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皮蛋文学 > 现代都市 > 大明锦绣阅读全集

大明锦绣阅读全集

岁月神偷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大明锦绣》,讲述主角朱允熥朱元璋的甜蜜故事,作者“岁月神偷”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看着校场上,那些脸色因为心潮而通红,呐喊的嗓子沙哑的士卒们。朱允熥对着蓝玉笑道,”总有一日,我要和你们并肩作战!“蓝玉郑重的一拜,”到时候,臣给殿下牵马!“朱允熥朗声大笑,"一言为定!“说罢,大步流星走下点将台。而蓝玉看着朱允熥的身影,一时竟然有些失神。尽管他是朱允熥的铁杆支持者,可是他心中也一......

主角:朱允熥朱元璋   更新:2024-08-23 05:5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锦绣阅读全集》,由网络作家“岁月神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大明锦绣》,讲述主角朱允熥朱元璋的甜蜜故事,作者“岁月神偷”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看着校场上,那些脸色因为心潮而通红,呐喊的嗓子沙哑的士卒们。朱允熥对着蓝玉笑道,”总有一日,我要和你们并肩作战!“蓝玉郑重的一拜,”到时候,臣给殿下牵马!“朱允熥朗声大笑,"一言为定!“说罢,大步流星走下点将台。而蓝玉看着朱允熥的身影,一时竟然有些失神。尽管他是朱允熥的铁杆支持者,可是他心中也一......

《大明锦绣阅读全集》精彩片段


大明士兵的眼睛,如同火焰一样燃烧起来。

他们是兵,他们是忠于大明的死士,他们是大明的男儿,他们是大明皇帝手中的宝剑。

但是,从没人和他们说过,他们是英雄。

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在朱允熥话音落下的那一刻,他们的血都热了。

”你们是英雄!“朱允熥的声音还在继续,”你们是守卫大明疆土的屏障,你们亿万大明百姓的依靠,你们把敌人拒于大明国土之外,你们守护着咱们这个日月昭昭的大明!“

”孤会告诉陛下,孤今天看到了大明最英勇的汉子们。“朱允熥的嗓子有些冒烟,但声音依然洪亮,充满了感情,”孤从你们眼里看到,对胜利的渴望,看到了你们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气魄!“

”孤看到了你们必胜的决心,看到了你们赴死的勇气,孤还看到了你们对于大明的忠诚!“朱允熥继续嘶吼道,”孤会告诉皇帝陛下,有尔等在,大明江山永远无恙!“

”大明!大明!大明!大明!“

校场上,三军将士山呼海啸,像是阵阵狂风席卷天地。

等他们喊声落下,朱允熥提起胸膛中最猛烈的气息,再次呐喊,”孤之恨,自己不能和你们一同作战!“说着,朱允熥目光在无数年轻的面孔上扫过,“兄弟们,且去杀敌。等你们凯旋之日,我朱允熥,亲自给你们把酒,为你们接风!”

淳朴的士兵们的血也沸腾了,眼前点将台上,皇帝的嫡孙,大明的吴王居然喊他们兄弟们,忽然要说亲手给他们把酒。

霎那间,一些士卒们,几乎热泪盈眶。

这时,不知道是谁带头,天地间响起一个喊声。

“吴王千岁千岁千千岁!吴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大明将士们的喊声让朱允熥微微愣神,随后他面露微笑。

等校场上的喊声渐渐平息,朱允熥喊出了一句,让人目瞪口呆的一句话。

"为大明守护边疆的将士们,千岁!“

”为大明开疆拓土的将士们,千岁!“

”为大明征战沙场的将士们,千岁!“

”大明将士,千岁千岁千千岁!“

瞬间,数万人的校场鸦雀无声。

但是马上,汹涌的呐喊如同海上的波浪,挡不可挡。

”大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着校场上,那些脸色因为心潮而通红,呐喊的嗓子沙哑的士卒们。

