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皮蛋文学 > 现代都市 > 重生:女将军成了王爷的护花使者文章精选

重生:女将军成了王爷的护花使者文章精选

鸭头眼神不会骗人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重生:女将军成了王爷的护花使者》是作者“鸭头眼神不会骗人”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古代言情,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曲清月祁玉川,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没有支撑多久便认了输。曲清月最终的战绩是连败十人,顺利地升任为屯长,而整个营里有这般战绩的加上她就只有三人。伍长、什长倒是选出来许多,虽然只是是不值一提的小升迁,但还是极大地鼓舞了营中将士们的士气,整个军营弥漫在一种喜气洋洋的氛围中。当然这样喜气洋洋日子没有持续多久,营里便接到了开始行军的指令。士兵们收拾好行囊,开始踏上了遥远的行军之路。而另一边,从......

主角:曲清月祁玉川   更新:2024-02-15 00:5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曲清月祁玉川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女将军成了王爷的护花使者文章精选》,由网络作家“鸭头眼神不会骗人”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生:女将军成了王爷的护花使者》是作者“鸭头眼神不会骗人”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古代言情,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曲清月祁玉川,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没有支撑多久便认了输。曲清月最终的战绩是连败十人,顺利地升任为屯长,而整个营里有这般战绩的加上她就只有三人。伍长、什长倒是选出来许多,虽然只是是不值一提的小升迁,但还是极大地鼓舞了营中将士们的士气,整个军营弥漫在一种喜气洋洋的氛围中。当然这样喜气洋洋日子没有持续多久,营里便接到了开始行军的指令。士兵们收拾好行囊,开始踏上了遥远的行军之路。而另一边,从......

《重生:女将军成了王爷的护花使者文章精选》精彩片段


曲清月不把剑拔出并不是轻视对手,而是想避免见血,营内切磋又不是生死搏杀,没必要斗得你死我活。

又一次与石大柱的刀交锋了片刻,当察觉到石大柱又快要暂避锋芒时,曲清月忽然一个飞身翻到了石大柱的身后,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就将剑架到了他的脖子上,战斗已经结束,石大柱只能认输。

虽然输了,但石大柱也不恼,豪爽地抱拳一笑,道:“曲三兄弟武功高强,在下自愧不如,有机会希望还能与曲三兄弟多多切磋。”

曲清月也抱拳笑道:“求之不得。”她心里对于这个上辈子的“运粮官”挺看好的,能与他多多交流武艺对自己也是有益无害。

石大柱也败了,台下的士兵都在犹豫还要不要上去挑战曲清月时,忽然有一个身影飞上了擂台,站在了曲清月对面。曲清月看着这人,原本波澜不惊的眼里忽然沁出了一丝笑意。

此人长着一张娃娃脸,与曲清月差不多高,人也很瘦,肤色也偏白,看着比曲清月还文弱,曲清月上辈子甚至怀疑过他是否也是女扮男装。

此人就是拥有家传绝学“凌波微步”的俞三丰。

上辈子俞三丰和曲清月是有着过命交情的战友,两人堪称知己,俞三丰将自己的家传绝学凌波微步教给了曲清月,曲清月也将自家的传家剑法教给了俞三丰。后来俞三丰在战场上被敌人一支冷箭射死,曲清月失去了关系最好的战友,这也成了她心里的一个疤痕。

之前曲清月就知道俞三丰也在这个营中,但她没有急着上去相认,因为俞三丰并没有上辈子的记忆,应当并不认识她才对,所以她只是在原地等待,等待上一辈子两人相识的契机,等待重新与他成为好友。而此时,俞三丰重新完好无损地站在了曲清月面前,这让曲清月在心里暗暗感慨命运的馈赠。

不过这个时间点比上辈子两人相识的时间要早了一些,看来重来一辈子还是改变了一些事情。

压下眼中的情绪,曲清月对俞三丰抱了抱拳,俞三丰回了一礼。

“在下平溪村俞三丰,刚刚我观阁下的轻功路数与我家传的功夫有些相似,故而想来讨教一番。”

