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秦宁之顾景元的现代都市小说《全集阅读命在娇闺》,由网络作家“安瑾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命在娇闺》内容精彩,“安瑾萱”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秦宁之顾景元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命在娇闺》内容概括:定说不说,做不做。看来,她是做对了?秦宁之看这两个丫鬟的脸色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这两个丫鬟都是跟了她十几年的人,什么品性她清楚得很,自然不担心她们争风吃醋搞一些腌臜的小动作。所以她敢这么做,目的是让她们互补多短,让青芽学习青瑶的谨慎小心,让青瑶学习青芽的胆大活泼。“这马性子有些烈,青瑶你小心一些,不过也别怕,只要你不弄......
《全集阅读命在娇闺》精彩片段
青芽也很奇怪,不过更多的则是欢喜。
自姑娘醒来以后,她总觉得姑娘待自己没有从前亲近了,去哪儿也都是带着青瑶,虽然她没什么妒忌之心,但心里总归是难过的,想着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好让姑娘失望了,所以难得收了爽利的性子,学着青瑶变得谨小慎微了起来,说话做事前也知道要先想一会儿,才决定说不说,做不做。
看来,她是做对了?
秦宁之看这两个丫鬟的脸色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这两个丫鬟都是跟了她十几年的人,什么品性她清楚得很,自然不担心她们争风吃醋搞一些腌臜的小动作。
所以她敢这么做,目的是让她们互补多短,让青芽学习青瑶的谨慎小心,让青瑶学习青芽的胆大活泼。
“这马性子有些烈,青瑶你小心一些,不过也别怕,只要你不弄疼它就行了,青芽以前跟我一起骑过马,她都不怕,你也要试着接纳他们,以后这马可不是放在表哥家,是在我这儿养了。”
秦宁之说完,两个丫鬟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要让胆小的青瑶培养跟马的感情,毕竟以后跟姑娘出去多半是骑马而不是坐马车了。
青瑶忐忑不安地看了那匹马一眼,手心里汗津津的,不过因为秦宁之的一番话,没有萌生退意。
“文哥儿,你的马让茯苓她们帮你栓好,你先去我院子里打一会儿木人桩,等姐姐回来教你骑马。”秦宁之又蹲下身交代弟弟。
她有意让文哥儿学武,现在就要开始打基础。
文哥儿一看可以不用读书,立刻开心地点了点头。
秦宁之笑眯眯地摸了摸他的头。
安排妥当后,秦宁之赶去了荣寿堂。
可到了那儿才发现院门已经紧紧关闭了,几个身形魁梧的婆子神情肃穆地守在院门外,看样子是连只苍蝇都休想飞进去。
“姑娘,奴婢知道有个地方可以进去,院墙西侧那儿有个狗洞,您要是不介意,可以从那儿爬进去。”青芽见状,连忙出主意。
其实这狗洞秦宁之以前爬过,只是青芽觉得如今的姑娘和以前有些不同了,才试探地开口。
没想到秦宁之想都没想,立刻点头:“好,就从那儿进去。”
青芽笑了笑,“奴婢掩护您。”
秦宁之也笑了出来。
所以带青芽出来是对的,这要是青瑶,别说掩护她了,拼死也要拦着不会让她爬狗洞的。
这狗洞是秦寅小时候怕被秦老太太的家法处置挖出来逃跑用的,后来被秦老太太发现后就封上了,还是秦宁之无意间发现的。她把这个当成了秘密,每次被秦老太太责罚后她都会捉一些癞蛤蟆从洞里面扔进去,然后欣赏荣寿堂里面传出来的惊声尖叫。
她小时候真的是无法无天的一个主儿。
秦宁之想着,已经钻进了院子。
狗洞的位置正对着空旷的院子,而她又正好被前方的一棵老槐树挡住,真是绝佳的偷窥地点。
此刻院子里已经站了一排人,除了当事人三老爷秦卯,三太太元氏以及大房二房的老爷太太都在,他们皆神情凝重。
他们的前面跪着一个身量娇小的女子,穿着柳绿色的妆花褙子,低着头,只露出尖尖的下颚,看上去楚楚动人。
她的怀里还紧紧抱着一个孩子,穿着宝蓝色的小袄,看不清面容,不过看身量还只是个一两岁的婴孩。
秦宁之斜睨了她一眼,嘲讽道:“二姐姐方才不是说也要送文哥儿玉佩么,我很期待是什么,相信一定比我的更贵重,文哥儿也一定会很欢喜。”
秦玉之不是要做好人么,那就去做呗,话是她自己说出来的,那就好人做到底啊!
