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吴成绵正宇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明末,我是造反钉子户全文章节》,由网络作家“金黄的鸡翅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明末,我是造反钉子户》是作者“金黄的鸡翅膀”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古代言情,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吴成绵正宇,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长长松了口气,双方还算有些理智,退场的妇孺没被追杀,倒在地上的伤员也没人补刀,双方械斗得凶狠,但互相都没有下死手。还有理智,场面就不会一发不可收拾。“刀子都套好刀鞘、矛头都用布包好,先把两村的人分开!谁要是伤了人性命,我让他赔命!”吴成扯着嗓子下令,那几十个旗军和屯丁面面相觑,倒也都乖乖的缠好刀矛,哗啦啦向着一片凌乱的“战场”冲去。几声惊雷一般的三眼......
《穿越明末,我是造反钉子户全文章节》精彩片段
吴成长长松了口气,双方还算有些理智,退场的妇孺没被追杀,倒在地上的伤员也没人补刀,双方械斗得凶狠,但互相都没有下死手。
还有理智,场面就不会一发不可收拾。
“刀子都套好刀鞘、矛头都用布包好,先把两村的人分开!谁要是伤了人性命,我让他赔命!”吴成扯着嗓子下令,那几十个旗军和屯丁面面相觑,倒也都乖乖的缠好刀矛,哗啦啦向着一片凌乱的“战场”冲去。
几声惊雷一般的三眼铳铳声响起,冲进战团的旗军屯丁一边挥舞着刀鞘和长矛木柄乱打,一边乱糟糟的呼喊着“劝架”,组成一道稀稀拉拉的人墙将两边的村民屯民分开,混乱的局面渐渐有了平息的迹象。
吴成身子松弛下来,一屁股坐在地上,生长在新时代的他哪见过这种“大场面”?一平静下来手脚都有些发软,身上的汗水又密密麻麻的流淌出来,不一会儿便如落水一般全身湿透。
但这些都是细枝末节了,有个问题困扰了他一路,到现在还没找到答案——乡间争水争田、宗族冲突等等,常常会产生无数的矛盾,封建王朝皇权不下县,官府对村乡管控薄弱、也无心无力调和矛盾,矛盾积累到最后,往往就会演变成械斗。
但今日这场械斗却来得有些奇怪,西山村是民村,王家屯却是百户所下辖的军屯村,一个种的是民田,一个种的是军屯田,两者可谓泾渭分明,平日里少有交际,又怎会积累起引发这场大械斗的矛盾来?
再说了,虽说大明的卫所屯村大多也和普通民村没什么差别,但好歹也是挂着军籍的,自古民畏官如虎,西山村的这些农户哪来的胆子和有刀子的军队争田械斗?
吴成来不及细想,只听见远远传来一声巨吼,有一名衣衫褴褛的老汉指着分隔人群的旗军和屯丁大骂道:“官府杂捐杀我!地主租债杀我!尔等贼配军又要夺我田土!不如一死!不如一死!”
骂着,那名老汉哇呀怪叫着挥舞着锄头冲了上来,全然不顾打在身上的矛柄刀鞘,只挥舞着锄头乱打,惊得周围的旗军惊慌失措四散逃避,本来就略显混乱的“人墙”顿时大乱,两边的村民屯民见状,又互相对骂起来,大有一拥而上继续殴斗的架势。
“这他娘的!这么多兵,怎么给个老汉就把阵形冲散了?”吴成又气又急,赶忙跑了上去,好在毛孩眼明手快,朝天放了一铳,用震耳欲聋的巨响压住两边村民屯民的情绪,吴成赶忙趁机一把抱住那情绪激动的老汉,厉声劝道:“老汉冷静!老汉冷静!有何冤屈与我说,我与你做主!千万打了,小心伤着自己啊!”
那老汉挣扎了几下,毕竟年老体衰,挣脱不得,只能气喘吁吁停了下来,盯着吴成说道:“你这小娃娃,毛都没长齐,凭什么给俺们做主?”