曲清月心中暗道,不是路数相似,我的轻功本来就是你教给我的,只不过你不知道。

当然这话不能说出来,所以她面上只是笑笑说:“我的荣幸。”

俞三丰的武器是一把短刀,这样的武器在战场上并不多见,而这常常是暗卫、刺客的专属。不过这把短刀搭配他的凌波微步效果倒是很好,让他的攻势轻巧迅猛,来无影去无踪。此时他便轻轻跃起,动作迅猛地逼近曲清月面前,短刀正要出手,便发现曲清月似乎敏锐地预判了他的走位,已经迅速与他拉开了距离,在这个距离上,他的短刀伤不了曲清月,而曲清月的长剑却可以对他造成威胁。

身法敏捷,反应很快,是个强悍的对手,俞三丰在心里这样评价曲清月。而曲清月心里同样没有小觑俞三丰,在他家传轻功的加持下,俞三丰的身法如同鬼魅,若是曲清月没有学过轻功,面对这样的对手会很棘手,而即使曲清月上辈子与俞三丰学了这套身法,在速度上也依然难以比得上对方。

然而曲清月也有自己的优势,那便是力量与兵器优势。若是俞三丰在速度上无法完全压制自己,那必定要陷入劣势,因为对方的力量远远不及自己,在正面对决中,曲清月是能掌握绝对优势的。

而且一旦曲清月与俞三丰拉开了距离,让俞三丰不能近距离攻击,他的短刀就会显得非常鸡肋,而曲清月的长剑却能轻松地威胁到他。因此曲清月在双方的交战中并不显得强势,反而隐隐有退避之势,这就是为了拉开两人之间的距离,让对方无法攻击自己。而俞三丰的攻势在曲清月这样的策略中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虽然对方表面上一直在退避,但吃亏的却一直是自己。若是对方只是凭借力量压制他,他还可以凭借速度优势找寻机会伺机而动,而对方的身法与他的速度也就在伯仲之间,因此对方想退,他是拦不住的,对方一退,自己就攻击不到他,对方却能攻击到自己,这还怎么打?

两人交战时对自己的胜算都心知肚明,台下的士兵们却看不懂这些。他们只见到一连击败两人的曲清月这次似乎遇上了劲敌,没有先前强势进攻的气势,而是一直在退避,似乎有些捉襟见肘。可两人过了十几招之后,曲清月的剑就莫名其妙地架在了俞三丰的脖子上,俞三丰干干脆脆地认了输。

刚刚曲清月似乎还一直处于劣势,怎么突然就赢了?士兵们都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而俞三丰自然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他倒是输的心服口服。论身法速度与轻功,对方可能略逊于他,但与他也没有相差多少。而论力量与对兵器的掌握程度,自己则处于绝对的劣势。所以说自己会输,并不意外。

俞三丰也不是输不起的人,对着曲清月,他爽朗一笑,抱拳道:“曲三兄弟果然厉害,在下输的心服口服。”

“不敢当。我观三丰兄弟的轻功甚是绝妙,就是对兵器似乎不甚熟练,因而才让曲某争了先。曲某倒是会一套剑法,三丰兄弟若是感兴趣,来日曲某倒是可以和你分享一二。”

俞三丰用短刀做兵器固然有优势之处,可是短板也非常明显,所以学会使用长剑对他来说也是有利无害的。

俞三丰倒是震惊了,没想到这曲三兄弟这么不藏私,第一次见面就愿意与自己分享剑法,要知道在市面上随便一套剑法都价值高昂,若不是家传功夫或者拜师学艺,根本难以接触到,一般的士兵就只能用武器简单地对敌,没有任何高深的剑法。

