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皮蛋文学 > 现代都市 > 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全章阅读

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全章阅读

步千里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穿越重生《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是作者“步千里”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顾梅朵向允泽,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看见一个恢宏大气的庄子。庄子特别大,周围零散住着人家,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个村落呢。走到近前,才发现,庄子真的不是一般的大。顾梅朵五人高兴地走了进去。......

主角:顾梅朵向允泽   更新:2024-07-21 19:2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顾梅朵向允泽的现代都市小说《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全章阅读》,由网络作家“步千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重生《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是作者“步千里”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顾梅朵向允泽,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看见一个恢宏大气的庄子。庄子特别大,周围零散住着人家,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个村落呢。走到近前,才发现,庄子真的不是一般的大。顾梅朵五人高兴地走了进去。......

《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全章阅读》精彩片段


屋里没人,顾梅朵把空间里的东西整理一遍。

她进不了空间,都是神识操作。所有东西都归类放好,尤其是那些建筑材料,不久的以后就会用到了。

所有药品都仔细看一下功用,按自己的习惯放置好,做到心中有数。

药品品种很多,功能强大。

“洗髓丹?天呀,还有洗髓丹!那不是只有玄幻世界才存在的东西吗?”

这傻丫头似乎忘记她吃的聚灵丹了。

一个人只能吃一颗。

哦,吃多浪费。

一定要变强,顾梅朵!她给自己加油。

先不管别的了,她吃下洗髓丹。坐直了身子,闭上眼。

感觉意识昏沉,混混沌沌的。

慢慢地……

痛-很痛-特痛-真特么痛-要死了那么痛-痛到最后已经不知道这感觉是不是痛。

汗-微汗-臭汗-多汗-狂汗-满脸汗-像下雨似的流汗-分不清是泪还是汗。

清醒过来的时候,感觉浑身粘腻,臭哄哄地,太不舒服了。

烧水清洗干净,浑身清爽。

顾梅朵开心地跳起来。“咚”,悲催了,撞棚顶了。

就算是土房,棚顶不高,一跳能接触棚顶,也让人高兴呀。这弹跳力,高兴得顾梅朵都顾不得疼。

无论在哪里生存,身体好才是根本。

跳得高,相信一定会跑得快。哈哈,赚了。

……

顾梅朵决定去一趟县城,她想看看,苟县丞是否真的想同顾家联姻,联姻的态度如何,决心有多大。

顾梅朵真心不希望,顾春立能娶县丞家小姐。娶了她,顾梅朵就不能再肆意对付这帮极品,必定有所顾忌。大房也会更加嚣张,自己人单势孤,想分家,恐怕是难上加难。

再则,如果真的如传言所说,这苟小姐品性低劣,她从县城来到乡下,从官家来到农家,心里定会极度不平衡,对顾家人也会各种看不起和打压,从而影响大家的生活。

一损俱损,对她也极为不利。

如果县丞嫁女决心很大,她就要重新规划将来,看是不是能带家人离开。

对付苟小姐容易,可她身后,还有个县丞父亲,民不与官斗,这不是目前的自己撼得动的。

另外,她还想购买一些种子,各种种子,种空间里。

条件允许,她想种种地,养养鸡鸭。做个快乐的小农女。

出了村子向西走半里多地,再向南拐个小弯,走出不远,就是通向县城的官道了。

这里到县城直线距离有四十多里地,走官道,曲里拐弯,恐怕得有五十多里。

到了城门,守城的兵向生意人收税的时候,顾梅朵才发现她忽略了一件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她身上一文钱没有。

空间里倒是装着向允泽给的四千两的银票,就相当于现在的支票,可这不能用来零花呀,再说,一个孩子,手上拿着大额银票,也危险呀。

一位进城卖菜的老奶奶走来,顾梅朵悄悄扯着她的衣襟,跟着进了城。

在空间里翻来找去,找到几朵精致的头花,前世妹妹过六一用的。到绣坊换了一百文。

一文钱差不多相当于现代的一块钱,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

顾梅朵一个小孩子想见县丞,不说难于登天,也难于爬山。官和民,两个阶级。

何况顾梅朵还是一个小小的民。

顾梅朵买了二十个馒头,装背篓里,在县城的街头闲步。她在观察,她在找。

哈哈,目标来了。在一个稍微偏僻的角落,四个小乞丐围了上来。

“小子,把馒头拿出来放你走。”

