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皮蛋文学 > 其他类型 > 我的后妈是汤专家边诗诗林小雨完结文

我的后妈是汤专家边诗诗林小雨完结文

二京木林王令林夕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备好被小学生折磨吧。”课间操时,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两位评委老师面色严肃地坐在那里,桌上摊着我的作文。“温同学,有人匿名举报你涉嫌利用亲属关系影响比赛公平性。”班主任推来一封信,“举报信称边诗诗女士是本次比赛的特邀顾问。”我脑子嗡的一声。边诗诗确实在评委名单上看到过陈教授的名字,但他们根本不是同一个领域...“这是污蔑!”我声音发抖,“我投稿时根本不知道评委有谁!”“我们核实过了,边博士确实与评委组无关。”一位评委叹气,“但举报者提供了你们母女共同研究汤谱的照片,质疑内容有代笔可能。”照片上是我和边诗诗在厨房讨论配方的场景,拍摄角度明显是偷拍。谁会在我们家...忽然想起林美琪来访那天,她曾借口上厕所离开过客厅。“我需要证据证明这是...

主角:边诗诗林小雨   更新:2025-04-21 15:5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边诗诗林小雨的其他类型小说《我的后妈是汤专家边诗诗林小雨完结文》,由网络作家“二京木林王令林夕”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备好被小学生折磨吧。”课间操时,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两位评委老师面色严肃地坐在那里,桌上摊着我的作文。“温同学,有人匿名举报你涉嫌利用亲属关系影响比赛公平性。”班主任推来一封信,“举报信称边诗诗女士是本次比赛的特邀顾问。”我脑子嗡的一声。边诗诗确实在评委名单上看到过陈教授的名字,但他们根本不是同一个领域...“这是污蔑!”我声音发抖,“我投稿时根本不知道评委有谁!”“我们核实过了,边博士确实与评委组无关。”一位评委叹气,“但举报者提供了你们母女共同研究汤谱的照片,质疑内容有代笔可能。”照片上是我和边诗诗在厨房讨论配方的场景,拍摄角度明显是偷拍。谁会在我们家...忽然想起林美琪来访那天,她曾借口上厕所离开过客厅。“我需要证据证明这是...

《我的后妈是汤专家边诗诗林小雨完结文》精彩片段

备好被小学生折磨吧。”

课间操时,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

两位评委老师面色严肃地坐在那里,桌上摊着我的作文。

“温同学,有人匿名举报你涉嫌利用亲属关系影响比赛公平性。”

班主任推来一封信,“举报信称边诗诗女士是本次比赛的特邀顾问。”

我脑子嗡的一声。

边诗诗确实在评委名单上看到过陈教授的名字,但他们根本不是同一个领域...“这是污蔑!”

我声音发抖,“我投稿时根本不知道评委有谁!”

“我们核实过了,边博士确实与评委组无关。”

一位评委叹气,“但举报者提供了你们母女共同研究汤谱的照片,质疑内容有代笔可能。”

照片上是我和边诗诗在厨房讨论配方的场景,拍摄角度明显是偷拍。

谁会在我们家...忽然想起林美琪来访那天,她曾借口上厕所离开过客厅。

“我需要证据证明这是你独立完成的。”

另一位评委说,“比如草稿或创作记录...”我掏出手机,手抖得几乎拿不稳。

文档编辑记录显示我连续修改了十七个版本,最早的草稿可以追溯到两个月前。

正解释着,办公室门突然被推开。

边诗诗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头发凌乱,西装外套里还套着家居围裙。

她手里捧着厚厚的文件夹,眼镜歪在一边。

“抱歉打扰。”

她平复呼吸,声音出奇地镇定,“我是边诗诗,食品工程博士。

作为专业人士,我想从文学创作角度为温想想同学的作品做个说明。”

没等邀请,她走到桌前打开文件夹,里面是我所有修改稿的打印件,每页都标满批注。

“第一稿情感真挚但结构松散;第七稿增加了矛盾冲突;第十二稿调整了叙事视角...”她如数家珍地分析每个版本的改进,专业得像个文学教授。

评委们的表情从怀疑逐渐变成惊讶。

“最重要的是,”边诗诗翻到最后那页获奖稿,“这篇文章的价值恰恰在于它的不完美——对继女恶语的如实记录,对自己懦弱的坦诚剖析。

如果是专业人士代笔,绝不会保留这些瑕疵。”

她声音越来越稳,眼镜片后的目光坚定如炬。

我站在一旁,看着她为我据理力争的样子,胸口涌起一股陌生的暖流。

“有道理。”

评委们交换眼神,
师资格证。”

“你哪来的...”爸爸突然反应过来,“哦,对,重生。”

我们坐在餐桌前分食那锅竹荪鸡汤。

爸爸说起公司被合作方拖欠款项,边诗诗提到她接了些论文润色的活。

我看着他们强打精神的样子,想起前世我大学退学时他们的崩溃,胸口一阵刺痛。

“其实...”爸爸吞吞吐吐地说,“老周提过,他儿子周明明作文不错...”我差点被汤呛到:“周明明?”