俞三丰受宠若惊,心里还在盘算要不要与这曲三兄弟拜个把子什么的。

曲清月见他震惊的神色倒是有些好笑。这套剑法本就是他该得的,自己的轻功是向他所学,虽然是上辈子的事了,但对于自己来说并不是没有发生过,上辈子学会的凌波微步还存在于自己的脑海里,自己也因此而受益。所以自己也应当向俞三丰分享自己的剑法,这是理所当然的。

算上俞三丰,曲清月已经接连击败了三个对手,接下来曲清月又与几个挑战者交了手,大部分人的功夫都是没甚稀奇的,被曲清月轻轻松松地击败。就是最后一个挑战曲清月的对手有些奇特,是使飞刀的,在军营里能够掌握这种武器的人基本不超过一手之数。

此人名为宋二飞,与俞三丰一样来自平溪村,在家中排行老二。他拥有一套四把飞刀和巧妙的刀法,全力攻击之下,四把飞刀能让对手瞬间落入下风。

曲清月若是不会轻功,与他对上便会很棘手。但曲清月掌握一套精妙的轻功,面对对方的飞刀攻击,她可以身形敏捷地避开,然后找寻到对方的破绽。因此宋二飞也没有支撑多久便认了输。

曲清月最终的战绩是连败十人,顺利地升任为屯长,而整个营里有这般战绩的加上她就只有三人。伍长、什长倒是选出来许多,虽然只是是不值一提的小升迁,但还是极大地鼓舞了营中将士们的士气,整个军营弥漫在一种喜气洋洋的氛围中。

当然这样喜气洋洋日子没有持续多久,营里便接到了开始行军的指令。士兵们收拾好行囊,开始踏上了遥远的行军之路。

而另一边,从京中出发的祁玉川等人正在行军途中。

祁玉川作为皇子被隆庆帝任命为此次北征之战的总指挥,由赖将军、曹将军协助统帅大军。

然而成王祁玉川在军中的地位却并没有听起来那么高,反而有些不尴不尬。他虽为王爷,但一无战功,二无资历,三无人脉,士兵们表面上顺从,心里却没有服气的。而赖将军征战多年,威名赫赫,论资历是最老的;曹将军虽然也没有多少资历,却出身于将门之家,其祖父曾跟随上任皇帝南征北战,功绩无数,被封为忠义侯。因而从京中出发的这20万大军实际听令的是赖将军和曹将军,祁玉川倒是隐隐有些被边缘化的趋势。

当然,明面上赖将军和曹将军都是以祁玉川为首,每次讨论军务也都是三人一起,军情也会向祁玉川汇报。但若是祁玉川想下达什么指令,两位将军若是不愿便会找各种理由推脱下去,最终还是无法按照他的心意落实。

这一路上,祁玉川心里都憋着一口气。自己明面上是总指挥,实际上却处处被掣肘,士兵们不服他,两个将军也总是与自己打太极,油滑的很。

赖将军和曹将军也并非是故意针对成王。赖将军此人最是刚正不阿,出征在外,只以将士们和国家的利益为重,不会刻意去讨好或者为难一个皇子。他只是认为成王没有任何征战经验,下达的指令有时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并不足以被采纳,因而自己只能与他推脱。

而曹将军则是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出生于世代将门之家忠义侯府,老侯爷有三个儿子,两个嫡子一个庶子,曹将军的父亲是老侯爷的嫡次子。老侯爷走了之后,其嫡长子继承了爵位,而二房和三房只分到一些产业。都是嫡子,曹将军的父亲自然心有不甘,只能花大心力去培养儿子,指望儿子能干出一番事业,为二房也争个爵位回来。因此曹将军曹立梁自小就处处想与大房的嫡长子,侯府的世子争个高低。此次曹立梁出征,便是他们二房全家极力争取来的,曹立梁就指望着能在此次北征中干出一番功绩来,挣下一份战功,因此对于祁玉川这个皇子,他心里也是很不感冒的,生怕他在战场上瞎指挥让自己吃了败仗,或是在战场上出了风头抢了自己的战功。因此曹立梁经常有意无意地暗中打压着祁玉川,不让祁玉川接触到军营的中心权力。




