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青禾顾承安的现代都市小说《七零建设忙,娇软小知青禁止撩汉畅读全文版》,由网络作家“云在飞”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苏青禾顾承安为主角的穿越重生《七零建设忙,娇软小知青禁止撩汉》,是由网文大神“云在飞”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糊在墙上成了个问题。看来一会儿还得厚着脸皮向书记讨些浆糊。太阳升至当空,上工的三个男知青和两个女知青结伴回来了。来了新面孔,大家自然要互相认识一番。刘景明是队长,上午的时候已经认识过了,自然不必介绍。剩下的两个男同志看着都比较憨厚老实,个头高些的叫王长卫,胖一点的叫张大方。这年头没有胖人,大家肚子里没油......
《七零建设忙,娇软小知青禁止撩汉畅读全文版》精彩片段
苏青禾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张卫花,她虽然个子不高,身上却有一股不同于普通老百姓的气质,俗称官儿威。
而且衣服穿得整洁,身上没有补丁,头发也梳得整齐,皮肤还算白皙,可见并不是需要常年下地劳动。
所以,苏青禾心里有了思量。
她笑着上前,当即表明立场:“这里的条件虽然艰苦了些,但这都不算什么,想想革命先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舍小家为大家,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我们应该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广阔天地里炼就一颗红心!”
苏青禾这样说倒不是为了拍领导的马屁。
这个年代,想要成为一名好同志,那就要勇于表现出对组织的深刻思想觉悟。
她们刚到和平大队,如果给大队领导留下个思想觉悟低的印象,那以后在队里的日子估计也好过不到哪里去。
知青点的知青虽然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在外人看来,他们就是一个集体。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一席激情满满的话听得张卫花满意的不住点头,称赞道:“你能有这个想法就很好,可比某些人强多了。”
说着,她清了清嗓子,做了个自我介绍:“我叫张卫花,大家都叫我张大姐,我是咱们大队的妇女主任,主抓队上的妇女儿童工作。”
其他人本来有些看热闹的成分在,这下纷纷来了精神。
妇女主任,大小也是个领导。
大家赶忙过来凑热闹,急着发表感言,这种时候可不能把自己落下了。
“是的,主任,苏青禾同志说的好,我们的心和她是一样的,为了建设农村而奋斗!”
“为了建设和平大队的美好明天奋斗!”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季东林更夸张,还做了个挥舞拳头前进的手势来表达自己的决心。
夏静言也是个小机灵鬼,这种场合怎么能少得了她呢。
“不怕苦不怕累,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一时之间,气氛行至高潮。
李金玲不敢置信地瞪圆了眼,这都是些什么人啊,真会凑热闹表现自己!
张主任被年轻人的慷慨陈词感染,笑得眼尾的褶子都多了好几条,一叠声说了三个好:“你们都是好样的,以后咱们共同劳动,共同进步!”
李金玲终于找到了插话的时间,她笑着大声表决心:“会的,主任!”