“他爸是出版集团的,说要找靠谱的家教...”爸爸小心翼翼地看着我,“你觉得...我去。”

我放下碗,“多少钱都接。”

边诗诗和爸爸交换了一个惊讶的眼神。

前世我因为讨厌周明明的自来熟,拒绝过无数次这类提议。

饭后,我主动请缨洗碗。

边诗诗在书房整理她的论文资料,爸爸在阳台打电话。

水流冲过碗碟时,我听见边诗诗压低的声音:“不行,现在不能接受德国那边的邀请...想想高三最关键...”我关掉水龙头,蹑手蹑脚走到书房门口。

边诗诗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对话框里德文密密麻麻。

她回复了一句什么,然后疲惫地摘下眼镜揉眼睛。

回到房间,我打开电脑登录家教网站,填写了生物和作文辅导的信息。

正要关闭网页时,周明明的消息弹出来:“征文终稿交了?

明天下午文学社讨论,你来吗?”

我看了眼书桌上打印出来的《一碗汤的温度》,文档停留在第12页。

故事写到了发现汤谱笔记,写到了深夜厨房的对话,却刻意避开了那些最尖锐的矛盾——我对边诗诗多年的伤害,她隐藏的抑郁症状,以及我们仍在试探的关系。

“需要再改改。”

我回复,“明天带新版本给你看。”

窗外,夕阳把云层染成橘红色。

厨房飘来新的香气,边诗诗又在试验什么配方。

我打开文档,光标在“完美后妈”那段文字后闪烁。

这一次,我写下了第一次打翻汤碗的场景,写下了在日记里咒骂她的那些话,写下了ICU里她蘸着洒落的汤放进嘴里的瞬间。

文字像刀子划开伪装。

我抹了把脸,继续写道:“真正的汤从不是完美的,它有浮沫需要撇去,有药材的苦需要蜂蜜调和。

就像真正的爱,从来不是无条件的宠
准砸中我额头。

我机械地抹掉白灰,视线扫过教室——高二(3)班褪色的班牌,后墙黑板报上拙劣的向日葵,还有课桌右下角我用美工刀刻的“早”字。

这是2018年9月1日,高二开学第一天。

我重生了。

放学铃响时,我还在掐自己大腿。

疼痛真实得可怕,历史课本里油墨味呛得我想打喷嚏。

前世的今天,我故意打翻边诗诗的当归鸡汤,爸爸罚我禁足两周。

那是我们关系彻底恶化的转折点。

“温想想!”

校门口,周明明拦住了我。

他校服领子规整地翻到第二颗纽扣,怀里抱着摞宣传单。

前世我们直到高三才因文学社熟悉,他是我抑郁时少数没疏远我的朋友。

“文学社招新,你文笔那么好……”他递来的传单上印着“校园征文大赛”字样。

我摇头绕开他。

公交站台人潮汹涌,17路车裹挟着热浪进站时,我突然想起前世今天边诗诗手腕上的烫伤。

那天我摔门而去,没看到她偷偷用冰块敷手腕的样子。

家门钥匙在掌心硌出红印。

推开门的瞬间,鸡汤混着药材的醇香扑面而来。

边诗诗背对着我站在灶台前,蓝色围裙带子在腰后系成蝴蝶结,显得腰肢细得不盈一握。

她正用长柄勺搅动砂锅,氤氲蒸汽给她短发镀上毛茸茸的光边。

“想想回来啦?”

她转身时勺子还握在手里,笑容像被阳光晒透的棉花,“我熬了山药茯苓鸡汤,听说你们今天开学……”声音戛然而止。

我这才发现自己在盯着她看——她眼尾有颗泪痣,右眉缺了小块,是小时候摔伤的。

这些细节前世我从未注意。

白瓷碗被推到我面前,汤色清亮,枸杞像几粒红宝石浮在表面。

边诗诗拇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碗沿,那是她紧张时的小动作。

前世的我应该接过碗然后“失手”打翻。

但此刻,碗壁传来的温度让我想起ICU里她蘸汤的手指。

我低头啜了一口,菌菇的鲜甜在舌尖炸开,接着是若有若无的药香。

“太咸了。”

我放下碗,看着她眼里的光瞬间熄灭,“而且枸杞放多了。”

“对不起,我马上……加热水再煮五分钟就行。”

我拎起书包往房间走,关门时补了句,“下次……茯苓可以少放点。”

门锁咔哒轻响。

我靠着门滑坐在地
量,但需控制苦味。

参考想想2017.12味觉测试数据。”

“这是什么?”

