,...

《镜中谎后续》精彩片段

他的生活里,开始有了她的痕迹。

三个月后,程母的生日宴上,苏莹莹第一次以真实身份出现。

她没有戴假发,没有用变声器,穿着小雨选的暗红色毛衣——那是程母偷偷塞给她的,说“显气色”。

毛衣有点大,却很暖和,像母亲的怀抱。

程父举着酒杯说:“今天我们不聊虚的,就说说心里话。”

老人看向苏莹莹,“孩子,你吃的苦,我们都懂。

当年小远他爸下岗,我也摆过地摊,知道生活不易。

但你要记住,苦日子熬过去,总会有甜的时候。”

苏莹莹的眼泪突然决堤。

她想起程母曾在微信里给她发过的语音,用方言说“慢慢来,日子会好的”,那时她以为是长辈的客套,现在才知道,那是一个母亲对另一个母亲的共情。

程母递来纸巾,上面印着养老院的logo,是苏莹莹熟悉的图案,原来老人一直留着这些纸巾,就像留着对她的期待。

生日蛋糕的烛光里,程远掏出手机,展示他新创建的相册:“苏莹莹的真实人生”。

里面有她在出租屋给孩子补课的背影,台灯的光把她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座温暖的灯塔;有她在养老院给母亲梳头的场景,母亲的白发落在她肩上,像落了一场雪;还有她第一次收到客户订单(帮小区便利店设计招牌)时的笑容,眼睛弯成月牙,比任何修图软件都美。

“这些,比任何修图软件都美。”

他说,“因为这是真实的你,是我喜欢的你。”

窗外,初雪飘落。

苏莹莹看着程家墙上的全家福,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经融入其中——不是作为“陈悦莹”,而是作为苏莹莹,那个带着伤痕却依然勇敢的母亲。

小浩和小雨正在和程远的女儿视频,三个孩子笑着闹着,仿佛从来没有谎言和欺骗,只有单纯的快乐。

镜像人生终有尽头。

当谎言的积木轰然倒塌,露出的是两个伤痕累累却依然愿意拥抱真实的灵魂。

在真相的刺痛里,他们学会了在生活的褶皱中寻找温暖,在谎言的废墟上重建属于彼此的真实联结。

就像初雪覆盖的大地,所有的伪装终将融化,留下的,是两颗在寒冬中相互依偎的心,等待着春天的来临。

苏莹莹摸着手机里的相册,删除了所有的“陈悦莹”照片,只留下
备注清一色写着:“我是程远的朋友,想聊聊陈悦莹你认识一个叫程远的人吗”。

她颤抖着点开程远的对话框,迎接她的是一个1.2G的压缩包,里面是她的户籍信息、离婚协议(其实是未签字的分居协议)、孩子的出生证明,还有三年来每笔转账的去向标注——连给母亲买降压药的38元零钱都记得清清楚楚。

最上面的户籍页扫描件上,出生日期“1987年1月12日”像道新鲜的伤口,撕开了所有伪装。

“苏莹莹,38岁,未婚生育,长子李浩2005年1月5日出生,长女李雨2011年4月12日出生,母亲苏玉芳,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现住‘夕阳红养老院’,欠费127天。”

程远的消息逐条弹出,像法庭上的证据罗列。

苏莹莹的世界天旋地转,她以为最安全的“孤儿”谎言,早在程远第一次看见她给“母亲”买药时就已败露——那天她拍了张药盒照片发朋友圈,却没注意到背景里养老院的探视记录单,上面清晰写着“探视人:苏莹莹”。

程远的调查资料里,新增了两页扫描件:程母的转账记录,程父的书法班聊天截图——老人们向朋友炫耀“儿媳”的每一句话,都像耳光般抽打在苏莹莹脸上。

最致命的是,程远标注了她寄给父母的“德国护膝”物流信息,收件地址赫然是她自己的廉租房。

那些她以为天衣无缝的谎言,在程远的调查下,就像破了洞的渔网,什么都兜不住。

视频通话里,程远的声音第一次带着颤抖:“我妈昨天把你送的护膝剪开了,里面塞的是劣质海绵。

她打电话问我,是不是你被人骗了。”

苏莹莹看着屏幕,看见程母在背景里抹眼泪,老人胸前戴着的,正是她送的“银镯子”——其实是20元的合金饰品,程母却当成了“未来儿媳的心意”,每天都戴在手上。

“对不起……”她第一次在程家人面前露出真实嗓音,沙哑得像生锈的弹簧,“阿姨,我不是有意骗您的,我……”程母的惊呼声传来:“悦莹,你的声音怎么变了?

是不是生病了?”

