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皮蛋文学 > 其他类型 > 联婚后,将军你别太心动全文+番茄

联婚后,将军你别太心动全文+番茄

手抓饼要加鸡蛋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崔琳琅此时虽有些难受,但是尚能起身,只是神色瞧着有些疲惫,故而就坐在外间让大夫把脉。大夫给崔琳琅细细把了脉,看了她舌苔,又问起崔琳琅近日饮食睡眠,心下差不多有了决断。“夫人远道而来,有些水土不服之症,兼之舟车劳顿又不曾好好修养,身子有些亏损了,不过尚不算严重,只要按方子吃几日药慢慢就能恢复了。”崔琳琅听了也松了一口气,不是什么大问题就好。她谢过大夫,又让春樱送上诊金,再将大夫送出门去。春樱出去后,崔琳琅拿过方子看了几眼,都是些宁神温补的药材。“秋果,去把药煎了吧。”“是。”秋果接过药方也要下去,去厨房煎药。这会儿周高才刚到城外军营,见着云铮就是一句,“秉将军,夫人病了!”“什么?!病了?怎么回事?”周高来的时候,云铮还想是不是崔琳琅...

主角:阿留崔琳玥   更新:2025-01-25 17:4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阿留崔琳玥的其他类型小说《联婚后,将军你别太心动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手抓饼要加鸡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崔琳琅此时虽有些难受,但是尚能起身,只是神色瞧着有些疲惫,故而就坐在外间让大夫把脉。大夫给崔琳琅细细把了脉,看了她舌苔,又问起崔琳琅近日饮食睡眠,心下差不多有了决断。“夫人远道而来,有些水土不服之症,兼之舟车劳顿又不曾好好修养,身子有些亏损了,不过尚不算严重,只要按方子吃几日药慢慢就能恢复了。”崔琳琅听了也松了一口气,不是什么大问题就好。她谢过大夫,又让春樱送上诊金,再将大夫送出门去。春樱出去后,崔琳琅拿过方子看了几眼,都是些宁神温补的药材。“秋果,去把药煎了吧。”“是。”秋果接过药方也要下去,去厨房煎药。这会儿周高才刚到城外军营,见着云铮就是一句,“秉将军,夫人病了!”“什么?!病了?怎么回事?”周高来的时候,云铮还想是不是崔琳琅...

《联婚后,将军你别太心动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崔琳琅此时虽有些难受,但是尚能起身,只是神色瞧着有些疲惫,故而就坐在外间让大夫把脉。

大夫给崔琳琅细细把了脉,看了她舌苔,又问起崔琳琅近日饮食睡眠,心下差不多有了决断。

“夫人远道而来,有些水土不服之症,兼之舟车劳顿又不曾好好修养,身子有些亏损了,不过尚不算严重,只要按方子吃几日药慢慢就能恢复了。”

崔琳琅听了也松了一口气,不是什么大问题就好。

她谢过大夫,又让春樱送上诊金,再将大夫送出门去。

春樱出去后,崔琳琅拿过方子看了几眼,都是些宁神温补的药材。

“秋果,去把药煎了吧。”

“是。”

秋果接过药方也要下去,去厨房煎药。

这会儿周高才刚到城外军营,见着云铮就是一句,“秉将军,夫人病了!”

“什么?!病了?怎么回事?”

周高来的时候,云铮还想是不是崔琳琅找自己有事儿呢,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她生病的消息,惊得云铮立马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接着就是要出去牵马回府去。

还不忘问周高,“什么病?严重吗?请大夫了吗?”

这可把周高难住了,三个问题他一个答不上来。

“这……属下急着来禀告将军,并未问清这些。”

看到云铮眼神,又补了一句,“但看夫人身边那个丫鬟,神色十分着急。”

云铮一听,这还得了,还道崔琳琅是生了什么重病,心下也顾不得自己做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梦了,脑子里只有崔琳琅的安危。

云铮将马骑得飞快,他的马又是顶好的宝马,没一会儿周高就连将军的马尾巴都看不见了。

这边儿秋果煎好药,伺候崔琳琅喝了,刚端着空碗出来,还未出院门,就觉一阵风刮了进来。

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阵风是谁。

秋果回头看了一眼,那阵风已经刮进屋里去了,她对着院门福了福身,念了一句“见过将军”就当是行礼了。

云铮进了屋里,只看见崔琳琅的丫鬟在外间收拾东西,他也分不清谁是谁,便直接问:“你们主子呢?”