“想吃馒头可以,回答我几个问题。”

顾梅朵弯腰拣了块石头,举到说话的乞丐面前,手用力,石头粉碎。

乞丐很识时务,“问吧。”

顾梅朵就地坐了下来,四个乞丐互相看了看,也坐下来。

顾梅朵拿出四个馒头,一人一个。

“我想知道,我怎么才能见到知县大人。”

四人半张着嘴,看傻瓜一样地看她。

刚刚问话的乞丐丁彭,打量了顾梅朵一番,“这穿戴,拜访进不了门,拦人,近不了身。没钱……没戏。”

几句话说得顾梅朵不由对他刮目相看。

“见不了呀。那你们知道关于知县或他们家的什么事吗?县丞家的也行。”

丁彭嚼了口馒头:“知县刚来没多久,不了解。县丞家,最近倒是出了件丑事。”

“继续说。”

旁边一小乞丐抢着说:“这个我也知道。县丞闺女偷人,让人逮着了。县丞要把她嫁出去。”

重点来了。“嫁给谁呀?”

“一个有钱的做买卖的。老有钱了,那聘礼好几大车呢。送聘礼那天还撒糖了,好多人抢,可惜我太小,就抢到两块,还让人踩了好几脚。”

瘪瘪嘴,一副委屈的小可怜样。

小乞丐说着还舔了舔嘴唇,好像刚刚吃过很甜的糖一样。他很遗憾没多抢到几块糖。

这小家伙看样子也就比弟弟大一两岁,却灵动非常,是个聪明的。

顾梅朵不由得心一软,“一会我送你两块糖。”

“真的呀?”小家伙马上双眼放光,听说有糖,马上继续表现:

“我还知道县丞家小姐不乐意,县丞打她了,听说打得可狠了。县丞还骂了人家,让离小姐远点。要嫁人了。”

这话虽然指代不明,顾梅朵还是听懂了。

丁彭做了补充:“那商人家公子是个跛脚。县丞原来相中一个穷书生,后来警告他别痴心妄想。下月中旬出嫁。”

意思完整了。

顾梅朵看了丁彭一眼,这小子读过书。

顾梅朵站起来,想着再去哪里逛逛,见识一下这个县城的风俗,人物。以后再来也不会两眼一抹黑。

那小乞丐走到她身前,眼巴巴瞅着她。

顾梅朵明白了,“你……”

“我叫小良子。彭哥给我起的名。”小家伙机灵地说。

顾梅朵从背篓,其实是从空间里,拿出来一把糖块,是前世那种圆圆的带条纹的散装糖块,各种颜色都有。递给小良子,“你来分吧。”

小良子开心地接过糖块,先一人分了两块,再一人分了一块,分到他自己,没了。

他看着自己手里的两块糖,看看别人手里的三块,瘪着小嘴,快哭了。那小模样可怜滴呀。

顾梅朵差点没憋住笑出来。她又拿出来两块,递给小良子,“你现在比他们多一块。”

小良子马上开心起来。

顾梅朵问丁彭,“咱们去逛逛吧,去哪里好?”

丁彭认真地想了想,小良子抢着说:

“彭哥,去鸿门山庄,那里地方大,现在还没人管,想怎么逛就怎么逛。”

丁彭说,“倒是可以,就是有些远。”

顾梅朵不在意地说,“远不怕,反正我有的是时间。”

五人出了城门,向南走了很久,远远看见一个恢宏大气的庄子。

庄子特别大,周围零散住着人家,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个村落呢。

走到近前,才发现,庄子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顾梅朵五人高兴地走了进去。


顾家卖孙子事件最终结果是:顾老头拿出了二十二两银子,赎回了自己的两个小孙子。

顾梅朵当初就说好了,让黄牙婆她们收二十二两银子,多出来的七两,给黄牙婆二两,给大烟袋五两,这是答谢她们帮忙的好处费。

老孙氏气得躺倒了,孙子没卖成,赔上了孙女的聘礼,还额外赔了四两。心疼得躺床上直哼哼。

绿意山庄

“少爷,……这就是全部经过。这小丫头太贼太凶了。”看了整个过程的书童,还不忘记发表自己的观点。

向老爷子说:“不平则鸣。这家的奶奶过分了。”

向允泽心中暗道,过分的奶奶多的是,也没见哪家的丫头敢这么和奶奶呛声,还敢和长辈出手。这丫头还真的大不孝呀。

老孙氏倒下了,小孙氏时不时地进屋侍候,姑姑对她不错,对自己孩子也不错,尤其对自己大闺女,宠爱程度在顾家,那也是头一份。

“娘,感觉怎么样了?要不,我扶你起来走走?”