苏莹莹看着老人担忧的眼神,突然想起自己母亲在养老院,也是这样用浑浊的眼睛望着她,却喊不出“莹莹”
形。

小区诊所的消毒水气味突然在记忆里漫开,她想起上周帮张婶陪诊时看见的输液室——白墙上贴着“节约用水”的褪色标语,某个病人家属正在用手机拍摄吊瓶,背景音里混着婴儿的啼哭和监护仪的滴答声。

指尖在图库翻找,选中那张偷来的输液照片,备注是“2024年11月上海瑞金医院”。

她打开变声器APP,将录音语速调至1.2倍,尾音拖出0.5秒的颤音:“程哥,我发烧了,在社区医院挂水呢……”甜美的声线在狭小空间里回荡,与她真实的嗓音形成诡异的和声,像极了十年前电子厂车间里,机器运转声与女工们的闲聊在隔音棉里的闷响。

那时她总把工资条藏在枕头下,生怕小浩看见学费栏的空白。

发送完毕,她听见小雨在厨房掀开泡面桶的声音。

冰箱压缩机突然发出轰鸣,冷藏室里只剩半颗白菜和三根蔫黄瓜,而程远刚刚转来的1500元“营养费”,早已在备忘录里被拆分成:小雨校服费450元,小浩教辅资料300元,母亲养老院欠费补缴800元——还差150元,她得明天去早餐店多兼两小时工,帮老板搓洗煎锅上的油垢,直到手指被烫出红泡。

镜子挂在衣柜门后,映出她枯黄的卷发下深深的颈纹。

修图时她总要在这里叠加三次磨皮,但此刻在补光灯的冷眼下,那些被岁月刻下的纹路清晰如壑。

38岁,这个在相亲市场被归为“高龄离异带孩”的标签,正在她脸上凿出越来越深的裂痕。

她摸了摸锁骨下方的烫伤疤——那是2016年在快餐店打工时,被滚烫的关东煮锅溅到的印记,当时小浩刚上初中,闹着要买新书包,她咬咬牙买了个打折的双肩包,自己却在深夜用牙膏涂抹伤口。

手机再次震动,程远发来一张照片:青瓷茶盏里浮着两朵白菊,背景是他办公室的水墨屏风。

“等你病好了,我带你去梅家坞采茶。”

他的文字带着国企高管特有的克制温柔,每个标点都像精心摆放的棋子。

苏莹莹盯着茶盏里舒展的花瓣,突然想起2005年冬天,18岁的自己在城中村诊所尖叫着生下小浩,护士扔给她的那杯凉白开,水面上漂着一片灰尘。

那时她不知道
风家装格格不入。

怀疑的种子就此埋下,像梅雨季节的霉菌,在信任的墙面上悄然生长。

怀疑的种子发芽后,程远开始像审核项目报表般拆解她的每一条消息:她说在陆家嘴加班,定位却显示在虹口区某廉租房小区;自称设计的商业综合体图纸,CAD版本号停留在2010年;就连“周末去西岸看展”的朋友圈,背景里的雕塑倒影都与实际展览日期不符。

苏莹莹不得不升级骗局,在闲鱼上找到自称“影视专业”的大学生小陈,花200元定制“陆家嘴通勤vlog”。

“记得走到环球金融中心时扶一下眼镜,要那种设计师的知性。”

她在聊天框里敲字,像当年电子厂车间主任安排流水线作业,“早上七点的阳光要打到左脸,显得更有立体感。”

视频里,小陈穿着淘宝买的职业装,用AI换脸技术将面容替换成“陈悦莹”,背景音里混入地铁报站声和高跟鞋敲击地面的脆响。

苏莹莹反复观看这段视频,直到能准确说出小陈第12步踏在第几块地砖上。

更危险的挑战来自程远的“公司探访”。

苏莹莹连夜在58同城租下共享办公室,300元/小时的费用几乎花光她半个月的积蓄。

她从婚庆公司租来LED灯牌,让广告店老板用泡沫板刻出“悦莹建筑设计工作室”的铭牌,特意将“悦”字右半部分做得模糊——这样程远就不会注意到字体与营业执照上的不符。

三个兼职演员是她在小区公告栏找到的退休阿姨,每人100元日结,她给阿姨们发打印好的台词,临阵前还买了润喉糖:“阿姨们,要是他问起设计细节,就说‘悦莹姐负责创意,我们做落地’。”

视频通话接通时,苏莹莹戴着200元的假发和美瞳,躲在补光灯后假装画图。

她特意选了件oversize白衬衫,遮住腰间的救生圈——那是生完小雨后再也瘦不下去的痕迹。

“这是我们新接的外滩改造项目。”

她指着电脑上偷来的Gensler设计图,声音因紧张而发颤,“程哥你看,我们保留了老建筑的山花元素,又加入了智能玻璃幕墙……”程远的目光突然定格在背景里歪斜的灯牌:“你们公司的Wi-Fi密码为什么是
一张程母织的围巾特写。

她知道,真正的人生不需要美颜滤镜,不需要变声器,只需要勇敢地面对自己,面对那些不完美的裂痕,因为正是这些裂痕,让阳光有了照进来的地方。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