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

第8章 肉眼可见的改变

发表时间: 2022-11-19

第二天,骄阳初升,暖暖的阳光透过层层雾霭,洒到了山间地头,照亮了整个林家村的角角落落。

林迎起了一个大早,刚出门,就发现林父似乎起得更早,这会儿已经吃好饭,正准备随蒋武一起去县城。

看到他出来,林父朝他招了招手:“今早我要随小武去趟县里,顺道帮你打探一下县考的事,二郎你呢,也别闲着,趁今天有空,不妨去你岳丈家一趟,也好向他请教一下学问。”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临时抱……”

“临时抱佛脚!”见父亲忽然卡壳,林迎顺势说道。

“对,就是抱佛脚,咱家虽然不尽信这个,但大家都这么说,肯定有它的道理。”林父又开始讲道理了。

林迎笑着应承,其实就算老爷子不说,他今天也是准备去老丈人孟夫子家走一趟的。

一则前些日自己生病,老丈人听到消息肯定也有所担心,如今自己病好了,上门走一趟,也好让他们宽心。

二则,孟夫子好歹是自己的业师,又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秀才老师,自己此次参加县试,当然少不了要让他指点一下。

正如老爷子说的,这叫临时抱佛脚!就像士兵即将上战场,临阵磨枪,不亮也光。

说到底,其实县试的难度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大抵只要熟读四书五经,能够引经据典、谈论一番自己的见解,通过县试的概率还是相当大的。

县试的难,其实不是难在它的题目有多么刁钻,而是难在考生们缺乏视野,无法从更高的维度进行俯瞰。

写出的文章自然是附会于口,满纸空言。

这是非常现实的,古时交通不便,考生们百十年都没有离开过本县,无法实践出真知,仅从几本著作就想拥有治世的能耐,岂不是在天方夜谭?

加之,古时丛书资源匮乏,对经典的解读,也常常局限在小范围内的理解当中,没有经历过各种文学派系的碰撞,又哪能在文学的高岭上开花结果?

这时候一个名师的教导,就显得难能可贵了。他能极好地提升学子的视野,让他们站在更高一层的维度看待问题,以最为廉价的成本,使学子们少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

所谓眼界决定成就,这大致就是为什么,文学大家族的后人,总能在科举之路上领先于寒门子弟。

归根结底,还是落后的经济发展,禁锢了学问的传播。

而缺少了传播的学问,是难以在“碰撞中”完善自身,继而擢升层次。

至于文人常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他们这么一说,你也就这么一听。熟读《论语》陶冶一下情操、做一个对社稷有用的高品德之人自然是极好的,但真以为读了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了,那不是瞎瘠薄扯淡嘛!

林迎拥有后世文史研究所的见解,大方向上的把握肯定是没有问题。

他担心的,反倒是在一些小细节上翻车,所以此次去老丈人家,他就是想向孟夫子请教一下,怎样才能“更稳”地通过县试。

这边林父耐心嘱咐了林迎几句,见林迎听进去了,便不再多说什么。毕竟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再也用不着他再这么苦口婆心了。

想罢,林父转过身,悠悠然地掸了掸手中的一顶棉帽,将棉帽戴好后,便揣着一个水壶,迈开步子,招呼蒋武一起出门。

林迎目送着林父和蒋武走出院子,直到人影渐渐消失在视野中,他才收回视线。

接下来林迎没有马上就出门,而是吃过早饭后,又钻进了自己的书房。

他准备赶在午饭前,先作一篇文章出来,到时候拿着文章向孟夫子请教,也算有的放矢。

况且,倘若他不作文章、两手空空就上门,即便他娶了人家孟夫子的女儿,怕也是会被孟夫子拿着扫帚扫地出门吧。

——在考的学子面见老师,居然不带文章过去,这是对学业的多大懈怠!

以记忆中林迎对孟夫子的认知,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总之,林迎明白,如果不带文章过去,绝对没他好果子吃!