秦玉之被噎得一口气差点上不来。
秦宁之的这块和田玉可是名品!
她说那句话不过是给秦宁之姐弟挖个坑,哪是真要送文哥儿什么东西!这下倒好,没有让这姐弟俩打起来,倒把自己折进去了。
她若是拿不出比这块和田玉更好的东西,只会让人笑话她不自量力。
她秦玉之又没有秦宁之那么厚颜无耻!
“四妹妹说的是,那四妹妹便好好休息吧,我会帮四妹妹开导文哥儿的。”秦玉之心里恨得咬牙,可面上依旧笑得温文尔雅。
秦宁之瞥见她垂在袖子里攥紧的双手,心里头畅快极了。
她最恨的就是秦玉之这张伪善的画皮,可现在不是撕了它的时候,而是要利用秦玉之的伪善让她吃苦头栽跟头,这一次一定要让她狠狠大出血一笔,让她以后再假惺惺装什么好人!
“那四妹妹便好好休养,我先回去了。”
秦玉之装得辛苦,秦宁之也不为难她,笑嘻嘻道:“二姐姐慢走,我自是会注意身体的。”
秦玉之想起昨日吕大夫说她通医理的事儿,一口银牙更是要咬碎了。
秦宁之这是在讽刺她?真是见鬼了!
“青瑶,把玉佩收起来吧,贵得很呢!咱们下次再送给文哥儿。”送走了秦玉之,秦宁之轻快地转了个圈,“我再去睡一觉。”
青瑶望着秦宁之眉梢眼底的笑意,虽然还迷迷糊糊得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知道姑娘和少爷这次没闹起来,姑娘还很开心的样子,也松了口气,喜滋滋道:“诶,奴婢知道了。”
晚间的时候方氏就知道了这件事,她正在查最近城西那几间铺子上的账目,闻言,手指在翠玉算盘上顿了顿。
“你是说姑娘不仅没有发脾气,还要把自己的玉佩送给文哥儿?”
方氏的心腹顾妈妈点头,“是,青瑶交代得一清二楚,绝不会弄错了,后来姑娘还将玉佩收起来说要日后送给小少爷呢!”
方氏放下手中的账本,欣慰地点了点头:“宁之能这样想,自然最好不过,他们是亲姐弟,要互相帮衬才是,哪能每次见面都跟仇人似的。”
言语间是对秦宁之改变的欣慰和欢喜,丝毫没有怀疑秦宁之是别有用心。
也只有做母亲的,才会这样全心全意地信任自己的孩子,才会对孩子做出的任何一点小小的改变而欣喜若狂。
“姑娘只是性子急了些,人却是好的,小少爷那么小的一个人儿更是什么都不懂,只要太太好好引导,姐弟俩怎么会有隔夜仇呢!”顾妈妈是方氏的乳母,方氏一向很信任她。
方氏点点头,思虑了一会儿,又道:“去看看文哥儿吧,这孩子也是太不把他姐姐放在眼里了。”
顾妈妈应了声是。
方氏将账目记清楚,收起了账本,正待起身去东次间找文哥儿,外面却传来哭哭啼啼的声音,随后便听到她的贴身丫鬟香芹道:“三太太,您别哭,有话慢慢说。”
方氏蹙了下眉,示意顾妈妈出去看看。
顾妈妈颔首出了屋子,不一会儿就进来禀报:“太太,是三太太那边出了事。”
“什么事?”方氏问道。
秦府统共有三房,大房、二房是嫡出,三房是庶出,现如今是大太太陈氏管家,不过因为方氏性格更柔顺宽和,所以三太太元氏有什么事都会找方氏商量。
顾妈妈摇摇头,面色有些沉重,“三太太没说,不过看她的模样,怕是不好。”
方氏只好暂时先把教育儿子的事情放到一边,对顾妈妈道:“把三太太请去西梢间吧,注意不要声张。”
三太太元氏出身小户,因为如花似玉的长相被三老爷秦卯看上,就上门求了亲。成亲后与秦卯也是夫妻和顺,整日里柔情蜜意,再加上性子也与世无争,偶尔有一两件事烦心事也是诸如女儿有心事不跟她讲是不是情窦初开了,儿子这几天不吃饭是不是生病了之类。所以方氏每次见到这位妯娌她都是春风满面神采奕奕,脸上的笑容是从心底透出来的,让人好不羡慕。
可是这一次,方氏刚踏进西梢间,便看到哭得已经看不清颜色的元氏朝她扑了过来,嘴里喊着:“二嫂,二嫂我该怎么办啊?”