“唉,过几天春立就回来了,可这聘礼……真的是愁死我了。”

老孙氏愁眉苦脸滴,感觉这头更疼了。于是又哼唧起来。

“娘,我倒有个主意,如果成了,不但能弄来银子,还能除去你心腹大患。”

老孙氏一听,立即爬起来了,哪里还像个病人。银子是小事,只她听见心腹大患,就来了劲头。都是这死丫崽子,搅了她多少好事。如果能除了她,估计半夜都会笑醒。

“快说,你有什么好主意?”

“娘,我听说,万阳镇边上,有户人家收小女孩,三十两银子一个。如果模样好,银子会更多。那死丫崽子相貌好,人也机灵,我估计,能卖五十两。”

“知道他们收孩子干吗?”

“咱们管他们干吗呢,给银子就行了呗。”

老孙氏来了精神头了,“那你明天去看看,仔细扫听一下,然后回来咱们再商议。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

“放心吧娘。”

从老孙氏房里走出来,远远看见顾梅朵在哄弟弟,教他们念书。小孙氏幸灾乐祸地心里说,就让你再得瑟几天。然后扭着腰枝,开心地走了。

小孙氏哪里知道,就她这一个得意的眼神,就让顾梅朵看出了门道。

老孙氏,小孙氏,还真特么真是一家人呀。看着就让人膈应。看这样子,又没打什么好主意。我倒要看看,你们要干嘛。

于是,顾梅朵全天候监视小孙氏。很快弄清楚这操蛋的娘俩要干吗。还真的是作死呀。

三伯母呀,你天天算计我们四房,那么礼尚往来,我要不要也算计算计你们呢?

老孙氏定的是三日后,让他们来抬人。身价是五十两。这次老孙氏吸取上次的教训,要亲自去接人,再亲自送回镇子上去。可不能再出岔子了。

为了大孙子的聘礼,老孙氏也是拼了。

三天一晃就到了。老孙氏亲自去镇子上接来了七八个大汉,这也是老孙氏要求的,她说这女孩力气大,人少了怕女孩闹腾。当然,也是挑家里人下田干活的时间来的。

顾梅朵一早就安排她娘,领着弟弟去二伯娘家做女红,让二伯娘帮忙照看弟弟。并一再嘱咐,过一会儿,院子里无论有什么动静,把门顶死,谁也不要出去。院子里的事,她自有主张。

怕老孙氏把人领四房去,顾梅朵就站在正房门口。一进院子,众人就看到她了。

这时候的顾家院子,大房和五房,出了上次的事情后,学乖了,没事都不出来。因此,现在院子里,就老孙氏小孙氏,那七八个大汉,还有顾梅朵。

老孙氏看到顾梅朵,乐了。心里说,小畜生,这次看你还怎么嚣张,你再厉害,能打过七八个大汉?还不乖乖给我走人。等你爷他们回来,黄花菜都凉了。

老孙氏看着那个领头的人,讨好地说:“这就是我那小孙女,怎么样,姿色不错吧?还值五十两吧?”

顾梅朵鼻子差点气歪了,死老太婆,你当着我的面对我评头品足,当我是死人吗?还是说,你觉得有这几个人在,让你比较有安全感?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那个领头的也不客气,绕着顾梅朵转了一圈,点点头,他刚要说话,就被顾梅朵打断了。顾梅朵可不想听他再说什么品评的话。

“这位大叔,能让我说几句话吗?”顾梅朵的声音甜甜的,又软又糯,特别好听。

领头大汉心情不错,“说来听听。”

老孙氏感觉有些不太妙,她可不能让顾梅朵说太多话,这死丫头嘴皮子厉害,她是领教过的。

“闭嘴,你说什么说。”

“奶奶,你是怕我把你的打算说出来是吧?”

