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皮蛋文学 > 现代都市 > 全集阅读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

全集阅读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

林桐 著

现代都市连载

赵麟刘福是《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林桐”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成为了济世堂学徒,一下子激起了她的攀比心。她来此就是想向老太太借点钱,把儿子送入村中的私塾。谁知还没等她说,老太太就猜到了她的想法,还表示愿意出曾孙的束脩,这怎能不让她感动?“祖母……”一时间竟哽咽的说不出话来。老太太看着这个孙媳妇笑道:“好了,读书是好事,后辈若是读书的料,咱们就算少吃一顿饭,也得供应。”......

主角:赵麟刘福   更新:2024-01-24 22:0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麟刘福的现代都市小说《全集阅读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由网络作家“林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赵麟刘福是《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林桐”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成为了济世堂学徒,一下子激起了她的攀比心。她来此就是想向老太太借点钱,把儿子送入村中的私塾。谁知还没等她说,老太太就猜到了她的想法,还表示愿意出曾孙的束脩,这怎能不让她感动?“祖母……”一时间竟哽咽的说不出话来。老太太看着这个孙媳妇笑道:“好了,读书是好事,后辈若是读书的料,咱们就算少吃一顿饭,也得供应。”......

《全集阅读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精彩片段


小病扛着,大病拖着。

这就是千百年来,普通百姓最为真实的现状。

也是这个时代平均寿命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赵小树学医的初衷,也从侧面反应了他仁孝的品性。

赵麟对这个孩子很是赞赏。

二哥赵兴想必也是如此。

他的济世堂招收学徒,一向以谨慎,严格著称。

否则,也不会这么多年,才只招收四个。

在他看来,学医,不像学其他技艺。

首先,学医者需要有一颗至纯至善的仁心。

而后,就是才智,心性。

学习医术,也许不要求像考科举那样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读写却是最为基本的。

像黄大壮,其他都过关,可最后却栽在了识字,读书上。

二哥赵兴若有深意的看着眼前少年:“小树,学医很苦的,两更睡,五更起,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了枯燥,还要干杂活,受责骂。你可想好了?”

赵小树认真,且坚定点了点头:“兴叔,我想好了。其实,就算您不来喊我,我也等家宴结束来找您的。”

“哈哈,好,好,这点比你爹强,也比你娘强。”赵兴闻言,罕见地大笑起来,看得出他对这个少年很是喜爱。

“好,一会家宴结束,你回家收拾一下,下午就跟着我回镇上,从今天起,你就是济世堂的学徒了。”

大伯,大堂哥夫妇俩听到这声允诺,顿时红了眼眶。

“小树,还不给你兴叔磕头感谢。”

那少年闻言,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认认真真的磕了三个头。

“哈哈,起来吧,起来吧。各个行业,都忌讳亲族间拜师,咱们医术也不例外。”赵兴扶起赵小树后,便道:“等你过了学徒期,我介绍济世堂坐馆孙大夫,收你为徒。”

屋外的老太太,大娘听到屋中的喧闹后,也走了进来。

得知小树成为了济世堂的学徒后,也都是颇为激动。

“这老话说的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等小树学医有成,咱济世堂又能多上一个大夫了。”

“谁说不是呢,那还得兴哥儿严加管教小树才行,好让他早点能为咱济世堂出力。”

赵小树成为医馆学徒这件事,也让家宴的气氛,更为融洽。

家宴结束,当赵小树拿着行李,坐上回镇的骡车时,大娘,大堂嫂哭红了眼睛,嘱咐了一遍又一遍。

无非就是到了镇上,好好跟着兴叔学医,照顾好自己云云。

一家子人一直送到了村头,这才停下。

这让赵麟不由一笑,这大堂嫂一家还真是夸张,这又不是赶赴千里之外的京城科考?

赵岗距镇上的路途,也就半个时辰而已,来去都很方便。

正当他感慨大伯一家子过于夸张时,却被接下来的一幕给惊到了。

只见大堂嫂走起路,已是飘飘然,见人都主动打起招呼。

“哎呀,兴弟这不是带小树去济世堂做学徒了吗?我们去送了一下。”

众多左邻右舍少不了羡慕地奉承一番,这无疑更让大堂嫂扬眉吐气了,拉着人絮絮叨叨,又是半天。

不用想,用不了一个时辰,整个赵岗都得知道她儿子去医馆做学徒的事。

一旁的大伯大娘虽没说什么,但脸上的骄傲和笑容却是掩饰不住,腰杆也比平时挺的直了。

看着这一幕,赵麟突然心血来潮,灵感爆发,匆匆回到了家。

以“亲善”为题意,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文章。

在他写文章的时候,老太太和二堂嫂秋兰则收拾着院子。

与那个性子泼辣,粗线条的大孙媳妇相比,老太太还是更喜欢这个性格娴静,明事理的孙媳妇。

“旺家媳妇,小冬五岁了吧?”

“是的,祖母。小冬五岁三个月了。”

“那该上学了,麟哥儿三岁就蒙学了。”

“祖母,麟弟那是文曲星下凡,小冬怎么能比得了呢?”

“不,我看小冬这孩子也是读书的苗子。前天小树就教他一遍儿歌,他到今天还记着呢,和麟哥儿小时候一样聪明。”

老太太说起那五岁的曾孙,颇为大气道:“送私塾吧,别耽搁了,束脩的事不用担心,我来出。”

秋兰听到这句话,眼神中充满了感动。

哪怕是村里的私塾,一年也得七八钱的银子的束脩。

一般人家,大都在丰收之年,才有余钱让孩子上一两年学,识几个字。

她丈夫赵旺虽有一门上好的泥瓦匠手艺,但收入却不稳定。

她本想再积攒点钱,等孩子八岁了再送进私塾。

但今天侄儿赵小树成为了济世堂学徒,一下子激起了她的攀比心。

她来此就是想向老太太借点钱,把儿子送入村中的私塾。

谁知还没等她说,老太太就猜到了她的想法,还表示愿意出曾孙的束脩,这怎能不让她感动?