又过了四五日,秦宁之的身体已经彻底痊愈,她也再不能赖在自己屋子里了。
一大早,方氏就遣了丫鬟来通知秦宁之跟她一起用早饭。
话是这么说,其实是要押着她去给秦老太太请罪。
秦老太太当初说要等秦宁之好了再责罚她并不是说说而已。
虽然秦府不是什么高门大户,秦老太太的派头可是十足十的,向来说一不二,阖府上下也只有秦宁之敢跟她对着干。
所以秦老太太向来十分不喜不服管教的秦宁之,却也拿她没有办法,只能这里找个理由那里找个借口略惩小戒。
要问这是为什么,就要从秦府发家史说起了。
“你,你知道错了就好。”秦老太太被秦宁之这一下都给弄懵了。
方氏也重重地舒了一口气,可是看着秦宁之狼狈的模样,心又紧紧揪在一起,一阵阵疼。
她的宁之多好啊,别人怎么就是看不到?
陈氏则是和秦老太太一样错愕。
她甚至不自觉去掐了下自己的大腿,来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
秦宁之给老太太认错了!
秦宁之给老太太认错了?!
见鬼了,一定是见鬼了!
这不仅是陈氏的想法,也是在场大多数人的想法,更是刚走进屋子的秦玉之的想法。
大家都被秦宁之不合常理的举动给吓懵了。
屋子里是诡异的安静。
这时候,突然传来一声弱弱的声音,打破了屋子里这诡异的安静。
“祖母,我也错了,其实,其实是我先挑衅姐姐的……”软糯稚嫩的孩童音。
是文哥儿。
众人都惊诧地朝文哥儿望过去。
文哥儿却盯着秦宁之跪着的单薄背影,咬着唇,鼓起勇气道:“祖母,其实那天,是我先挑衅姐姐,骂姐姐是泼妇,姐姐才动手的。是我不对,祖母要责罚姐姐,也一并责罚我吧!”
说完,也跑上前跪了下来。
他小小年纪说出这番话,与秦宁之未醒来之前的那些辩驳截然不同,众人都有些错愕。
原来不是四姑娘主动惹事?
大家伙儿都没料到,包括方氏。
“文哥儿……”秦宁之也没料到文哥儿会主动认错,她方才的举动本意在和祖母缓和关系。
文哥儿看了她一眼,有些别扭,只好转头去看秦老太太,“祖母。”
秦老太太被这接二连三的变故搅得头疼,看着跪在那里的一双姐弟,那可怜兮兮的模样颇为扎眼,好像是她虐待了他们一般!忙挥了挥手道:“罢了罢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们两个既然都能主动认错,那证明还有救。文哥儿回去罚抄一遍《三字经》,四丫头回去罚抄一遍《论语》,这事就这么算了。”
方氏大喜,这是最轻的处罚了!
陈氏的脸色却晦暗不明。
这件事不在她的预料之中,应该说从秦宁之醒来后,她的事突然都脱离了她的掌控。
吕大夫说四丫头能准确地开出自己要服用的药方,她当时信了吕大夫说的四丫头的解释,可现在想想……莫不是有什么隐情?
不可能啊!说句粗话,四丫头一抬屁股她就知道她要拉什么屎,比她亲娘还要了解她!
这些年来,四丫头不就是被她一步步引得往沟里带的么?
现在应该是四丫头病重不起,方氏忙着照顾她无暇顾及元氏的那些破事,怎么会这样?