祁玉川一行所率大军行至连云山脉,等越过了连云山脉,就能到达北边的辽河平原,40万大军将在那里会合。

辽河平原抵达在即,祁玉川与两位将军却再次就行军路线起了争执。

“我认为应当绕至奇峰岭,大军兵分三路从山路翻过连云山脉,然后在辽河平原会合,这样最为稳妥。”祁玉川研究了一番舆图,做出了这样的提议。

他是王爷,又是名义上大军的最高统领,按理说他的提议应当是有几分分量的,可两位将军听了他的话都暗暗摇头。

赖江军开口道:“分兵不可,若是有敌军在山上哪一处埋伏,大军分散开就容易被逐个击破,不如不分兵保险。”其实他没有说的是,若是只有自己和曹将军在分兵倒是可行,可成王也在这里,若是敌军打听到成王的境况来伏击他,再以成王为人质挟持他们,那这仗就没法打了。出征在外,他必须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成王的安全,所以他宁愿让成王时时刻刻在自己身边,由自己亲自看护着安全才好。

“若不分兵,20万大军列队上山,还未下山天就黑了,更不安全。”祁玉川皱眉道。

赖江军面露沉吟之色,大军上山,时间确实是一个问题。若是摸黑上山,不仅容易失足踩空,还有可能会遇上毒蛇或者毒虫,更重要的是,夜里更容易受到敌军的伏击。

而这时曹将军开口道:“我认为应当从连云谷穿过,这条路线耗时最短,且地势也好走,若是走连云谷,大军不到天黑就能全部抵达辽河平原。”

对于曹将军这个提议,赖江军心里不太认可,走峡谷若是有敌军埋伏他们定会损失惨重。成王直接道:“走峡谷危险性最高,还是应当翻山而过。”

“臣祖父镇守北疆时就经常由连云谷穿过,从未出过事,臣认为行军打仗还是应当多借鉴老一辈的经验。”曹立梁一口反驳道。他这不阴不阳的一番话,仿佛是在直指成王缺乏经验,又不向前辈学习,让祁玉川一时说不出话,脸色阴沉了下来。

赖将军是现场资历最老的一个,也是最有话语权的一个。若只是曹将军的主意,赖将军可能会不以为然,但曹将军搬出了他的祖父忠义侯,那这提议就有几分含金量了。忠义侯生前戍守北疆20年,立下了赫赫战功,对北疆的形势定是最了解的,而自己虽然也有多年行军打仗的经验,在对北疆的了解上肯定还是不如忠义侯,因此赖将军动摇了,认为若是走连云谷也无不可。

“既然忠义侯经常穿行连云谷,那我们从连云谷行军倒是也未尝不可,行军之前多派些人马去查探一番,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赖将军想了想,开口道。

见赖将军支持了自己的提议,曹将军有些得意,眼角余光瞥了祁玉川一眼,像是在炫耀自己的策略高明。

王爷又如何,没有根基又缺乏经验,也只是个酒囊饭袋而已,行军打仗还不是要听自己的?

祁玉川没有在意曹将军的一点小动作,他只是心里直觉大军走峡谷不安全,但两位将军都认可走连云谷,最后他也不得不妥协。

平康府和银川府都坐落在广阔的辽河平原上,彼此之间相隔不远,因此两府的20万大军没多久就顺利到达会师地点。大军会合后,就在距连云山脚下20里的平原上安营扎寨,等待从京城来的20万大军。

新上任的花田镇军营的小屯长曲清月临时被长官安排了斥候的工作,率领着她带领的100个士兵在营地四周侦察情况,一有异动随时汇报。

曲清月漫不经心地领着士兵们在营地附近转了转,脑海里却回想着上辈子的事。

曲清月有前世的经验,她知道敌人当时并没有来骚扰他们的营地,而是埋伏在了连云谷。

成王和京城的20万大军会在连云谷被羌族的一支精锐部队伏击,造成数千人的伤亡。

虽然那时赖将军当机立断地护着成王迅速撤退了,但还是损失了一支断后的队伍,待京城军终于抵达辽河平原与两府军会合时,已经是损兵折将、士气低迷。

对于那次北征之战来说,这是一个不好的开端。

而重来一次,身为一个小小屯长,自己能改变这一切吗?

