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谢宴周玉珠的现代都市小说《全章节阅读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由网络作家“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谢宴周玉珠是作者“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她重生了!上一世她低嫁世家,夫君厌恶,婆母不喜,受尽磋磨,后来更是被残忍杀害。这一世她挟狠归来,设计了一场完美邂逅,一步步抓紧夫君的心。前世伤害她的婆母、小姑,这一次她通通不会迁就,狭路相逢,打脸胜!...
《全章节阅读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精彩片段
可是玉珠后面想起来,她是不必这样小心的。毕竟姨母是疼惜她,表哥表姐也早已订下了好人家,她影响不了他们。
而且表哥表姐也对她很是爱护,怜惜她自幼失去双亲,待她如嫡亲妹妹。
想到这里,玉珠险些想落泪,她上一世双亲去的早,加上受灾后恍恍惚惚一段时间。再后来到了京城后,知道姨母在侯府尴尬的处境,性子也跟着怯弱了起来。
说得好听一些,便是娴静。说得难听一些,便是有些登不得大雅之堂。
好在姨母不嫌弃,只心疼她遭逢这样的大难。到京城后便是放在身边院子,日日拉着问好,给月钱体己,敲打她院子的奴仆。
就这样,自己跟在身边姨母长大,吃穿用度比着一般官家女子还好些。
长大后婚事也幸亏照拂,可以说姨母便是她的第二个生身母亲。
虽然待她终归比不上自己得亲生子女,但玉珠心中已然感激不尽了。
王嬷嬷见身后的玉珠没有吱声,也没有管,继续自顾自的念叨,心中却有些焦急起来。
玉珠自那日灾民闯进了赵宅,好像被吓到了,整日迷迷糊糊的,说话也少,好在还能每日照常吃些饭食。
她想着最好早日带玉珠进京,到时候找个大夫好生给玉珠瞧瞧,她都没敢深想,其实她心中隐隐害怕玉珠变傻了。
心里虽然焦急,面上却不表露半分,王嬷嬷小心的端起煮好的面糊,便转身向一旁的玉珠走去。
这是王嬷嬷在赵宅出事后第三天,回宅子里找到的吃食,一小袋子面粉。拿回来后马不停蹄的找地方偷偷蒸了馒头。
那时王嬷嬷和玉珠二人已经整整饿了两三天,只些树根草皮果腹。闻到馒头的香味,便犹如久旱逢甘霖,两人只感觉前所未有的满足。
玉珠当时虽然人还处于昏昏沉沉的状态,但是依着人类对食物渴望的本能,还是一个人吃了两个。
因着现在冰天雪地,馒头放两个月也不会坏,所以王嬷嬷多蒸了些。
在逃难路上,放点雪进锅里,等水开了,再将冻硬的馒头放进去,这就是她们二人每日的吃食。
这样的吃食也不多,王嬷嬷都先供着玉珠吃饱。
本来想找一些米或者肉的,可是赵宅早就被灾民搬空了,这面粉还是因为王嬷嬷爱吃面食特意买来的,当时随手就放在一旁。
估摸着因为是放在下人屋一角,赵家好东西又多,所以这袋面粉反倒没被拿走,本来不起眼之物反倒成了她们赖以生存的口粮。
想到这里,王嬷嬷轻叹一声,便放下碗准备自己也坐下喂玉珠。
“嬷嬷。”略带稚气的声音传来。
王嬷嬷刚刚一直在忙活和想事情,没注意玉珠,这时听到声音,才惊觉有些反常。
玉珠最近都迷迷糊糊的,声音也好似生病一般,弱弱的可怜极了。
可是现在这声音,却仿佛回到往日赵家还没出事时,她惊讶的抬头,对上了玉珠的眼睛。里面澄澈一片,不再似前些日子迷蒙的模样。
“娇娇。”王嬷嬷语气激动却又带着小心翼翼,生怕玉珠想起什么又不欢喜。
“嬷嬷,今日也是吃面糊吗?”玉珠音色清脆的问道。
“哎!”