春樱被突然出现的云铮吓了一跳,匆忙行了一礼又回话,“主子喝了药,刚刚睡下了。”

云铮在屋里转了两圈,心下纠结,想听崔琳琅亲口说自己怎么样了,又怕打搅了她。

想了想还是说:“那等你们主子睡醒了再跟我说吧。”

“是。”

春樱应了一声,就见云铮出去了。

本以为云铮是要回自个儿院子,收拾窗边的小塌时,透过窗子却见云铮正在院里坐着,盯着院中的杏树发呆。

崔琳琅一觉睡了快两个时辰,醒来觉得好受多了,还觉着腹中饥饿。

春樱一听她要吃东西,高兴起来,忙说让人去准备。

接着想起还在院里坐着的将军,赶紧跟崔琳琅说:“主子,将军来看您,这会儿还在院里等着呢。”

崔琳琅起身的动作一顿,“在院子里?他什么时候来的?”

“您刚睡下不久,将军就来了,奴婢说您刚睡下,将军便直接坐在院中等了。”

崔琳琅推了推春樱正帮她穿衣裳的手,“快去把人请进来。”

“是。”

春樱反应过来,又匆匆忙忙出去请云铮进来。

等了快两个时辰的云铮一听崔琳琅醒了,听到说崔琳琅醒了,没多说一句话,立马起身往屋里走。

崔琳琅自己穿好了外衫,只是头发还披散着,刚走出内室,云铮就进来了。


不来投军,就只能在家乡干干苦力,卖力气是不怕,可惜挣得少啊。

本朝的军制是每五年可以轮一次,若是没有战事,参了军在一个地方五年之后,可以回家去,也可以继续留下。

若是参的是边军,如庭州这样的地方,给的军饷也更高些。所以有不少人都是奔着这个来的。

不过大多都是年轻人,来攒个五年银子,就能回家乡娶妻生子,若是立了军功,在家里衙门里找个活干也不难。

除了这些,当然也有为了保家卫国建功立业来的。

云家军又有不同,庭州久经战火,很多孩子都是经历过的,也听着云将军的故事长大,长大了自然就愿意投军来。

刚才问“老熊”那个将士就是庭州人,他就是一到十六岁就去衙门报名参了军。

“我娘给我说了个媳妇儿,上回我家去我娘还说明年叫我成亲,但是我不想成亲。”

“为何不想成亲?”

“将军!”

见云铮来了,几人七手八脚站起身来跟他行礼。

云铮摆了摆手,自己也席地坐下,“你还没说呢,为何不想成亲?”

若无战事,军营里也是能休假的,每月四日。

但对庭州本地的将士来说,三日也足够回家一趟了,有不少将士也是娶了妻的。

云铮平日平易近人,是以大家对着他也不会不敢说话。

“回将军的话,小的觉得娶妻麻烦,我爹日日被我娘训,我觉着还是自个儿一个人好。”

他这话一说,旁边娶了妻的就笑话他是傻小子。

“娶媳妇儿若是不好,怎么人人都想娶了,有媳妇儿不知多好,晚上睡觉都暖和些。”

说完,几人暧昧地笑起来。

“我不信!再说大热天的,要暖和做什么?”

众人又笑他什么都不懂。

“不信?不信你问将军,娶妻是不是好?”

大家便都看向云铮,等他说话。

云铮本来是凑上来挺热闹的,谁知热闹没听两句,这把火反而先烧到了他身上。

还能怎么办?硬着头皮说吧。

“好,娶媳妇儿当然好了!”

云铮说完一个好字,又顿住,手上不住地揪着地上的草。

显然光说这一句还不够,下面的人都还在等着他继续说呢。

云铮最先想起来的,当然就是最近的事儿了。

“我媳妇儿会给我养的那些小崽子们做衣裳!”

将军收养了好些个孤儿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闻言众人都异口同声道:“夫人真是个好人!”