书房里,林迎伏在案前奋笔疾书,不一会儿,一篇约五六百字的文章便出现在纸张上。

依旧是台阁体,字迹规整而不失飘逸。五六百字,总共消耗了四张白纸,中间没有任何涂污,从卷面清爽的角度看,算得上一篇极好的佳作。

至于文章的内容,林迎写得也是非常有感觉,字与字之间都仿佛有着某种灵性似的,前字引出后字,一时思如泉涌,一气呵成。

这要是换作以前的他,此等文章,不得苦思冥想个把月才能写出来啊。

林迎满意地端详了一遍,觉得没问题了后,吹了吹纸张,便将它们收入专门定制的木匣子中,又将木匣子放入可肩背的书箱里。

从书房出来,他看到孟芊芊已经收拾好了一个包裹,正站在门口等着自己。

这次拜访孟夫子,林迎准备带着妻子一同过去。毕竟路程不算远,带着人家的女儿常回去走动走动,也是很有必要的。

至于包裹里面装的,不是别的,而是晒成干的冬笋。

笋干是林母自己晒的,见林迎他们要去孟夫子家,她说什么也要他们带上一点。用她的话说,镇上在卖的笋干可没自家的新鲜,何况花那冤枉钱干啥,要吃笋干来她家拿就是。

“娘,我和芊芊这就出门了……”

路过柴房的时候,林迎向着柴房门口正在晾晒衣物的林母打招呼。

“去吧,你们俩早去早回。”

孟夫子住在镇里,距离这有着十里多路,这点距离说不上多远,但也是要走上一阵的。

“嗯,晓得!”林迎应了一声,就背着书箱,牵着孟芊芊的手,一起出门去了。

此时的孟芊芊那叫一个夫唱妇随,只见她一副小女儿态地低着头,手被林迎牵着,心脏扑通扑通跳着,但一种甜蜜的感觉,却让她不舍得将手收回来。

就这样一路走着,从村的西头,一直走到村的东头,直到越过桥梁,来到村里人多的地方时,因为四周逐渐增多的目光,她才含羞地将手缩了回来。

“二郎,这是带着娘子上哪去啊?”

“前阵子听说你病了,现在身子不打紧了吧。”

看到林迎带着妻子出门,周围不时传来打招呼的声音。

林家村本就是一个大村,全村也基本都姓林,往上数十几代甚至都可以追溯到同一个老祖宗,因而整村的人事实上都是沾亲带故的。而林迎这位长相俊美的“小后生”,又是村里少数几个读书人,大家对其自然是非常熟悉。

“叔伯,我身体已经好利索了,你看我现在的脚步,是不是很稳当?”

“十六叔,我正准备去趟镇里呢……”

林迎笑呵呵地回应周围人的招呼,那随和从容的样子,倒是令在场的其他人感到分外惊奇。

在他们的印象中,林兴旺家的二儿子可是有着读书人的执拗的啊,说得不好听一点,那就是性子冷僻,多吐一个字都好像要花钱似的。虽不至于让人感到有被怠慢,但说话文绉绉的,总觉得好像隔着点什么一样。

咋一段时间不见,变得这么接地气了?

还有边上的小娘子,那娇艳可人的样子,也是让人羡慕啊。

林迎一一回应着他们,那如沐春风般的回应,大大改善了他在村民们心中的固有印象。

“瞧瞧,到底是成了家的人,格局一下子打开了。”

“就是就是,不像从前那么腼腆了……也变得大方起来了。”

“我看林兴旺家这二儿子,以后肯定有大前途,没准咱们村要出个秀才公了。”

“就是说啊,林兴旺算是熬出来了,年轻时受苦,老来总算有依靠,没见他几个儿子都那么孝顺吗?”

人是感性的动物,一旦对某个人的印象好起来,那么各种溢美之词也就丝毫不吝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