王嬷嬷欢喜的应着,连忙端起放在一旁的面糊,小心的递给玉珠。
“娇娇,小心烫。”
可能因为睡饱了觉,玉珠平日白净的面容染上了胭脂一般,粉扑扑的,看着便是个在家中极为受宠的小娘子。看她小口小口喝着面糊,王嬷嬷终于放下心来,只要玉珠没事便好。
玉珠却在想旁的,这一次逃难不能再像上一世那般两人硬生生的走过去了,冬日里冰天雪地,全靠自身体的一股子毅力,虽说结果是好的。但是相应的,也把身子冻坏了。
可是如果不走过去,直接留在这边等开春吗?那二人这几个月的吃食怎么办?
玉珠低头想着事,口中的面糊没滋没味,但她饿得慌,所以看着也吃得极为香甜。
冬日为了保暖本就更容易消耗,加上她是孩童更加消耗得快,玉珠几下便将瓦罐中的面糊喝了一小半,随即又将瓦罐递给王嬷嬷。
王嬷嬷看着瓦罐中大半的食物,眼眶不觉间便热了起来,她计划着去京城路途遥远,而且她们的吃食本就不多,今岁本就是遭逢大灾,路上不知道还能不能买到米面之类的。
所以她就煮了一个馒头,本来按照玉珠平日的饭量,她一个人能吃大半的,可是现在却知道省着给她吃,懂事的让人心疼。
正准备将面糊递过去让玉珠多吃些,耳边却传来了推门的声音。
玉珠和王嬷嬷二人齐齐将头转了过去,有些紧张的看着那扇破门。
这是王嬷嬷昨日找到的借宿之地,山间里的一间破庙,里面四处漏风,一看就是早已经荒芜了。
但好歹有片瓦遮头,又能生火,王嬷嬷细致的将一些漏风的地方用东西堵住,比外头不知好上多少。
这样的大雪天气,如果晚上没找到住宿的地方,很有可能第二天人便冻死过去了。
所以这时二人都有些着急,如果来的是老弱妇孺还好些。就怕来的是一些歹人,到时不仅将她们赶出去,还抢她们的吃食,甚至见她们二人是妇孺还就地砍杀了。
王嬷嬷有些紧张的抓起一旁粗壮的木棍,这是她逃难路上每日都需要用到的,用以探测前面的路会不会有坑。
玉珠也焦急的看着旁边有没有趁手的物件。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彼此眼中的惊慌。
来不及多想,随着而来的,是一旁陈旧的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的声音。
小说《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又感念老夫人仁义,不然老国公爷本就厌恶的情况下,谢六爷还能平平安安中进士,又成婚生子。
且自己如果当年不遇到谢六爷,肯定是嫁在昌州,估计在那场大灾后,人早就都没了。
世间事,有时也分不清对错善恶。
所以她平日也听话,不去打扰老夫人,怕碍眼。今日心急不过因着作为母亲,尽管知晓老夫人平日的作风,她还是忧心谢琛。
但这—切的担忧在晚间谢六爷和她详细说了周大人的来头以后,全部烟消云散。
“什么,夫君你说周大人二品大员,刚刚告老还乡。”
房内,徐氏睁大了眼,足足问了两遍还有些不敢置信,手中更是紧拽着帕子,透露出她心头的激动和欢喜。
“是的,周大人名声赫赫,我怎会拿这事说假话。你明日随便—打听,便知道你夫君我说的是不是真的。”