领头大汉面色一沉,一指顾梅朵:“你说。”

“这位大叔,你们是不是得罪过我奶奶?所以她把你们领来家里报仇?”

这大汉没听懂,一脸懵逼。

顾梅朵解释说:“一看你们就是被这老太婆骗了。她没告诉你们,我天生神力吧?”

“天生神力?”

“对呀。你们看……”

顾梅朵说着,把院子中间的石桌子,估计得有近四百斤,一抱,举了起来,走了几步,扔出去。“咚”,石桌子有一大半陷进泥里。

顾梅朵踩上去,蹦了几下,石桌子全部陷进泥里了。众大汉看得目瞪口呆。

顾梅朵又上前一步,抢过一个大汉手中婴孩拳头粗的铁棍,握住两头,双手一用力,棍子弯了,再用力,又给直过来了。

众大汉心里直冒冷汗,天,这得多大劲呀,这力气如果打在人身上,还不得腿断胳膊折呀。

顾梅朵问:“看明白没?你们这帮蠢货,上老太婆当了。她最近太无聊,逗你们玩呢。她敢卖我?借她个胆。就我这力气,你们七八个打得过吗?不是白给吗?

她就是让我打你们,她好当耍猴的看呢。不相信?咱们比划比划?我让你们一起上!”

这些大汉确实没这个把握能赢了顾梅朵。领头大汉看着老孙氏,老孙氏冷汗都冒出来了。“这位爷,我真的没骗你们,我真的想卖了她。”

顾梅朵哈哈大笑,“卖吧卖吧,我同意了,哈哈,一帮傻子。”

领头大汉大怒,一把抓住老孙氏,“啪”一巴掌,把老孙氏打倒,牙齿都打落两颗:“死老太婆,你找死啊!”

小孙氏站在一边,吓得哆哆嗦嗦不敢吱声。

她后悔了,肠子都悔青了,可惜没有后悔药呀。

顾梅朵瞄了她一眼,哼哼,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三伯母呀,还有让你更后悔的事儿等着你,希望你挺得住哈。


“少爷,你怎么样了?”剑声一边抹泪,一边着急地问陶非。

该死的,别让他知道是谁暗算少爷,让他知道了,一定千刀万剐!

他都没理会一下自己的伤口,很担心陶非,不知伤得重不重。

“小伤,无碍。你看看黑一,他刚刚中了一箭,流了不少血。幸好箭上无毒。”

剑声扒开黑一的衣服,“啊!”

陶非一听剑声惊恐的声音,也慢慢挪过去看。

只见黑一左胸靠近心脏两指的地方,中了一箭,箭头深深地扎进肉里。因为是弩箭,很短,所以刚刚没脱衣服之前,剑声并不知道箭头还在。

黑一闭着眼睛,呼吸很弱,脸色苍白,这是流血过多,人已经虚脱了。

情况紧急,黑一有生命危险!

剑声眼泪“啪嗒,啪嗒”掉下来,黑一是为了救少爷挨的箭。这已经是黑一第三次为少爷挡箭了。每次都是九死一生。

“少爷,黑一再不拔箭……”

陶非闭上眼睛,有什么办法呢?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鬼地方。他们三个人,伤了一对半,既没医也没药,听天由命吧。

“庆太医在就好了。咱们临来这里的时候,他不在京。”剑声感觉太沉闷,没话找话。

“也不知道黑二怎么样了?他轻功好,也许没事。”

陶非心说,还能怎么样,凶多吉少。以一敌十二,本来就受了伤。

他睁开眼睛看看没多少生机的黑一,再看看断腿的剑声,又瞧了瞧自己被腰带勒住的腹部,他已经能感觉到生命在流失。

难道这是天要亡我奚六?

剑声一只胳膊夹着黑一,用另一只手臂撑着向这边爬。

陶非大惊:“剑声,你干吗?黑一现在不宜移动。”

剑声带着哭腔:“少爷,反正也是要死了,咱们三个死一块。”

陶非无奈说道:“你死不了。”

剑声生气了,声音也大了些:“我才不要自己活着呢。我陪你们一起死。我的命是少爷救的,我的武功是黑一大哥教的。我陪着你们。”

陶非又闭上了眼睛,随他吧。

“少爷,有声音!”

