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董良陈得利的现代都市小说《全集小说推荐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由网络作家“董王不懂”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中的人物董良陈得利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军事历史,“董王不懂”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内容概括:。“还有两天,咱们的船就能够开出去了。”理查德伸出两支手指比划道。康八爷点了点头。通过手势,他已经能够跟理查德简单地交流了。就在这时一艘单桅的小帆船出现在二人的视线中,一定是有什么消息传来了。小船上送来了一个向导,同时还有董良的指示。董良让康八爷不用担心岸上的事情,等大潮来了之后,将船驶到上原港。董良已......
《全集小说推荐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精彩片段
这可能算是一个折中的办法了。既不是在城主府也不是在汉人的营地。
董良倒是不在意这些。他更喜欢直接一些,是时间跟这位自命不凡的城主大人摊牌了。
“包恩号”上,船只的维修工作基本上要结束了。
康八爷依然坐在船尾楼上他最喜欢的位置。
不过理查德站在他的边上。
“矮……矮……”理查德一边指着自己一边说道。
“我是矮……”康八爷也跟着比划着。
这位一脸彪悍的练家子,此时看起来有些滑稽。
他正在跟着理查德学习英文。
“波儿的……”理查德指着桅杆上站立着的海鸟继续说道。
“嗯,这个简单,你们洋人的话跟咱们直隶话差不多,都喜欢带个儿子。”康八爷一掌拍在理查德的肩膀上笑道。
理查德长的瘦瘦高高的,有些单薄,被康八一拍,差点要坐到地上,不过脸上还陪着笑。
最近一周时间,康八爷几乎天天跟理查德呆在一起。
有时候理查德半夜起床,发现这个华人的眼睛都是睁着的,这让他怀疑康八爷是不是天天不用睡觉。
每天早上,康八爷在甲板上练功的时候都会被那些洋人水手围观。
那身法简直让人叹为观止。理查德也学会了一个汉语词汇——功夫。
“还有两天,咱们的船就能够开出去了。”理查德伸出两支手指比划道。
康八爷点了点头。通过手势,他已经能够跟理查德简单地交流了。
就在这时一艘单桅的小帆船出现在二人的视线中,一定是有什么消息传来了。
小船上送来了一个向导,同时还有董良的指示。
董良让康八爷不用担心岸上的事情,等大潮来了之后,将船驶到上原港。
董良已经让人赶修了一个停泊码头出来。
同时送来的还有一个小包裹,写明是送给八爷的。
董良那边的消息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康八爷,因此他并不担心岸上的事情。
他明白,当董良控制了岸上的形式之后,这艘船对于他们来说就非常重要了。
因为在这样的海岛上生存,没有船就像是瘸子一般,就像是一个剑客手中没有剑。
康八爷只是可惜,好几场大战自己都没能够参加。
他也明白,这么多人的战斗,他个人的勇武起到的作用不大。
不过他对董良越加的佩服,这个年轻人到底是带领一群泥腿子打败扶桑人的军队了?
而且还是以少胜多。
康八爷打开包裹,里面赫然是一对钢制的指虎。
指虎是一种兵器,套在拳头上配合拳法使用。
四根串联的指环上面是寸长的钢刺。
钢刺的前端像箭头一般,还带倒勾。
这要是一拳戳进人的身体,立马就能要了别人半条命。
关键是这个东西带在手上不容易被人发现,非常隐蔽。
指环上缠着一层软皮套子,这样手指与指环之间更加的契合,还能够增加摩擦。
能够看出这东西做功非常用心。
“八爷,董良好做手工,近来偷闲为吾兄打制一对小玩意儿,兄长在船上闲来无聊,可以拿来耍耍。”董良留了一张便条。
话说的简单,但是康八爷看了非常受用。
要是董良送他金银珠宝,他也不会这样感动。
反倒是这么平常的东西,康八爷能够看到董良满腔义气。
两人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不长。
“要相信光!”