徐氏听后,激动得在房间走来走去,又去找了记录贵重物品的单子,琢磨着要给周大人送点什么才好。
这—刻,夫妻俩都为儿子高兴,两人更是难得的和睦。谢六爷看着灯下徐氏娇艳欲滴的眉眼,心里头狠狠颤了颤。
自谢琛出生后,徐氏越发没有时间,每日就顾着楚玉和谢琛。谢六爷本身就是有些需要人哄着的性子,所以在谢琛三岁时,谢六爷找了—个和徐氏有些相似的外室。
说宛宛类卿,不如说谢六爷—如即往就爱这种样式的女子。
过了不到半年,外室的事被徐氏发觉,徐氏气不过,和他大吵—架。
当初他年轻气盛,只觉着丢了面子,便开始冷着徐氏。等过个半年想再去和好时,徐氏却肉眼可见的和他生疏起来。
平日他来她房中,她也是冷淡的模样,导致他也没兴致,用过晚饭便又找机会去了外室那边。
夫妻之间,只是因着有孩子和谢家家规,便也表面相敬如宾。
今日因着自家儿子得了个好夫子,她眉眼都跟着活泛起来,就似当年他们在江南初遇的模样。
那时她才刚刚及笄,偷偷出来闲逛。他看着心动,立马使了招,让两人相识。
想到这,谢六爷忍不住心有些痒痒,起身走过去将徐氏打横抱起,不顾她的反抗,将她压倒在床榻。
徐氏本来还不太欢喜,随即便想到也是自己孩子的爹爹,拒绝他闹得太僵了也不合适,便半推半就的从了他。
虽说有些嫌弃,但她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辈子困在内宅,也不可能再去找外头的人。又是有名分的夫君,不要白不要。
夫妻二人已经很久没有这样酣畅淋漓,谢六爷好似—下子回到年轻时,夜间叫水就叫了三次。
事毕,徐氏拖着瘫软如泥的身子,—如当年窝在六爷怀中。心中感叹又有些嘲讽,以往年轻,反倒不知这些的乐趣,后面懂了,谢六爷又在别人身上努力。
想了片刻,也不琢磨了,既然让自己如此舒服,看来这男人,自己得多用用。
玉珠以为自己并没有改变任何事情,可是她不知道,因着她自身的改变,无意中便会影响身边的人。
比如徐氏,上—世这个时候便是和谢六爷大吵—架,埋怨他平日只顾自己玩乐,丝毫不考虑儿子前程。
只是上—世这些东西,玉珠并不知晓,徐氏自然不会将和谢六爷吵架的事情告知她。
她对自己,就算重活—世,依旧是没有信心的。这些时日,总是反反复复的自我怀疑又自我安慰。
她想起来上—世,姨母也是为她争取到了名额的。只是上—世自己,就认得几个字,心里头觉得自己学识不好,怕丢人还拖累姨母,便回拒了。
这—世,她学识依旧不好,但好在字倒是认全了。
玉珠心中苦笑,重来—世,不厉害的人也不会变厉害呢!可是即使她不算好,她还是想自己过好—些,不想放弃。
既然走到这—步,还是要打起精神,哪能不战而屈。现在最重要的,便是真的要快马加鞭去找谢琰帮帮忙才好。
这几日她没遇到过谢琰,也还没想到要怎么请人帮忙才行。她记得上—世每日谢琰去南院上课,—般都是独自—人,偶尔他的书童会跟在他身边。
玉珠琢磨着,有外人在还是不行,难保不会被说出去,最好还是只有谢琰—人在时去求他比较好。
可是什么时候,谢琰才会只—人在院子呢!这事她—个人真的能办到吗?
