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

第6章 意外的收入

发表时间: 2022-11-19

一场县试就需要用掉二两银子,林迎听着一家人讨论得热火朝天,心中不由暗暗一叹。

对于农家来说,二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啊。

青川县地处南方,良好的光照和水汽可以保证地里庄稼一年收获两季,但受限于土地肥力及种子的情况,哪怕再怎么精耕细作,对于产量提升却也是有极限的。

按单季亩产平均两百余斤稻谷计算,两季耕作全年亩产大约也就在五百斤上下。

据林迎所知,自家共有田地十亩,也就是说,全年共可收获稻谷差不多五千斤,在扣除所需缴纳的税赋和留足全家七口人的口粮后,实际可用作贩卖的稻谷,大概只有两千余斤。

大周朝以150斤为一石(dan、担),两千余斤约为十五石,按照一两银子可购买两石粮食的市价来算,林家一年的收成大约可兑换七两多银子。

当然再算上家中女子做些针线活贴补些家用,以及林父他们偶尔打打零工,全年一家子的总收入大约在十五两银子上下。

至于林迎自己。

虽说平时给书局抄书可以赚些外快,贴补一下家用,但只要他继续坚持科考,那笔墨纸砚总是需要花钱的吧,除非他愿意放弃科考之路,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年下来,他能不向家里伸手要钱,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换言之,全家辛苦一年,才攒出十五两银子而已。

这可是要养活七口人的!

天寒总得添衣吧,隔三差五,总得吃顿荤腥吧,还有亲朋好友间的人情世故、婚丧嫁娶,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扣除掉这些开销,一年能够结余下五两银子,已经算是持家有道了。

因此,林父舍得拿出二两银子用于支持他参加县试,这份魄力与态度,足以让林迎感动万分。

虽说不上砸锅卖铁,但也差不多了啊。

“爹你放心,这次县试我一定考出好成绩来!”林迎掷地有声地道。

林父却不爱听这种保证的话,瞪了他一眼,道:“还没考呢,瞎保证什么,这次只要你认真考,不管最终成绩怎样,咱家还会缺了你这点考试的钱?就算这次没中,大不了……明年再考,呸呸,你瞧我这说的什么昏话,总之你尽力了就好。”

说完,林父低下头,又吧嗒了几口旱烟,一番吞云吐雾。

林迎沉默地点了点头,他自然清楚老爷子话语中的意思,那就是即便今年不中,来年还会支持他再考,毕竟老爷子对“家里要出个读书人”有着莫名的偏执,平时扣扣搜搜的他,在支持儿子科考这件事上却是罕见的大方。

这份大方,让林迎心生感慨的同时,也觉得肩头的担子沉甸甸的。

“对了姨父,这次我过来除了告知表弟县试的消息外,其实还有一件事想要与你商量一下……”见现场有些安静,蒋武适时地说话。

“什么事?”林父看向他,烟熏的眼睛微眯着,显得比较随性。

“是这样,我爹娘不是在县里开杂货铺嘛,与县里的商行有些生意上的往来……”

说到正事,蒋武坐直身子,娓娓道来:“前阵子听商行那边说,城里有位姓方的员外近期要在家里办喜事,就找到商行想委托商行替他买些竹子用来搭台,商行询问了下我爹,我爹一琢磨,姨父你这边不正好有一小片竹林嘛,就想替姨夫揽下这笔生意。”

林家除了十亩地外,院后头那边倒是还有一个鱼塘和一小片长了竹子的小山地,不过鱼塘很小,每年捕获的鱼堪堪够家里人吃上几顿,不提也罢。

倒是那一小片竹林,虽然只有一亩半分的样子,但每年能长出的成竹却也不算少。

只是平时林父没什么门路,加上老人家乐善好施,竹子又是极好的农用资源,所以那些竹子多是让附近村民砍了用作庄稼的隔栏,碰到几家不好意思的,也就象征性的收几个铜板,反正一年到头也换不来几个钱。

因此,对于那小片竹林,林父也就懒得打理了,要不是冬春两季时还能产出些新笋用作菜肴,他都快忘了自己还有一小片竹林呢。

听蒋武的意思是,今年这些竹子有销路了?

“商行那边怎么说?”林父感兴趣地问。

“姨父,商行那边自然是想做成这笔买卖的,商行掌柜的意思是,如果姨父愿意卖的话,他们愿以二十文一株的价格进行收购,当然前提必须是竹子品相端正,弯曲、开裂、短节的统统不要。”

“等等,多少一株?”林父瞪大了眼睛追问。

就连一旁的徐氏以及两个儿媳妇,也微微露出惊讶的表情。

“二十文一株……”蒋武重复道,“之所以这么高的价,是因为本县缺竹,如果从其它地方运来,沿途脚力也要花不少钱。”

林父霍的一下站了起来,开始围着火盆来回踱步,嘴里不断念叨着:“二十文一株、二十文一株,这劳什子竹子,居然这么值钱……”

早前怎么没有人告诉他这个事情啊。

林父眼睛都要绿了,要知道先前他对自家的竹子可是不在意的啊,完全是任由其自生自灭的长着。

要是知道竹子可以卖这么高的价,他说什么也要悉心照料啊,那样每年都可以砍些去卖钱了……

都说竹子三年成材,可砍伐,砍了成竹还有新竹,每年都是蹭蹭蹭的往上长!