张卫花睨了李金玲一眼,总算给了她个好脸色。
“我来是通知大家中午去支书家吃饭,就当是给你们接风,也是咱们大队的传统。”
张卫花爽朗地笑着,在知青们的欢呼雀跃声中满意地离开知青点。
大家各自回屋,继续打扫屋子。
也不怪李金玲埋怨,屋子里的环境简直可以用破败来形容。
窗户是麻纸糊的,墙是黄泥造的,房门是木板拼起来的,中间裂着好几条大口子,看起来丝毫没有抗风寒能力。
屋子不算大,整个房间的面积大概十五个平方左右。
正对门的地方是一条小土炕,上面铺着席子,席子底下垫着的应该是稻草,这样睡起来不硌人。
家具也比较简陋,一张长条桌子,两个凳子,连个柜子也没有。
苏青禾和夏静言无奈地对视一眼,得了,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
尽最大的能力给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就算等77年高考恢复,现在也要在这里住两年多。
两人也没抱怨,撸起袖子加油干。
“静言,咱们先把席子和稻草弄出去晒晒,顺便把土炕扫干净。”
长时间没有住人,稻草有些返潮,晒晒消毒,睡得也舒服。
两人像个勤劳的小蜜蜂,忙得团团转,灰扑扑的小土屋渐渐明亮起来,虽然和之前没太大的区别,但至少干净了很多。
苏青禾带了些报纸,本来是想着闲暇的时候用来打发时间的,这个时候正好派上了用场。
在土炕周围的墙上糊上报纸,小屋的档次立马就能提高不少。
不过怎么把报纸糊在墙上成了个问题。
看来一会儿还得厚着脸皮向书记讨些浆糊。
太阳升至当空,上工的三个男知青和两个女知青结伴回来了。
来了新面孔,大家自然要互相认识一番。
刘景明是队长,上午的时候已经认识过了,自然不必介绍。
剩下的两个男同志看着都比较憨厚老实,个头高些的叫王长卫,胖一点的叫张大方。
这年头没有胖人,大家肚子里没油水,饭都勉强吃饱,哪里有多余的脂肪来囤积。
所以张大方就胖得格外明显,格外引人注目。
张大方见新来的知青都若有似无地扫向他凸起的肚腩,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嘿嘿,我从小就饭量大,这不我妈实在受不了我这张嘴,哭着喊着把我撵了出来。”
他这话说的幽默又风趣,逗得大家伙都笑了起来。
刘景明也笑,友好地拍了拍张大方的肩膀:“大方饭量虽然不小,但人家干活也是一把好手。”
“咱们知青一般拿不了满工分,大方却是和队上的壮劳力一样,拿十个工分。”
一直沉默寡言的乔方远咳嗽了一声,抬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慢条斯理道:“队长,你给咱们说说工分是怎么计算的?”
“好。”刘景明点点头,有问必答。
“我来详细的讲解一下,这个毕竟关系到咱们的生存问题。”
“工分就是劳动工分,是社员的命根子,社员其实就是村民,大家参加生产劳动称为上工。”
“工分由生产队会计每天做记录,下雨下雪、过年过节不上工的时候是没有工分的。”
“一般年富力强的壮年劳动力称足工,记十工分,这些人挑担子、插秧、割麦子都强于别人,女劳力干一天活记八分。”
“说来惭愧,我累死累活干一天也只能记八分。”
刘景明最后这一句话说得有些幽怨,那语气逗得大家又笑了。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即使能拿十个工分,也不一定能享受十个工分的报酬。”
大家听得好奇:“为啥?”
“因为年终核算的时候是要集体评议的,比如说队长报出张三的名字,他可以评十工分,但也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社员同意才行,反之则不能通过。”
“年底分红的时候也是以工分的多少来核算,扣除这一年的口粮后,剩余的才能折成现金。”
“这个时候劳力多的人家分的钱也多,劳力少的分的钱也少,更有人年年拖后腿,挣得那点工分连自己一年的口粮都抵不了,日子肯定就不好过。”
她看向聂红霞,声线软软的:“红霞姐,要不我和你们挤挤吧。”
聂红霞和白淑芬对视了一眼,有些不太愿意。
屋里地方本就小,小土炕睡两个人的话还算宽敞,睡三个人的话就有些勉强了。
何况,大热天的,挤在一起睡还不得热死。
聂红霞虽然心里不情愿,但话却说的漂亮:“婉儿,咱们下乡本来就是接受锻炼的,有困难你克服一下。”