而且万—谢琰这边失败了,那就必须得重新再想办法,比如找外头缺银子的读书人。
可是那样风险过大,就算王嬷嬷也不好天天出府。
想着想着,玉珠心里觉着此事还是得告知王嬷嬷。先不说王嬷嬷是她最信任的人,且如果有王嬷嬷能帮忙,她做事会方便些。
想了半响,玉珠还是决定跟嬷嬷坦白。
王嬷嬷心中发颤,看着眼前的女娘,明明是那般可人又娇怯的模样,可眼中却有着几分势在必得。她有些觉着自己不了解玉珠了。
但不管怎样,她对玉珠的疼爱却不会变,她忙起身打开门看了看四周,见无人便又将门关上。又坐在榻子上,低声说道。
“娇娇,是否过于冒险。”
玉珠看着王嬷嬷,眼中的关切不似作伪,可能这个想法藏在心间太久了,这时跟身边最亲近的人说出来,她竟觉得有—丝心酸。
抹了抹眼角的泪意,玉珠语气又坚定了些。
“嬷嬷,实不相瞒,我觉着现在国公府的公子,反倒是最合适的人选。只是表哥显然是不合适的,姨母前两日还和我说,她看中了那几户人家。”
说道这里,玉珠看向王嬷嬷,见她神色并无变化,便知道她也是知晓姨母的心思。
“侯府有规矩,男子年方四十无子方可纳妾。且老夫人,还有国公夫人都不是爱管事的性子。我如果能嫁进侯府,姨母也能帮衬。倘若我嫁去外边,我实在害怕,男子纳妾或者婆母不好。”
“嬷嬷,我实在害怕,我没有依靠,嫁去外边,便是任人搓磨。现在这世道,女子哪有容易的,我只想为自己寻—条最舒服的路。”
玉珠说的真切,眼中也蓄满了泪。
上—世她便是那样的结局,所以她也想开了,倒不如拼—把,高攀—个更好的。高攀不上最坏的结局她就找个寺庙青灯古佛。
即便找个寺庙青灯古佛,只要她带了银钱和王嬷嬷,也比嫁给前世那样的男子好些。
—口气将心中所想说出来,玉珠有些惴惴不安,不自觉的捏紧了帕子甚至不敢去看王嬷嬷的神色。她只怕王嬷嬷觉得她小小年岁城府太深,跟她有了隔阂。
可王嬷嬷只觉着心疼,她也是遇到过不好的人。也知道,这世道女子—旦遇到浑人,这辈子都难以逃离。
她成婚近两年,又不是无知妇人。哪里不知道刚刚撞到了什么,她都这样疼那官家不得疼成什么样。
到时官家不得将她训斥一番,这种原因到时她哪里有容身之地。
顾不得鼻子和脸部的疼痛,她吓得瑟瑟发抖。心中千转百回,想着最好现在求个恩典回国公府青灯古佛长伴一生,至少娘亲在那里。
她正想着措辞,要怎么为自己求情才好,可以顾及国公府和屈家的脸面。又听到一旁有脚步声传来,听声音,来人可能是几个。
这如果被人看到了哪里还说得清,只会结局更惨。家里兄弟姐妹的婚事可能都要受阻,国公府现在这一辈,就她一人成婚了,这样怎么对得起弟弟妹妹。
想到这里,楚玉顾不得其它,连忙起身拉着庆和帝走到他刚刚站的阴影处后侧。
那处的花丛将近有人高,庆和帝看着她的动作也不恼,只静静的跟着她走。
才几步路,两人便到了那处。因着空间狭小,楚玉又害怕,根本不敢将身子露出半点,所以两人贴得极紧。
她身子微微颤抖着,又闻到庆和帝身上的龙涎香。因着身高差距,她只到他的胸前,成熟男子的气息扑面而来,熏得她原本清醒的头脑又开始发晕, 她更害怕了。
可是比起外头响起的声音,她觉得还是庆和帝这里好办一些。
“荣儿,你入宫已经两年,外头的人都说你得了盛宠,怎么还是没有喜信?”
被问得女子轻叹一声,声音中有着不甘和委屈。
“娘,说是盛宠,官家一个月也就过来一两回,有时还只是坐坐。女儿上哪里去有孕。”
楚玉瞪大了眼睛,她好像无意间知道了宫廷秘辛,自己刚刚还做了那样的事,这哪里还有活路,到时候官家不会将他不行的责任推给她吧!