朱允熥对着蓝玉笑道,”总有一日,我要和你们并肩作战!“

蓝玉郑重的一拜,”到时候,臣给殿下牵马!“

朱允熥朗声大笑,"一言为定!“说罢,大步流星走下点将台。

而蓝玉看着朱允熥的身影,一时竟然有些失神。

尽管他是朱允熥的铁杆支持者,可是他心中也一直把对方当成一个孩子。

但是今天,他见到了一个成熟的,激昂的,有血有肉的男子汉。

而且在朱允熥的身上,他同时看到了两个人的影子。

一个是已经故去,被大明文臣武将所臣服钦佩的太子。

另一个,是那位英武不凡,杀伐决断的燕王。

~~~~

与此同时,紫禁城东宫之中。

吕氏一身朴素的布衣,脸上没有施任何的妆容。

她站在镜子前,整理自己的衣领头发,一个侍女在她身后出现。

”娘娘,面汤煮好了。按照您的吩咐,多加了香油,下了一个溏心的荷包蛋!”

吕氏又看了眼镜子中的自己,淡淡地说道,“嗯,知道了,装好别凉!”

“是!”侍女无声的退下。

随后,吕氏亲手捧着装着面汤的食盒,出门而去。

临出门时,却又停住,回头吩咐道,“别跟那么多人,几个就行!”

宫人们退下,只有一个太监带着四个宫女,跟在她的身后。

她要去见皇帝,食盒中是皇帝爱吃的香油热面汤。

做了好多年皇帝的儿媳妇,她熟知皇帝的饮食爱好,同时也深知对方的习性。

皇帝不喜欢妖娆的女子,自己是他的儿媳妇要端庄大气,又要朴素大方。

身为东宫女主的同时,也不能讲什么太子妃的排场。

皇宫中的女人,其实都活在一个已经去世的女人阴影之下。

那个女人简朴,那个女人大方,那个女人对下宽和,那个女人对人仁慈。那个女人就算贵为皇后,也是亲手做饭,亲自做衣裳。

那个女人叫马秀英,就是朱元璋唯一的皇后。

朱元璋认为天下女子的美德,都集中在马皇后的身上。所以给儿子们选择的正妻,也都是这个模样。

当年吕氏能在朱允熥母亲常氏去世之后,以庶妃的身份管理东宫,也是因为她投其所好,让朱元璋看到了她身上的美德。

吕氏一行,很快到了奉天殿。

朱元璋的贴身太监,黄狗儿从殿中迎接出来。

“奴婢参见娘娘!”

“黄公公快免礼!”吕氏笑道,“劳烦公公通报一声,本宫求见!”

“娘娘稍等!”黄狗儿笑道,“蒋瓛大人马上就出来了,等他出来,奴婢再去通报!”

蒋瓛?锦衣卫指挥使!

锦衣卫是朱元璋的亲军,可是锦衣卫也是大明官场闻之色变的克星。

李善长案,胡惟庸案,杀的人头滚滚。给皇帝充当刀口的,就是那些飞鱼服绣春刀的锦衣卫。

丈夫生前曾说过,锦衣卫不但是陛下的亲军,还是陛下的耳朵,陛下的眼睛,陛下的手。

只要有锦衣卫,一定没好事!

吕氏心中没来由地有些慌张,对黄狗儿问道,“公公,陛下心情......?"

"娘娘放心!”黄狗儿压低声音笑道,“陛下今儿心情不错!”

两人正说着话,一个身材高大,但是面容阴翳的男子从奉天殿中出来。

“臣,见过娘娘!”锦衣卫指挥使虽是大臣,但却是皇帝的家奴,对待皇帝的儿媳妇,礼数周全。

但也只是面上周全,只是简单一礼,就背身慢慢退下。

奉天殿中,朱元璋站起身,活动着有陈年旧伤的 老腰,不住的捶打。

黄狗儿小跑着进来,对朱元璋笑道,“启禀陛下,太子妃来了!”说着,又笑笑,“奴婢瞧,是给您送他亲手做的面汤来了。奴婢都闻着味儿了!”

然而下一秒,他马上不笑,低下头。

因为朱元璋的脸上没有笑容,反而带着些清冷。

皇帝宠信太子,对太子妃这个儿媳妇也是一向和颜悦色。

若是以前太子妃带着亲手做的饭食前来,陛下肯定是直接让她进来,边吃边说说家常。