“别说话,趴下!”

陶非说着,自己也向旁边歪了歪。尽量减少暴露的可能性。

声音越来越近,陶非圆睁双眼,紧紧盯着发出声音的方向,手里紧握宝剑。

“少爷,也许是黑二来救我们了呢。”

我也希望是他来了,可是这希望是多么渺茫呀。

二人一同盯着那个方向。

还真是黑二来了!只是,他是被人背过来的。而背他过来的人是……

“凶丫头!”

来人正是陶非。因为她个子矮小,黑二身材高大,所以,黑二只能算是趴在她背上,就这样被她拖着过来的。

陶非一只小手拽着黑二的双手,黑二的双手被一根布带捆在一起,搭在陶非的下巴底下,陶非拽着的是布带。而她的另一只手,提着她的背篓。

陶非来到剑声身边,慢慢放下黑二,解开绑着黑二双手的布带,把他放平,让他躺舒服些。

然后从背篓里拿出一个小瓶子,倒出些药丸,每人给两粒,又拿出个水囊,递过来:“喝药,止血止疼的。”

也不管他们吃没吃,陶非来到黑一身边,仔细看了看他的伤势,“把药喝了,过来帮我,晚了他就没救了。”

陶非不懂医,但这是外伤,能消炎止痛止血就成。再说空间出品的丹药,效果非凡。

剑声一听黑一有救,也不顾再看黑二了,急忙喝了药,来帮忙。

陶非让剑声捣草药,让陶非摁着黑一,先给黑一灌了一颗药丸,然后,右手捏住箭头,对陶非说:“摁住了。”

问剑声:“好了没?”

“好了,好了。”

陶非右手稳稳地快速一拔,随着箭头被拔出,一股鲜血喷出,陶非拿过草药,迅速摁在伤口上。再从背篓里抓出一把草药继续捣烂,又给敷在伤口上。

伤口被全部敷上草药,血,慢慢止住了。

陶非一指剑声:“腰带。”

剑声急忙解下来递给她,陶非顺着撕下来一半,剩下的还给他。用这一半腰带,在剑声协助下,把黑一的伤口缠上了。

黑一的脸慢慢有了血色。

看着二人询问的目光,陶非直接告诉他们:“我下山遇到他,他让我来救你们,就昏倒了。放心,我也给他吃了药。”

陶非微微点头:“多谢。”

“如果方便,就给我些银子吧,为了救你们,我可是用了不少丹药呢。”

陶非毫不犹豫地递过来几张银票,陶非直接塞怀里。

这可是自己来到这世界得到的第一笔钱呀,数目应该不小,哈哈,有钱了。

“你们还有什么打算?还需要我帮忙吗?如果想回绿意山庄,我可以免费送你们。”

“回。”

“行,我先送向少爷和黑二回去,一会儿再回来送你们俩。”

“向少爷,委屈你,坐我背篓里,扶住了。”

背篓不小,坐个十一二岁的瘦弱少年还是可以的。背好背篓,陶非双手稳稳抱起黑二,脚步生风地急驰而去。看得剑声目瞪口呆。

天快黑下来,等陶非把剑声和黑一也送回绿意山庄,已经是掌灯时分了。

向老爷子十分感激陶非把他的孙子送回来,因为有些激动,使得他咳嗽不止,喝了水也没用,只一个劲地咳嗽。

好半天才止了咳,喘了一会,“抱歉,老毛病了。”

“老爷子怎么不好好治治,这多受罪。”

“不是不治,是不好治。”

“你老这病是不是春秋更厉害呀?”陶非又问。

“是的,大夫让慢慢调养。”

“老爷子,我这倒是有治这个病的丹药,你想不想试试?”

不等向老爷子说话,陶非抢着说:“试试,爷爷。”

向老爷子点点头。

陶非拿出三粒药丸,“老爷子先吃一粒,隔三天再吃一粒。三粒吃完,我再来看看,如果感觉效果不错,再吃两粒也就差不多好了。”

陶非又递来几张银票,陶非这次没有收,“算我对老爷子的一点孝心。”

临走的时候,陶非对向老爷子说:“我还有个请求,如果老爷子的病真的治好了,能不能请你借我些书看看?

