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黎明

第7章 三个陌生人

发表时间: 2023-02-05

我沿着山路不知走了多长时间,当思绪再次回到现实,眼前几百米外的水面上出现一个小岛。

怎么到了渔岛呢?

我猛地打一激灵,急忙停下脚步向路口瞭望。还好,没看到那几只感染者。

我不敢继续向前走,感染者没准就藏在路边的林子里,或者躲在路口下坡前的大石堆后面。

前几天我们三个开车从渔岛回来,有几只感染者在路口附近徘徊。从它们追逐皮卡车的速度跟一个正常人慢跑的速度差不多来看,我们判断这是几只身体衰退比较严重的感染者。它们身上的骨头早已变得酥脆,头骨很容易被我们的双股叉穿透。

双股叉是渔岛老刘制造出来专门对付感染者的武器,其实就是双刺鱼叉。老刘将渔岛上所有鱼叉收集到一起,把上面的木质手柄换成了四尺长、三公分粗的钢管。鱼叉的叉头和钢管的连接处用气焊焊死,鱼叉从头至尾长有一米六,七斤多沉,对付感染者时非常顺手。

这样的鱼叉共有二百多把,为老刘换回不少的物资。

灾变初期,感染者的身体还没有发生衰退,那时要杀死一只感染者非常吃力。人们的武器主要是刀、木棍、铁棍之类的东西,往往对感染者头部连续击打几下,却伤及不到感染者的大脑,而这时感染者已经冲到了人的身前。得亏这两片区域里的感染者数量很少,偶尔遇上只有一两只,多得时候也不过四五只。而幸存者全是结伴而行,数量上占优势,所幸没造成大的伤亡。

一天,老刘正在湖里捞鱼,有两只感染者从渔岛上的断桥掉入碧水湖。渔岛位于碧水湖中央靠西北的位置,湖水受白沙江流势的影响也是流向西北。如果有感染者落入碧水湖或者是从上游的白沙江下来,均会顺着水流绕开渔岛,被冲到白沙江下游的出海口。只有断桥处的水域比较浅,两米多一点。如果感染者从这里落入湖中,就有很大几率会被水流冲向渔岛北部的垂钓区。

垂钓区的石墙垂直竖立,离水面有一米五的高度,水深也在一米五左右。感染者不会攀爬,不可能从垂钓区的水域爬上渔岛。湖水的流势虽然很缓,但时间一长水里的感染者也会被水流带往下游。

老刘担心水里的两颗定时炸弹出意外,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要了渔岛上几个人的性命。于是,老刘划着船慢慢靠近断桥,打算处理掉两只感染者。

感染者站在水中,眼球通红,仰着头无神地望着老刘,四只手不停地抓着船帮,搅得水面翻起一阵水花。

老刘的同伴用船上的柴斧对着感染者头顶连砍七八下,斧子上的劲力全被感染者头上一尺多高的湖水卸去了,感染者的头皮毫发无损。

正当同伴准备用渔网将两个感染者网到岸上再做处理时,老刘看到船上的鱼叉灵机一动,他举起鱼叉对着感染者的后脑勺刺去,鱼叉轻松地刺入两只感染者的头颅。

这个无意中的发现令老刘十分兴奋,后来他和同伴去城边寻找落单的感染者做实验。他们连续杀死几十只感染者之后,发现目前手中五花八门的冷兵器里,对付感染者最有效的武器就是双刺鱼叉。

一般刀具类的武器很难砍透感染者的头骨,尤其是人类正面的头骨异常坚硬,普通刀具连砍五六下也未必能伤到脑子。人们真正到了需要和感染者近身搏斗的地步,往往只能正面面对感染者。这就导致杀死一个感染者要花费大量时间。

如果是在外面搜寻物资,时间一久会引来更多的感染者,寻找东西的人就会陷入危险境地。经过几次血的教训后,几乎没有人再用刀具对感染者。

斧头、棍棒之类的钝器,一般人也需要连续打击两三下才能对感染者的大脑造成致命伤害。这类武器使用时动作幅度较大,需要一定的空间,对付速度快的感染者有些笨拙。特别是空间狭小人又多的地方,不太适合展开,而且相比一般武器更容易消耗体力,不利于连续作战,尤其是不适合女性使用。

而钢制鱼叉很容易刺穿感染者的头骨,刺齿数越少越是容易。鱼叉分为很多种,双股叉、三股叉、四股叉以及多股叉,常用的是双股叉和三股叉。将鱼叉上的倒钩刺磨平后,刺齿数越多的鱼叉插进感染者的头颅后需要越大的力气才能拔出来。只有双股叉可以轻松刺穿感染者的头骨,又能轻松地拔出来。

双股叉可以一个人用,也可以两个人配合用。一个人用叉子推挡限制感染者的移动,另一个人负责攻击。尤其是对付那些移动速度极快,身体状况良好的感染者(我们成为快尸),这种配合的效果非常显著。

我向身后摸了摸,刚才出来的急,没有带鱼叉。我心想还是别冒险了,赶快回去吧!

我转身刚向回走了几步,下面的路口传来一声轻呼,像是女孩的呼声。

林梦!