可是今天,陛下却没说话。

伺候了朱元璋这么多年,黄狗儿也摸清了皇帝的性子。

“咱忙着,没工夫,叫她回吧!”朱元璋淡淡地说道。

黄狗儿无声退出。

殿外,吕氏正在责备跟随她的宫人,“面汤是不是都凉了?”

正说着,就看黄狗儿快步出来。

吕氏马上换上端庄的脸色,整理下衣服,想迈步上前。

却忽然听黄狗儿开口道,“娘娘回吧,陛下说,他没空!”


明亮的宫灯,照亮脚下的石板,照亮路边的宫墙。

宫人们小心的,无声的走在两边。朱允熥扶着朱元璋,慢慢朝奉天殿走去。

可能是劳作了一天,年老的皇帝有些累了,一路上也不说话,只是朱允熥说话的时候,满脸慈祥的笑容,偶尔有些轻咳。

毕竟是老人了,这个时代的人六十岁就算是长寿。早年间,朱元璋征战四方一身都是旧伤,现在人老了,多少有些心肺功能不足。

“皇爷爷慢点!”上台阶的时候,朱允熥小声提醒。

“嗨,你爷爷又没七老八十眼花耳聋,你搀啥!”朱元璋笑道,“咱是马上的天子,一辈子打仗打出来的汉子,走路还让你扶,成啥了?”

人老心不老,老也不服老。

朱允熥笑道,”孙儿这不是孝敬您老吗?“

”真孝顺就好好读书,好好练武,给爷爷,给你爹争气!“朱元璋踩着台阶笑道。

”孙儿记住啦!“朱允熥笑道,”皇爷爷也要爱惜身体,别总觉得自己行,再行您也六十多了。“

要是别人这么说,朱元璋早就大怒让人宰了。可是自己孙子嘴里说出来,既暖心又妥帖,更有种孩子长大了,知道照顾老人的欣慰。

”放心吧,你爷爷硬朗着呢!“进寝宫的那一刻,朱元璋咧嘴笑道,”咱虽然老了,可是咱还舍不得死呢,咱还等着再看一代人,看你们这些臭小子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呐!“

”孙儿呀,给您老生一百个重孙子!“

朱允熥笑道,随后对朱元璋身边的宫人吩咐,”晚上都好好伺候,皇爷爷今天累了!“

”奴婢们明白!“宫人们在太监黄狗儿的带领下,齐声答应。

”皇爷爷,孙儿告退了!“

”走吧,回去早点睡,晚上别看书,对眼睛不好!“

看着朱元璋慢慢进去,直到没了身影,朱允熥慢慢转身。

但就在他转身的一刻,忽然听到里面传出剧烈的咳嗽,还有太监的惊呼。

”陛下!陛下!“

”咳!咳!“

当下,朱允熥毫不犹豫直接转身冲了进去。

来这个世界之后,尽管他心中有着诸多算计,可对于这个对他关爱有加的老人,心中始终存着真情实意,也真的把他当成自己的长辈。

“皇爷爷!”朱允熥惊呼,冲进朱元璋的寝宫。

龙床上,高大的老人不住咳嗽,嘴里吐出粘痰。而且,因为咳嗽,明显有些上气不接下气。

“传太医,快!”朱允熥吩咐一声,不住的拍打朱元璋的后背。

“呃呃~~~呃呃~~~~”朱元璋的手抓住了朱允熥的手,不住的咳嗽,想说什么却始终说不出来。

“皇爷爷,没事的,没事的,孙儿在,孙儿在!”

真情流露之下,朱允熥的泪水决堤而出。

现在是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不会这么早死,可是看着老人被疾病折磨的模样,他还是心中很疼。

在朱允熥的拍打之下,朱元璋咳嗽声慢慢小了起来。

这时,外面一阵嘈杂的脚步响起。

宫中常备的御医满头大汗的进来,几个人慌的手中的药匣子都拿不稳当。

“慌什么?”朱允熥怒斥,“你们是救人的,你们心慌了,能救好吗?”

“臣等该死!”几个御医满头冷汗。