我两个弟弟今年五岁了,很聪明,我以后会送他们去学堂,只是现在条件不允许。就先借些书来读,我会告诉他们好好爱惜,不会弄脏弄坏的。”

向老爷子听陶非还提要求,有些变了脸。一听是这个要求,淡淡笑了笑,“可以。”

“谢谢。”陶非恭恭敬敬地鞠了个躬,回家了。

陶非看看手中的八粒药丸,半天没说话。这是陶非走的时候给他的,一人两粒,一天一粒。

向老爷子有些好奇:“这个药好用?”

“说是仙丹也不为过。今天如果不是遇到了她,后果不堪设想。至少黑一黑二是不成了。

这个丫头不简单呀。”


“里长爷爷,就是说,如果我买下了那块地,盖上房子,他们就会选别的地方建驿站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

“是呀,那你买不买呀?只要你买了宅地,我批多点给你,你在那块地中间盖上房子,两边就不够建驿站了。哈哈。”

一般家庭的宅地,也就一亩左右,甚至有的还不到一亩。

这老爷子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不错,是个为民办事的主儿。

这个苟县丞果真不是个好鸟,纵容亲戚为非作歹,顾家还差点成了他的亲家。

“里长爷爷,你不用给我批多点,那块地我都买了。”

“都买?朵朵呀,那块地可是有三十一亩呀,你都买?你有那些银子吗?”

“都买下来,需要多少银子呀,里长爷爷?”

“多买少算,我算你便宜点。就四分半银子一亩吧。三十一亩,恩……”老爷子在心里默算。

“爷爷,三十亩是十三两半,再加四分半。一共是十三两九分半。对吧爷爷?”

“哎呀朵朵,真不愧是念了书的哟,不错,算得对。你就给十三两半吧。”

“爷爷,我给你十七两,你辛苦点马上就去县衙办契,要办红契。

既然怕那些人建驿站,咱们越早办契越好。你今天去办契,我明天就开始盖房子。

你去县衙办红契的时候,偷偷给那个办契的人二两,然后你把办契的时间提前,就写我断亲那天。剩下的一两半,是我孝敬里长爷爷你的打酒钱。”

红契受官府保护,但要交办契的钱。白契就是民间写个文书,经办人和中间人签上字,也管用,但不如红契正规。

一听还有自己的酒钱,老爷子乐了:

“行,还是朵朵会办事。写上你断亲的时间,就说明咱们事先不知道要建驿站的事。咱们盖上房子,他们也不会怪咱们了。我马上去办。

朵朵,你盖房子,有什么需要就和爷爷说,不用客气。”

顾梅朵给里长拿了十七两银子,送里长离开。

回到屋里,顾梅朵开心得围着她娘转了好几圈。

她还以为,要多买些地盖大房子,得多费不少口舌呢,没想到,如此顺延。

陶氏看女儿开心,自己也跟着开心,并不在意女儿为什么开心。

明天去县城,把熊和人参卖了,应该能支撑一阵子。

刚刚开始盖的时候,材料是现成的,就花点人工费。

晚上,顾梅朵就拿到了红契。她把红契给家里人看:

“这就是咱们家的宅地,明天开始盖房子。钱一会我给你们。

我这有个图,爹,你明天去镇上找工匠,照着图,开始打地基。

大哥,你带人开始砌院墙,我要可着这些地,盖个大房子,砌个大院子。

将来哥哥弟弟娶媳妇,就算一家一个院子,都住得开。

不过,现在没那么多银子,先盖个院子先住着。

一定要先把院墙砌好。砌它三米高,这样安全。”

主要是,院子里做点什么,外边看不到。保护隐私。

顾春远一听,没自己的任务,急了:

“朵朵,我-干吗呀?”

“你的任务最重要,你要打杂,就是哪里需要人你就到哪里去。

比如,买菜买米,张罗工具,联系人工,就是管家,总管,懂了吧?”

一听自己的活儿很重要,顾春远呵呵笑着,“好,好,我一定做好。”

“你们负责盖房子,我负责赚钱,娘就照顾好小四和小五,给咱们做饭就行。休息,明天开工。”

大家都很兴奋,马上就会有属于自己家的房子了,还是大房子,日子越来越好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