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5年7月26日下午五点十分。
两艘能够乘坐300人的救援船只从津城港口出发。
救援队包含有20名海员,61名救援战士,10名医疗人员以及3名随行专家。
他们的肩上承载了三百多个家庭的希望,也承担着抓捕碳兽为人类寻找未来的希望!
在同时响起的长笛声中,两艘救援船刺破海面,快速地向前方驶去,身后留下一道白线,如同用刻刀划破了涂满蓝色颜料的画布。
“胡博士!”
一位穿着蓝色迷彩服,身形干练的男子叫住了正准备回船舱完善观测计划的胡天。
“怎么了傅队?”
“是这样的,我想跟你强调一下等进入危险区域后一定要站在救援队身后,千万不要逞强!你要相信我们是专业的!”
长期在日光下训练造就的黝黑面庞上满是认真。
“当然!”
没有丝毫犹豫,救援队服臂章上的红星早就证明了这是全夏国最值得信赖的一群人!
胡天郑重地回应了这道关心。
傅文杰拍了拍眼前这个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男人的肩膀。
“保重!”
随后便继续指挥起队员进行装备检查,第一次面对非人且充满未知的怪物,容不得半点隐患!
盯着傅文杰转身的背影深深看了几秒,胡天移开视线,提着装满观测仪器的箱子向前走去。
半斜的太阳被从东方飘来的云朵遮掩了几分耀眼,变得不再那么刺人,反倒是撒下温柔的光辉,为这群前路未卜的人们照亮了行进的方向。
胡天按下把手推开舱门。
“张总工,王老师!”
简单打了个招呼,这间狭小船舱暂时被随行专家三人组当作了会议室。
“小天你来了!”
王泽祥上前搭了把手,将胡天手中的箱子接到了桌上。
王泽祥是胡天组内的一位副教授,更是杨院士的左膀右臂,他和胡天两人经常一起探讨问题,关系很是亲密。
这次由于跟着杨院士一起参加了联合国环保大会,便在返程时一起到了津城。
此刻也加入到了救援行动中,他将和胡天一起负责本次的观测。
“胡博士!”
船舱内的另一位原本正在用电脑查看一些图纸,此时也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站起身来。
海上平台的工作一般都是轮班制。
在海上工作28天,休息28天,放假时可以直接回家,车费报销。
因此当眼前的这位得知消息后,便在半天内火速从鄂省赶回公司时,所有人都给予了他最大的敬意!
张建成,夏海油勃海海上石油钻探平台总工程师。
一辈子都在为改进产油设备,提高国家能源储备而奋斗的人!
尽管年事渐高,但为了能够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张建成大多数时间都会和普通的工人一样轮班。
只不过轮到他休息时,他会选择对着数据继续思考,一点一点地提高。
如今,为了拯救在平台上工作的同事,也是为了拯救自己奋斗一生的平台,张建成不顾他人的劝导,坚持加入了救援队伍。
而他的存在也为救援行动提供了极大便利,毕竟他可是最了解海上平台的人!
“我们先确定一下待会的观测计划,然后再讨论一下有没有可以完善的地方。”
东西都放置妥当后,胡天率先开了口。
救援任务和碳兽的捕获任务的执行主体将会交给傅文杰队长带领的救援队。
而胡天和王泽祥要做的则是进一步观测碳兽的行为特征,以便加深对碳兽的了解。
“根据预演,我们大概率会在海面上遇见碳兽,而之前捕获的那只碳兽的存在也证明了这种生物具有穿越海洋的能力,所以首先要探究这种能力是怎么实现的……”
三人组绞尽脑汁地继续完善着观测计划,负责记录的胡天,手上的笔记本也在不知不觉中翻了好几页……
“全体注意!全体注意!前方观测到异常漂浮气团,疑似碳兽!请做好准备!请做好准备!”
虽说已到傍晚六点左右,但现在毕竟是白昼最长的夏天。
目前的天色还很亮堂,这让习惯白天活动的人们心里踏实了许多。
远远望去,当年斥资数十亿建立的海上平台早已清晰可见,如同一只蛰伏已久的巨兽令人震撼!
很快,救援队就搬出了准备好的水枪、鼓风机等装备,严阵以待!
按照约定,胡天与王泽祥虽然来到了甲板,但不会被安排直面碳兽,只是在甲板中央上临时搭建起的“困兽笼”处进行观察活动。
而张建成则会带领海员负责武器装备的维护工作。
站在用强化玻璃做成的笼子旁边,简单快速地用绳子做好固定,胡天架好红外观测设备,转头和王泽祥说了一声。
“王老师,主机交给你了!”