陈氏想起方才方氏在老太太跟前替元氏说的那些话,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想。
方氏一向是个恪守礼数的人,又格外重视秦寅与老爷、三弟的感情,生怕闹出兄弟不睦的事儿影响了秦寅的仕途,因此对待她和元氏两个妯娌都是小心翼翼的,唯恐得罪了谁。
因为这样,元氏也乐意跟方氏交往,还自以为跟方氏成了朋友。
可只有她知道,方氏这种自小失去父母庇佑成长起来的人,哪里会真把谁当朋友呢!
所以她料定方氏不会管元氏的死活,前几日元氏去找方氏哭诉不就被打发回来了么?所以她等着方氏一起来给秦老太太请安,方氏在场,还能拉她做个挡箭牌,要老太太知道,不是只有她不愿意插手帮忙,到时候三房是死是活,可与大房无关!
她一切都设想的好好的,却发现结果都不一样了!
早知如此,她还不如直接跟老太太说,把人直接抬进三房呢!反正老太太也不爱管三房的事儿,可方才老太太居然真听了方氏的话说要查清楚,她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为什么跟她想的都不一样了?
“可四姐姐刚讹了二姐姐一块翡翠,方才又问大伯母要什么血燕窝,这处罚未免也太轻了些。”
安静无声的屋子里突然传来这么一声嘀咕,就显得格外刺耳。
众人都循声朝说话的人看过去。
是五姑娘,秦秀之。
秦秀之被看得害怕,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感觉到身边的秦玉之轻轻扶住了她,心又稳了稳,鼓起勇气道:“我又没说错,那翡翠平安扣就在文哥儿脖子上挂着呢!”说完,伸手一指。
众人又都朝文哥儿脖子上看过去。
的确,水头上好的翡翠,做成了平安扣,是老太太送给二姑娘十岁的生辰贺礼。
怎么到了小少爷脖子上,真是四姑娘讹的?
文哥儿下意识地捂住了自己的脖子,可惜,证据已经被看到了。
“是,是二姐姐愿意送我的。”文哥儿干巴巴地解释。
也就是四姑娘讹的喽!
众人下了结论。
“那血燕窝倒是我提出要送的。”陈氏觉得局势好像又回来了,忙轻飘飘地添了这么一句。
也就是说二姑娘的翡翠的确是四姑娘讹的喽!
众人又下了结论。
难怪呢,难怪四姑娘方才那么爽快地认错,要被老太太知晓四姑娘讹大房的财物,不把四姑娘禁足半年是不会消气的。
二房老爷那么能耐,你做女眷的还讹大房的财物,说得过去么?到时候二老爷也护不了四姑娘!
四姑娘真是心都长歪了!
众人皆鄙夷地看了秦宁之一眼,又因惧怕四姑娘会恼羞成怒发飙打人,都站得离得远了些。
从前的秦宁之的确会这么做,她一旦受到了什么冤枉,解释是不会解释的,直接动手才是她的风格,非要把冤枉她的人打得满地找牙。
却不知道这会让自己更身陷囹圄,而不是什么清者自清。
方氏被气得说不出话来,望着众人不屑的眼神,她觉得自己的女儿好像被人脱光了随意羞辱。
太过分了,太过分了!
这是欺负他们家宁之不会给自己解释呢!
“那是二姐儿愿意给的!”
“我们宁之不是贪小便宜的人!我们二房什么没有!宁之从小到大,什么玉没见识过,有什么必要讹二姐儿的这块玉?有什么必要!”
方氏都气得失去了风度,二姐儿赔了玉佩的事儿她知道,当时青瑶都一五一十地禀告了,明明是二姐儿自己死要面子,怎么能怪她们宁之真受了这份礼?
就像方才在老太太屋外大嫂说的话一样,你说了要送血燕窝,我们宁之受了就是有罪?
方氏这样子真像是无法接受自己女儿犯错的疯狂母亲。
真可怜。
秦玉之在心中怜悯道,然后才走上前,轻声开口:“祖母,不关四妹妹的事儿,的确是玉儿愿意给文哥儿的。”
“二姐姐你就是太善良了!”秦秀之看不过去了,忙开口。
众人皆点头,二姑娘就是太善良了!