那得是多少钱啊……

林父痛心疾首。

自己和大儿子辛苦一天,也才赚四十几个铜板而已,还不到两株竹子的价钱。

“小武,那什么商行一共要多少竹子?”

蒋武道:“这次方员外搭台子大概要用掉三十株,商行意思是索性就收购五十株,多的他们准备劈开做篾条,顺便找人编些背篼、簸箕之类的东西,放在商行里卖……”

“二十文一株,商行要收五十株,那就是一两银子!这生意做得、做得!”

林父嘴里念叨着,嘴巴一咧,一副喜不自胜的样子。

忽然他想到了什么,心里咯噔一下,扭头问自家大儿子:“老大,咱家这破竹林能砍出五十株竹子不?”

别是能卖上好价格了,自家却提供不了啊。

也怪老爷子之前对它们不上心,现在连竹林是个什么状况都不太清楚。

好在大儿子林成对自家竹林还是有些了解的,只见他一脸喜色,道:“爹,你就放心吧,咱家的竹林长势极好,儿子昨日才挖了些冬笋回来,对那的情况非常了解。”

小儿子林阳也跟着附和:“是啊老爹,咱家的竹子长得可好了,大的有碗口那么粗呢,笔挺笔挺的。”

“那就好、那就好。”

听两个儿子都这么说,林父顿时笑得合不拢嘴,这一刻他恨不得把所有竹子都砍了卖给商行,全部换成白花花的银子。

当然了,这个念头只敢想想,他也知道细水长流的道理,真要全砍了他反倒舍不得了。

这时候一旁的林迎忽然发声道:“一般多年未砍的竹林,一亩可产竹三百株左右,扣除应留下的一百株母株,实际可砍伐的上限为两百株。不过咱家的竹林疏于管理,估计一亩半的山地一共只有两百株左右,扣掉母竹的话,砍个一百株成竹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所以提供商行所需的五十株,可谓绰绰有余。”

“咦,老二,你对这些怎么这么了解?”林父惊奇地问。

林迎一愣,笑着说:“我是从一本杂记中看到的,上面有相关的描述。”

反正遇事不决,往杂记上推就是。

对此,包括林父在内的所有人都深信不疑,尤其林父,此时更是不住地点头,看吧看吧,多读点书还是有用的。

看着儿子从容淡定的样子,虽然不知道他说的对不对,但感觉很有道理的样子。

果然,家里有个读书人,还是很有必要的,关键时候,能给家里提一提底气。

倒是儿子说到原本一亩竹林可砍伐两百株竹子,而自家因为疏于管理一亩半分才只能砍一百株时,林父不由得老脸一红,露出了赧然之态。

先前他哪知道竹子这么值钱啊,左右想想反正竹子也没渠道卖掉,与其友情支援本村的村民,还不如每年挖些竹笋来吃。加上民间生活自古多艰,吃饭尚且成问题,自家守着片竹林,还不拼命的挖笋吃?

所以每到冬春两季,当觉得菜不够吃了的时候,林父都会招呼儿子去山上挖些笋回来。一来二去也就养成了习惯,以至于都不用老爷子招呼,只要他一抬眼,儿子们就知道该去挖笋了。

那架势,说是刨地三尺都不为过。好好的竹林哪经得起这样的“糟蹋”,所以说,自家竹林产量不丰,作为大家长的林父,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

不过总体来说,林父还是十分高兴的。

既然竹子自家可以提供,而商行那边又愿意收,这桩买卖可就达成了。

重要的是,这是一两银子啊。

就跟天上掉下来似的。

“小武,这回多亏了你爹从中牵线……”林父热情地道,“改天有空我去县里,一定找你爹喝一盅!”

“姨父说的哪里话,都是自家亲戚,一点小忙而已。”蒋武憨憨一笑,连忙摇手。

“这可不是小忙!”林父面色一正,高兴道,“咱们青川县有竹子的何止我林兴旺一家,但重要的是销路!商行能与我做生意,你爹功劳最大!”

林父是个明事理的人,盘算着说什么也要到县里走一趟,一则与商行达成买卖,最好能够维持长期的买卖关系,这样自家这一亩半分竹林每年都能多赚个一二两银子;二则也要去蒋家一趟,亲自表示感谢。

由于“天降”的一两银子,林家几口人的情绪都十分高涨,饭后的闲聊便在这良好的气氛中持续着。

很快便到了亥时三刻(21:45分),此时夜色已深,偌大的林家村俨然停止了活动,偶有几声犬吠,倒是愈发凸现夜晚的幽静。

一家人反应过来,见已经这么晚了,便熄了火,互道了声问候后,就各自回房了。

至于蒋武,今晚只好委屈他暂时与林阳挤一挤。