“那是!”

云铮心里,现在崔琳琅跟他已经是一家人了,将士们夸崔琳琅他也与有荣焉。

“还有,原先我那府里头光秃秃的,这才娶了媳妇儿没多久,家里都种上花了,可漂亮了。”

“将军说的是啊,我家也是,我媳妇儿就爱侍弄花草,都是山里头挖来的野花,但是也好看呢。”

这会儿正是午后,将士们歇息的时候,这边儿一开始除了云铮,也就四五个人坐着说话,云铮往这儿一坐,一传十的,过来的人越来越多。

军营里头都是男人,而且娶了媳妇儿的还是少数,更多的是光棍,一听说媳妇儿,就更喜欢听了。

云铮说了两句就算了,自己坐在一边听着,但也不阻止将士们闲聊。

这会儿好几个娶了媳妇儿的都在说自个儿媳妇儿漂亮,还隐隐有些比较的心思,云铮面上不动声色地听着,心里却想着他媳妇儿才是最漂亮的。

云铮支着一条腿,靠树坐着,嘴里还叼着不知道从哪儿薅来的草,耳朵里听着大家的笑闹,在他脑子里溜过一圈却没有留下什么,因为他的思绪早就已经飞走了。


贞定六年,三月初八。

风和日暖,又是宜嫁娶的好日子,今儿永宁坊有两户人家成亲,一家娶媳妇儿,一家是嫁闺女。

迎亲的迎亲,送嫁的送嫁,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锣鼓乐声穿过街巷,越过墙头,传进了崔家府邸。

外头欢喜热闹,崔府内却是从主子到下人,皆是一片愁云惨淡。

“阿留,这事儿可不是玩笑,西北距京城千里之遥,那庭州更是苦寒。”

崔家正房前厅内,男女老少,众人皆是一副眉头紧锁的神态,却不知出了什么事。

唯有那位叫做“阿留”的少女,盈盈浅笑。

“祖母,孙女儿已经想清楚了。”

她话音刚落,边上一个身着碧色衣衫的姑娘便站了出来。

“祖母,孙女儿是崔家长女,成亲自然要分长幼,要去那也该是我去,怎能叫阿留妹妹去?”

阿留姑娘眉头一蹩,“大姐,你马上要定亲了,作甚要揽这事儿。”

“左不过口头承诺罢了,不碍什么。”

她话虽这么说,可是紧紧攥着衣摆的手却暴露了她内心的想法,可是这又能如何,圣上的赐婚,如何能推拒?

难道她这个做姐姐的不去,让妹妹出去吗?

众人听见姐妹俩的“争辩”,眉头皱地更紧,昨日家中长辈瞒着小辈们已经争过一轮儿了,只是还未有个结果。

让谁去接下那赐婚圣旨?

最后还是老夫人拍了板儿,让姑娘们自个儿决定。

崔家有四女,刚才一直在说话的便是老大崔琳玥和老三崔琳琅。

崔琳玥是崔家大房嫡女,崔琳琅则是崔家二房嫡女,两人乃是堂姐妹。

剩下两位崔家女郎,老二崔琳璃同样出自大房,不过她是崔家大爷侍妾所生,既是庶女,又患有心疾,这门赐婚自然是不合适的。

至于最小的姑娘崔琳珊,她年纪尚小,还未及笄。

坐在上首的老夫人,扫了众人一眼,让嬷嬷去后头拿了个木匣子来。

“你们都是崔家的好姑娘,你们哪个去祖母都舍不得,但是皇命难违。”

崔老夫人叹了口气,提出让二人抽签,谁抽中“去”字,谁便接了赐婚圣旨。

“阿铃,你是姐姐,你先来。”

崔琳玥缓步上前,手伸向木匣子,却迟迟不敢落下,她不知道自己该期待怎样的答案。

崔琳玥心想,一切就交给天意吧。

闭着眼睛,狠下心便抓了一个出来,交给嬷嬷。

厅内众人,皆紧盯着嬷嬷手上的字条。

“回禀老夫人,大姑娘抽中的是空的字条。”

崔琳琅上前拿出盒子里另一张纸条,打开扫了一眼便塞进了自己袖口里。

“大姐你可得快点儿让韩二郎来提亲,妹妹还想先看着你成亲呢。”