我指着砂锅。

边诗诗咬了咬下唇:“γ - 氨基丁酸复合汤剂,帮助改善睡眠……”她突然住口,像说错了什么。

“所以这些年,你给我喝的都不是普通汤?”

我声音发紧。

厨房陷入诡异的寂静。

冰箱压缩机启动的声音格外刺耳。

边诗诗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勺柄,指节发白。

“是药膳。”

她最终轻声说,“你十四岁确诊轻度抑郁后,我查了很多资料……”我胸口像被重击。

原来她早就知道。

前世我直到大学才被确诊,却从不知道边诗诗一直在默默研究治疗方案。

“能喝了吗?”

我指向砂锅。

边诗诗明显愣住了:“你……要试?”

“不然你大半夜煮着玩?”

我拉开餐椅坐下,“碗在左边橱柜。”

她手忙脚乱地关火盛汤,差点打翻盐罐。

递过来的白瓷碗里,汤汁澄澈见底,底部沉着两粒红枸杞。

我吹了吹热气,在她紧张的注视下啜了一口。

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初尝微苦,回甘却带着奇异的清甜,像雨后竹林的气息。

“苦味阈值偏高,但回甘不错。”

我放下碗,“γ - 氨基丁酸含量多少?”

边诗诗的眼镜滑到鼻尖:“你知道GABA?”

“生物必修三,神经递质那章。”

我指指她笔记,“这里pH值写错了,7.4是血液正常值,汤剂应该更偏酸性。”

她眼睛瞪得更大,突然转身从书架抽出一本《高级食品生物化学》:“第210页,GABA在酸性环境中的稳定性……”我们就这样聊到窗外泛起鱼肚白。

边诗诗讲解时的样子与平日判若两人,眼中闪烁着我从未见过的光彩。

她曾是慕尼黑工业大学食品工程博士,拥有三项国际专利,德国某研究所曾开出年薪百万的邀约。

“为什么放弃?”

我问出最关键的问题。

她正在黑板上写公式的手顿住了。

晨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她侧脸投下细密的光斑。

“你初二那年持续低烧两个月,”她声音很轻,“医生说免疫力缺陷可能诱发抑郁症。

那时候我想……没有什么比你更重要。”

灶台上的汤早已凉透,表面结了一层薄薄的膜。

我突然想起ICU里那本《想想的汤谱记
录》,想起她蘸着洒落的汤放进嘴里的样子。

“下次实验叫我。”

我站起身,“我生物全班前三。”

边诗诗手里的粉笔断成两截。

她嘴唇颤抖了几下,最终只说:“好。”

回房后我打开电脑,文档顶端的《一碗汤的温度》突然有了灵感。

我飞快敲下第一段:“凌晨三点的厨房,科学家正在攻克宇宙级难题——如何让叛逆期少女喝下一碗安神汤……”周一的生物课上,周明明戳戳我手肘:“黑眼圈这么重?

熬夜写征文?”

我摇摇头,想起边诗诗今早偷偷塞进我书包的保温杯。

课间打开,里面是淡紫色的液体,贴着标签:“花青素复合饮,缓解视疲劳。

S.这什么?

颜色好诡异。”

周明明凑过来闻,“像巫婆汤剂。”

我喝了一大口,蓝莓的酸甜在舌尖炸开:“高科技产品,你不懂。”

放学时班主任宣布了征文比赛细则。

我正收拾书包,周明明突然压低声音:“你后妈是不是边诗诗?

食品工程那个边诗诗?”

我书包带子滑落在地:“你怎么知道?”

“我爸书柜有本《现代食品生物技术》,她是编委之一。”

周明明眼睛发亮,“去年那篇关于风味分子与情绪调节的论文太惊艳了!”

我愣在原地。

前世我从未关心过边诗诗的职业,只知道她在某个研究所挂名。

回家路上经过市图书馆,我鬼使神差走了进去。

在期刊室电脑输入“Shirley Bian”,屏幕上立刻跳出二十多篇论文。

《γ - 氨基丁酸在传统汤剂中的稳定性研究》《药膳风味物质与儿童情绪关联性分析》……最新一篇发表于三个月前,署名单位是“家庭实验室”。

<“家庭实验室”。

我咀嚼着这个词,想起厨房里那些简陋的仪器。

推开家门,爸爸罕见地早早回来了,正和边诗诗在客厅说着什么。

看到我,他脸上绽开笑容:“想想,过来看老照片!”

茶几上摊着本相册,边诗诗神色慌张地想收起来,却被爸爸按住手:“孩子大了,该知道了。”

照片上是婴儿时期的我,被一个穿白大褂的年轻女子抱在怀里。

女子戴着口罩,但露出的眉眼分明是边诗诗。

“这是……你三个月大时住院,诗诗天天去照顾。”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