“二姐姐你离她远一点,万一她动手打你怎么办?”秦秀之又开口。
众人又纷纷点了点头,对,二姑娘快离四姑娘远一些,看四姑娘到现在都没说一句辩解的话,是暴风雨前的平静啊!
秦玉之抿唇笑了笑,不说话了。
看着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秦老太太和秦宁之始终没有开口说话。
秦老太太是想弄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免得随意开口冤枉了人,就像四丫头落水这件事一样。
秦宁之未开口,是因为她觉得秦玉之和陈氏好像跳梁小丑。
真可笑。
可笑到她觉得没必要花费力气去应对。
她还要去查三婶娘的事儿呢!
速战速决吧!
只有青芽格外高兴。
太好了,姑娘昨日果然是小孩子闹脾气,这不,睡了一夜想通了,跟小郡主还是好朋友呢!
她应了声“是”,便在众人的目送下得意地离开了。
秦宁之微微松了口气。
青芽的性子随了从前的她,不分好坏不识好歹。
虽然人是好的,但有些场合还是怕她会坏事。
陈氏在府中的眼线比她想的还要多,否则不可能会知道母亲要父亲插手三叔外室一事。
二房有陈氏的眼线,虽然早在上一世母亲触柱身亡的时候就该知道,可方才证实了,还是觉得心悸。
秦宁之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后缓缓吐出。
陈氏,这一世我绝不会让你如愿以偿!
一行人包括方氏、秦玉之和秦老太太身边的心腹玉嬷嬷都随着陈氏来到了关着秦佩之的小楼。
小楼也位于大房所处的东院,不过距离正房稍远,位置僻静。
这里原本是秦府姑娘们避暑的圣地,风景雅致,绿竹成荫,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冷香小筑,只是关了秦佩之后便荒废掉了,现在只能看到几从枯了的竹子横斜在墙外,地上杂草丛生,看上去颇为凄清惨淡。
三姑娘就住在这样的地方么?不是因为风景好特意选来养病的吗?
怎么感觉像是被丢弃到这地方一样。
想想三姑娘小时候多聪明伶俐,怎么就造化弄人出了这种事?
真是可怜啊!
“我的耳坠子怎么掉了?”就在气氛伤感之时,一道煞风景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众人循声望去。
原来是秦宁之。
只见她一惊一乍道:“青瑶你快帮我去找找!”
“掉哪里了?”青瑶也焦急道。
她跟长房的人都不熟,更遑论一直被关在小楼里的秦佩之,所以她无法理解众人那抑制不住的悲伤和同情,觉得还是姑娘的耳坠比较重要。
众人都对这对主仆颇无语。
真是破坏气氛,他们正伤心着呢!
秦宁之却趁着找耳坠子的功夫将青瑶拉到一旁,“你一会儿在东院转一转,特别是大伯母的天香苑,看看有没有可疑的人出入。”
青瑶一怔。
秦宁之已经松开了她,“到处去找找,找不到你就不用回来见我了。”
看到她这副不知所谓的样子,方氏臊得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
陈氏却微微翘起了唇角。
她觉得,事情果然还是在她的掌控之中的。
“是那副红石榴的耳坠吗,就是译表哥送的那副?”秦玉之温柔地,善解人意地开口,还没等秦宁之作答,又自顾自地吩咐身边丫鬟:“那可不能丢了,白芍、入画,你们也都帮忙去找找。”
众人闻言,瞬间了然。
虽然方氏和她的继母关系不好,但和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尚有来往。或许是脾性相投,秦宁之和她的表哥们格外要好。
特别是大表哥方译问,秦宁之从小就喜欢缠着他玩耍。
秦府的人都猜想将来秦宁之大约是会嫁给方译问的。
所以他们虽然看不惯秦宁之的种种作为,却也能忍则忍。反正秦宁之是要嫁人的,嫁去了方家就是祸害方家的人,方家要怪罪也是怪罪二太太教养无方,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方氏的脸色有些难看。
她不希望宁之嫁去方家。
可宁之如此紧张译哥儿送的那副耳坠子,难道真存了什么心思?宁之可是一向不爱打扮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