崔琳玥神色怔忪,崔大爷夫妇却松了一口气。

他们不是不疼侄女儿,但是人总有个私心,跟侄女儿比起来,自然是自己的女儿更紧要些。

更何况女儿马上就要定亲,韩家二郎的父亲是二品的太子少傅,韩二郎虽不是长子长孙,但是本人也是才华出众的青年才俊,若非崔氏女名声在外,他们崔家也攀不上这样高的门户。

这样好的亲事,如何能说丢就丢了呢。

“此事就这样罢,圣上体恤,允了明年再出嫁,但一年转眼也就过去了,咱们阿留是远嫁,可不能委屈了她,该准备的,现在就得准备起来了。”

一桩婚姻大事,就这般定下了。

从正房出来后,崔琳琅随父母回他们二房所在的院子,一路上她父亲母亲都是眉头紧锁,脸色阴沉。


崔琳琅一瞧便知晓云铮约莫从未看过府中账册,每回逢年过节,管家都会采买挑选东西送到京城定国公府。

“我觉着,既然咱们成亲了,这礼也该比往年重上两分。”

“嗯,你说得有道理。”

云铮与崔琳琅并肩而行,又与她说起刚才的铺子。

“他给你看的那些皮子虽然是不错,但是并非是这庭州城中最好的,他约莫是看你眼生,又穿戴富贵,到时候忽悠你,把皮子高价卖给你。”

崔琳琅讶然,没想到是这样。

“可跟京城铺子里卖的比起来,刚才那家铺子里的已经很便宜了。”

云铮嘻笑一声:“京城人更好忽悠呗。”

笑完侧头看到崔琳琅的脸,又把笑脸收了回去,还抬手轻抽了一下自己的嘴。

“都怪这些奸商!就该好好治一治的。”

而后云铮带崔琳琅去到了一家街边不起眼的门面,连个招牌都没有的铺子。

“老瞎,我夫人要买皮毛料子,把你这儿最好的拿出来瞧瞧。”

崔琳琅看到店主人用布条遮住一只的眼睛,想到云铮刚才对人的称呼……无语凝噎。

很快,她就没心思再注意这些了,因为看见了店主人拿出来的料子,若不是云铮带她过来,她是如何也不会相信,这样一间铺子会有这么好的料子。

确实比刚才铺子里的要好上许多。

崔琳琅还在盘算要买多少,就见云铮大手一挥,“才这么点儿?全要了,会有让人送到将军府。”

说完,伸手进怀里摸了摸。

傻眼了。

他没带银子。

崔琳琅今日是带了足够的银子出来的,本想让春樱把银票拿出来,就听云铮对店主人说:

“你先记账上,回头送到将军府了,有人支给你。”

崔琳琅便没现在就让人把银票拿出来,但出门时给春樱使了个眼色。

两人主仆多年,春樱自是明白崔琳琅的意思,等她们都出去之后将买料子的银子付了,才出门跟上几人。

“老瞎原是打猎的,后来瞎了一只眼睛,打猎的营生是干不成了,就开了这间铺子。

这儿的料子是庭州最好的,不过他收上来都是直接送到京城的,很多都被人用来孝敬达官显贵了,铺子里一般见不着。”

“他的眼睛……”

崔琳琅迟疑地问。

“打猎的时候摔的,眼睛叫树枝戳瞎了。他说这是报应,所以不干打猎的营生了,不过我觉着是瞎了一只眼睛看不清所以干不成罢了。”

“他伤了眼睛是伤心事,那样唤他是不是不大好。”

云铮还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崔琳琅说的不大好是指什么,他无所谓道:“大家都这么叫,他自己都这么说呢,你要是叫他名,谁知道他是谁?”

说完他还想了想,发现自己确实不知道老瞎到底叫什么,从他知道这个人起,他就叫老瞎了。

以前可从未有人说过老瞎这个绰号不好的。

“行,下次不叫了。”

云铮随口道,心里却想愿意叫什么叫什么呗。

他说完,又转着脑袋去看周围的铺子,看了一圈低头问崔琳琅,“还有什么要买的东西吗?”