“大家住的都不宽敞,等过段时间也许还要给咱们加盖房子,到时候你想住哪都行。”
言下之意就是我们屋子小,挤不下你这个人。
至于加盖房子,那都是没影儿的事情,只是聂红霞给李婉儿画的饼而已。
李婉儿眼神黯了黯。
说得比唱得都好听,都是些口蜜腹剑的人,看来她还得忍,至少得忍到新房子盖起来。
到时候,她要挑一间宽敞的,谁也别想和她挤。
*
这一耽误,也快到了上工的时间,谁都别想睡觉了。
聂红霞索性分配起了做饭问题。
在苏青禾她们没来之前,都是三个男知青负责干一些挑水、劈柴的粗活,聂红霞和白淑芬则是负责做饭。
现在知青点一下子多了七张嘴,那就得重新分工。
“之前我们都是在一块开火,各自拿出粮食,你们如果同意的话,那咱们就轮流着来做饭,如果想单独吃的话,也可以提出来。”
知青点就一口锅,肯定是大家在一块开火的好,这样做起饭来也快,不然分成好几拨,做饭也得排队,等到饭好了,估计也饿过劲了。
按照聂红霞的意思,她更倾向于一块吃,但李金玲却有不同意见。
“我自己单独吃吧。”
她家里条件还可以,父母答应每个月都会给她寄粮票和钱。
吃大锅饭没油水,自己做的话,她就可以偶尔打打牙祭,改善一下伙食。
再一个就是,如果是两两一组,她肯定是和李婉儿一组,她现在看见李婉儿就烦,更别提和她搭伙做饭。
夏静言捅了下苏青禾,凑过去小声说:“青禾,咱们也单独吃吧,我有钱,咱们能开小灶。”
这傻妞,待人可真实诚。
苏青禾用一种很无奈的眼神看着夏静言。
幸好她不是一个爱占便宜的人,就夏静言这样大大咧咧的性格,换了别人不把她吃干抹净才怪。
“先一起吃吧,就那么一口锅,分开吃的话等做好了饭黄花菜都凉了。”
铁锅属于工业产品,需要凭票供应。
一口好铁锅动辄十几元,都快顶得上半个月的工资了。
苏青禾带的钱有限,她还打算养猪、养鸡,还想要买粮食种子,这些都需要钱。
在没赚到钱之前,尽量减少开支,把钱花在刀刃上。
她和夏静言毕竟是新来的,一来就买一口新锅这事属实有些高调,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所以单独开火这事还是以后再说吧。
夏静言就是苏青禾的小迷妹,自然是苏青禾说什么她就听什么,没什么意见。
“那好,剩下的人就轮流做,两人一组,五天一轮。”
上工的锣声已经敲响,聂红霞急着上工,匆匆交代了一句就准备离开。
李婉儿落单了,没人和她分组。
她认为自己一个人给这么多人做饭亏了,赶紧拦住聂红霞,问道:“红霞姐,那我呢?”
聂红霞头也没回:“你和我还有淑芬一组,我们下工前你先把菜洗好。”
“呜呜”
火车出发的鸣笛声响起,载着广大热血青年奔向更广阔的天地。
苏青禾恹恹地看着窗外,平复着离别的愁绪。
她下乡插队的地方是豫省的长宁县,至于具体是哪个公社倒是不清楚,应该是到了地方由县知青办现场分配。
这个时候的绿皮火车时速慢,到长宁县大概要一天一夜,乘车的环境也差,更不用提舒适度,有座位就不错了。
苏青禾坐在靠窗的位置,旁边坐着一个看起来和她年龄差不多大的姑娘。
姑娘圆圆的脸蛋,水润的杏眸,看上去很斯文,脸上带着和气的笑,给人一种清爽有礼的感觉。
只是这姑娘看起来怪怪的,好像一直在偷偷打量她?
苏青禾转过脸,正好对上姑娘看过来的明眸,她率先友好地笑了笑:“你好。”
姑娘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扯出个大大的笑容,急忙回道:“你好,我叫夏静言,你也是下乡的知青吗?”
偷看人家被抓了个现行,夏静言却一点也不尴尬。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何况这位女同志长得实在是太好看了,不是她少见多怪,她长这么大都没见过这么美的人儿。
关键是她身上有一种很吸引人的气质,明明穿得也很普通,但静静地坐在喧闹的车厢里,就好像一朵空谷幽兰,散发着幽幽暗香。
不光是她管不住自己的眼睛,旁边有好多男青年也在偷看。
苏青禾不知道这么会功夫圆脸姑娘的心理活动就如此丰富,她点点头,问道:“你去哪里插队?”
夏静言很热情,笑眯眯地说:“我去长宁县插队,你呢?”
“那挺巧的,我也去长宁县。”
“太好了,咱们可真有缘分!”
夏静言很活泼,也很古灵精怪,一会儿的功夫,苏青禾和她就熟稔起来。
两人凑在一起叽叽咕咕地说着话,不知道说到了什么,苏青禾忍不住笑起来。
“青禾,你笑起来可真好看!”