御医看着威风,其实稍有不慎就要掉脑袋。这位洪武皇帝又是个极爱迁怒于人的,当年太医院许多御医因为没治好他的外甥李文忠,都被砍了脑袋。

现在,给年老的皇帝看病,还没看他们就已经先慌了,先怕了。

“皇爷爷只是小病,可能受了风寒才咳嗽,你们不必惊慌。”朱允熥继续说道,“赶紧!”

“臣斗胆,给陛下请脉!”一个御医战战兢兢的手指搭上朱元璋的手腕。

“呃!”朱元璋长出一口气,躺在床上,嘴里喃喃,“老了,老了!”

这时,外面又是一阵脚步声。

侍卫来报,内阁中留守的大臣纷纷到了殿外。中书舍人刘三吾带头的几个中枢大臣,还有紫禁城侍卫统领,禁军指挥使李景隆等武将。

“来这么快?”

朱允熥心中瞬间警觉,皇帝生病了,这些人是必须到场的,但是他们怎么来的这么快,而且和御医脚前脚后。

看看殿外等着的大臣们,个个神色匆匆衣冠不整,似乎刚被人从值班房里喊出来。

“有人告诉了他们?可是皇爷爷刚才没有说通知大臣,那到底是谁,告诉他们皇帝病重!”

一个御医给朱元璋把脉,另外几人查看皇帝的眼睛,舌苔。

朱允熥看看他们,把目光转向寝宫之后。所有的宫人都颤抖着,站在宫殿的角落里。

忽然,朱允熥的目光在一个人头上定格。

朱元璋的贴身太监,黄狗儿头上都是汗水,而且呼吸急促,显然是跑了许久才回来。

可是值班御医就在寝宫之外侍卫房中,一墙之隔而已,用的着跑这么快?

这里虽然是朱元璋 的寝宫,但他勤政不休,住在外廷而不是有女眷的后宫,情急之下就是喊一嗓子都听到了,何必用跑?

再说,他一个皇帝 的贴身总管,就算是想报信给别人,也用不着自己去。

这时,外面又响起几声惊呼。

“陛下怎样了?”

“我皇祖父如何?”

吕氏和淮王朱允炆也到了,他们是住在内廷深宫之中,怎么也来的这么快。

看着黄狗儿头上的冷汗,朱允熥似乎明白了。

这条阉狗是跑去给吕氏母子报信去了,又抢在他们之前跑回来。

看来,这宫里还真是暗中错综复杂呢!

他吕氏为了朱允炆,这些年还真是没少下功夫,没少收买人心。

想到此处,朱允熥的目光有些发冷。

据说,朱棣发动靖难的时候,打到了南京城下。

本来凭着应天雄伟的城墙完全可以等到勤王之师,是朱棣的内应们打开了城门。除了李景隆这个二五仔之外,还有许多宫人。

而朱元璋和朱允炆都有一个特点,出名的对太监不好!

“陛下好些了吗?“一个御医跪着揉着朱元璋的穴位,小声问道。

朱元璋嗯了一声,闭着的眼睛睁开,睁开的霎那看到了朱允熥关切带着泪痕的脸,他脸上的皱纹动动,嘴角也动动。似乎是想笑,可是最终没有笑出来。

”皇爷爷,孙儿在呢!“

朱允熥拉住朱元璋的手,对方的手指也反握住他。

”叫!“朱元璋含糊一声说道。

朱允熥还没说话,黄狗儿大声道,”陛下有旨,诸臣功觐见!“

看着那条阉狗,朱允熥心中冷笑。

皇爷爷身边这个贴身太监,肯定不是和自己的一路的。

他是吕氏的人,他早就被买通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子们进来,纷纷在寝宫门外跪倒,从门口焦急的往里看着。

”皇上!皇上!“李景隆满脸是泪,手脚并用的爬进来,跪在那里当当的磕头,”老爷子,您可别吓唬我呀!“

这也是个人精,知道在皇帝面前拼命的表现。看他痛哭流涕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是皇帝的儿孙。

”老天爷,俺愿意用俺的寿命,换俺舅爷!“李景隆嘴里念叨着,说的都是淮地乡音。