这台红外是临时从夏科院调过来的,能够在高分辨率下观察生物的动态变化。
碳兽虽然不是一般的生物,但其体温还是会明显高于周边环境。
因为二氧化碳会将太阳辐射的能量保存在体内,这也是整个蓝星能够诞生生命的原因。
二氧化碳的升高固然会带来灾难,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失去它。
倘若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蓝星就会和七亿年前的成冰系一样,变成一个没有任何生命“雪球”!
这次救援活动为了能增大生存概率,大部分救援人员都配备了红外热像仪。
但这些普通的热像仪与那台红外观测设备相比。
打个简单的比方,一个是近视眼镜,能帮你看到人。
而另一个则是显微镜,能帮你看到每一个细微之处。
胡天先将配备的红外热像仪带好,然后拿着无线探测器摆弄了一下。
“怎么样?”
“有信号了!”
“好嘞!”
得到答复后,胡天向远处的海面看去。
调整了一下视距,入眼的便是一片蓝色底图。
上面时不时有颜色稍浅的小点儿从海面跃起落下,那是跳动的鱼儿。
“在东面。”
傅文杰的声音适时响起。
胡天顺着指引望去,果然能看到大小不一但却清晰可见的红色亮点。
傅文杰继续开口说道:”我们现在距离海上平台只剩五十米左右了,但是探测器上显示我们周围并没有发现碳兽,离我们最近的也有二十五米,这跟前两次救援时遇到的情况不一样!”
前面两次行动与其说是救援,更多的还是调查。
因为以前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夏国境内总不可能有恐怖袭击吧?
第一次大家只是以为平台的失联是信号塔损坏造成的。
派出了一艘快艇一个工程师,带着一箱维修设备和一个卫星电话。
然后没了,一去不复返。
这时人们才真正重视起来,向上级申请调动卫星,发现了海上平台的异常高温现象。
可由于不知道碳兽的存在,第二次调查活动不幸再次失败。
但他们还是为我们留下了线索,第一次失联是在112米,第二次则是67米,到了我们这次,碳兽的分布范围甚至不到30米了。
“这只能说明两个可能!”
略微沉思,胡天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是碳兽在狩猎结束后便离开了海上平台,离开的方式很可能是借助洋流,因此大部分的碳兽或许都不在了!”
“另一种可能则是它们全部集中到了海上平台上!”
两种截然不同的可能给本次营救难度带来的,将是天翻地覆的区别!
“傅队,给我点时间,先别靠近,我想观察几分钟。”
“你抓紧!”
救援任务虽然迫切,但对碳兽的了解能增大救援成功的概率。
没有多余的废话,胡天迅速向甲板边缘跑去,将手中的探测器对准远处的碳兽。
“向右,再向右,对,停!”耳麦里不断传来王泽祥指挥的声音。
“先对准这只观察一下。”
海面上的碳兽都以漂浮的形式缓慢移动着,热成像仪上显示的是一个大致为球形的图像。
但仔细端详,其下部温度稍低,与海水接触的范围似乎被刻意收缩,出现了一个小型的拖尾,最终在形态上表现为一个倒过来的短口圆底烧杯。
“小天,跟你之前说的一样,碳兽肯定会被水给削弱,我这边能够清楚地看到碳兽的下部正在逐渐被表层海水吸收,为了能减缓这种影响,碳兽会尽可能保持自己接触的是同一片海水。”
“碳兽此时的状态和之前在陆地上明显不同,在陆地上碳兽呈无规则展布,即便是没有发现猎物时的漂浮情况下也会尽可能地扩大自己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
“圆形显然不是它们最放松的形态!”
王泽祥一道道分析传来,肯定了胡天内心的假设。
碳兽在畏惧海洋!
但究竟是不是水,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短暂的观察过后,胡天将发现告诉了傅文杰。
而傅文杰也及时调整了即将进行的救援计划:在面对碳兽时,以水攻为主,风力为辅。
可惜没能观察到核心……
胡天的心中还是有些遗憾,毕竟根据他的亲身经历,核心才是解决碳兽的关键。
但哪有什么十全十美的方案,眼下救人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继续前进!”
伴随着傅文杰的一声令下,两艘救援船向海上平台的港口驶去,一场小型的遭遇战,也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