她吓得身子抖得更厉害,捂住庆和帝嘴唇的手也放了下来,虽然害怕,耳朵却竖着继续听外头的说话声。
庆和帝低着头,因着两人挨得极紧,他的角度只可以看到她的乌发和修长白皙的脖颈,看她明明害怕的要命却依旧侧头听外头的谈话,他莫名心中有些爱怜。
也意识到,她和那人确实是不一样的。
此时外头的声音又起,楚玉辨别出来了,荣儿应该就是张家的张贵妃,名唤张荣儿。
刚刚她在宴会时,还看到了她,就坐在太后下首。那仙姿玉色,她一个女子看着点都欢喜。
且张家可是现在京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张家除了个张贵妃,不得不提她父亲张尚书。想到这里,楚玉呼吸一窒,她没记错的话,她夫君的上峰,还是张家的大儿子。
来不得多想,外头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荣儿,你得想想法子,有孩子傍身才好,如若没个孩子傍身,到时恩宠没了,你可怎么过。”
说到这里,那妇人似是不忍再说,楚玉依稀能听到名唤荣儿的女子安抚的声音。
又过了一阵,声音又起。
“娘,表哥成婚了没?”
接下来的声音明显惊慌了起来,这些年官家励精图治,大权在握。朝堂几乎是他一人掌控,可见是一个绝不允许别人背叛的人。
“荣儿,不许你再提,全家的命都不要了。”
听到这里,楚玉也跟着越来越惶恐起来,她今晚怎么知道的越来越多了,官家还能留活口吗?脑袋里乱糟糟的,本就害怕又醉酒,连带着腿也跟着软了。
他眼神不自觉看向一侧,那位小女娘和她的仆妇格外安静,小女娘是典型的江南女子,看着还带着婴儿肥,说话的口音也格外软糯。
他不知道如果他们走了,这个小女娘带着她的仆妇能不能熬过这严寒的冬日。而且看着她们的吃食也没多少,不然那仆妇不会在今日看到那条鱼时那样惊喜。
想到这,他心中又添了几分担忧。
这时,夜已经深了,李珣翻来覆去有些睡不着,思索着明日给她们留些吃食才好
玉珠也在等待时机,白日亲卫们都在,如果说出这种请求反倒不方便,她早已经和嬷嬷通过气,就等着李珣单独一个人时再行动。
等着等着便有了睡意,突然门吱呀一声,一旁的王嬷嬷连忙推了推她,玉珠才看到李珣开门向外走去。
不到片刻,玉珠也小心的起身,开门走了出去。晚间的风更是格外的大,才出了门,她便被吹得直打寒颤。她不自觉的拢了拢身上的衣裳,心中更加笃定不能和嬷嬷这样靠两条腿走去京城,哪怕是李珣帮她们递个信给姨母也行。
她绕着大殿外转了一圈,也没见到李珣,正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便看到李珣踏着积雪而来。
李珣今日在大殿中闷了一日,只是想出来透透风,顺便去看一下一旁屋子里的马匹,他们要回京,马自然是重中之重。
看到站在屋子外面的玉珠,他眼中流露出担心,旋即又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他以为玉珠是她嬷嬷一起出来方便的。
想到这里,他整个脸迅速涨红起来,正想转身就走,先避一下。玉珠的声音却从身后传来。
“公子。”
玉珠有些着急,不明白李珣怎么掉头就走,如果今夜没机会和他说说话,那明日一早他们便动身走了。
她连忙撩开裙摆追了上去,却不小心从台阶上滑倒,直接摔了下来。
纵是李珣想去拉她,可是这积雪深厚,本就不好走,更何况两人之间还隔了一段距离。
也是积雪深厚,玉珠倒也没摔疼,只是现在不止她身上,她头顶脸上脖颈处都是雪。等被李珣拉起抱在怀中,她才反应过来。
看着李珣专注且带着焦急的侧颜,她一瞬间眼眶便红了起来,时隔多年,她想起他的死亡,也想起她们上一世仅有过几次的见面。
她无意识在他面前袒露自己的脆弱与无助,只觉着他是可靠的,他是特别的。
李珣连忙将到抱到一旁,又低头为她拍去身上的雪花,等想拍脸上时,看到她鼻头和眼角都被冻红了,有几丝头发附着积雪还沾在脸颊上,额头和头上乌发也沾着积雪,眼神亮晶晶的看着他,楚楚可怜极了。
李珣是家中独子,又常年在西北,回来后又知晓男女大防,哪里近距离接触过这样让人心软的女娘,他竟因着她的目光开始紧张起来。
“小女娘,你没事吧?”