夏静言都看痴了,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人?!
她一定要和苏青禾分到一个大队,有这么个美人当朋友,下地劳动都有劲儿了。
看着就养眼!
苏青禾无奈地笑了:“你也太夸张了,而且你也很好看,长得多精神,小辫子一扎,看着就喜庆。”
夏静言的马尾辫不长,扎了两个小揪揪挂在耳后,再配上她那圆圆的红润脸蛋,看起来真的很讨人喜欢。
夏静言一听,故意装作气鼓鼓的样子道:“你这话怎么听着有点不对味儿?”
话落,她自己没憋住先笑了出来。
两个姑娘笑作一团,引得车厢里的年轻人频频回头。
李婉儿也坐在这节车厢里,苏青禾刚上车的时候,她就看见了。
实在是苏青禾太惹眼,想不看到都难。
看着苏青禾和同座的姑娘打得火热,两人竟然还拿出各自带的吃食分享,她就嫉妒的不行。
自从上次和苏青禾闹翻了以后,她憋着气打算晾着苏青禾,想着说不定过几天苏青禾的气消了,就会主动来找自己认错。
毕竟这事以前也发生过,她们偶尔闹了别扭,很快就会和好。
可她左等右等都没有等到苏青禾,心里是又气又恼,下定决心和苏青禾绝交,再也不理她。
不过,现在她又改主意了。
自己也去长宁县插队,和苏青禾是同一个县城,那她是不是要和苏青禾搞好关系?重修旧好?
毕竟要去人生地不熟的陌生地方,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强。
再说了,苏青禾为人大方,她爸妈那么宠她,这次下乡一定给她带了不少钱票。
自己巴结着她,还愁在乡下的日子不好过?
李婉儿信心满满,她觉得只要能拉的下脸好好哄哄苏青禾,苏青禾就一定会重新和她做朋友。
想到这,李婉儿从座位上站起来,拜托旁边的男同志帮自己看着行李,整理了一下衣襟,大摇大摆地朝着苏青禾走过去。
只是现在还不能操之过急,先去苏青禾面前亮个相,说不定她看见自己就会主动过来说话。
那两人不就顺理成章的和好了?
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李婉儿还没走到苏青禾的座位旁边,突然感觉身下一股波涛汹涌而出,裤子瞬间湿了。
夏天的衣服本就穿得单薄,恰巧她今天穿的是灰色裤子,血迹印出来,根本就遮掩不住。
李婉儿羞红了脸,拿了一件外套挡着,又遮遮掩掩地拿了点东西,这才扭捏着去了厕所。
这个年月,根本没有卫生巾的存在,女同志来了月经,都是一条月经带解决。
条件好的会在上面垫上卫生纸,那些条件差点的人家,直接用破布头或者是草木灰解决。
李婉儿就属于后者,她家里穷得叮当响,兄弟姊妹多,她又是最不受宠的老二,哪里会给她用卫生纸。
生理期的时候,她都是随便垫几块破布,有时候洗了没有晒干也得拿来用,因为就算破布头也没有那么多给她用。
李婉儿整理好自己,突然红了眼睛,越想越觉得自己可怜,也更加怀念能用卫生纸的日子。
她想了想,下定决心般地打开厕所门,快步朝着苏青禾的方向走过去。
这个时候已经中午了。
苏青禾拿出饭盒里的肉包子,打算解决午饭,包子还没吃到嘴里,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李婉儿红着脸站在过道,期期艾艾道:“青禾,你…你能借我点卫生纸吗?”
她故意低垂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手足无措,那模样看起来好不可怜。
苏青禾咬了一口包子,眼风都不扫她,干脆利落的拒绝:“没有。”
李婉儿吃惊地抬头,眼睛里瞬间溢满泪花,抽噎了一下:“青禾,我有点不方便,真的需要卫生纸,我也不认识别人,只能和你借了,你行行好……”
说到最后,声音越来越低,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不落下来。
人们都喜欢同情弱者。
相比较李婉儿的可怜兮兮,苏青禾的态度就有些不近人情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