崔琳琅想了想自己之前在书上看到的,问他:“听闻这儿有很多西域来的香料?”

“不错。”云铮扬了扬眉毛,“你知道的还不少呢。”

云铮赞了一句,似乎因为崔琳琅对庭州的了解颇为高兴。

之后他便带着崔琳琅在街巷中穿行。

云铮不懂香料,但是他知道庭州城中最大的市集在哪里,想买些庭州特色的东西,去那儿总归是没错的,于是领着崔琳琅七拐八绕地抄近道。


好在不是等买完了才想起来。

崔琳琅着人去问了,云铮确实不在府中,一大早就跟云锐一块儿出去了。

崔琳琅到了庭州,就一直在将军府中,这还是头一回儿到街市上来。

一出来,她就发觉了庭州与京城的不同。

京城繁华,街上各种铺子挤挤挨挨的,恨不得把每寸地方都挤出来用了。

庭州却不同,街边铺子不多,但很齐整,街道也比京城要宽阔得多。

“主子,这儿的人嗓门儿可真大。”

秋果小声跟崔琳琅说,除了冬梅,另外三人也是头一回上街来,既觉得稀奇,又怕乱看显得自个儿没见识,给主子丢了脸。

不过眼睛不乱看,耳朵却听得清楚,这儿的人说话声都大,在这天高地阔的地方,没有多少院墙阻隔,好似能传得很远很远。

“你们也都看看,想想给家里买点什么。”

崔琳琅这回出来,除了买东西也是想看看庭州风土人情。回去好写信跟家人说说。

且原先在家时,京城官宦人家的女儿,也多是参加各种诗会宴饮,踏青赏花时才能出门走走,像这般能在街上随意溜达的机会,几乎是没有的。

“张老三!给老娘滚出来!”

主仆几人行至一酒楼下,忽听一女子怒喝。

此时酒楼下边儿已经集了一小群人,崔琳琅便也好奇地停住脚步,这会儿停下看热闹,乃人之常情。

喊话的女子,身着粗布短打,皮肤略黑,但从五官却能年轻时的秀丽。

围观人群中有人认识这女子,朝人喊话:“张三嫂,你家老三在里头喝酒呢,我刚才看着了!”

“屁的三嫂,老娘叫王杏花。”

秋果惊得睁大了眼睛,“这儿的女人,胆子可真大。”

崔琳琅没说话,但是心里也佩服这位叫王杏花的女子,有多少女人,成了亲就变成了李夫人,张三嫂。

就是她,在外人眼里也是将军夫人崔氏。

崔琳琅心想,她真是越发喜欢这里了。

因为王杏花。

说话的工夫,酒楼里跑出来一个精瘦的男人。

男人一见妻子便上前憨笑讨好,“杏花,你不是回娘家了吗?”

“哼,要是我不回来,还不知道我一走你就喝上大酒了。”

“头一回头一回,今儿瘸子请我我才来的。”

人群中立马就有不怀好意地接话,“杏花他骗你呢,昨儿也来了!”

“前日也来了。”

“瞎说什么!小心我揍你们。”

男人这会儿倒是硬气起来。

一场“闹剧”随着王杏花扭着张老三的耳朵离开现场落下帷幕,崔琳琅竟觉得意犹未尽。

人群很快散去,崔琳琅看向酒楼对面的一家卖皮毛料子的铺子。

“咱们去里头看看。”

原先在京城就知道,西北的皮毛料子很不错,活动时她也是穿过的,京城铺子里卖的,很多也是西北这些州府送去的,过了一道手,价钱就得翻几番。

铺子的掌柜做了几十年生意了,打眼儿一瞧崔琳琅主仆就知道是大主顾,近前未开口便先带了三分笑。

“夫人看点什么?”

“想给家里人买些皮毛料子。”

崔琳琅边说话边随意打量着这家铺子,铺子很宽敞,但装饰简单,青砖铺地,两边是两排顶头的架子。

架子上摆了各样的料子,供客选择。

掌柜弓着腰,看崔琳琅将店内打量一圈之后,才开口请崔琳琅上楼。

京城的铺子也常有这样的,楼上楼下东西不同。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