曲清月不能保证,但是她做不到明知会出事还袖手旁观。

虽然那次被伏击只是一时失利,对于大局而言影响有限,但是如果能避免这次的损失,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

上辈子的曲清月在军中只是一根平凡的钉子,她打好了自己的每一场仗,尽最大限度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可她在大局中还是无关紧要的人物,别人可以随随便便地就抹除她的功劳,夺走她好不容易得到的战果。

而若是她足够亮眼,站上了更高的位置呢?

这一次,命运的女神首次垂青于她,她掌握了能够影响战局的信息,那她还会是无足轻重的那个吗?

曲清月的心中燃起了一团名为野心的火焰,且越烧越旺。也许她一直都是不甘心的,不甘心上了一次战场却无果而归,更不甘心守在后宅那一块四四方方的天地中。

所以她又来了,既然来了,又何必畏首畏尾?不管怎么样,她都想要做出些改变。

曲清月带着100人的小队在外面装模作样地巡视了一圈,就去向直接领导她那一队的长官裴军侯汇报:“报!后方20里的连云谷似有异动,可能有敌军埋伏!”

这情报是曲清月瞎扯的,毕竟她不能说自己早就知道敌军的动向,那样也太过可疑,所以只能说自己似乎探查到了异动,引起军中长官的警惕。

听到这样的情报,裴军侯有些不以为然,那里与军营都相隔20里了,她怎能看出有没有埋伏?今日京城大军就要过连云山,搞不好就是他们弄出来的动静,被斥候误以为是敌军埋伏。就算真的有埋伏,也不会是什么大军,可能就是一小队骑兵,他们一时半会儿也过不来,不如先在附近观察着,若他们来到了10里之内再做打算。

于是裴军侯就吩咐她带100人去继续侦察,在军营10里之内若有异动再行汇报。

裴军侯下达这样的指令便是暂且不打算管了。也是,两府的将士们现在并不知道京城军要走连云谷,他们只管在此地等待与京城军会合,保证自己军营的安全,没有人会闲着去操心京城军会不会在连云山被伏击。

曲清月经历过上一世,对北征军的优势劣势太过了解了,京城军与两府军配合不够、大军指挥分裂就是北征军的一个致命弱点。

曲清月只能带着一小队人继续去侦察。

随着日头逐渐到正中,距离上辈子京城军进连云谷被伏击的时候已经不久了。曲清月心情有些焦灼,她心一横,带着100人小队直接就往连云谷赶去。

曲清月他们很快就脱离了正常的巡逻范围,士兵们也发现了这一点。在比武大会挑战过她的几个人都被分到了她的小队,俞三丰与她最熟,便问道:“队长,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巡逻不用去那么远吧?”

“去办一件大事。”听到队员发问,曲秋月暂时停下了疾驰的马,回头看着自己的队员说,“我现在可能在违抗军令,我不打算在营地附近巡逻,我准备去连云谷救援京城军,连云谷那里有敌军埋伏,他们可能会有危险……你们若是不愿意跟我去,就乖乖回去,若是有人愿意相信我,就同我一起。”

这可能是曲清月两辈子做的最出格的一次行动,没有长官的指令,没有多少兵,但她还是选择一意孤行地要赶往连云谷,救几千名将士的命。她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也不知道他们这100人能有多少人活着回去,因此她把选择权交给了他们自己。

“此去可能很危险,我不能保证你们大家的生命安全,有愿意跟着我拼的,曲某万分感谢,不愿意的我也不强求。”即使情况危急凶险,曲清月的口吻还是那么云淡风轻,这是她上辈子几十次出生入死积累下的从容,落在新兵占多数的那100个人眼里就成了处变不惊的自信,令人无端觉得信服。

“我跟你去!”俞三丰与曲清月最熟,还受了对方的剑法指导,因此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她这一边。

“我也去!”