朱允熥注意到,朱元璋苍白的脸上露出些笑意。

此刻,朱允熥心中一疼,这个老人一辈子都是为了家族而战斗。可是那些晚辈呢,大概都是指望他给自己加官进爵荣华富贵。

忽然,一个人影仓皇的进来,也是满脸泪水。

”皇祖父,皇祖父您怎么了,您别吓唬孙儿!“朱允炆跪在床边,声泪俱下。

而吕氏在门外,哭天抹泪。

”过来!“这时候,气息不稳的朱元璋指向那些大臣们。

刘三吾等文臣跪着爬进来,跪在地上。

朱元璋想挣扎着坐起来,却有些无力。

忽然,朱允熥感觉被他抓着的手生疼。

只见,朱元璋一只手拉着朱允熥,一只手颤抖着指着朱允熥。

”他.......他........吴王.....为...大明!“

小说《大明锦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但是没想到,驿站邮政的各种票,加起来居然能有这么多钱?


这还只是京城一处,若是那些繁华的江南城镇,商贸繁华之地全部开始售卖,那还不得是个天文数字。

“二十六万?”朱允熥心里盘算,确实不少。

须知一个上等州府的一年赋税也未必有这个数,而且大半还是布匹粮食等,可不是白花花的银钱。

贵金属在官府手中的含义,可比在民间强一百倍。国家储备金银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国力。

“没算错?”朱元璋问道。

“千真万确!”傅友文朗声道。

“咱大明,不但给老百姓干了好事,财政也开源了。”朱元璋笑道,“好事,好事!”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群臣再次叩拜。

“起来吧!”朱元璋笑道,“给咱贺啥?这主意是咱家大孙想出来的!”

“臣等为吴王殿下贺!”群臣又道。

“传旨!”朱元璋忽然再次开口,“赏吴王朱允熥全副亲王仪仗。”

“臣,谢陛下隆恩!”

朱允熥赶紧拜倒,叩首道。

这个赏赐实在是太重了,他虽然是吴王,可是没有就藩。大明律法,宫中只有皇帝能有仪仗。

而亲王是仅次于皇帝的仪仗,也就是说在宫中,朱允熥无论是出门还是起居,在紫禁城中只比皇帝低了一级而已。

“起来吧,咱爷俩还谢啥!”朱元璋笑道。

“臣有本奏!”

翰林院学士,元史编修方孝孺出列。

“陛下,臣以为既然陛下龙体痊愈,吴王监国一衔该去了!”

此言一出,群臣皆惊。

这人真敢说!

监国的这个头衔,只有陛下能开口说去,哪有你一个翰林学士上书的份?

果然,朱元璋的脸色有些阴沉。

他最是护犊子。

只听方孝孺话锋一转,“陛下,去了监国的头衔,吴王殿下才可以来大学堂读书呀!臣为殿下的师傅之一,殿下的课业可是落下不少!”

朱元璋转怒为喜,沉吟片刻,“往后,中书舍人刘三吾,翰林学士方孝孺每日到奉天殿偏殿,为吴王教书!”

群臣再次惊诧。

皇帝态度已经表明了,就此说明。

大明的下一位储君,已经呼之欲出。

“臣,谢陛下隆恩!”朱允熥和方孝孺同时拜道。

忽然,太和殿外,一个头戴羽毛的御林军士,急速跑来。

手中带着红色大印的军报,在清晨的阳光下,是那么显眼。

“报,八百里加急,边关大捷!”

“蓝玉大将军,大破伪元,杀敌三万.........”

朱元璋迅速站起,“呈上来!”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