“祖母……”

一时间竟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老太太看着这个孙媳妇笑道:“好了,读书是好事,后辈若是读书的料,咱们就算少吃一顿饭,也得供应。”

“裕镇蔡氏为何能兴盛五六百年?还不是因为读书人不断。听祖母的,等过了中秋就把小冬送私塾。”

年轻妇人秋兰点了点头:“好,那一切都听祖母的。”

狭小简陋的书房内,赵麟看着刚完工的文章很是满意。

也不知是因为融合原身记忆的缘故,还是什么,他发现书写的字体,又有了质的进步。

在他看来,这也许是因为他前世也浸淫书法多年。

穿越后,又融合了原主的记忆,这才让他的书法更上一层楼,有了长足的进步吧。

说起书画能力,他的脑海里瞬间涌现出一个人。

原主在书画方面的启蒙师父。

就是村北头岗坡上的疯道人。

谁也不知道他的来历,更不知道他姓什名谁?

大家只记得这个疯疯癫癫,手脚都有残疾的人,八年前流浪到此。

当时,他疾病缠身,眼看就要死掉,还是他二哥赵兴救治了他。

自此他就在村中那个废旧道观里住了下来。

闲暇时,就用他仅剩的左手,雕塑了不少等身的泥像。

这些泥像大都是九天神佛,传说中的神仙之流。

上了颜色之后,一个个栩栩如生。

再加上其能测字,看面相。

在他的操持下,这座本来废旧不知多少年的道观,竟逐渐延续上了香火。

自此,疯道人的名号,也逐渐传遍了十里八乡,方圆数十里。


在两人说话间,王大石走了进来:“道长,麟弟,吃饭了,我都温了两次了。今天我可是做了三个菜一汤。”

赵麟这才感到饥肠辘辘,不由站起来,扶起师父:“走,尝尝大石哥今天的手艺。”

这两日都是王大石做的饭。

他这些年练就的技艺不少。

做饭,就是其中之一。

每逢婚丧嫁娶,倒也有人会请他去做帮厨。

“二磊什么时候订婚?”

赵麟洗完手脸,坐到一张小桌旁,看着忙完的王大石。

“过了中秋就订婚。女孩家里是卖香油的,据说精明能干,品性也好。”

说起此事,王大石一脸的喜色。

他这辈子最愧疚的就是弟弟王二磊,怕他像自己一样打光棍。

那样的话,他们老王家也就绝了后。

这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

如今,命运得以改变,他怎能不欣喜?

“如此甚好,订婚后赶紧再建所新房。”

“哈哈,好,这一切都是帮了麟弟的福,来,喝一杯。”王大石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赵麟不由一怔,这才发现,这家伙竟又买了几坛的酒回来。

虽不如他二哥带回的好酒,却也让疯道人师父、王大石甘之如饴,乐此不彼。

赵麟的生活作息,一向很规律。

吃过午饭,午休了小半个时辰,便到道观附近的林地散了会步。

看着树林里的空地上,那大小不一的石碾,以及一排的木刀,棍棒。

他不由暗自咂舌。

王大石那厮,看着精瘦,力量竟恐怖如斯。

可惜,王大石的这些武器中,没有弓箭。

要知道穿越前,他可是大学弓箭协会的名誉会长。

上大学时,更是大学生运动会上弓箭项目的冠军。

他浸淫此道,也有十多年了。

名誉会长一职,名副其实。

当年,看到他的卓越的射击天赋,国家队曾想招募他,被他婉拒了,表示只是爱好,没想过当成职业。

整个大学里,论弓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没有能比得上他的。

正在他感叹之时,他发现树林附近的田地里,竟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缘分真是妙不可言。

是的,那躬身浇灌蔬菜幼苗的正是薛芊芊和她的母亲。

在秋日的阳光下,身材窈窕的少女,提着水壶,认真且专注地做着农活。

她白皙的额头上,垂下一缕秀发,随风轻飘,甚是令人遐想。

秋叶,轻风,少女,农田,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此时,他突然灵感迸发,有一股强烈画画的冲动。

他快速回到道观,拿起笔墨纸砚,以及师父制作的画板,支架,飞速返回林中。

找了一个绝佳的观察点,开始勾勒,绘描。

他画的很快,因为那一幅绝美的画面,就像印在了他脑海中一般。

时不时抬头看向不远处的少女,也是为了不让那种美好的灵感散去。

远处的少女,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一如既往的劳作着。

一炷香后。

少女似乎浇灌完了所有的幼苗,只见她用手帕擦拭了一下额头的汗,扬起头,闭着眼,享受着秋风的凉意。

赵麟也完成了这幅画作的最后一笔勾勒。

可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一声惊叫声传来。

他抬眼望去,只见那少女已吓的瘫坐在地上,俏脸苍白,惊恐地望着脚边的一个东西。

“蛇?”

赵麟脑海中,瞬间想到了什么。

薛寡妇听到女儿的惊呼,爱女心切,拿起铁铲,就奔到她的身边。

当看到那条婴儿胳膊一样粗,接近五尺长的红色大蛇,她也同样惊声叫了起来。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