“武乡的百户是我老叔,在武乡地头,没有比他大的官了!”吴成张嘴就开吹,恶狠狠的扫视了一圈周围的旗军和屯丁,他们个个会意,忙不迭的点头配合,一齐劝着。
那老汉一脸疑虑的看看吴成,又看看周围的旗军和屯丁,来回看了几圈,终于将锄头狠狠往地上一砸,咬牙道:“好!俺信你,俺就和你说说俺们的冤屈!你评评理,你们这些当官的是不是欺人太盛!俺们是不是不得已!”
“明白!”这一次新卒们都整整齐齐的回应起来,只是眼睛不时瞄向那几锅肉汤。
吴成自然将新卒们的小动作瞧在眼中,微微一笑,又一次挥舞起了令旗:“现在开始,战鼓响,所有人静立不动、双眼目视前方、不能有一点动作,静立至鼓声停为止,若有乱动乱看者,不仅吃不到肉汤,还要受罚!”
话音刚落,战鼓又一次隆隆响起,新卒们赶忙站好不动,遵照命令双眼目视前方,但那香醇的肉汤如勾魂的绳索一般勾着校场内的新卒们,刚刚喝过一碗肉汤不单没有缓解他们的馋虫,反倒沾了荤腥之后的胃更为刺激,不一会儿便有人悄悄的瞄向那几口大锅。
他们的眼神自然躲不过在将台上仔细查看的吴成和旗军,当即指示提着鞭子在场中巡视的小旗官将他们一一扯出队伍,在将台下列出单独的队伍。
“今日初操,就不对你们动鞭子了!”吴成微微一笑,令道:“但你们违反军令不能不罚,绕着操场跑圈,跑到鼓停为止!无令就停下的,那就吃鞭子吧!”
战鼓隆隆响个不停,校场里站立着的军卒却少了一大半,大多数新卒刚开始还能遵令静立不动,但战鼓一直隆隆的响着,没有一丝要停下的意思,他们也渐渐支持不住,或者左摇右摆、或者双眼四处乱瞟、或者干脆全身都松懈了下来,在队列中扭来扭去。
这些新卒自然都被扯出军阵跑圈,围着校场跑圈的人越来越多,扬起一片尘土,有人坚持不住停下脚步想要喘口气休息休息,当即被小旗官领着旗军赶上,拽到军阵前狠狠抽了两三鞭子,再赶回校场继续跑圈。
在鞭子的威慑下,这些新卒也只能咬牙坚持着,跑圈的队伍越来越稀稀拉拉,有不少人上气不接下气、一步三摇的跟着,落后了不知多少圈,若是放在原野之上,恐怕早就不知掉队到哪去了。
一旁的岳拱皱了皱眉,凑上前来压低声音问道:“吴兄弟,这静立和跑圈是个什么意思?也是戚武毅那兵书里记载的练兵之法?”
吴成摇了摇头,解释道:“戚武毅的兵书还没到用的时候,让新卒跑圈和静立是为了磨他们的性子,给他们留下个深刻的印象,让他们明白‘军令如山’的道理。”
吴成看着跑圈的队伍,微微一笑:“不把这个道理深深刻在他们的脑中,上了战场他们就会自行其事、乱成一团,要深深刻在他们脑中,就得让他们明白赏罚的规矩、亲身体验到领赏受罚的差异,咱们不能光靠皮鞭和军棍练兵,打得血肉模糊还操练什么?上了战场难道只用刀子维持秩序?把手底下的兵杀光了还打个屁仗?自然得换些柔和的方法。”
吴成顿了顿,指着校场中依旧静立不动的那些新卒,继续解释道:“其次,这个法子也是在选人,能坚持到最后的,必定是能吃苦耐劳的、听话懂事的、不被外物影响的,这种人都是些好苗子,等杜先生的学堂开了班,便让他们第一批进班去读书识字。”
吴成看向提着皮鞭木棍巡视军阵的小旗官们,找到之前那名搭讪的小旗:“上梁不正下梁歪,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军队的风气离不开各个小旗这些基层军官的示范和引导,这些能坚持到底的新卒,总比已经在大染缸里染得本色都看不清的家伙好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