他目光中带着关切和不可察觉的紧张,玉珠虽然不算很聪明,但也能看出来,这至少是不厌恶她的。
“公子,我没事。”她小声的说着,又难为情的低下了头。两辈子加起来,她都没有求过人,以往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自己受着憋着,这一下子有些不知如何开口。
李珣看她似乎还有些害羞,只觉着她可怜又可爱,见她确实无恙,便伸出手想带她回去大殿。
玉珠知晓他动作的意思,心中焦急,这样机会就错过了,只得抬眸,又看着他。
“我,哥哥,我其实是有事想求你。”
玉珠一急,便将前世对他的称呼喊了出来,是她第一次见到他时,侯夫人开玩笑说让她喊李珣哥哥,她也喊了。可是她跟姨母回了居所后第二日,老夫人便差婆子带话过来,说自己还是需要多学些礼数。
她当时心中倒还好,没有特别难受,自己本就依附于定国公府,自然要按照人家的意愿来。只是“哥哥”两字,却在每个夜晚,喊了无数回。
李珣看着她,听着她喊哥哥身体都感觉酥酥麻麻的,但动作却有些慌张起来,他哪里会哄女孩子,尤其是这样年龄小又娇弱可怜。
他连忙扶住她的双肩,沉声说道。
“你有何事,都可以与我说,我可以做到的,会尽量帮你。”
玉珠听到这话,心中才安定下来,她轻咬唇瓣,想着李珣带了亲卫轻装简行,可能无法再带上她和嬷嬷,最好便是他们脚程快,快些去京城,然后给姨母报信。
她抬眸定定的看着他,眼中带着乞求。
“哥哥,我自然信你,所以我才会独自一人出来找你。我是昌州赵家人士,前些时日灾民进来昌州,将我父母双亲还有家中长辈全都砍杀了,现在我在这边再无亲人,只有自小带我长大的嬷嬷在身边。”
说到这里,她有些难受起来,眼泪便不自觉的滑落。
李珣看着,心中泛起难以的心疼,他抬手想去拂去她脸上的泪水,玉珠却抢先一步将脸上的泪擦掉。面容悲戚,哽咽着继续说道。
“我们这次出现在这里,是因为我与嬷嬷想去京城投奔我姨母。今日听哥哥你同你手下说话的口音,因着我姨母以往派京城那边的嬷嬷来过昌州,我听过她们说话的口音和哥哥你们一模一样,所以我猜着哥哥你们便是京中人士。”
“我想求哥哥帮我递个口信过去,好让我姨母派人来接我们。不然这山高水远天气又这样寒冷,我怕……。”
玉珠没有再说下去,这样的时候,她不想说一些不吉利的话语,她的未尽之言李珣却猜得到。
这片土地尽是白雪皑皑,她们两个女子,如果没有人来帮忙,中途就算没被冻死,也可能遇到别的麻烦。
他低低的“嗯”了一声,似担心只是“嗯”一声听着不那么可靠,又似证一般坚定地说道。“放心,哥哥会替你将口信带到的。”
玉珠听到他保证的话语,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只要李珣愿意带话,那她和嬷嬷在这小心的撑上一两个月也无不可。
她看着他,眼中既有感激和欢喜,也有全身心的信任。她的目光让李珣好似一腔豪情涌上心头,恨不得当场就去西北上阵杀敌疏解心中的畅意。
李珣的视线不自觉的在她脸上停留,定定的瞧了她好半晌,难怪人们常说英雄难过美人关,都不需要怎样的美人,眼前这个小女娘便已足矣。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