“那我也去!”

“算我一个!”

这100个新兵蛋子都是第一次上战场,年纪也都不大,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时候,不少人也怀着一些不切实际的立功梦想。他们听懂了这次行动的重要性,都有些跃跃欲试,有俞三丰起了头之后,他们都纷纷响应起来,最后竟是全都要跟着她去。

曲清月的双眸在正午的阳光下更加灼灼发亮,嘴角也漾起一丝明艳的笑意:“那么,曲某谢谢大家的信任。”

“驾!”一行人骑马全速向连云谷进发。

在连云谷的峡谷口和谷坡处,悄无声息地埋伏着羌族人的一支部队,人称“蛇队”的蛇人部落军。

羌族的联合王庭并非像汉人那样是完全统一的政权形式,而是由羌族人领地上大大小小的部落组建成联盟,分散治理的。和平时期,羌族的联合王庭基本上是形同虚设,每个部落各行其是甚至为了资源互相征伐、吞并,只有在和汉人打仗的时候这些部落才会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蛇人部落就是羌族的一方部落,部落居民以喜爱饲养蛇而出名,在战斗中他们会放出自己饲养的毒蛇,给敌人致命一击。

蛇人部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擅长隐匿,他们极其善于伪装自己、隐匿气息,当他们潜伏在这片峡谷的时候,只有最为熟悉他们的敌人才能勘破他们的伪装。

曹立梁说他祖父数次行军通过峡谷都安然无恙其实并非虚言,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祖父之所以能这么做是因为他对羌族人有足够的了解,能够发现他们的伪装,有足够的把握去应对,而成王他们这支军队显然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他们在准备进入峡谷之前就派了斥候前去查探,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现,这让他们放松了警惕,准备开始行军过峡谷了。

而曲清月率领的这支“敢死队”就在这个时候抵达的峡谷。

“准备生火。”曲清月下达了第一个指令。

正准备往前冲的众人有些发蒙,不是打仗吗,怎么突然要生火?

“没带火折子,我不会生火唉……”俞三丰有些苦恼地挠了挠头,其他人也露出一筹莫展的表情。

“石大柱会。大柱兄,靠你了!”曲清月很快就点出了这个上辈子曾经生火烧了粮草的“运粮官”。

石大柱是会生火,这是他的一个小绝招,不需要用火折子,就能很快地生起火来。不过此时他心里有些疑惑,为何曲三兄弟知道他会生火?

但事态紧急,他也来不及多问。

火很快就生起来了,小队每人手持一个火把,向峡谷口逼近。

曲清月下令:“将手里的火把扔进峡谷!”说着将手里的火把扔到峡谷里的一堆干草上,很快就有熊熊的火焰烧起来了。其他人也将火把扔进峡谷,一时间峡谷里火光烈烈,浓烟滚滚,让准备进峡谷的京城军发现了异样。

这就是曲清月的打算。凭她和这一百个新兵很难与峡谷的羌族精锐伏兵相抗衡,而若是他们这里拖延了,京城军还是进了谷,到时候峡谷顶就会有滚滚山石砸下来,与那些蛇人部落的伏兵一起,打京城军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损失惨重。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与羌族人硬碰硬,只用火把让京城军察觉到危险,放弃进峡谷。现在京城军肯定已经看到大火封住了他们的路,就不会过来了。

俞三丰和石大柱好像也想到了这点,顿时用佩服的目光看向曲三。

曲清月放完火就下令:“立即撤退!”她现在的策略就像石大柱当年一样,放了火就跑!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