这是董良常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
当他平庸的一生结束的那一刻,当黑暗完全包裹住了他,他依然想要看到那一道光。
他当过兵,丢了一只胳膊。
做过技工,独臂的一级钳工。
做过实践课老师,教书育人。
终生未娶,最后将自己所有的一切捐献给国家。
但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好人,却早早地就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也许是觉得亏欠这个好人,上天给了董良一道光。
董良缓缓睁开眼睛。
光线是从头顶的木板缝隙照进来的。
随之而来,是一股刺鼻的臭味,像是七八十年代没有化粪池的公厕。
剧烈的摇晃。
海浪拍击船体的“啪啪”声。
还有周围木制的舱壁。
这是一艘木制的大船。
“二叔,你醒啦,谢天谢地,你要是再不醒吼,那些洋鬼子吼,就要将你扔进大海。”一个操着闽南口音的男子在董良的耳边大声说道。
似乎是男人的话触动了什么。
董良的脑子中一阵天晕地旋。
身旁的汉子以为董良又要晕倒,赶紧扶着董良的肩膀晃了一晃。
不过,这种眩晕没有持续多久。
董良的脑子中一下子涌出很多信息。
经历过一次死亡的中年大叔,面对这样奇怪的事情,丝毫没有慌乱。
他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就不会为这样离奇的新生感到茫然。
此时的他是泉州府同安县浔江村的一名十九岁青年。
今年是满清咸丰二年,农历二月二十号。
去年,董良的父亲和兄长相继去世。
被家人寄予厚望的书呆子董良不谙世事,导致家中最后的十五亩水田也被地主兼并。
董良只能放弃学业,跟几个同乡随着一个客头(劳工中介)去了厦门。
闽省多山,土地稀少,自古就有出海的习惯。
客头原本说介绍他们去南洋做淘金客,曾经有人出海几年成了大富豪。
但是一到厦门,这些客头立马就变了脸。
董良和同伴被关进了租界的猪仔馆,身上被打上“SF”字样。
被贩卖海外的猪仔,身上都会被打上标记。“SF”代表他们将被卖往旧金山,“BP”代表卖到秘鲁。
有些人知道被骗,试图逃走,不过他们无一不被洋人守卫击杀。
后来,董良与四百多名同伴被关到了这艘名为“罗伯特·包恩号”的米国商船。
四百多人挤在前中后三个船舱,很快就有人生病。
船员会定期下来清理船舱,不是清理垃圾,而是将那些要死的猪仔给丢到海里。
董良身边的这个壮汉名叫董兴福,今年二十五岁,因为一脸络腮胡子,所以显得有些老气。
他虽然比董良大,但却是董良的本家侄子。
自从进了猪仔馆,董良依靠自己读书人的身份,在阿福以及几个强壮的同乡支持下,成了同安籍猪仔的话事人。
“阿福,我没事儿了。”董良刚才适应了一下这副身体。
这副身体原本是一个健康的少年,只是被船上的人传染了热病。
此时也许是因为接收了一个新的灵魂,病痛竟然也消失了。
见到董良坐了起来,阿福开始述说这两天的事情:“二叔,洋鬼子这两天开始抓人到甲板上剃辫子了,还直接用冰冷的海水对着人冲,生病的人更多了。”
董兴福抓下自己的瓜皮帽子,露出了一个大光头。
“阿福,阿福,那帮晋江人要去干掉洋鬼子,问我们要不要入伙。”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名叫许树的同乡少年过来小声说道。
“呀,良哥儿,你醒啦,咱们终于有拿主意的人了。”
董良虽然没有任何功名,但是毕竟读过书。
在普通百姓的眼中,读书就等于有见识。
“许树,你帮我去喊一下那个晋江陈得利。”
董良从记忆中知道这个陈得利是晋江那伙人的带头大哥。
船上这些人按照乡党关系现在形成了五六伙人。
董良身边的同安人数量最多,有一百多人,算是最大的一个群体。
不一会儿,一个面白无须,脸型细长的男子走了过来。
他的身后还跟着五六个精壮的汉子。
“陈兄。”
董良对着陈得利拱了一下手,示意对方坐下。
“董相公,陈某去直说了,船主视我等性命如草芥,更将病者抛入海中,我等不忍坐视其残暴,准备起事。董相公,还有诸位同安乡亲,不知是否愿意加入?”
陈得利之所以一喊就过来,那是因为董良跟他的同安乡党人数最多,他要起事就无法绕过董良。
董良看了一眼陈得利,没有表示答应与否,而是反问道:“陈兄,可知道船上有护卫几人?护卫所用武器如何?我等赤手空拳,如何杀之?”
陈得利原本只是心中愤怒,感到绝望,才准备起事。
但是他确实没有任何计划。
他只是一个在外面扛活的汉子,大字不识一个,也就是跟着海商出过海,比普通乡人有见识一些。
见到陈得利支支吾吾,说不出个一二三。
董良说道:“此船上有船长、大副、二副以及水手共计三十八人,自发铳三十五杆,手铳八杆,另外还有鹰炮四门。”
他努力地回忆着自己上船时看到的情景,通过这些场景片段很快统计除了船上的武装情况。
当然了,这只是他在表面看到的。
“而我们四百多人被分在三个船舱,每个船舱只有一个小门。”董良指着船舱上方的一个类似天窗的小门说道。
“此门一次只能一人进出,洋人都在上面,他们每次只带三人出去剪发,我们要胜他们只能以多打少,但我们的人出不去,他们又不进来。”
陈得利确实没有想那么多。就跟乡人械斗一般,只凭借一腔热血。
此时听董良仔细道来,心中对这个同安青年佩服不已,但是心中却更加绝望。
不要将这些洋人想象的太简单了。
他们贩卖奴隶的历史悠久,早就总结出一套预防奴隶暴动的手段。
董良说这么多,可不是为了打击陈得利的积极性。
等他说完,众人看他的眼神明显不同了。
有知识,有见识的人在哪里都受人尊重。
他们这些人连问题都想不到,更别提解决问题了。
果然,董良不负众望,他的话锋一转,说道:“不过,办法也不是没有。但是咱们不能各自行事,必须有一个话事人,这事儿才能做的下去。”
陈得利身后的晋~江人也都听明白了,有些人的脸上顿时显现出了不服气的神色。
“董相公,我陈得利愿意听你的,只要你能够带我等杀了洋鬼子,为大家争一条活路。”
出乎众人的意料,陈得利很痛快就表示臣服。
董良抓住陈得利的手,紧紧一握。
董良好不容易获得新生,又如何愿意为洋人做猪仔,在异国他乡干活干到死。
他这一世注定要活得精彩。
身为汉儿,岂可为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