这是我的第一反应,大脑立刻兴奋起来,随后又发觉不是林梦的声音。

我向路口跑去。

路口东边的树林里传来几声很轻的呼喝声,至少有两三个人。他们的叫声很小,明显是怕引来附近的感染者。

我放轻脚步穿过路边的护路林,向林中走去。我顺着呼喝声走了几步,里面的树木开始变得稠密,我的速度也跟着慢下来。

顺着坡势又向下走出三四十米,只见前方一块巨大的圆石上坐着两个人。一男一女,穿着破旧的迷彩服。巨石下有一条七八米长的狭窄过道,里面挤着两只感染者。巨石四周围了一圈感染者,大概有七八只。

靠近巨石的过道上方也有一个穿迷彩服的男子,他居高临下正在用木棍攻击挤在过道里的感染者,试图阻止它们登上巨石。

巨石周围是一片不大的空地,空地外是密密的矮松林。从地形上看,他们只要进入矮松林就可以摆脱感染者。但不知为何三人没有进入矮松林,而是爬上了巨石,反而被感染者困在空地中央。

感染者挤在过道中,一时半会上不去。而高处那人似乎不太会用棍子对付感染者,东一棍子,西一棍子地乱打。

看了几眼,我发现巨石上两个人中的男人大腿受了伤,裹着绷带。绷带是用旧衣物改的,三人身上的衣服和巨石下面感染者身上的差不多一样褴褛,一看便知他们在外流浪有一段时间了。

这三个人是我遇到所有路过滨海市的幸存者中最狼狈、最笨拙的三个人。我心里不禁好奇,这种没有野外生存经验的人是怎么活下来的,难道是凭运气?

过道上方的男人体力渐渐不支,估计再有几分钟,感染者就会从过道挤上巨石。

我向地下看了看,除了野草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武器,连一块像样的石头也没有。我看着巨石下方围着的几只感染者,好像是之前路口那队尸群里的。

记得那队尸群有十二三只感染者,眼下这里只有七八只。可以断定,剩下的几个只感染者不在附近,不然早就围上来了。这队尸群的感染者身体衰退严重,移动速度很慢,我可以利用这一弱点引开它们。

想到这里,我绕到巨石西边的密林里,离着感染者八九米的距离,吹了一声口哨。感染者反应迟钝,注意力被巨石上的三个人吸引,没有理会我。

这时巨石上的三个人看到了我。

“等下感染者让开过道,你们朝西走,上盘山道,咱们在盘山道的路口集合。”

我大喊着说。

过道上方的男子向我做了一个收到的手势。

我的说话声很大,成功吸引了感染者的注意力,它们转过身朝我走来。感染者步履蹒跚,但比预想得要快。我吃了一惊,上次开车时看着它们走得没这么快!

我急忙转身进了林子,一路下坡,向北边的白沙江绕去。

等到感染者走进矮松林,巨石上的三人从过道下来,朝西走去。

感染者在矮松林里行动不便,很快就被我甩开一大截。我边走边引,把它们引到白沙江后,又返回公路向南走。

我来到牛角峰下山的路口前,三个人正在路边坐着。

刚才用棍子阻挡感染者的男子和我打招呼:“我叫苏明炯,他是赵鹏,她是陈珂。”

大腿受伤的男子叫赵鹏,一直照顾他的女孩叫陈珂。

“哦,我叫严恪。”

“多谢,刚才如果没有你,我们就惨了。”苏明炯说。

“没什么。你们从哪里来,准备到哪去?”我遇到每个路过的人,总是这么开门见山地问。

“我们从黄南市过来,准备去西北市。”苏明炯说。

“据我所知,西北市早就沦陷了。”我说。

“我们知道这个情况。”苏明炯说。

“知道!那为什么还要去送死?”我不解地问。

“哦,我们去那儿,有些事情要办!”苏明炯言语时吞吞吐吐,似乎有什么话不方便讲。

我心里虽然好奇三人去西北市的目的,但也没有继续问下去,因为我知道每个从这里路过的人,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

“不是我小看你们,就以你们目前这种状态子,根本到不了西北市。”

“我们尽量克服,办法总比困难多。”苏明炯坚定地说。

“我们这儿有处庇护所,有食物和药品,你们等这位伙伴的腿伤好了之后再走也不晚。”我看着受伤的赵鹏说。

苏明炯和陈珂看着赵鹏,赵鹏点点头,同意随我回果园。

我和苏明炯搀扶着赵鹏,陈珂背着三个人的背包,沿着山路返回果园。

路上,我向他们介绍了果园的一切,以及秦大川和白小禾,但没有告诉他们滨海市里游荡着几百万感染者。看着他们胆战心惊的样子,我怕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压力会更大。

三人中,赵鹏看着年纪最大,有四五十岁,陈珂和我差不多。苏明炯看不出大小,因为他的脸上满是泥泞。

一个小时后,我们回到果园。

我为他们一一做了介绍。

赵鹏看到白小禾警惕地看着他,急忙解释:“我腿上的伤是被木头划伤的,不是感染者咬的。也是因为腿上受伤,我们在大石头上休息,一不留神才会被感染者围住。”

秦大川为赵鹏处理完伤口,缝了针,上好药,悄悄对白小禾说:“赵鹏的伤口确实是划伤,不是感染者咬的。”

他们看到果园里有电,还能洗热水澡,十分惊奇。陈珂说他们一路上遇到过十几处幸存者建立的庇护所,看上去全部和叫花子窝差不多。尽管有些庇护所储存的物资多到令人咋舌,但卫生条件差却是所有庇护所的通病,大多数人洗不上热水澡。

我带着他们参观了后院和果园。

陈珂看到院子里的汽车,以为我们有收藏豪车的爱好。

秦大川笑着告诉她,这是我们用来加固围墙用的支撑,越野车又大又沉正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